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xyx05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10:17:22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这个贴子最后由xyx0535在 2008/03/25 10:26am 第 1 次编辑]

    回董建军先生
    精气神是中医的常用术语。先生学医多年都不能理解精气神为何物,讲不清楚。可见精气神这个概念普通百姓会多么不容易懂。所以我们要把这些古代语言翻译成现代语言。既有利于初学,亦有利于百姓。

    先生对本题“哀鸣”的理解有偏。“哀鸣”是对我们的老前辈对中医今天的颓势的悲观失望。“反思”是向老前辈们表示我们正在为此而奋斗。

    老前辈们不是为他们的吃不上穿不上而哀鸣,而是为我们这些后来者的不争气而哀鸣。老前辈们忧国、忧民、忧我们不争气的精神令我们敬佩。也为我们今天没有把中医作好造成今天中医的这种颓势而自责。

    “反思”是我们向老前辈们宣示,我们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我们正在踏着他们的肩膀向前进。尽管路途坎坷。
92
发表于 2008-3-25 10:40:50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老前辈们不是为他们的吃不上穿不上而哀鸣,而是为我们这些后来者的不争气而哀鸣
--------------------------------------------------------------------------
解先生为“哀鸣”一词已表: “ 面对保守派对中医当前这种颓势的无奈,写出了这篇“反思。”至于“哀鸣”一词用 的不够恰当,清大家见谅。”--------怎么一会儿是老前辈,一会儿是“保守派”----“哀鸣”可不是个褒意啊!
93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10:58:49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回渔翁版主

    感谢渔翁版主的谬赞,我会把它作为我永远追求的目标。更佩服版主的务实求真的精神。使我受益。
    “世间本无粹”说的何其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中庸、和谐、大中至正,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但不可无度。我实践范围之狭小,见习之浅薄,岂能不偏,岂能不杂,但我还是鼓足了勇气来到了 这个论坛。发表了卑陋之言。抛砖因玉。
    吾日三省。只有不断去掉自己身上杂质,才能保持一定的纯度。作一个合格的医生。与时俱进。但何其难也。
    一个时代的中医水平,是由这个时代所有的中医工作者的工作所组成。今天,每个中医工作者都能保持自身一定的纯度,尽管达不到“粹”的程度,亦可使我们的国粹——中医放射出时代的广辉。尽管它还达不到纯粹。
94
发表于 2008-3-25 11:25:49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国粹“美兮,妙兮,
人类之精粹兮,
唯其善兮,
敌不得西洋海盗后裔船坚炮利;
欲立足当今,
必得“以夷制夷”,
俱进与时,
国粹得存兮,
长益人类!
解翁老兮,
尚有大胃,
尚有成吉思汗之豪气,
吞西之思兮,
史无前例!
95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18:07:57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渔翁版主的谬赞实不敢当。我只想作个合格中医,并能与时俱进。又何其难也。
96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18:22:19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现代中医—— 中医现代化是包容中西两种医学的新医学
    太极、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它揭示了物质(精气)及物质构成的世界万物不但是个四维时空的结构,还是个不断的运动体(功能)。中医将其引伸为“形神统一”。
   哲学是各门科学的科学,它建立在各门科学基础之上,又能指导于各门科学并能给各门科学作出界定。 中西医争论了三百年,到现在还不能休止,说明现代哲学没有完全包容古代哲学内容。阐明古代哲学的内涵,建立起能包容古代哲学的现代哲学,是中医学与时俱进的哲学基础。
    太极、阴阳揭示了物质不但是“客观实在”,更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只有将结构和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对生命全面而不断深刻的认识。
    中医学是自发的宏观结构医学、功能医学有机结合的医学。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对人体结构认识停留于宏观,没有从理论上阐明结构与功能、宏观与微观的观系。当西医从微观揭示出大量的内容后,不知此物为何物。民族的自尊,东西方观念的差异,朴素唯物论的自发性,使中医不知西医微观结构是中医结构医学的深化何发展,不知西医是中医与时俱进的载体。将其作为另类,堵死了自己前进的道路。随着西医的快速发展,中医的地盘越来越缩小,形象越来越古老,生机越来越萎缩。中医学自发性的弱点越来越暴露。
    阐明古代哲学的内涵,将其添充到现代哲学中去,完成中医的定位,理顺中西医的关系,是中医学 与 时俱进的关键。
    生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中医是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医学,西医是结构医学,中医包容西医,西医是中医结构医学的深化和发展。西医的快速发展位中医的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今天,中医不但与西医格格不入,中医内部亦是众说纷纭。其原因是中医没有找到自己。有的割断了中医的“象”与结构的联系,使阴阳陷于玄妙幽微,凡人不可及的空中楼阁,与古人格格不入,与经典格格不入,与西医格格不入,与时代格格不入 ,把中医引入 了玄学死地;有的用西医微观结构(医学认识的结构)去破解中医的功能,不知结构和功能是生命的两种不同的属性,看不到生命万象、病变万象、天地万象,且医学认识结构仅仅是人体结构的一个层面,不是人体结构的全部内容,走进了一条死胡同;有的废医存药,全盘西化,把中医引入绝境。
    中医的发展在自身。阐明太极、阴阳、形神统一的科学内涵,将引发一场人类生命科学的革命。
    现代中医——中医现代化,包容了西医。

