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yszyz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08-6-22 09:01:18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1+1=2只能是表达同性质物平面的数量关系.不可能再显并列二维以上的其它关系.
概念含义的同一才能表达清晰.否则,则致混乱.
102
发表于 2008-6-22 10:48:06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8/06/22 09:01am 发表的内容:
1+1=2只能是表达同性质物平面的数量关系.不可能再显并列二维以上的其它关系.
概念含义的同一才能表达清晰.否则,则致混乱.
gonmai斑竹有功力,看看知易子的《信息组学》涉及几维时空?
103
 楼主| 发表于 2008-6-22 11:42:37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对93楼客串客串先生帖子的评价:
对近几十年来世人理解中医、认识中医、研究中医、实践中医的高度概括总结。
对95楼客串客串先生帖子的首肯与请教:
首先,非常赞同先生的大道至简。
能否请教一下先生,用这三对阴阳或再加上n对阴阳,可否解释《内经》的“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和后人总结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104
 楼主| 发表于 2008-6-22 11:43:09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回94楼101楼gonmai先生:
1、“中医理论的立体意识性和立体实体”同样是悖论,依然是“主观的主观和主观的客观”。“体”本身就表示那一堆一块,何必再蛇足人们主观描述的“立体”呢?另外,你必须把“实体”加上一个“性”,两者才能比较。这说明你的逻辑是混乱的,你所追求的条理清晰不过是自己的虚假理解罢了。如果,非得用“维”表示的话,八字辨证(根本不是什么纲)是中医中忽略了若干因素的最简单的模型,那么,你把阴阳定义为一维的话,这个模型包涵了3个三维的模型;定义为两维的话,包涵了7个七维的模型。至于为什么,太白侠不负责解释,太白侠没有义务普及知识。
2、信息组学,需要中医固有理论模型这个“公式”,而不是去揭示。
3、你在101的回答就是太白侠的原意。
这让太白侠想起一个故事,一位经济学家应邀到某大型民营企业给农民工上企业管理课,被工人们问得懵头转向,课后他说,教不会学生都是老师的错。该企业的总经济师说,您在给小学生上微积分。
105
 楼主| 发表于 2008-6-22 11:44:06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回96楼98楼中西医融合观先生:
首先,谈一谈“都必须认真,您认真回答问题”。你在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太白侠向你请教“取象比类”看看有没有共同的语境,你让太白侠自己看书去;你对太白侠的答案再反提问题,太白侠依然给你回答。你几近古稀的人,还好意思谈“认真”二字吗?
其次,谈一谈“概念明确,思路清晰是最基本的修养”。请问先生,你阅读过多少学科的多少文献,其中有多少你看得懂的、多少没有看懂的;估计没估计,你没有阅读过的文献,有多少能看懂的、多少看不懂的,是不是,凡是你看不懂的皆为概念不明确,思路不清晰?《黄帝内经》后人研究不得其解,是他本身概念不明确、思路不清晰,还是后人知识含量不足,智力水平尚差?
那么,就请教一下,你是怎么思路清晰的:
1、太白侠讨论数学问题了吗?那么,想证明你的思路清晰,能否普及一下十进制的起源?
2、你说,中医采用“取象比类”方法,“取象比类”不是科学方法,科学与中医学的关系是种与属的关系,科学不是认识自然的唯一方法,科学最终得回归到中国理学,麻烦你说说这个思路是如何清晰的好吗?
3、你说,种与属没有可比性。请问先生,鸭嘴兽与哺乳动物比比谁会下蛋,与母鸡比比谁会喂奶不可以吗?
4、你说,科学具备必然性。麻烦你把薛定谔猫、西医的有效率整成必然的好吗?
5、再次申明,类比的方式进行分析的科学,不是太白侠的,是美国科学家莱诺伊·胡德提出来的。太白侠请先生向胡德质疑明确的概念、清晰的思路不过分吧?
6、脚踏实地在临床上下工夫是中西医融合的唯一出路!是你没有搞所谓的理论,还是别人没有在临床上下功夫?
7、把中国古代中医理论与现代时髦术语嫁接,试图走捷径,能否麻烦你指出太白侠哪儿在嫁接,哪儿走了捷径?
8、没有一个走通的!是不是你买彩券不中,就是没有人能中?
最后,请教先生,你的《伤寒论现代解读》是“中西医理论的融合”,请问,伤寒论的条文本身就是中医理论,还是条文如此排列背后的模型才是理论,你能解读得了吗?
106
 楼主| 发表于 2008-6-22 11:44:26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回97楼99楼100楼知易子先生:
请问,先生你贴出聊天记录,目的是啥?是想证明太白侠团队有人具备不耻下问的良好品德,还是想证明你……
小古向我汇报,说也许知易子能在二进制编程上帮助我们设计中医固有理论模型的智能程序,我说不可能,知易子虽然明白了阴阳二进制,还明白什么是阴阳五行,什么是阴阳八卦,他那一堆符号他自己根本不会用。
既然,知易子先生觉得自己是比《内经》多三倍内容的三世易医的传人,深得九天玄女秘传,精通现古土木建筑、现古风水、现古中医学,那么,就把太白侠在一年前请教的,与这三个专业密切相关的,为什么古代的地图与当今的相差无几,古人采用什么方法绘制的问题,一年后在此赐教给太白侠如何?这次切莫以风水大师踏遍祖国山河就出来了,来搪塞太白侠好吗?风水大师是怎么踏进太平洋中央的?
既然,知易子先生的内视修为甚是了得,可否告诉大家你的肾血在哪,顺便把脏腑辨证肾血虚给补上?


