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wangmengy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盲目的“中西医结合”导致 中医临床水平下降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09-12-16 21:15:52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盲目的“中西医结合”导致 中医临床水平下降

[这个贴子最后由wangmengying在 2009/12/16 09:27pm 第 1 次编辑]

...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g2009年12月16日 09:24pm 时添加 -=-=-=-=-
“巴豆霜”峻下“论坛‘寒积’”————此本主帖之功用也————赶紧堵住“泻*与撤药”————此庸医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技尔————论坛至今“*痛阵阵”————此阴气太甚之故耳!
102
发表于 2009-12-25 00:16:13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盲目的“中西医结合”导致 中医临床水平下降

燮枢汤治疗慢肝142例
2008-10-12 20:16:49 来源: 辽宁中医杂志  显示次数:240   编辑:高家亮,汤宝玉,邢丰国,钱虹   进入论坛
1985年4月~l988年5月,我们用焦树德教授经验方燮枢汤(《用药心得十讲》)加减,收治慢肝患者14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按l984年南宁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慢活肝及幔迁肝诊断标准确诊。142例中.男83例,女59倒1年龄l5岁以下5例,l8~30岁27倒,3l~45岁88捌.48~55岁l6例.56岁以上6戗。病程l~2年8R例,2~5年32例,5年以上24例。慢活肝84侧,慢迁肝58例,乙型肝炎45例。临床表现为肝区刺痛89铡(63%).胀痛37例(26嘧).隐痛l6例(1l%)}肝肿大ll倒(.8嘶)J肝脾均肿大131例(92%),有肝掌蜘蛛痣67例(4z%),黄痘46}例(321%)J齿鼻衄57例(40嘶),低热(体温低于38C)34辫(24%);腹胀l27例(89%),纳差94例<88%),谷一丙转氯酶最高4001U。
治疗方法
燮枢汤:柴胡9~15克.黄芩,炒川糠l子各9~l2竟,半夏1O宽,红花9克,皂刺3~5宽冉靛藜匀·一心克.一片姜黄,刘寄奴各9毙l泽诲9^d2克.焦弛仙、炒荣菔乎各O竟。气虚加黄芪、红参}湿稚爵脾觚革豆蔻佩兰,肝区串痛加香附、佛手,肝脾肿大加丹参、鳖甲,:+期山中}低热不退加丹皮,自薇,黄疸加苗陈,’金钱草,出血倾向红姥靖半,加自茅根、墨旱莲、茜草}纳差加炒白术、砂仁20剂为—疗程。。
治疗结果
痊愈:自觉症状消安i~肺牌B触不到筑仪肝稍大,无Ⅱ压痛,肝功能检查确正常,1年以上无复发78僦(55%),好转症状明显好转.肝脾不同程度软缩,肝功能下降到原超出正常值的1/2以下50例(35嘧)}无效:症状无改善或轻度改善,肝脾回缩不明显或增大,肝功能无好转或加重l4例(10%)。
典型病例
孙某.男,39岁.农民。1986年9月l0日八院。1980年5月患急性无黄疽型肝炎未治窟。此后,每目情志不舒或过劳而临床症状加萤,但多次查肝功能均异常。近两月,因情志怫郁.病情明显加重而入院治疗。刻诊:肝区刺痛.肝大肋下4cm,质硬中度.边缘欠光整,有明显叩压痛.脾太平脐身困乏力.纳差.腹胀,便溏不爽,尿黄,巩膜轻度黄染,胸部有散在蜘蛛痣,舌质红暗边尖有瘊点,营白蘸.脒沉滑。查肝功能:谷一丙转氟酶180IU,麝香草爵浊度8u。黄疽指数l6U,HBsAg(一)。诊断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证属。气滞血瘀.痰浊阻络。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涤痰通络。方用燮枢汤加鳖甲、炒山甲各6克,丹参l5克。9荆后,食欲已启,膜服亦减。效不更方.继服lO荆精神转佳.诸症明显好转,肝功能复查;谷一丙转氨酶6o.余正常带药出窿继续服药=个疗程,症状蒲失,酐功髓各璜指标均正常。原方去JII楝予、泽泻莱菔子.继服一疗程.复查肝功能正常而停药,随访至今,无复发。
讨论
慢性肝炎属于祖国医学胁痛、黄疸,藏积等范畴。其病发之初,多见肝郁气滞之症,根据初病在气,久病在血、经主气,络主斑久爵血旃一之理论,笔者认为慢性肝炎与血爨S誉韧船美。现代翟学研究也证实病毒性肝l炎在惹懂性期都存在着徽循环障碍。气滞与血瘀两者互为因果彼此加重,且因肝木失骧,幕犯牌太,脾盎贼水谷运化失常,酿湿生痰,痰瘀相结,致使病情反复,缠绵雄愈。
焦老创彰燮枢游正是基于气滞,血瘀、瘦阻、脾虚诸西,融巯肝、化瘵、涤痰、健脾之法于一炉,消中寓补,调和气机,斡旋阴阳故用柴胡疏盱解郁发其郁遏之气即《内经》所谓术部达之,配苦寒性黄芩之降,共成升散不劫阴,寒凉不遏气之炒J姜黄气血兼理,善破肝经之气结血瘀,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姜黄有明显抑制肝炎病毒的作用.缓解肝区疼痛效果良好J白蒺藜与皂刺入肝经开宣通滞,横行排荡,理气化瘀,涤痰开结;刘寄奴与红花专入血分能走能守,随机而变,为通利血脉,祛瘀生新之佳品J川楝子伍半夏善入肝经,疏肝理气‘搜剔痰结伏邪J焦四仙、莱菔子、泽泻化痰消积,理气除胀,化舔健脾扶正。更以加减变通,尤善尤美。
103
发表于 2009-12-27 21:00:48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盲目的“中西医结合”导致 中医临床水平下降

