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版纳福龄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定义“科学”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09-3-8 20:49:45 | 只看该作者

定义“科学”

[这个贴子最后由中华不败在 2009/03/08 08:55pm 第 1 次编辑]

一、[在爱因斯坦理论出现后,牛顿理论就成为过去的层次、阶段了,但并未被科学淘汰。所以层次、阶段并不意味着淘汰。]
中华回答:
1)偷换概念了吧!我有发现新的理论,就一定要淘汰旧的理论的说法吗?请你举证,我哪里有这样的说法?
2)西医原来认为动脉血管中运行的是气的说法,被淘汰了没有?
3)做为认识论,地心说和日心说,是否被淘汰了?哥白尼是是波兰天文学家,算不算科学家?从否定地心说,到否定日心说,这不算是否定之否定?这不算否定之否定,什么算否定之否定?你再给我举个与这个属性不同的事例好吗?
二、“科学愿意接受的就是科学的”。例如,佛教、祝由从有科学以来就被科学认为是糟粕,但是,今天在你的定义下,又可以回到科学体系中,这不是由你来证明了“科学愿意接受的就是科学”的吗?
中华:回答:这是一种逻辑上的定义,不是科学主观上愿意不愿意。“佛教、祝由从有科学以来就被科学认为是糟粕”而我在逻辑上定义则是属于广义科学的范畴,现在"科学"到底愿意不愿意接受佛教、祝由呢?请你回答,你不是说,科学有表达"愿意"的功能吗?
三、淘汰、接受都是你的意愿。要问我有什么标准,我只能从现实的“科学者”的表现作一个评价:“愿意”就是标准。
中华:在我们辩论过程中,在你提出“接受”这个概念之前,你在我的哪个帖子中看到过我用过“接受”这个词汇?请你举证。如果你举不出证来,是不是耍赖皮?
四、你愿意,你就可以把佛教、祝由作为科学;他不愿意,他就可以把佛教、祝由作为不科学。标准不能统一是你、他等等以科学为中心者的事,不是我的事。耳光也只能由你们互打,是你们在争夺科学地位。
中华:他是谁?是谁在和我争论?
五、顺便说一下:我从来就不用马甲,网名也是真名实姓。
中华:这话和耍赖没有任何区别,中国叫张建国的恐怕不下一万个,你是哪里的张建国。靠耍弄来纠缠?不无聊吗?和西医这么辩,我遇到这样的太多太多了。
哈哈哈.......你行!
这中医中无德的人也这么多,能好得了?
112
发表于 2009-3-9 00:58:20 | 只看该作者

定义“科学”

下面引用由中华不败2009/03/08 08:49pm 发表的内容:


一、
中华回答:
1)偷换概念了吧!我有发现新的理论,就一定要淘汰旧的理论的说法吗?请你举证,我哪里有这样的说法?
2)西医原来认为动脉血管中运行的是气的说法,被淘汰了没有?
3)做为 ...
      问:1)偷换概念了吧!我有发现新的理论,就一定要淘汰旧的理论的说法吗?请你举证,我哪里有这样的说法?
      举证:“科学淘汰一词,……,多层次、多阶段.......本身就有这个意义”。
      我的语言:所以层次、阶段并不意味着淘汰。
      问:2)西医原来认为动脉血管中运行的是气的说法,被淘汰了没有?
      答:我不知道。
      问:3)做为认识论,地心说和日心说,是否被淘汰了?哥白尼是是波兰天文学家,算不算科学家?从否定地心说,到否定日心说,这不算是否定之否定?这不算否定之否定,什么算否定之否定?你再给我举个与这个属性不同的事例好吗?
      答:我说“日心说,科学至今也未给与否定之否定”,这个说法不准确,应该说:至今没有哪个机构正式否定这个学说,但十几年前已经有人指出“太阳不是宇宙中心”。
      科学在计算绕地卫星或绕日行星轨迹时,还是运用地或日为中心,并没有运用其他什么宇宙中心,为什么明知不对,还要用呢?因为科学不愿意,那样做太复杂。
      中华:“这是一种逻辑上的定义,不是科学主观上愿意不愿意。……,现在"科学"到底愿意不愿意接受佛教、祝由呢?请你回答,你不是说,科学有表达"愿意"的功能吗?”
      答:逻辑上的定义是人定的,我对定义的验证就是看有没有“主观上的意愿”,包括所谓广义科学定义。
      至于“现在"科学"到底愿意不愿意接受佛教、祝由”的问题,你应该请制造定义的你、他回答,因为,科学的意愿就是定义者们的意愿。
      你要我回答,我就把科学抛开,答曰:佛教、祝由有着深奥的道理。你硬要我把科学拉进来,我就说:科学还不具备理解佛教、祝由的能力。
      答三:接受是我说的,你愿意用哪个词呢?接纳为科学?同意进入科学?允许放在科学里?符合科学定义?……?都可以,只要不改变那个意愿就行了,我不坚持。
      答四:他是指其他定义科学的,并认为佛教、祝由是不科学的人。
      答五:不公布自己地址信息就是无德?我既没有要求你公布,也没要求你找我。我回避过你的问题了吗?你错、我错都没关系,至少通过讨论你我都认为佛教、祝由并非糟粕,至少得出你我对科学有不同的认识,这就要公布住址信息吗?这种心态我不能理解!
113
发表于 2009-3-9 11:30:45 | 只看该作者

定义“科学”

