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yszyz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2:20:34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回88楼客串客串先生:
回77楼82楼gonmai先生、兼回81楼客串客串先生、68楼中西医融合观先生,并与80楼自然奥妙先生共鸣:
应该这样写,回77楼82楼gonmai先生,兼回68楼中西医融合观先生,并与81楼客串客串先生、80楼自然奥妙先生共鸣:
这样写不知还让人感觉含糊不清否?
9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2:21:37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回89楼中西医融合观先生:
第一回,没见到你的言辞与太白侠的言论有何矛盾。
第二回,你引用的话,就应该是对你提问的回答。这里没有提到西医。
93
发表于 2008-6-21 13:09:34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这个贴子最后由客串客串在 2008/06/21 01:22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8/06/21 11:32am 发表的内容: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数学不属于自然科学!甚至于有人认为数学与哲学一样不属于科学!当然,我也是人云亦云,我相信这个说法!
我也相信这个说法。
    并且我也相信,中国古代的“阴阳”,就是“对立统一规律”的朴素表述,“五行”则是“事物、现象普遍联系观点”的朴素表述,“阴阳五行”其实就是古代的唯物辩证法,属于哲学。“八卦图”,则是古人创造的对“二进制数学”的形象表达方式和图形演绎方式。
    中医的“精气血”、“藏象学说”、“经络学说”、“辨证论治”,病因病机,中药及方剂理论等等,则是在阴阳五行哲学观点指导下在医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由于其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因而中医的基本理论不会出现方向性的或者全局性的偏差和失误,特别是在“战略”以及“战术”层次上与西方医学相比更具优越性,并且中医经验漫长的历史经验的积累,在“技术”层次以及临床经验上也取得了大量的有效成果。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由于中医大量地直接运用哲学层次的名词术语描述生理病理现象,所以带来了模糊笼统的局限性。一头是临床经验,一头是医哲学,中间缺乏一种有效的过渡和联系纽带,于是只有靠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地“悟”才能建立起这种中介联系,所以形成了“姜是老的辣”“中医越老越吃香”的局面。真正的名老中医,之所以能“出神入化”,一般是由于他们经过长期“悟”,形成了将经验与医哲学思想这两者联系起来的一套独特理论。
94
发表于 2008-6-21 13:34:51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下面引用由yszyzy2008/06/21 00:17pm 发表的内容:
回86楼87楼gonmai先生:
“中医理论的立体性和立体实体”,这句话存在悖论。立体性是人类主观对事物的描述(一般用“维”表达),实体是客观存在(医学上就是病理生理),可以说“中医理论的主观和客观性”, ...
回太白侠先生的90楼
1.太白侠对我的“中医理论的立体性和立体实体”这句中的"立体性与立体实体"存在悖论,看来是对的。可改为“中医理论的立体意识性和立体实体”。关于维,二维是存在的。如阴阳、表里等。这句话的意思是,有立体意识就的存在就有立体实体的存在。
“主观客观性”可表述为“主观客观化”,即认识实现了与客观相符、同一的主观了。
2。说中医固有理论有或存有模型性确实。这个模型就是立体形态。即二维立体形态。
对中医的解读是尊循其原则内的解读;先生的信息组学是揭示“中医固有理论模型这个“公式””?两者意思看来难同一。解读是动词;而信息组学则是名词。
3。据太白侠之意,莫非太白侠认为是:“太白侠是在以1+1=2这样的模式的模型,即以这一同一模型表达两种存在。一种是物数;而另一种含义就是物数+重量”?
95
发表于 2008-6-21 14:33:04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都是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这三对“阴阳”,缺少了“阴”或者缺少了“阳”,都不行。所以,中西医需要互相“取长补短”。
96
发表于 2008-6-21 16:37:00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回89楼中西医融合观先生:
第一回,没见到你的言辞与太白侠的言论有何矛盾。
第二回,你引用的话,就应该是对你提问的回答。这里没有提到西医。
------------------------------------------------------------------------
     概念明确,思路清晰是最基本的修养.
     {1+1=2,就是一个简单的模型,表达苹果数量的规则,}表明您对数学的概念不清晰!
     同样,您把科学与中医学进行比较,仍然是基本概念不清,二者没有可比性!大家知道,科学与中医学的关系是种与属的关系,而分割表达与综合表达则是属与属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类比方法的或然性,类比不当,出现大错误!
     {分割表达,还是综合表达,这就是西方科学与中医学的区别}这是类比不当!
     其次,西方科学是分割表达吗?为什么?应当有充足的理由,而不是直接设置一个定律?同样,中医学是综合表达吗?为什么?
     取象比类之所以不是科学方法,就是因为他只具有或然性,而不具备必然性,他只能揭示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用几何的语言来说,他只证明两个图形相似,而不能证明二者相等!而科学所要得到的是:必须证明两个图形相等!
      您的<类比式分析科学>究竟是什么含义,您应当表述明白,概念必须交代清楚,我们才能继续讨论!
      我们探讨问题,大家都有提高,都必须认真,您认真回答问题,会促进学术发展.
   