焦树德治疗尪痹经验
2008-10-12 20:01:00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  显示次数:511   编辑:穆博   进入论坛
一、尪痹的临床特点
尪痹除有关节疼痛、肿胀、沉重及游走窜痛等风寒湿痹共有的症状外,还具有病程较长,疼痛多表现为昼轻夜重,痛发骨内的特点,古人称之为“其痛彻骨,如虎之啮”。关节变形,骨质受损,僵直蜷挛,不能屈伸:重者活动功能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因病邪在里,故脉见沉:因肾虚,故常见尺脉弱小:因痛重,故脉弦。脉象常见沉弦、沉滑、沉弦滑、尺弱等。
二、尪痹的常见证候
1、肾虚寒盛证
临床表现为腰膝酸痛,两腿无力,易疲倦,不耐劳作,喜暖怕凉,膝、踝、足趾、肘、腕、手指等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变形。晨起全身关节(或最疼痛的关节)发僵,筋挛骨重,肢体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变形,波及督脉时则脊柱僵弯。舌苔多白,脉象多见尺部弱、小、沉细,余脉可见沉弦、沉滑、沉细弦等象。此乃肾虚为本,寒盛为标,本虚标实之证,临床上最多见。
2、肾虚标热轻证
此证患者夜间关节疼痛时,自感把患处放到被外,似乎痛轻,但久后又觉疼痛加重,赶紧收入被窝中,手足心也感到发热。痛剧的关节或微有发热,但皮肤不红,肢体乏力,口干便涩。舌质微红,舌苔微黄,脉象沉弦细略数。此为肾虚邪实,寒邪久郁或服热药助阳而邪欲化热之证。此证虽时有所见,但较肾虚寒盛证少见。
3、肾虚标热重证
此证关节疼痛而热,肿大变形,用手扪之,肿痛之处局部可有发热,皮肤也略有发红,因而喜将患处放到被外,虽然在被外放久受凉,仍可加重疼痛,但放回被内后,不久又放到被外。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舌苔黄厚而腻。脉象常滑数或弦滑数,尺脉多沉小。本证乍看起来,可诊为热证,但结合本病的病机特点和病程分析,实为本虚标实,标邪郁久化热或服温肾助阳药后,阳气骤旺,邪气从阳化热之证,与一般的热痹不同(热痹病程短,无关节变形,关节痛处红肿甚剧,皮肤也赤红灼热)。此证临床上虽也能见到,但较之肾虚寒盛证则属少见之证。本证有时见于年轻、体壮患者的病情发展转化过程中,但经过治疗后,则多渐渐出现肾虚寒盛之证,再经补肾祛寒、强壮筋骨、通经活络等治法而愈。
4、肾虚督寒证
腰骶脊背疼痛,痛连颈项,背冷畏寒,脊柱僵硬弯曲,直腰、弯腰受限,两腿活动受限,得温而痛减,大腿外展或下蹲受限。舌苔薄自或白,脉象沉弦或兼细、或沉细弦迟。甚者可致“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而成旭废之人。
5、湿热伤肾证
