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仁海中西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脏腑表里说的错误——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13-11-10 16:57:25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3-11-10 11:30
对仁海先生的回复总结如下:

第一,你自己没有找出《黄帝内经》有关这一理论的论述;

您在给我的回复里总结给仁海的结论。不管发哪里没关系,都是咱们这两天正谈的话题。《内经》里好像没有脏腑分表里这种表述,不过讲脏腑关系的地方非常多,先贴出来一些,大家也可以像张景岳那样分析、认识:


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变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紧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帝曰:善。



---------------------------------
肝、心、脾、肺、肾,对应的六腑,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这个没有异议。五脏和六腑存在着这种对应关系。这种关系如何命名?


《内经》里有阴阳的命名,有的命名,还有移与受的命名。
张景岳的《类经》里,以表里命名这种关系。(或许不是张景岳首创)。后世以表里命名脏与腑对应关系的就多了。包括教材《中医基础理论》。
不过您以前评价过中医教材是狗屁,脏腑分表里当然是狗屁。教材是学张景岳的,张景岳的观点也就是狗屁。


人家说,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张景岳学的是《内经》,放出来的是狗屁。



点评

越发地连“说都不会话”了。 《内经》说有阴阳、合、移与受的关系,就可以说成表里关系?为什么不是左右移,上下受,前后合?阴阳分男女,腑脏又是男女关系了? 又是人家说,老师呀,能不能你自己说一回?“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11 07:34
92
发表于 2013-11-11 07:34:29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1-10 16:57
您在给我的回复里总结给仁海的结论。不管发哪里没关系,都是咱们这两天正谈的话题。《内经》里好像没有脏 ...

越发地连“说都不会话”了。

《内经》说有阴阳、合、移与受的关系,就可以说成表里关系?为什么不是左右移,上下受,前后合?阴阳分男女,腑脏又是男女关系了?

又是人家说,老师呀,能不能你自己说一回?“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是有一定先决条件的。不是所有的动物都能吃草,吃草的不一定都能挤出奶。就简单到牛来说,公牛吃草也挤不出奶,母牛不生牛犊子吃草还是挤不出奶,生了牛犊子得了相关的病吃草也挤不出奶,生了牛犊子又没病不吃草吃别的饲料也能挤出奶……

父亲,说自己的儿子狗屁孩儿,是恨铁不成钢的宠爱;父亲,直接把儿子阉割成太监,还口口声声说是尊重儿子的生存权,这是……

具有非同凡响语言逻辑能力的李老师,又要论证太白侠的比喻不妥了;

经过自己临床验证证明,中医错了得改,西医错了得改的仁海先生,又忙得没有时间搭理太白侠了;

经过祖传针灸技术证明,经络就是“神经和植物神经”的刘亦之先生,又该夸太白侠是泼妇了。

呵呵,太白侠参悟不透小人书教出来的高深武功,只能读九阴真经,修炼九阳神功去了。

点评

《内经》说有阴阳、合、移与受的关系,就可以说成表里关系? ---------------------- 我说是表里关系了吗? 为什么不是左右移,上下受,前后合?阴阳分男女,腑脏又是男女关系了?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11 08:51
93
发表于 2013-11-11 08:40:0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4
发表于 2013-11-11 08:51: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3-11-11 08:52 编辑
太白侠 发表于 2013-11-11 07:34
越发地连“说都不会话”了。

《内经》说有阴阳、合、移与受的关系,就可以说成表里关系?为什么不是左 ...

《内经》说有阴阳、合、移与受的关系,就可以说成表里关系?
----------------------
我说是表里关系了吗?是张景岳说过,以后许多中医家都说,可能张景岳以前也有人说过,没去查,反正不是我说的。


为什么不是左右移,上下受,前后合?阴阳分男女,腑脏又是男女关系了?
-------------------------
张景岳理解做表里。太白侠要理解做左右、男女,也是一家之言嘛。


又是人家说,老师呀,能不能你自己说一回?“
---------------------------
这个话题没我的事,您问的是中医有没有脏腑分表里的内容,我找,找呀找,就找到这几个,不过还有许多多,您要的话我继续找。
哪位要问我对表里的看法,才论到我自己说。对吧?





点评

还说先要问清楚中医有没有脏腑分表里的说法。我只好奉命找,找出来了,您又嫌我不自己说,您也没问啊? 得了,我说就我说,要我说,脏腑分表里,什么意义也没有,就是受五行学说影响,生拉硬扯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11 10:18
95
发表于 2013-11-11 10:18:18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1-11 08:51
《内经》说有阴阳、合、移与受的关系,就可以说成表里关系?
----------------------
我说是表里关系了 ...

