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聂文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聂文涛学中医心得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3-10 16:36:54 | 只看该作者

聂文涛学中医心得

益母草对肾炎的良好作用不仅是因为其有利尿作用,个人体会益母草的消炎作用也是很良好的。推测是因为益母草改善循环以后,人体对炎症的吸收能力有所提高。
112
 楼主| 发表于 2007-3-10 16:40:07 | 只看该作者

聂文涛学中医心得

女萎
味甘,平。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 ,好颜色、润
泽,轻身、不老。生山谷。《吴普》曰∶女萎,一名葳蕤,一名玉马,一名地节,一名虫蝉,一名乌萎,一名荧,一名玉竹,神农∶苦;一经∶甘;桐君、雷公、扁鹊∶甘,无毒;黄帝∶辛。生太山山谷。叶青黄相值,如姜。二月、七月采。治中风暴热。久服,轻身(《御览》)。一名左眄。久服,轻身、耐老(同上)。《名医》曰∶一名荧,一名地节,一名玉竹,一名马熏,生太山及邱陵,立春后采,阴
干。
案∶《尔雅》云∶荧,委萎;郭璞云∶药草也,叶似竹,大者如箭,竿,有节,叶狭而长。《别录》有萎蕤,而为用正同,疑女萎即葳蕤也,惟名异耳;陈藏器云∶《魏志·樊阿传》∶青粘,一名黄芝,一名地节。此即葳蕤。
113
 楼主| 发表于 2007-3-10 16:46:46 | 只看该作者

聂文涛学中医心得

[这个贴子最后由聂文涛在 2007/03/10 04:51pm 第 1 次编辑]


《本草纲目》已经把葳蕤与女萎分清
114
 楼主| 发表于 2007-3-10 16:54:36 | 只看该作者

聂文涛学中医心得

女萎:女萎,萎蕤应是两个不同的品种。现认为,认为《神农本草经》女萎、《名医别录》等女萎——萎蕤,是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 (Mill.) Druce的根茎;《新修本草》等女萎,为毛茛科植物女萎Clematis apiifolia DC.的茎。
115
 楼主| 发表于 2007-3-10 16:59:03 | 只看该作者

聂文涛学中医心得

防葵
味辛,寒。主疝瘕肠泄,膀胱热结,溺不下。咳逆,温疟,癫痫,惊邪狂走。久服,坚骨髓、益气、轻身。一名梨盖。生川谷。《吴普》曰∶房葵,一名梨盖,一名爵离,一名房苑,一名晨草,一名利如,一名方盖,神农∶辛,小寒;桐君、扁鹊∶无毒;岐伯、雷公、黄帝∶苦,无毒。茎叶如葵,上黑黄。二月生根,根大如桔梗,根中红白。六月,花白,七月、八月,实白,三月三日采根(《御览》)。《名医》曰∶一名房慈,一名爵离,一名农果,一名利茹,一名方盖,生临淄,及嵩高太山少室,三月三日采根,曝干。
案∶《博物志》云∶防葵,与野狼毒相似。
116
 楼主| 发表于 2007-3-10 17:10:33 | 只看该作者

聂文涛学中医心得

防葵散  
  防葵15克,桔梗(去芦头)22.5克,川朴硝22.5克,川大黄(锉碎,微炒)23克,桃仁(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15克,木香15克。上为散。每服9克,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热服。当利下恶物为度,未利再服。 功用主治:化瘀,消积,抗癌。适用于肝癌心腹胀硬如石,肚上青脉起,食饮不下者。 (《太平圣惠》)
117
 楼主| 发表于 2007-3-10 18:45:39 | 只看该作者

聂文涛学中医心得

柴胡
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一名地熏。《吴普》曰∶茈葫,一名山菜,一名茹草,神农、岐伯、雷公∶苦,无毒,生冤句。二月、八月采根(《御览》)。《名医》曰∶一名山菜,一名茹草。叶,一名芸蒿,辛香可食,生宏农及冤句。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案∶《博物志》云∶芸蒿,叶似邪蒿,春秋有白 ,长四、五寸,香美可食。长安及河内并有之。《夏小正》云∶正月采芸。《月令》云∶仲春,芸始生;《吕氏春秋》云∶菜之美者,华阳之芸,皆即此也。《急就篇》有云∶颜师古注云∶即今芸蒿也,然则是此茈胡叶矣。茈、柴,前声相转。《名医》别录前胡条,非。陶弘景云∶《本经》上品有茈胡而无此。晚来医乃用之。
118
 楼主| 发表于 2007-3-11 19:06:55 | 只看该作者

聂文涛学中医心得

治黄疸:柴胡一两(去苗),甘草一分。 上都细锉作一剂,以水一碗,白茅根一握,同煎至七分,绞去渣,任意时时服,一日尽。  (《传家秘宝方》)
小柴胡汤: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论》)
119
 楼主| 发表于 2007-3-11 19:12:45 | 只看该作者

聂文涛学中医心得

柴胡的退热作用非常好,煎剂有效。当代有制成针剂的,据说退热效果更好——没有过。
120
 楼主| 发表于 2007-3-11 19:16:13 | 只看该作者

聂文涛学中医心得

治荣卫不顺,体热盗汗,筋骨疼痛,多困少力,饮食进退:柴胡二两,鳖甲二两,甘草、知母各一两,秦艽一两半。   上五味杵为末。   每服二钱,水八分,枣二枚,煎六分,热服。   (《博济方》柴胡散)
上方曾被我去鳖甲,加牡蛎。只是为了节约患者费用。结果很理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11 16:47 , Processed in 0.08625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