多个关节肿痛,痛处用手摸之有发热感,喜凉爽,皮肤不红,常伴有腰膝乏力、晨僵,也可有轻度身热或下午潮热久久难解,关节自感蒸热疼痛,痛发骨内,关节有不同程度的变形。舌苔黄腻或浮黄。脉象滑数或沉弦细数,尺脉多小于寸关。此证多见于气候潮热地域.根据从化理论,也会有一些寒证,但湿热证多,寒证少见。
三、尪痹的治则与方药
1、治疗法则
尪痹的治疗大法以补肾祛寒为主,辅以化湿散风,养肝荣筋,祛瘀通络。肝肾同源,补肾亦能养肝、荣筋、祛寒、化湿、散风,促使风寒湿三气之邪外出。化瘀通络可祛瘀生新。肾气旺,精血足,则髓生骨健,关节筋脉得以淖泽荣养,可使已失去正常功能的肢体、关节渐渐恢复功能。总之,在治疗时要抓住补肾祛寒这一重点,再随症结合化湿、散风、活血、壮筋骨、利关节等,标本兼顾。若见有邪郁欲化热之势时,则须减少燥热之品,加用苦坚清润之品。遇已化热之证,则宜暂投以补肾清热法,待标热得清后,再渐转为补肾祛寒之法,以治其本。另外,还须经常注意调护脾胃,以固后天之本。
2、方药
根据治病法则的要求。拟定以下5方,随症加减治疗。
补肾祛寒治旭汤:
川续断12~20g,补骨脂9~12g熟地黄12~24g,淫羊藿9~12g,制附片6~12g(15g以上时,需先煎20分钟),骨碎补10~20g,桂枝9~15g,赤芍、白芍各9~12g,知母9~12g,独活10~12g,防风lOg,麻黄3~6g,苍术6~lOg,威灵仙l2~15g,伸筋草30g,牛膝9~15g,松节15g,炙山甲6~9g,地鳖虫6~lOg,炙虎骨9~12g(另煎对入)。水煎服,每日l剂,分两次服。倘若是虎骨、豹骨、熊骨均买不到,常用透骨草20g,寻骨风15g,自然铜(醋淬、先煎)9g,三药同用,以代虎骨,经临床观察使用,有时能取到类似效果。
本方以《金匮要略》桂芍知母汤合《和剂局方》虎骨散加减而成。方中以川续断、补骨脂补肾壮筋骨.制附片补肾阳,祛寒邪,熟地黄填精补血,补肾养肝为主药以骨碎朴.淫羊蓉、虎骨温补肾阳,强壮筋骨,桂枝、独活、威灵仙搜散筋骨、肢体风寒湿邪,白芍养血荣筋,缓急舒挛为辅药,又以防风敞风。麻黄散寒.苍术祛湿.赤芍化痰清热,知母滋肾清热.山甲通络散结,地鳖虫化瘀壮骨,伸筋草抒筋活络。松节通利关节为佐药牛蘸下行引药入肾为使药。其中赤芍、知母、地鳖虫叉有反佐之用,以防媪热药助化邪热。
加减法:
上肢关节病重者去牛膝,加片姜黄10g,羌活1(Ig。瘀血症明显者加红花10g,皂刺5~6g,乳香、没药各6g或苏木15~20g腰腿痛明显者去松节、苍术.加桑寄生30g,并加重川I斯、补骨脂用量,随汤药嚼服胡桃肉(炙)1~2个。肢体关节蜷挛僵屈者去苍术、防风、丰盐节。加生薏米30~40g,术瓜9~12g.白僵蚕10g;督脉受累,脊柱僵直变形、届曲受限者去牛膝、苍术。加金狗脊30~40g.鹿角胶9g,羌活9g。关节痛重者加重5付片用量,并再加制草乌6~9g,七厘散l/3管(随药冲服)。舌苔白厚腻者去热地.加砂仁3~5g或藿香10g。脾虚不运、脘胀纳呆者去熟地.加陈皮、焦麦芽、焦种曲各10g。本方最常用,主治肾虚寒盛证。
加减朴肾治旭汤:
