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水煮中医
十.药,方,治疗,评价
1.药:
通过几千年的沉淀,经过历代官方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中药已积累了相当庞大的资料库.中药来源于中医独特的理论指导与临床实践.单分子单靶点,追求有效精细可控是西药发展的一惯方法.对控制常见病,多发病,提高人们的寿命起到了关键作用.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新药的研制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为中药的发掘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根据中医理论的观点.
⑴.一个穴位一组药,是什么药取决于穴位的位置和取穴的深浅(层次).
⑵.自然界所有物质均可作为药物,它的效应本质是该物质对人体不同部位的作用.
根据现代医学的观点:
⑴一个基因一个药(这个观念正在过时)
⑵具有明确靶点的先导化合物才具有候选药物的资格.一是要发现致病的靶,二是建立小分子化合物库,从中筛选出先导化合物.
从前面的讨论中我们有理由认为:如果从分子生物学整合的角度看,多靶点多层次的思想更具有前瞻性,我国在这一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中药原植物化学成分集》等,大连某公司的中药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必将为中药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⑶药物学的发展需要一个新的中西医通用的理论,既要有宏观特征,又符合分子生物学原理,只要在组合化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就可达到目的了,这里不方便讲。
2.方
方是药的延伸,中医的方里面包含了治法和对结构的理解,
西医的方包含了西医解剖中内科解剖上的分割特点.
3.治疗和评价
对于疾病的治疗和评价,历来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站在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看法;
⑴:患者的立场是:以临床改善为依据.
⑵临床医生的观点是:以病人满意为依据.
⑶科学家的观点是:以统计学为依据.
⑷社会学家的观点是:以人均寿命的增长为依据.
⑸法学界的观点是:是否能做出清晰的判断为依据.
因为治疗和评价早已超出了医学的范畴.作为政府部门,制定一个标准是必要的,代价就是会影响临床医生的创造性.
在医学科学的国际性事物中,具有符合国际通用规则的标准的制定能力,是医学作为一个行业的现实的最高目标.
结束语
这盘菜总算作完了.作这样一个帖子并不是要把中医和西医的零散的知识翻译一遍,而是想说明我们虽然人类可以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认识事物的方法,但我们的身体结构只有一个.不管是从宏观还是微观.我们感觉到中医是对的,,但一个对的东西总是需要证明的.
在证明了中医是正确的以后,我们还有两件事要做:一是把全部编码蛋白的基因标注在一张图上.二是让新的药学理论变成实实在在的药.
一切皆有可能!
谢谢网友关注,特别要感谢中西医融合观先生的支持,鼓励!
还是那句话:欢迎拍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