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yszyz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15:21:59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回108楼知易子先生:
先生观花,是不是马儿跑得太快了?
11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15:22:20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回109楼gonmai先生:
先生不是不耻下问,太白侠也没有不耐烦,很愿意与先生探讨问题。
1+1=2又要说明什么?先生在101楼已经替太白侠说明白了。
太白侠明白先生的“立体”想说啥,只是语言必须遵循自己的逻辑,不能让人虚假理解。先生要强调“立体”,不妨这样说:中医理论的意识性与实体性,是立体地联系地运动地非线性地去认识与调控生理心理病理规律,这种规律必然蕴含物质的(还得看怎么理解物质这个概念)_如理化本质。
113
发表于 2008-6-23 15:27:33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下面引用由yszyzy2008/06/23 03:21pm 发表的内容:
回107楼客串客串先生:
:解释不了。    并且,我认为,……本身也只停留在医哲学的层次上,比之哲学的对立统一律并无太多的实际内容。
?前提不必搞清,就可以得出结论,而且这结论是正确的(至少自己得这样认 ...
慢慢地,本贴已经陷入了“求输赢”的口舌之争。再探讨无益,我退出本主题贴的讨论。
114
发表于 2008-6-23 17:44:59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下面引用由yszyzy2008/06/23 03:22pm 发表的内容:
回109楼gonmai先生:
先生不是不耻下问,太白侠也没有不耐烦,很愿意与先生探讨问题。
1+1=2又要说明什么?先生在101楼已经替太白侠说明白了。
太白侠明白先生的“立体”想说啥,只是语言必须遵循自己的 ...
可能先生没有真正理解存在与意识、意识与存在的关系?
本来是一很简单的相互关系。
太白侠明白先生的“太白侠明白先生的“立体”想说啥,只是语言必须遵循自己的逻辑,不能让人虚假理解。先生要强调“立体”,不妨这样说:中医理论的意识性与实体性,是立体地联系地运动地非线性地去认识与调控生理心理病理规律,这种规律必然蕴含物质的(还得看怎么理解物质这个概念)_如理化本质。”这段话,确是使我犯晕了。
这或是我这样的小学生水平所难以理解得了的了。
我再说一遍,在中医理论内是不是存有立体意识?如存有立体意识,就必然地存在着立体实体。要破解中医理论所包含的立体实体才得以实现真正认识中医,才真正得以进入中医这一必然王国。有意识就有存在;有存在就有意识。有什么样的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
我越来越觉得先生是说对了的了。先生的大师级“微积分”水平与我的小学水平确实没有对话的同一基线。
我觉得中医的理更之于简单。正如前面有两位先生所说的,从“症状与体征”中识病。而不是离开现实而从思维中识病。
谢谢了!愿先生真正能玩转先生的“信息组学”于中医!
115
发表于 2008-6-24 10:17:53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21世纪的爱因斯坦是谁?作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起人之一,美国科学家莱诺伊胡德(Leroy Hood)也是系统生物学的创始人之一,成为首选.这是美国人的一相情愿.
     中国人不这么看!信息组学就是对系统生物学的超越,除此而外还有宇宙统一模型论,数字中医模型,功能医学,状态应对医学等,这些理论比起系统生物学来说完美的多了!他们都是古代中医理论与最现代科学嫁接的结晶.
     正如胡德所说,“系统生物学将是21世纪医学和生物学的核心驱动力”。典型的王婆卖瓜!
     胡德先生,您是个思路不清,概念模糊的糊涂蛋!
     1   您可以是个生物学学家,您的发明可以为医学所利用,但是,您永远都不可能是一个医学家,甚至于连个普通医生的资格您都没有,因为,没有一个病人敢找您看病!系统生物学怎么能够是是21世纪医学的核心驱动力!?
     2   您知道人类是怎么样认识动物(生物)的功能与结构的吗?您听清楚了:人类对于动物(生物)的功能与结构的认识是以人类对于人体的功能与结构的认识为参考系,通过比较才得到的!人类首先认识了人体的功能与结构,然后以人体的功能与结构为参考系,逐步揭示了动物的功能与结构!那么人类又是怎么样认识人体的功能与结构呢?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当病人患病时,出现的症状与体征,通过取类比象反推出来的!婴儿,类人猿,乃至于正常人并不意识到四肢的功能是什么?只有肢体病了之后不能运动了,才能够充分意识到其功能是运动!只有吃了不洁的东西,引起疾病,出现呕吐腹泻时,才能够认识到消化道的功能!诸如此类!