生地15~2og.川续断15~19g.骨碎扑15g,桑寄生30g,补骨脂6g,桂枝6~gg.白芍15g,知母I2g(酒炒),黄柏12g威灵仙l2~ISg,炙山甲9g,芜、独活各9g,红花9g,制附片3~5g,忍冬藤30g.络石藤20~30g,地鳖虫9g.伸筋草30g,生薏米30g。本方以上方减去温燥之品,加入苦以坚肾、活络疏筋之品。但未完全去掉羌活、独活、桂枝、ff}片等祛风寒湿之药。在临床上,车方虽较补肾格寒治旭汤稍为少爵,但较之下方尚属多用本方主用于治疗肾虚标热轻证
补肾清热治旭汤:
生地15~20g,川续15g,地骨皮10g,骨碎补15g,桑枝30g,赤芍12g,秦艽20~30g,知母12g,炒黄柏12g。成灵仙15g.羌独活各6~9g,制乳没各6g,地鳖虫9g.白僵蚕9g,蚕砂10g,红花10g.忍冬藤30g,适骨草20g,络石藤30g
本方较以上两方均为少用。但遇邪己化热者,须先用本方治疗,故本方专主肾虚标熟重证。标热证消除后,仍需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渐转入以补肾祛寒法为主,以治本收功。
补肾强督治旭汤:
熟地15~20g,制附片10~20g.金狗脊20~40g.鹿角胶gg(烊化或鹿角霜10~15g),骨碎补15~20g,羌活i2g,独恬10g,川断15~l8g,挂仲15g,桂枝15g,赤自芍各12g,知母15g.地鳖虫6~9g,白僵蚕9~12g,防风12g.麻黄3~6g.炙山甲9g,怀牛膝12~15g.伸筋草20~30g。本方主治肾虚督寒证。若腰胯疼痛,大腿伸届不利.下蹲困难者,可加泽兰12~15g.白芥子6~9g,苍耳子6~9g1苍术9g,五加皮9g。汗多可减麻黄腰痛明显,以腰脊强痛为主者,可加补骨腊I2g,制草乌3g,干姜3~6g。略见热象者,改熟地为生地,加炒黄柏12g.秦艽12g。骨关节见损者。可加寻骨风5g+自然铜9g(先煎)。
补肾清化治尪汤:
骨碎朴l5~20g,川断10~2Og,一环牛膝9~12g.黄柏9~12g.苍术12g。地龙9g,秦艽l2~18g.青蒿l0~15g.稀莶草30g,络石藤30g,青风藤15~2她,防己10g,成灵仙10~15g,银柴胡10g,茯苓15~30g.羌、独活各gg.炙山甲6~9g生薏米30g
本方主治湿热伤肾证。四肢屈伸不利者加桑枝30~40g,片姜黄10g.减银柴胡、防己疼痛游走不定者加防风9g,荆芥10g,击地龙。痛剧难忍者.可加闹羊花0.3~0.6g,治疗一段时间如出现关节喜暖怕凉之痖者,可参照第二方加减。
四、注意事项
尪痹病情深重,病程长久,故须服药较长时间.才能渐渐见效。万匆操之过急,昨方令改只要辨证准确,服药无不良反应,则应坚持服5O~100剂观察效果如有效还可以继续服用.以再度提高效果。
对服用时间较长的汤药,病情明显减轻后,还须把汤药(第一方为主)4~5剂,共研细末,1Ej3次,每次2~3g,用温黄酒或酒水各半送服;不能饯橱者,温开水送服,以便于长期服用,加强疗效。
104
发表于 2009-12-28 22:04:06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盲目的“中西医结合”导致 中医临床水平下降