97
发表于 2008-6-22 07:54:40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yszyzy先生东西大家看得糊里糊涂,很正常。
主要原因是
1.其物理 数学深层次知识很薄弱。
2.在中医理论上犯了前人所犯错误:循证医学怪胎。
3.对阴阳理论 五行阴阳解读理解能力不够。
4.对气的概念把握很差。
5.论文中都是中医的枝末概念,空洞无物。
*********
五大误区是yszyzy先生论文表述使大家犯昏原因。虽然有潜意识正确东西,也无从表达。
98
发表于 2008-6-22 08:13:12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把中国古代中医理论与现代时髦术语嫁接,试图走捷径,这样的例子太多,没有一个走通的!
     脚踏实地在临床上下工夫是中西医融合的唯一出路!
99
发表于 2008-6-22 08:13:26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给大家看一段语聊对话:看大家能否看懂?
我小古 09:01:17

知易子 09:03:34
  

我小古 09:05:37
我在准备联系个研究应用数学的,
你那里有对中医理论模型
数学描述或者逻辑描述
方面的好文章资料吗
知易子 09:07:13


知易子 09:07:30
东方数术天书

知易子 09:10:34
逻辑系统:
阴阳生克制化辩证逻辑 最高辩证逻辑系统
五行阴阳循环生克辩证逻辑系统

我小古 09:10:47
那个人恐怕基础没有那么好
知易子 09:11:16
  

我小古 09:11:20
是现成的文章资料吗
我小古 09:11:37
他以前研究湍流的
知易子 09:11:41
在我大脑里呢

知易子 09:11:53


知易子 09:12:12
是模糊模型?

知易子 09:12:29
线性模型?

我小古 09:12:32
现在年纪大了
没有那么多精力学习许多新东西
知易子 09:13:15
01

知易子 09:13:37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知易子 09:14:52
000000 000001 000010 000011 000100 000101 000110 000111


我小古 09:15:09
微分方程多
知易子 09:15:50
001000 001001 001010 001011 001100 001101 001100 001111

知易子 09:16:44
010000 010001 010010 010011 010100 010101 010110 010111

我小古 09:17:38
接引他们入门,需要先讲他们容易懂的
知易子 09:18:52
011000 011001 011010 010011 011100 011101 011110 010111

知易子 09:19:57
100000 100001 100011 100011 100100 100101 100110 100111

知易子 09:20:57
......
111000 111001 111010 111011 111100 111101 111110 111111.

我小古 09:24:19
接引他们入门,需要先讲他们容易懂的
知易子 09:24:34
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111111 000000111111000000 000000111111111111
111111000000000000 111111000000111111
111111111111000000 111111111111111111

知易子 09:36:10
101101101101101101 101101101101010010
101101010010101101 010010101101101101
010010101101101101 010010101101010010
010010010010101101 010010010010010010

我小古 09:37:08
SUPER-2005-WANG:其实,我的真正意思不是说所有的研究马上能够带来Money,我只是厌烦了现在的大量的“复制”,我是想说模型原本来自于实际,应该具有一些实际意义,如果是做纯粹数学则是另外一回事情,但现在的学术确实不是复制别人就是复制自己。
这样下去确实不是个办法。不是吗?》
当然,我现在做研究是真正的自娱自乐,因为别的东西不会,只能干这个了而已罢了。
我很希望大家能够真诚合作。
我个人认为,做生物数学模型研究应该和生态学结合,特别是解释自己的研究的生态学意义
知易子 09:44:04
真实生命模型就是五行模型

我小古 09:44:44
赞成
知易子 09:44:49
五行阴阳模型

我小古 09:45:11
希望些文章资料
介绍给人家看
知易子 09:46:05
你看懂天书了吗?