97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07:58:16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董公所言甚是,把中医古老的概念翻译成现代人能听的懂的语言表述,是继承发展中医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98
发表于 2008-3-26 08:09:28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信,达,雅---------先信,后达,再雅!
99
发表于 2008-3-29 23:35:53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好好读此贴
100
发表于 2008-3-30 15:11:01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我在76楼指出:如果产出的是“功能离开结构将失去存在”,那么它的缺陷就显然了。为此,用了两例作说明。
    77楼的回复对此两例的反应是:
    1。“张建国先生境有这么多的 奇思妙想”。这“奇思妙想”的评价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出乎你的意料”,或者是在你的思维框架中“不会发生此类联想”?
    2。“你所举的两个例子走出太极、阴阳(结构与功能)的法掌”。这是何意?是不是说,这两个例子不属于“太极、阴阳的法掌”范围?不属于“结构与功能”范围?
    3。“……这都是精神方面的事”。“精神即功能”。此意似乎又将这两个例子放入到“结构与功能”范围,
    4。将这两个例子用结构(大脑)与功能加以解释。
    从楼主即兴而作、墨渍未干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楼主的思维过程:意外→拒之门外→思考→“纳入”。不论是文字还是思维过程,都显示出了实在的问题。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万法因识缘而生,无识则无法,万识生万法,万法又归一,这一是什么?天地之始无分别心,故无名,分别心一启而有名,名者,名名也,分别名也,分别心也。故,有名为万物之母。
    唯物、唯心是一个层次的两个对立面,中国文化是站在高处俯瞰她们,所以是包容两者。第一性、第二性的分别心,使人们重物质而轻精神,随着社会在物质上的发展,唯物质而弃精神越来越显现,如果用百年的历史跨度还不能发现这种退化,那么用几千年的历史跨度来看,这是非常显然的。唯物、唯心是两个不相融的识,则有两法,“察其所安,知其所能”,见你安于唯物心,所以哪壶不开提哪壶,就以谈精神之法,你之意外,我之意内。
    在楼主看来,是“这么多的奇思妙想”,“这都是精神方面的事”,站在中国文化的高度上看,这本来就是视野内的事,哪一门中国文化没有“精神方面的事”?中医更是有大幅篇章专言“精神”,而且在其他篇章中也穿插着论述。而所谓“现代”、“科学”又有浓重的弃精神的情节,志有不养,意有不安。
    楼主是实在的,在思维过程中接触了问题,由“实意”而容纳了这两个例子,并用结构与功能的认识方法去诠释。这里要指出的是,这是一种被动,而被动将意味着在堆砌“结构与功能说”的基础时,其基础中将有所缺失,也就是我在76楼指出的:如果产出的是“功能离开结构将失去存在”,那么它的缺陷就显然了。
    之所以在语言中加入“如果”,就是因疑而“察”的需要,今见“奇思妙想”还加“这么多的”,则为“知其所安”了。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缺陷”之然及其所以然。这里,我先把结论展示出来:志有不养,意有不安;意有不安,能有不到。意不实,虑不会;虑不会,思不达。
    “结构功能说”看似可以纳入这两个例子,其实形神相离。神形合一是中国文化所强调的,神形相离是分别智产生的牵强附会的凑合。
    望梅止渴,“止渴”诠释为“功能”,大脑诠释为“结构”;问题是曹操没有让人们去“望梅”的时候,大脑(结构)就已经存在,为什么就不止渴呢?如果曹操让人们“望干土”,是不是能止渴呢?大脑(结构)与止渴(功能)在“结构功能说”中会自觉联系吗?看来是不能的,何以见得?“奇思妙想”加“这么多的”使然。
    药引子例子,大脑诠释为“结构”,“割地之痛”似乎被诠释为“功能”。那么,如果人们的意识是以“割地为荣”,李鸿章“割地赔款”回来受到上下欢迎,他还有“割地之痛”吗?(千万不要以为这是无稽之谈,因为人们正在以“掘根为荣”,而没有“断根之痛”)。“结构功能说”能从“结构”必然地得出“功能”吗?同理,看来是不可能的。
    用“结构功能说”组成医学理论,与现代西医学没有本质的不同,充其量仅是将中医的部分临床实践,用西医理论进行诠释罢了。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分别智。所以说“它的缺陷就显然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7 05:26 , Processed in 0.06175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