   中西医结合几十年,越是要“发展”,中医越萎缩。显然现在不是发展的问题,而是传承的问题,不是政策的问题,而是政纲的问题。
105
发表于 2009-12-29 12:50:20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盲目的“中西医结合”导致 中医临床水平下降

下面引用由0607042009/12/28 10:04pm 发表的内容:
中西医结合几十年,越是要“发展”,中医越萎缩。显然现在不是发展的问题,而是传承的问题,不是政策的问题,而是政纲的问题。
从现实中认识到要害。
106
发表于 2009-12-29 13:38:56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盲目的“中西医结合”导致 中医临床水平下降

盲目照搬西医理论或盲目附会西医,如果出现在一名西医身上倒有情可原,可以叫做西医开中药,但不应当出现在中医从业者身上。
107
发表于 2010-1-3 23:36:39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盲目的“中西医结合”导致 中医临床水平下降

下面引用由hdcs48132009/12/29 01:38pm 发表的内容:
盲目照搬西医理论或盲目附会西医,如果出现在一名西医身上倒有情可原,可以叫做西医开中药,但不应当出现在中医从业者身上。
这是现在的医院实习制度使然,没办法!
108
发表于 2010-1-4 00:17:55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盲目的“中西医结合”导致 中医临床水平下降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2009/08/26 02:29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说提倡中医队伍在继承中医理论精髓的前提下,再积极、主动地吸收西医理论中对危、急、重症的诊疗技术,以补中医理论后天之不足的人,是流棍的话,那么,那些千方百计阻止中医去吸收新鲜血液,以便将中医扼杀 ...
这个是论坛长期以来的好骂之徒。这又是证据。

-=-=-=-=- 以下内容由 和氏璧2010年01月04日 00:19am 时添加 -=-=-=-=-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8&topic=11682&show=25
-=-=-=-=- 以下内容由 仁海中西医 在 2009年08月26日 02:32pm 时添加 -=-=-=-=-
wangmengyin才是本论坛中最大的流氓、无赖、恶棍、地痞,,,
109
发表于 2010-1-4 02:04:37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盲目的“中西医结合”导致 中医临床水平下降

下面引用由和氏璧2010/01/04 00:17am 发表的内容:
这个是论坛长期以来的好骂之徒。这又是证据。-=-=-=-=- 以下内容由 和氏璧 在 2010年01月04日 00:19am 时添加 -=-=-=-=-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8&topic=11682&show=25
-=-=-=- ...
嘿嘿,和先生现在才知道!论坛连讨论赞扬毛泽东的帖子都加以删除,你还能抱有什么幻想!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论坛有几个是有灵魂的?
110
发表于 2010-1-4 14:29:30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盲目的“中西医结合”导致 中医临床水平下降

我明白了,骂人是老妄和老壁的灵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6 23:06 , Processed in 0.05506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