我小古 09:46:14
没有
知易子 09:52:47
就是五行阴阳模型数术(信息)表达

我小古 09:53:18
接引他们入门,需要先讲他们容易懂的
知易子 09:56:05
  

知易子 09:57:15
构建五行阴阳生命模型生命信息源代码

知易子 09:58:04
再加上五行辩证逻辑运算,就可以演绎生命

知易子 09:58:53
出三维 高维拓扑耗散生命立体图象

我小古 09:59:36
你什么时间能够完成一二篇文章
知易子 09:59:48
可以出来各种生命大分子

我小古 10:00:20
另外,我建议你写文章投稿发表在公开出版的科技杂志上
知易子 10:00:19
细胞器

知易子 10:01:36
DNA结构 组织 细胞 器官 系统结构

知易子 10:03:42
六十四个密码子,有四个起始 终止密码子 六十个衍生子

知易子 10:05:16
阳始 终; 阴始 终共四个密码子

我小古 10:06:17
好见地
100
发表于 2008-6-22 08:17:42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知易子 10:06:17
完全可以解读出来DNA的全部生命信息

知易子 10:06:54
后基因组计划实施开始

知易子 10:08:08
有八大主匙衍生基因

知易子 10:08:54
六种衍生模式

我小古 10:09:23
你这个需要几百个博士参与才能研究
知易子 10:09:41
分阴阳为十二种

知易子 10:09:57
就是脏腑衍生奥秘

知易子 10:12:21
必须把形式数理逻辑转化成五行阴阳辨证数理逻辑才能出智能

我小古 10:12:41
赞成
知易子 10:13:55
把处理区分八大块 对应处理八大主匙基因信息

我小古 10:14:11
好方法
知易子 10:14:35
再综合纠缠化

知易子 10:15:06
形成正负时空图象

知易子 10:15:38
才能解读出来生命整体信息

知易子 10:16:09
跟人体大脑一样工作了

知易子 10:17:03
再综合纠缠化(出四象模糊图象)

我小古 10:17:13
红枫紫洋: 对于平面自治动力学系统(通常为常微分方程模型)的研究, 主要目的是研究清楚该系统的全局动力学行为, 平衡点和极限环是平面动力系统中最重要的也是较简单的吸引子, 其存在性和稳定性对于全局动力学行为有重要影响. 这些是生态学模型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不应该是主要内容. 我个人认为, 好的生物数学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可以是利用已有的数学理论研究生态学模型, 从而对生态学问题有深刻的刻画和深入的研究, 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在这种研究中数学工具未必高级, 在数学上也未必有创新; 另一方面, 研究的生态学模型实际意义可以稍弱, 可以是根据必要的生态学背景, 建立"积木式"的数学模型, 但研究工作可以促进微分方程理论或者数学其他理论的发展. 如果研究工作能够同时做到这两点, 那应该是最好的工作了. 如果二方面都没有做到, 在数学上也许就是一种"练习或习题式"的研究工作.
知易子 10:18:37
建立"积木式"的数学模型,------就是这个原理