[这个贴子最后由红杉树在 2009/03/09 11:39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版纳福龄堂2009/03/03 09:44pm 发表的内容:
现在,全国人民几乎没有不知道“科学”是什么的,除无知孩童,智力障碍者之外。怎么堂堂中医药论坛热烈讨论起来“科学”是什么?试问,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道路”,对于中医药人 ...
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女尸  保存至今2000多年  其肌肉仍然富有弹性 这是不是科学 ???
中山王墓出土的西汉古酒  保存2000余年 酒香依旧  这是不是科学???......
科学并不是西方人的专利 中国的古人用科学研制出来的成果 2000年后他们的后人和西方的科学人士居然还不知其所以然 却恬不知耻地在这里大谈其科学..............
114
发表于 2009-3-9 11:41:26 | 只看该作者

定义“科学”

下面引用由红杉树2009/03/09 11:30am 发表的内容:
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女尸  保存至今2000多年  其肌肉仍然富有弹性 这是不是科学 ???
中山王墓出土的西汉古酒  保存2000余年 酒香依旧  这是不是科学???......
科学并不是西方人的专利 中国的古人用科学研制出来的成 ...
惭愧 呀!
115
发表于 2009-3-9 11:48:49 | 只看该作者

定义“科学”

对于古酒 在下的线索价值可能很小 但对于汉墓女尸 在下的发现 可能有不小的价值..................
116
发表于 2009-3-9 11:51:34 | 只看该作者

定义“科学”

下面引用由张济风2009/03/08 05:40pm 发表的内容:
zhengyou 先生
就我学习中医和西医后认为,
先生有关经络在解剖上找不到实体是次要的
中医要发展
...
中医对人体的认识的落后情况是质疑中医理论的根本原因
也应该是我们交流的原因
  
===============================================================================
    张先生提出的质疑,不知道中医人是不是认可?中医对人体的认识的落后情况,是不是事实?
    质疑中医理论的落后,也自然成立?!

117
发表于 2009-3-9 11:55:34 | 只看该作者

定义“科学”

下面引用由张建国2009/03/08 08:04pm 发表的内容:
      “科学淘汰一词,多层次、多阶段.......本身就有这个意义”。
      在爱因斯坦理论出现后,牛顿理论就成为过去的层次、阶段了,但并未被科学淘汰。所以层次、阶段并不意味着淘汰。
      地心说从来就没 ...
    我的态度很明朗:中国文化既有科学性又有非科学性。现代科学终究还是个混乱不堪的概念。
================================================================================
    支持这个观点。
118
发表于 2009-3-9 12:42:45 | 只看该作者

定义“科学”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3/09 11:55am 发表的内容:
    我的态度很明朗:中国文化既有科学性又有非科学性。现代科学终究还是个混乱不堪的概念。
================================================================================
    支持这个观点。
支持楼上 现代科学终究还是个混乱不堪的概念。........................

119
发表于 2009-3-9 13:17:32 | 只看该作者

定义“科学”

"中医要发展\
必须要找到什么阻止其发展"

其实,个人认为,阻止中医发展原因,就是,一叶障目,不识泰山.
因为不相信古人有胜过今日医学的可能,不能把<内经>当作中医治疗的途径来研究,
持怀疑的态度,想用现代科学方法证明<内经>所说,而又不知<内经>到底说啥,必然出现观察相逢不相识的结果.
恁说<内经>说的是文化\哲学,经络不存在实体,那么,中医发展等着自诩才气过人的大师们创造吧.
对人体了解的状况无疑要对治疗疾病有直接关系
比如说,了解了五脏属性,六经属性,五味所入.
当初始诊断用方,若首方以桂枝汤加减,有人有良效,有人先是有效果,然后无效,甚至不舒服。若效果不能持久,就该从五味所入,消耗与补充思考如何保持气源不竭,是维持功效持久的不二法门.桂枝温阳,耗心液主脉,心液从木生火而来;生姜、大枣温脾胃之阳,三、五服之后当主意脾胃阴液耗损反应;心气转盛与肾水有相克反应,水不能制火,火气浮越;
若肾水太过会引发肝木不及,抑制肝木阳气,影响肝的发散政令;脾胃土气太过,又会引发肺金不及,影响肺朝百脉。
如果医生在处方之时,心中有这些概念,可以在改方时预为设计,不必等病人出现不良反时,居然还会说,我没错,不信你去问问别的专家,
<内经>不是说了吗.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
然书怎么编辑整理,读书怎么理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主要没有真的体会到气的变化与运行。

-=-=-=-=- 以下内容由 zhengyou2009年03月09日 01:39pm 时添加 -=-=-=-=-
对于一些师从名医,受代代相传的迷障裹挟,尽管努力,无法突围而出的真中医们。说中医理论不科学,尚情有可原。
而对于一些道听途说,扯大旗作虎皮、妄说中医不科学的先生们,该好好管好自己的嘴巴。
120
发表于 2009-3-9 15:50:34 | 只看该作者

定义“科学”

下面引用由zhengyou2009/03/09 01:17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要发展\
必须要找到什么阻止其发展"
其实,个人认为,阻止中医发展原因,就是,一叶障目,不识泰山.
因为不相信古人有胜过今日医学的可能,不能把<内经>当作中医治疗的途径来研究,
...
以指指月
只見指不見月
如此傳了幾代
哪還能知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7 18:30 , Processed in 0.12478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