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太白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理应掳获大量诺奖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17-10-9 15:21:20 | 只看该作者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7-10-9 15:11
那你就应该创立一个专门治疗胆结石、肾结石的中医专门门诊就好了,如果效果真的像你说的那么好,估计全国 ...

老刘啊:你想过民办中医在没有国家经费支持的条件下能得以生存、发展之原因吗?中医治不好西医治不好之病,能生存吗?
102
发表于 2017-10-9 15:42: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7-10-9 15:43 编辑
柴胡汤 发表于 2017-10-9 14:55
老高啊,我给你举个治病的实例说明一下吧:如治疗胆肾结石,西医的思维(机械思维)与方法是手术,治胆 ...

中医方法论(天人合一观)是正确的,西医方法论(天人相分)是错误的。所以,要对西医方法论判处死刑这个观点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但关键问题是:方法论只是个哲学概念,只能用来提高中医地位。说句不好听的话,即首先在心里把西医当做后娘养的。用这种先入为主的方法确立中医至高无上的地位吸引人们学中医。但由于中医比西医难学,所以,被吸引过来的人不一定都能学好中医。那么,这部分人可以去学西医。另外,急性病、外科手术和生化,影象和基因诊查手段是西医的强项,是中医无论怎样不服气都是难以推翻的公众定论。所以,利用现代声光电化技术诊断作为中医四诊信息的补充,以中医“道层次"的天人合一、整体阴阳制化调控理论为指导,分析病情、把握病因及发展规律,制定出正确的整体调控方案并准确落实到临床上。在临床"术层次"的治疗中,必要时可使用同属术层次的西医技术予以辅助。我们把这个方法称为:以中医理论主导全局,在充分发挥中医技术的前提下包容西医技术的新的医学体系。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17:00:40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7-10-9 08:42
1、三候为一气中的气不是中医对气的定义。就像歪门邪道中的道不是道的定义。怎么连这个也不懂?
2、内经 ...

1.是,为,者也,都不是定义。这不是定义,那不是定义,你们蠢货倒是根据内经给出一个定义啊。


2.阳中之阴阳,阴中之阴阳是五气;
阳中之阴阳,阴中之阴阳是本义五行;
五行是五类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
气不是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
脑袋里得是怎样一泼稀屎,能有这样的逻辑?

3.没有系统学习过哲学不要紧,没有系统学习过专业知识也不要紧,四六不懂还装无所不知还不要紧,装之前你就不会先查查字典吗?方法论是不是只属于哲学,你去查查字典,可以吗?

4.下面的讲解,肯定超出了你的智力范围,但还得讲。频率,单位时间内完成一个变化的次数。能改变变化吗?改变变化还是这个事物了吗?只能改变一次变化的时间。比如,出拳频率,不能改变出拳,只能改变每次出拳所用时间。比如,调宗气,就是调整每次心跳或呼吸所用时间。称之为调气、理气,也可叫做治气。






104
发表于 2017-10-9 18:14: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10-9 18:19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7-10-9 10:39
这个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仔细考察。

屠呦呦在没有获奖之前,默默无闻,貌不惊人 ...



这个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仔细考察。

屠呦呦在没有获奖之前,默默无闻,貌不惊人,言不压众,名也不见经传,只是一位多年工作在中医界的药物研究人员。一旦被人发掘和赏识,就一步登天,几乎家喻户晓了。而她的成名成家,仅仅是因为一味中药。
报载: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屠呦呦的获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这必将激励更多的中国科学家不断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人类文明和人民福祉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


青蒿素从中西医学区别的角度来划分,应该属于西药;因为西药至今尚存有30%的植物提取物。
青蒿素与其它植物提取药物没有区别,完全可以归纳到植物提取药物之中。

由于中国保留有中医,故把中草药(植物)提取药物的行业归于中医,中草药之外的植物,在中国提取药物几乎为零。

西方以及其它国家,没有中医学。植物提取物行业也就只好归到西药中。

就青蒿和青蒿素而言,中医西医,所用的药物是相同的。
古代中医用的是原材料;而现代药学用的是提取物。
药物的性质也没有改变。治病的科学原理也没有改变。只是纯度提高,导致疗效提高而已。

由此也可以看出,中草药要真正实现自己的医学价值,还是跟着科学走比较有前途。
跟着传统中医---寒热虚实,就被耽误了前程!