我小古 10:18:51
是的
我小古 10:19:02
你什么时间能够完成一二篇文章
知易子 10:19:16
把微分 积分原理数字信息化

知易子 10:19:51
按东方步骤数学演绎之

知易子 10:20:09
就是天书本质内涵

知易子 10:20:54
里面包含五行辩证逻辑运算

知易子 10:21:25
阴阳辩证逻辑 最高辩证逻辑运算

知易子 10:21:47
还涉及负时空问题

我小古 10:21:59
模型推广当然可以了, 但我觉得具有实际意义的推广才有价值. 实际问题, 通常称为原型, 针对一个原型可以有多个不同的数学模型, 分别从各个角度刻画所研究的实际问题. 模型没有对与错之分, 但且有好与坏之分, 评价的标准就是是否很好地刻画了实际问题或者解决了实际问题, 所以建立好的生态学模型, 必须有深刻的实际背景. 纵观当前国内的生物数学研究, 基本上属于在数学框架内构建积木式的数学模型, 与真正的实际问题距离很远, 更谈不到解决实际问题了. 而在数学上, 很多工作也没有太大的新意, 不客气地讲, 基本上属于练习式的工作, 一种数学游戏而已, 不过可以增加SCI的数量, 骗些银子花. 这也是国外学者对我们国内的研究不是很感兴趣的原因了.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更需努力!
知易子 10:23:02
就是阴性能量衍生时空,在人体掌控大脑神经 内分泌系统。

我小古 10:24:04
代理商这个道理,
需要换个说法
我小古 10:26:11
道理这个道理,
需要换个说法
我小古 10:29:09
周易象数通论—从科学角度的开拓、
我小古 10:29:12
出版日期: 2007-5-1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周易热”,使人们对一向被称为中国古代“群经之首”的《周易》进行了重新认识,开展了热烈讨论。这次争论和以往不同的一个特点是参与此次讨论的学者有不少是主要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着重于探讨现代自然科学和《周易》关系,并紧密结合当前各种实际问题(这一方向被称为科学易)。李树菁先生是在国内外最早倡导科学易的学者之一,发表了许多有关文章,对促进科学易的成长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作用。
  《周易》的主要内容归纳为“象数义理”四大部分。自大约1800年前王弼扫象(出象数而重义理)以来,对“象数”的研究因涉及“卜筮”而经常被忽视,甚至被多次“封杀”。在西学东渐,尤其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学者多视“象数学”为异端邪说,很少学者去进行深入研讨。
  李老对当代自然科学,尤其一些科学前沿,有较为全面了解,并有多年从事与科学研究有关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他有厚实的古文修养,阅读了很多有关《周易》的古籍,这为他开展科学易打下了扎实基础。通过对《周易》三十多年的不懈研究,使他形成了许多宝贵的新思想、新见解,总结归纳在这本《周易象数通论》著作中。
本书目录
李树菁获2004莱布尼茨理学奖
《易学思维精华》修订版前言
李树菁先生简介

整理者的话
第一部分 开篇
第一章 绪论
 一 科学易及其产生
 二 科学易的历史地位及现代使命
 三 科学易包括隐显两种物质状态
 四 自然与文字记录的自然(自然科学)
 五 科学易是文化发展正反规则的产物
 六 本书的结构和论述特点
第二部分 易象篇
第二章 古代的易象及其发展
第三章 易象发展史中几个问题之讨论
第四章 易象之分类
第五章 易象与科学、逻辑
第六章 小结——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则
第三部分 易数篇
第七章 易数总论
第八章 易数的性质
第九章 易象数之应用
第十章 易象数现代应用实例
第四部分 论文选篇
我小古 10:39:22
中医的现代研究
我小古 10:39:41
中医药、信息学与复杂性2
我小古 10:40:50
对方取消了向您发送文件“中医的现代研究.rar” (149KB)的请求。
我小古 10:41:25
http://blog.bioon.cn/user2/11424/
我小古 10:41:57
接收文件成功,保存于D:\My Documents\My QQ Files\01对中医学现代研究的方法创新的几点说明.doc。
我小古 10:48:11
怎么了
知易子 11:16:26
  

我小古 11:17:37
http://blog.bioon.cn/user2/11424/
我小古 12:11:18
十一完了回来,好不容易才能再次来到这儿!
很遗憾的是没人对此感兴趣。我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
最近重读拓扑学基础,我的很多想法没有变。我希望其中一些能够实现!
但是显然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我不能实现,也并非说那就是错误的。
我小古 12:42:16
阴符经,素书
我小古 12:42:40
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我小古 13:01:06
人体经络动力学导论
我小古 13:01:29
与您进行语音聊天,时长1小时44分40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 21:55 , Processed in 0.09242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