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五积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南京陈斌先生交换一下意见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05-12-15 12:12:17 | 只看该作者

和南京陈斌先生交换一下意见

下面引用由学海无涯2005/12/14 10:46pm 发表的内容:
焦树德老又说:“我80多岁了,才略知一二,刚入门,中医的很多东西我还不懂,中医的好多字我还不认得,还得查《康熙字典》。不管是什么文化,哪门科学,学就要学好,不学好就要误人!”
“80多岁了,才略知一二,才入门”,如果要略知二三、略知三四,又需要多少时间,多少岁月呢?“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实在是等不起啊。
112
发表于 2005-12-15 12:15:20 | 只看该作者

和南京陈斌先生交换一下意见

下面引用由芝麻2005/12/15 00:12pm 发表的内容:
纠正一下, 说错了, 你要是不引用我还看不见, 谢谢引用
芝麻说话纯属唯心主义的个人言论
这句就更实事求是了,希望日后言论都能保持这种风格。
113
发表于 2005-12-15 12:16:22 | 只看该作者

和南京陈斌先生交换一下意见

下面引用由学海无涯2005/12/14 10:51pm 发表的内容:
焦老以自己1996年8月至1999年5月间治疗的46例肾虚督寒型“大瘘”(西医叫强直性脊柱炎)病人为例。他说,这组病人,就是在辨出其是肾虚督寒“证”的基础上,才据证立法、选方、用药的,所以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辨证论治就是治病求本的体现,学习中医学,重要的是学好并恰当地运用好辨证论治。无论何种难治病,中医只要能“辨”准“证”,就可以进行“论治”。
…………………………………………………………………………………………………
这位焦老不知道何许人也?他为什么不直接称此病为强直性脊柱炎?
先生又何必在“大瘘”一词后面添上注释——西医叫强直性脊柱炎,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呢?
114
发表于 2005-12-15 12:19:05 | 只看该作者

和南京陈斌先生交换一下意见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5/12/15 00:12pm 发表的内容:
“80多岁了,才略知一二,才入门”,如果要略知二三、略知三四,又需要多少时间,多少岁月呢?“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实在是等不起啊。
入门虽迟,毕竟已知一二,知其要者,一言而终。窃以为比那些终日背道而驰不知门径在何方的群盲摸象者,强的是万之大不可胜数的倍数。
115
发表于 2005-12-15 12:21:53 | 只看该作者

和南京陈斌先生交换一下意见

中医是需要探索--而且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探索。没有中医科学原理认识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医的更辉煌。不要自设限局划地为牢。中医是宏观的,然而更是微观的。是微观变化信息的宏观认知表达!不要仅仅满足于临床就了事,而是更深入了解中医是什么,为什么!探究中医理论的整体层面是什么为什么比寻求具体某一证的因果原因有更大的积极意义!
中医科学真理的客观存在并不能被否定和抹杀是永存和永恒的。但也不能无视客观现实。现实是西医在主导着人类健康服务的多半。中医人应清醒。不要唯我自大而陶醉不省!中医人应觉悟创新。
医理探源可以是多种。从阴阳到阴阳是一种,阴阳是什么为什么也是一种。
一个新扳主的就任就遭诸多责难--有出于担忧的,有出于私恨的,有自命高高的,有迂回抢班夺权的...种种而至,各色各样!
版主者,责于公责于职者,而任之悠悠者也!

-=-=-=-=- 以下内容由 gonmai2005年12月15日 00:26pm 时添加 -=-=-=-=-
此贴发了四次都没上,有幸第五次上了。难!
116
发表于 2005-12-15 12:27:35 | 只看该作者

和南京陈斌先生交换一下意见

下面引用由学海无涯2005/12/14 10:51pm 发表的内容:
焦老以自己1996年8月至1999年5月间治疗的46例肾虚督寒型“大瘘”(西医叫强直性脊柱炎)病人为例。他说,这组病人,就是在辨出其是肾虚督寒“证”的基础上,才据证立法、选方、用药的,所以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辨 ...
这个叫肾虚督寒型“大瘘”和强直性脊柱炎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所有的肾虚督寒型“大瘘“都属于强直性脊柱炎吗?所有强直性脊柱炎都是属于肾虚督寒型“大瘘”吗?强直性脊柱炎病人都可以参照肾虚督寒型“大瘘”用中药治疗吗?肾虚督寒型“大瘘”是否也可以参照强直性脊柱炎用相应的西药治疗呢?是单用中药强呢?还是单用西药强呢?还是二者配合使用强呢?配合过程中具体又怎样的配合,孰先孰后,孰主孰次呢?这些问题有没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与需要呢?
117
发表于 2005-12-15 14:11:20 | 只看该作者

和南京陈斌先生交换一下意见

强脊绝不能用西药治疗,否则定有后遗症。
118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5 15:41:15 | 只看该作者

和南京陈斌先生交换一下意见

[这个贴子最后由五积散在 2005/12/15 03:55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千秋雪2005/12/14 06:12pm 发表的内容:
五先生的发言中,不是也口口声声说着“柳叶刀”,“糖尿病”等等这些西医的概念和名词吗?
借用《柳叶刀》杂志的一篇文章,是用来说明中西医的差异和优劣。
借用毕竟是借用,和采用完全不同。
个人认为,身为一名中医,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一个黄种人,即便满口洋话,身穿洋服,你还是一个黄种人,一个中医即便在国外行医,你只有保持传统的中医的特色,国外人才认可你,也说明你的骨子里流的是中国人的血!人家也才看的起你中国人!
纵然杰克逊漂白了皮肤,又有何用?
我们总不能穿着草衣,赤裸上身在开中药吧。
119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5 15:47:06 | 只看该作者

和南京陈斌先生交换一下意见

下面引用由陈鑫剑2005/12/14 07:37pm 发表的内容:
请问“五积散”先生:
你开此主题的目的,是让“逻辑混乱而且上敢牵动中央政治局下能拉扯垃圾工”的品格,在中医学术论坛上指手画脚吗?是让这种人来嘲笑版主吗?
什么是《为什么中央政治局没有你的存在?》?什 ...
版主应该有版主最基本的水平,在这里当版主,绝对不能仅仅就是为了搬动帖子而搬动帖子,最基本的中医临床和理论都是必须要有的,如果是为了仅仅而搬动帖子,删除捣乱的文贴,我推荐天魔牛导师来直接管理本版,有关这方面的经验,牛导师是论坛唯一的一个有此专业水准的人,他人都是业余水平。
120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5 15:53:24 | 只看该作者

和南京陈斌先生交换一下意见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5/12/15 00:12pm 发表的内容:
“80多岁了,才略知一二,才入门”,如果要略知二三、略知三四,又需要多少时间,多少岁月呢?“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实在是等不起啊。
陈贤弟,大哥劝你慢些革命,等整明白了,再革命也不迟。如果贤弟现在就大刀阔斧的革命,兄有“邯郸学步”之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5 11:31 , Processed in 0.05198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