-=-=-=-=- 以下内容由 yszyzy2008年06月22日 00:01pm 时添加 -=-=-=-=-
知易子虽然明白了阴阳二进制,还没有明白什么是阴阳五行,什么是阴阳八卦,他那一堆符号他自己根本不会用。
107
发表于 2008-6-22 13:05:28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下面引用由yszyzy2008/06/22 11:42am 发表的内容:
对95楼客串客串先生帖子的首肯与请教:
首先,非常赞同先生的大道至简。
能否请教一下先生,用这三对阴阳或再加上n对阴阳,可否解释《内经》的“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和后人总结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解释不了。
    并且,我认为, 《内经》的“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和后人总结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这两句话,本身也只停留在医哲学的层次上,比之哲学的对立统一律并无太多的实际内容。
    当阴阳与五脏联系起来后,也即有了肝阴肝阳、肾阴肾阳等等这些概念以后,中医理论才比哲学观点和方法更深化了一层,但仍然流于空泛。
    《内经》在那么古老的时代,能取得那样的成果,的确非常伟大!但后人切不要把它神化。
     不过,《内经》真的很容易让后人产生“神奇无比”“包医百病”的错觉,为什么会这样?主要还在于它的笼统与模糊性。《内经》的许多话,象张宽泛无边的“网”,一“网”撒开,什么“鱼”都可以罩在里面,于是后世医人顿觉那“鱼”虽然是经自己千辛万苦才抓在手里的,但功劳不在自己,祖先《内经》这张“网”早围住那“鱼”了。其实,很多医学问题,《内经》仅是将网撒开吧了,祖先网撒开后,至于具体捕到了什么“鱼”,撒网人自己也不一定清楚。
    我们做子孙的,是不是应该好好观察一下,祖先一网撒下去,捕到了哪些鱼儿?
   
     
   
108
发表于 2008-6-22 13:34:15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知易子虽然明白了阴阳二进制,还没有明白什么是阴阳五行,什么是阴阳八卦,他那一堆符号他自己根本不会用。
  *******************
看过先生博客,先生见解惟独少了七篇运气大论内容,须知:这个才是中医固有理论:阴阳大论 五行阴阳循环生克制化理论源头解读。
你搞了一辈子内经 伤寒,还没搞通这个,嘿嘿。
其他问题涉及天机机密,已经告诉我小古,有缘他会告诉你的。不便在这里发表,抱歉!!!