     所以,您如果研究基因组什么的如何调控动物的功能与结构,请您首先了解这个认识过程!
    3   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生物学,解剖学,病理学,生物物理学,基因组学,控制论等等,都只是为研究疾病房服务的,是受症状与体征支配的!如果没有疾病,现代科学将失去半壁江山!而且医学是人类一切知识,科学的母体,人类脱离动物时就有了自救的能力,这是最古老的知识,当然不能称为科学,因为这种能力是从动物那里遗传下来的!
    4   中国的取象比类是人与自然融合,统一的方法,您的类比分析则是机械分割方法,尽管您主观上想要整体,但是,科学方法必须分割!不管您获得,使用了多大的数据,它只是有理数,如果没有无理数,点的稠密度不管有多大,这些点永远也连不成一条完美的线!整体是不能实现的!
116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15:12:29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回113楼客串客串先生:
太白侠仔细地研读过先生在此论坛的一百多个回帖,以这么高的科学政治素养,本寄厚望先生可以为中医乃至整个科学做点什么。先生无需在某一学术上登峰造极,也无需在某一技术上臻善完美,只要真正能指引方向具有超凡的组织领导艺术就OK。
能否问,这个世界的科学发明创造,哪一项不是钻牛角尖钻出来的,哪一项是温良恭俭让上帝给予的?先生给太白侠回复的这句话,使得很多问题有了答案,诸如,当今中国为什么没有大师出现,没有诺奖得主,很多学科早于人家研究而后仰人鼻息,金缕衣里奄奄一息的中医的生命……
117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15:12:55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回114楼gonmai先生:
g:我再说一遍,在中医理论内是不是存有立体意识?如存有立体意识,就必然地存在着立体实体。要破解中医理论所包含的立体实体才得以实现真正认识中医,才真正得以进入中医这一必然王国。有意识就有存在;有存在就有意识。有什么样的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
太:如果,先生的话可以成立的话,那么,就会这样:
有了人类(或生物,假设生物的认识也可以被称为意识的话)的意识,这个宇宙才开始为此存在;生物与宇宙同时诞生。有了地心说,宇宙就以地球为中心运动;有了日心说,宇宙就以太阳为中心运动;有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就以奇点为中心运动。宇宙以一个总的运动形式存在,就不应该有地心说、日心说、宇宙大爆炸理论,而应该产生一个统一的亘古不变的学说。
g:我觉得中医的理更之于简单。正如前面有两位先生所说的,从“症状与体征”中识病。而不是离开现实而从思维中识病。
太:不要忘了,两位先生说的,也是太白侠说的。这句话也在与先生自己的“如存有立体意识,就必然地存在着立体实体……有意识就有存在”自相矛盾。
g:愿先生真正能玩转先生的“信息组学”于中医!
太:如果,每一个人都像先生这样认识意识与存在,太白侠肯定玩不转“信息组学”。
118
发表于 2008-6-24 15:21:54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大家先搞清楚什么是信息?再来讨论其他不迟,是吧。
119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11:45:17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115楼帖子读后感:
既然,中西医融合观先生是在与胡德较劲,那么,太白侠就只有看热闹的份了,顶多发个读后感什么的。
太白侠也没有什么读后感,只是想起了一则笑话:
父子二人看到一辆大奔。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120
发表于 2008-6-25 17:26:15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类比方法,取象比类只具有或然性,科学具有必然性,或然性与必然性也是相对的,只是说明科学方法比类比方法的必然性大一些!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许多种方法与途径,科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但是,绝对不是唯一的方法,更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学问有许多类,隔行如隔山,在本专业是大师,到了另外一行,就是小学生!心脏外科教授到了口腔科,只是一个病人,或者陪人而已!基因图绘制成功的时候,布什,江泽民以及许多国家政要都吹捧了,他们也是人云亦云而已,真正有学问的人非常平静.所以,笑话只是笑话了!
     我不反对理论嫁接,嫁接是具有亲近关系的邻近"属"之间的融合,嫁接这个平台不可能把美国苹果树嫁接到中国槐树上,或者嫁接到玉米上!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与系统生物学隔了几座山啊!信息组学又超越了系统生物学,这个平台距离中国古代医学太遥远了!
     我们在接受西方科学的时候要分析,诸如胡德,霍金,库恩等,不可迷信,他们的每句话都正确?不一定!科学不一定正确,科学成果也不一定都对人类发展有利!
     不过,我还是支持信息组学的研究,未来,也许苹果的基因与玉米的基因能够融合.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仅供参考,不一定正确.
     愿共同进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 21:56 , Processed in 0.04852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