105
发表于 2017-10-9 18:26: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10-9 18:29 编辑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没有药,医疗无从谈起。
所以,一场争夺“药”的战争在所难免。
便于被人类共性化治疗药物,西医肯定会占去上风。这是由大趋势决定的技术。
个性化治疗方面,中医的组合用药,从目前趋势来看,西医还争夺不去。

西医争夺不去阵地,中医就应该牢牢占领。
自己主动放弃这一阵地,也就丧失了立足之地!

106
发表于 2017-10-10 08:03: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7-10-10 08:10 编辑
太白侠 发表于 2017-10-9 17:00
1.是,为,者也,都不是定义。这不是定义,那不是定义,你们蠢货倒是根据内经给出一个定义啊。

1、你越来越能干了,前面把五行之气当做时间,现在竟然把人体的宗气也当做时间!你已经认定时间了,我再对下定义不是找吗?
2、《素问金匮真言论》已经证明了金(阳中之阴)、木(阴中之阳)、水(阴中之阴)、火(阳中之阳)、土(阴中至阴)五气不是时间。到底是你脑袋里一泼稀屎还是内经作者脑袋里一泼稀屎,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你反复辱骂内经合适吗?
3、作为概念方法论绝对属于哲学范畴。别说中医了,即使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天人相分也是哲学概念。就算你不懂这些,通过同一方法论可以有两种相反的方法也能证明方法论不是方法
4、既然你承认调宗气称之为调气、理气,也可叫做治气为何非要称作中医给时间治病呢?

点评

由于你的智力没有经过教化得已开化,学识没有经过基本的教化得以规范,造成对任何事物的认知都是错误的,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认知事物。 理解气的时间性和方法论是方法的问题,都属于集与子集范畴,即白马是马又非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0 11:47
经典读不懂不丑,不懂装懂,文盲吃进去的什么东东就不知道,出来的都成了屎。  发表于 2017-10-10 08:14
107
发表于 2017-10-10 08:24: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7-10-10 08:27 编辑
董建军发表于 2017-10-10 08:03

经典读不懂不丑,不懂装懂,文盲吃进去的什么东东就不知道,出来的都成了屎。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老董,你不用不懂装懂,把内经原文再看一遍。就算看不懂前面,总该看懂后面说的(人体的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不是时间吧?

点评

好好学习文言文知识  发表于 2017-10-10 08:34
108
发表于 2017-10-10 08:38:33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10-10 08:37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 ...

你啥意思?

点评

读经典是你这样读的吗?就说文字,从古代到现在文字含义不可能相同,潢川县的文字含义与东阳的文字含义也不相同,更何况古今,就不说文言文语法与语言环境。  发表于 2017-10-10 08:50
吃屎拉屎  发表于 2017-10-10 08:46
109
发表于 2017-10-10 08:55: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7-10-10 08:57 编辑
董建军发表于 2017-10-10 08:38
吃屎拉屎

你把内经那段文字全程都当成,说你不懂装懂还是轻的,说你反中医才名副其实

点评

高先生看走眼了:董先生是热爱中医的。  发表于 2017-10-10 09:08
110
发表于 2017-10-10 09:10: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7-10-10 09:12 编辑
柴胡汤发表于 2017-10-10 08:55
高先生看走眼了:董先生是热爱中医的。

我跟老董开玩笑呢!不用这种方法纠正他的错误,他就会越来越不像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2 20:17 , Processed in 0.56457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