109
发表于 2008-6-22 17:29:29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下面引用由yszyzy2008/06/22 11:43am 发表的内容:
回94楼101楼gonmai先生:
1、“中医理论的立体意识性和立体实体”同样是悖论,依然是“主观的主观和主观的客观”。“体”本身就表示那一堆一块,何必再蛇足人们主观描述的“立体”呢?另外,你必须把“实体” ...
---关于立体意识性与立体实体,是在讲中医理论内存有立体意识,有了立体意识则必然的是存有立体实体.这就是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
---关于维,是先生所提.
我是说中医理论是有立体形态的理论.而西医却没有.中医的阴阳是有位觉的立体形态.如果是按先生所说的维,则是二维的谋立体形态.则阴是一维;阳则是阴所对应的另一维.并不是说阴阳两者合起是一维.同样表里也是一组二维的立体形态.
可以说阴阳是一组二维,却不能说阴阳是一维.
阴阳、表里各是一组二维。寒热、虚实则是分别表述阴阳和表里的二维立体内、外的性质状态、物质的量和功能状态。
“3、你在101的回答就是太白侠的原意”,那,也请问先生,先生的1+1=2又要说明什么?
确实,我是在不耻下问先生,想弄清楚先生所要说的是什么。但看来先生是不耐烦了。但毕竟是小学生,先生的信息组学的“微积分”课到现在也不懂。且愿意先生的信息组学的“微积分”课其他人能看懂。

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15:21:29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回107楼客串客串先生:
:解释不了。    并且,我认为,……本身也只停留在医哲学的层次上,比之哲学的对立统一律并无太多的实际内容。
?前提不必搞清,就可以得出结论,而且这结论是正确的(至少自己得这样认为),先生是不是想告诉世人这样才是严谨的治学态度?
?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形而上学哲学……还是非理性主义哲学、非现实主义哲学……抑或是逻辑哲学、分析哲学、思辩哲学……再或是科学哲学,解释学哲学、符号学哲学……无须定个类吗?医哲学是医药伦理学哲学、生命伦理学哲学、生物学哲学,还是其它什么东东,无须给个内涵外延概念的吗?
:《内经》真的很容易让后人产生“神奇无比”“包医百病”的错觉,
?先生读没读到《内经》中很多处谈到“不治”,如“二阳之病发心脾……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何以让先生有“包医百病”的错觉,先生是不是想告诉世人都得这样读文章?
:主要还在于它的笼统与模糊性。《内经》的许多话,象张宽泛无边的“网”……
?先生是不是在告诉世人,只要自己读不懂的必然是笼统与模糊的?
:但后人切不要把它神化。
?先生是不是在告诉世人,敢于研究的是在把他神化,不去研究或研究不深入就可以下结论的,才是严谨的治学态度?
:祖先一网撒下去,捕到了哪些鱼儿?
?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后人抓在手的某条鱼还真是先网上来的一网中的一条,不信就再深入研究好吗?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主席的话,太白侠与先生共勉如何?太白侠想跟先生说的是,如果没有读懂相对论、宇宙大爆炸科学成分的话,高层次的人也能读出其哲学的成分。“当阴阳与五脏联系起来后,也即有了肝阴肝阳、肾阴肾阳等等这些概念”正是后人只读出了哲学成分,没有读出科学成分。其科学成分不是那样的,而是“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哲学不过是科学(当然也包括其他学问)的总结概括,中医某些部分能与先进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相吻合,为何不会某些部分与西方科学相吻合呢,凭先生读出《内经》哲学成分来,何愁读不出科学成分呢,继续努力如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 21:57 , Processed in 0.04603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