您说先要问清楚中医有没有脏腑分表里的说法。我只好奉命找,找出来了,您又嫌我不自己说,您也没问啊?

得了,我说就我说,要我说,脏腑分表里,什么意义也没有,就是受五行学说影响,生拉硬扯的。

96
发表于 2013-11-11 11:40:15 | 只看该作者
“心与小肠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心移热于小肠的实质,即是情志生火后,并在饮水比较少的情况下,抗病能力低下,容易导致泌尿系感染。心脏本是动脉血运行的原动力,而小肠是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并将其获得的营养予以吸收。二者无论从生理方面,还是从病理方面,都是本风马牛不相及。因此,二者的表里关系是不能成立的。”
    回复:
   先生讨论的是中医心与小肠不是表里关系,或者说:二者根本没有关系。是这样吧!
    1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心移热于小肠的实质,即是情志生火后,并在饮水比较少的情况下,抗病能力低下,容易导致泌尿系感染。
    回复: 西医的泌尿系感染是指肾、输尿管、膀胱的感染,他和中医的心有关系吗?能够在一起比较吗!中医的心怎么样引起西医的肾、输尿管、膀胱感染呢?!这一条论据根本就不存在,先生压根就不是在说中医的心与中医的小肠之间的关系!
    2   心脏本是动脉血运行的原动力,而小肠是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并将其获得的营养予以吸收。二者无论从生理方面,还是从病理方面,都是本风马牛不相及。因此,二者的表里关系是不能成立的。
    回复:
    西医的心脏与小肠的关系,风马牛不相及,非常正确。这与中医的心与小肠的关系何干?

    在诡辩术中,偷换概念是一个极其常用的方法。先生的整篇论据都是用西医的概念偷换中医的概念。但是,先生是不自觉的、潜意识的,所以,才会有胆汁淤积、黄疸替换成肝郁,引起高血压这样的认识。
    如果有中西医理论具有不可通约性的思想,一眼就能够看到这个帖子的错误。




点评

回复: 西医的心脏与小肠的关系,风马牛不相及,非常正确。这与中医的心与小肠的关系何干? --------------------------- 请博士就便讲讲中医的心与小肠关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11 15:23
博士,要指明是回复那一条,帖子长了,一下看不清楚。刚才找到首楼才找到。  发表于 2013-11-11 15:21
97
发表于 2013-11-11 15:23:4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1-11 11:40
“心与小肠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心移热于小肠的实质,即是情志生火后,并在饮水比较少的情况下,抗 ...

回复:
    西医的心脏与小肠的关系,风马牛不相及,非常正确。这与中医的心与小肠的关系何干?

---------------------------

请博士就便讲讲中医的心与小肠关系。
98
发表于 2013-11-12 09:3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107楼llyyjj :
   我到这个论坛是学习中医的,搞中西医融合首先要把中医认识到位,差之分毫失之千里,如果中医的原状没有认识清楚,概念不清或者不准确,再去拉扯西医,那就是一锅浆糊,就会犯仁海先生那样的错误,这也是整个中西医结合学派的错误所在。这也是历史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阶段,摸着石头过河,过不去了再拐回来,再找个地方继续,直到过了河为止。
   关于中医的心与小肠之关系,在这里不敢班门弄斧,还请先生赐教。

点评

中医引入五行学说,把整个生理活动划过五个大类,以五脏分五类。为了适应这个体系,六腑中的五腑分别相属于五脏。心与小肠其实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按五行的划分,脏分为五,腑也就得五,很机械的。应该说,当初用五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12 11:28
99
发表于 2013-11-12 11:21: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3-11-12 11:25 编辑

不管是中医的心和小肠还是西医的心和小肠都是人身上的心和小肠是吧?怎么可能没有关系呢?好好找找看。
100
发表于 2013-11-12 11:24:0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1-12 09:34
回复107楼llyyjj :
   我到这个论坛是学习中医的,搞中西医融合首先要把中医认识到位,差之分毫失之 ...

搞中西医融合首先要把中医认识到位,差之分毫失之千里,如果中医的原状没有认识清楚,概念不清或者不准确,再去拉扯西医,那就是一锅浆糊……

先生说得真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30 14:52 , Processed in 0.04981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