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张天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书 保留著作权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05-12-3 10:29:43 | 只看该作者

天书 保留著作权

不管三七二十一,自误自得其乐!
9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5 07:18:52 | 只看该作者

天书 保留著作权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憺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
帝曰:善。余欲临病人,观死生,决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光,可得闻乎。
岐伯曰: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生道以长,命曰圣王。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十日不巳,治以草苏草荄之枝,本末为助,标本已得,邪气乃服。暮世之治病也则不然,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帝曰:愿闻要道。
岐伯曰: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逆从到行,标本不得,亡神失国。去故就新,乃得真人。
帝曰:余闻其要于夫子矣,夫子言不离色脉,此余之所知也。
岐伯曰:治之极于一。
帝曰:何谓一。
岐伯曰:一者,因得之。
9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7 06:57:02 | 只看该作者

天书 保留著作权

(二)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古代哲学家经过高度概括,将其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升,即由下向上,降,即由上向下,出,即由内向外,入,即由外向内,这些运动,从不停息。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升与降、出与入,是保持相对平衡的。
通过气的运动,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称为气化。气化的表现十分复杂,如无形之气变为有质之形,有质之形化为无形之气,这种形气之间的转化,当然属于气化。由于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故万物之变化,亦皆属气化,如动物之生、长、壮、老、已,植物之生、长、化、收、藏,无一不属气化之列。气化,也是永不休止的。
气的运动和气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即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能产生气化,如果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止,气化也就停止了。可以说,气的运动是气化的前题,没有气机,就没有气化,也就没有世界上的一切变化,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岐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帝曰:愿闻其用何如?岐伯曰:升已而降,降己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该论还说:"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己,则变化作矣。"可见,变化基于气之运动。该论对气的升降出入与气化的关系,还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他说:"岐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帝曰:不生化乎?歧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老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如上所述,动物和植物的气化,也必须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中,才能得以进行。
气构成整个世界,气的运动,进而产生变化,引起了世界的运动和变化。罗欽顺在《困知记》中说:“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往一来,一阖一辟,一升一降,循环不己,积微而箸,为四时之温凉寒暑,为万物之生长收藏,为斯人之日用彝伦,为人事之成败得失……"。总之,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气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引起世界的万事万物也不停地运动和变化,而世界上一切运动变化,都是气运动变化的具体表现。
94
发表于 2005-12-7 20:54:47 | 只看该作者

天书 保留著作权

   可惜把玲珑宝塔当成一堆玻璃!
95
发表于 2005-12-9 06:50:29 | 只看该作者

天书 保留著作权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医理探源</a>转移过来的!
96
发表于 2005-12-10 18:20:12 | 只看该作者

天书 保留著作权

d

-=-=-=-=- 以下内容由 南京陈斌2005年12月10日 06:28pm 时添加 -=-=-=-=-
孙清连先生,不知您要的是否此帖。如不是,可在百家争鸣里继续找,或在针灸推拿板块中。
97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6 07:36:04 | 只看该作者

天书 保留著作权

《老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98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16:46:10 | 只看该作者

天书 保留著作权

版主!
为什么把图全都删掉????????????????
99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0 08:31:30 | 只看该作者

天书 保留著作权

可笑之极!把我的内容删掉还叫我补充什么?补充你还删掉什么意思?!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6-3-24 15:38:09 | 只看该作者

天书 保留著作权

[POSTISDELETE=违反论坛规定,擅自发布广告!]我的网站开张了!
http://www.qgyx.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6 15:15 , Processed in 0.05300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