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杏林童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自身发展的规律究竟是什么?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16-11-27 10:49:42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11-27 02:11
三焦不是“一个”实体,三焦是五行的必然结果,三焦是为五行服务的

————————————— ...

三焦当然有,而且很重要。只不过不是“一个”实体。如同数学上的根号-1.
为什么子宫睾丸大脑 四肢等等那么多器官不是脏腑,就是因为五行学说。离开了五行脏腑就是个屁(器官)。
脏腑是五行的脏腑,三焦是五行的三焦。那么多人研究了几千年。为什么定不了三焦的实体 隔膜 腔体,输尿管 不一而足....。
为了配合五运六气就必须有这么一个东西  三焦
92
发表于 2016-11-27 10:52:04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11-27 02:11
三焦不是“一个”实体,三焦是五行的必然结果,三焦是为五行服务的

————————————— ...

那天 你能明白 大脑为什么不是脏腑 ,为什么不能说脑主神明,你就离了解五行学说不远了
93
发表于 2016-11-27 10:55: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6-11-27 09:39 编辑
ymy111 发表于 2016-11-27 06:49
三焦当然有,而且很重要。只不过不是“一个”实体。如同数学上的根号-1.
为什么子宫睾丸大脑 四肢等等那 ...

       为了配合五运六气就必须有这么一个东西  三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五行学说也好,五运六气也罢,都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其最终结局也只能是休矣。

94
发表于 2016-11-27 10:58:20 | 只看该作者
ymy111 发表于 2016-11-27 06:52
那天 你能明白 大脑为什么不是脏腑 ,为什么不能说脑主神明,你就离了解五行学说不远了

        因此,我认为五行学说是错误理论。因为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不堪重用,所以只能被淘汰出局。
95
发表于 2016-11-27 10:59:48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11-27 02:55
为了配合五运六气就必须有这么一个东西  三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 ...

离开了五行  就是一盘散沙
96
发表于 2016-11-27 11:04:48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11-27 02:58
因此,我认为五行学说是错误理论。因为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不堪重用,所以只能被淘汰出局。

离开了五行,你和非洲土著医学有啥区别?  只能临摹古人的方子,临床水平再高也只是照猫画虎,电脑也会,要医生有啥用。
97
发表于 2016-11-27 11:10:02 | 只看该作者
ymy111 发表于 2016-11-27 07:04
离开了五行,你和非洲土著医学有啥区别?  只能临摹古人的方子,临床水平再高也只是照猫画虎,电脑也会, ...

那么,你说一下,什么疾病必须用五行学说才能诊治,或必须用五行学说指导诊治?
98
发表于 2016-11-27 11:20:29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11-27 10:07
那么,三焦经脉是如何与三焦腑联系的?在水道之中?

长江与重庆,武汉、南京如何联系?
9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11:30: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6-11-27 03:34 编辑

感谢各位朋友的热情参与!朋友们对本议题和相关的其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笔者受益匪浅!对于中国中医药报刊登的<中医自身发展的五大规律>,部分朋友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值得赞赏!笔者注意到,在该文发表的同一天,即2016年2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详见本论坛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9845&extra=page%3D1)纲要中的主要内容并未完全注重这些"规律",并且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笔者认为,这五条内容冠以"规律"是值得商榷的,它的主要内容只是概括了中医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发展状态或模式,有些方面延续到了1955年首批中医学院成立时期,还有些方面延续到了1980年代,在全面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结构,经济模式以及人们的健康需求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中医原来的那些旧的模式就显著落后了,民众生病后首选西医快速增加,中医诊疗的阵地逐步萎缩,加之一些以科学面目出现而反对中医的人士攻击中医,使中医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幸好有政府主导的一贯支持,坚持了中西并重的方针,才保持了中医在医疗系统的地位,现在,国务院发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给中医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中医自身发展的规律,还需朋友们和中医界站得高看得远的能人们进一步总结概括!
100
发表于 2016-11-27 12:09:05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11-26 19:07
——————————————————————————————————————
       中医学与西医 ...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1-26 07:44
同时,也不是中医理论体系消失了,而是中医理论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了。
一一中医之所以为中医,其与西医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疾病本质观与病症诊治思维模式的不同。在内伤杂病慢性病为主导的时代,应当是解构西医理论,走中医的思维路径或程序,而不是解构中医,走西医的思维路径或程序。

——————————————————————————————————————
    仁海    中医学与西医学最根本的区别,仅仅在于中医学增加了个阴阳学说,除此之外,二者完全可以相同。
-------------------------------------------------------------------------------------------------------------------------------------------
中医之所以用独特的方法论,是与古代的认识手段和认识能力相匹配的;西医现在选择这种方法论,同样与现代的科学认识手段和认识能力相匹配的。
就本质而言,中医与西医没有区别。要说有,就是诞生时代有区别。
不存在所谓的“两个体系”。现代医学科学只有一个体系。中医是经验医学,没有理论体系。
中医的说理部分,虽然运用了辩证法,但它不是哲学本体,也够不上医学科学,故不能称为理论体系。
对于中医的经验技术,完全可以纳入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之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3 10:22 , Processed in 0.05713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