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日出江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略谈什么是科学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08-11-24 11:49:1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略谈什么是科学

    科学是什么?科学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指导实践的理论,是能达到预期目的、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实践。由于物质世界内涵的无限性,使科学的发展具有无限性,科学具有相对性——科学是对物质世界一定范围、一定层次的认识和实践。

    科学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人类走出动物的的界的天路。是人类文明的核心,所有的文化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科学的文字概念是近几百年才形成的,文字概念的内容随着历史前进而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每个时代形成的科学内涵的文字记载都只能代表那个历史断面的科学水平,不是科学的全面内容。

    科学不因这个文字概念没有形成而不存在,也不因某一个历史时期写下的科学内容而僵化不前。

    科学贯穿了人类历史的始终,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和基石,凡割断文字概念形成之前和文字记载的科学内容的联系必产生神学,凡将某一个历史断面某一科学大师写下 科学内容凝固化必产生科学主义。
1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4 12:09:0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略谈什么是科学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说————
       那么我们来讨论:热实结胸证与急性腹膜炎,或者阳明腑实证与肠梗阻?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中医与西医吧!任你选一个,你先发言,我跟进。可以吗?

先生既然叫板,我岂能退缩?请先生先给出你要求研究分析的病症你的诊断依据,以及你的治疗处方。我再根据你的诊断依据作现代医学阐述。

其实我在本论坛发了一些简单的分析。请参阅下面的帖子。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8&topic=8654&show=75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8&topic=8755&show=50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8&topic=8754&show=50

但仅仅从这些帖子是不可能建立比较完整的中医理论认知体系的。所以我特地写了书稿《中医分析》,如果先生要全面系统了解,请去科学网论坛阅读我的书稿《中医分析》。

http://www.sciencenet.cn/bbs/showforum.aspx?forumid=75
1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4 12:14:0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略谈什么是科学

我不是天天都上网的,所以请中西医融合观先生不必心急,我一定会对先生作出解答,并且指出先生的不足。
1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4 12:19:3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略谈什么是科学

“我从早年以来,曾经把大量错误的意见当作真实的加以接受,而我以后建立在一些这样不可靠的原则上的东西,也只能是极其可疑、极不确实的。从那时起,我就已经断定,如果我要想在科学上建立一些牢固的、经久的东西,就必须在我的一生中有一次严肃地把我从前接受到心中的一切意见一起去掉,重新开始从根本做起。”这是笛卡儿曾经说过的话。笛卡儿的这种思想是值得赞赏的。历史的发展验证了笛卡儿的这种思想是正确的。

我希望所有的中医学子都去学习一下笛卡尔的这种思想。
1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4 12:25:4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略谈什么是科学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真理,理论永远在发展之中,这是因为人类社会也永远在发展之中,人类的认识永远是没有止境的,那种认为理论发展已经很完善的思想是浅薄的——事实上,历史上确实有许多人曾经认为当时的理论认知体系已经很完善了,但后来的发展证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理论都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不仅受人类认识局限,还受当时生产、技术限制。

在哥白尼之前,地心体系学说是天文学的权威。为了解释恒星背景上行星有时要逆行,托勒玫的地心体系把每个行星的运动描绘成本轮和均轮,行星围绕本轮作小圆回转,本轮中心又以地球为中心绕转——是所谓均轮。为了使理论与实际天文观测数据精确吻合,托勒玫在本轮上再加一层又一层的本轮,使理论体系变得非常复杂,尽管如此,该理论却能给出行星以前的轨迹,并能相当好地预言未来行星的位置。但以地心说为指导编制的天体运行表,在实际航海中与观测的结果不符合,误差很大。作为一种历史上的理论,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托勒玫的地心体系理论是错误的,它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理论的可预见性,因而有实际的应用意义。但是与哥白尼的日心体系比较,地心体系学说过于繁杂,适用的局限性大。日心体系学说则使理论大大简化,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当已经发售的软件出现问题时,软件制造商就会提供补丁软件弥补缺陷;当已经售出的汽车发现质量问题时,汽车制造商就会招回已售出的汽车,更换零部件。对于已经使用的产品,由于还有使用价值,所以只对缺陷弥补,而不是全部更新产品,这是很好的解决方法。对于理论同样如此。托勒玫在本轮之上再加本轮,是一种给理论打补丁的方法,这在现代科学中也是经常应用的。由于旧的理论依然有使用价值,但发现存在缺陷——这种发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修整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更新理论内容。但是,如果补丁过多,则使理论越来越复杂,可操作性越来越差,背离了科学理论的简单性要求,势必面临淘汰更新的结局,就如地心体系理论一样。当理论的补丁越来越多时,它的基础就会根本动摇。

以上内容摘自我发在科学网论坛的书稿《中医分析》之《绪论》

http://www.sciencenet.cn/bbs/showforum.aspx?forumid=75
11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4 12:40:1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略谈什么是科学

[这个贴子最后由日出江花在 2008/11/24 01:23pm 第 1 次编辑]

其实我在本论坛发的许多帖子都体现了中医和西医的认识统一。中西医融合观先生可以看看。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8&topic=8583&show=25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11202&show=75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8&topic=8724&show=75
11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4 12:47:2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略谈什么是科学

我的书稿还没出版,这一点我不如中西医融合观先生。
11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4 14:50:1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略谈什么是科学

只有一开始就认准了方向才可能走对路。

如果方向错了,必定要走无数的弯路,甚至永远都不可能走对路。
119
发表于 2008-11-24 15:07:1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略谈什么是科学

[这个贴子最后由红杉树在 2008/11/24 03:25pm 第 2 次编辑]

看到许多人说中医不科学,或者说中医是超科学,或者说中医不需要科学之类话,深感中医界科学素养之不足,这可能与学习者的知识背景有关,大多缺乏现代科学的其他专业知识学习。
楼主认为 中医应该属于什么科学的范畴?人文?社会?自然?...................哥白尼时代 地心学说就是科学..................
120
发表于 2008-11-24 16:41:3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略谈什么是科学

下面引用由日出江花2008/11/24 00:09pm 发表的内容: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说————
       那么我们来讨论:热实结胸证与急性腹膜炎,或者阳明腑实证与肠梗阻?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中医与西医吧!任你选一个,你先发言,我跟进。可以吗?
先生既然叫板,我岂能退缩?请 ...
    地球是方的,天是圆的。请你直接面对题目,回答:是欧几里德错误,还是哥白尼错误?或者都是错误,或者都是正确?先咬真了,再说道理。避免浪费时间。
    看了你的帖子,没有一点实际内容,一贴一贴的灌水!
    我的书已经出版,热实结胸证与急性腹膜炎,阳明腑实证与肠梗阻在书中已经写明白了,《伤寒论》与温病共计132个证(赵金铎编著),每一个证均有其相应的病理状态,你可以买一本好好读读!可不要抄袭到你的书中,我们已经发现有人抄袭了!
    病症是什么?中医里有这个概念吗?西医里有这个概念吗?你张口就错误!你还能够写书!还敢出版!热实结胸证与急性腹膜炎,阳明腑实证与肠梗阻不是病症关系!也不是病证关系!你连最基本的概念都不清楚,还奢谈科学,岂不笑话。
================================================================================
   1  “ 学科与学科不能统一;但是中医和西医是完全可以统一的,”脑子有毛病吧。中医和西医的关系是不是学科与学科的关系?
   2  “两者所研究的系统结构层次(人体)是一样的 ”“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如果是对疾病的有效治疗,那么所引入的预控参量必定是相同的,”
    请问:1  热实结胸证的预控参量是什么?急性腹膜炎的预控参量是什么?
          2  中医对于疾病的概念与西医对于疾病的概念相同吗?
    不要绕圈子,直接回答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5 07:24 , Processed in 0.05806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