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约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峽兩岸,共振-氣 對話 生命整合論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06-6-1 11:35:47 | 只看该作者

海峽兩岸,共振-氣 對話 生命整合論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6/05/27 11:22am 发表的内容:
公開不能是公開一半
比如說我之前提出的疑問
他書中所提所有病歷都沒說如何用藥
只說治好了
這樣算是證據嗎
又氣的樂章其實不是通俗書
這是台灣科學委員會的經費
一個大型人體科學實驗的部份結果
而且是在嚴謹的科學方法
依提出假說
實驗驗證
的科學方法
得到的結果
牛老的書
還沒走到實驗驗證這一步
或他不願公開
牛老公开的其实就是病历,對於用藥書中也有提及,只是比郊曲折,在後面的物質結構部分。需要研讀方能有所悟。他不能公開的原因很多,與他的人生經歷有關。作爲大陸經理那些年的人來説,能夠理解。他的用藥與一般的中醫觀點不同,也很複雜,如果公開會有很多反應:絕對不信還能這樣治病、盲目相信自行篡改。前者不會有不良效應,但後者就極易引起問題,包括醫療事故。所以“星星早”說“會出人命的”。
整合論比較複雜,感覺就是一架波音飛機,盲目使用必將事故連連。所以研究基本理論,發現邏輯上的錯誤是非常重要的。王唯工博士不就是從西醫理論的邏輯混亂發難的嗎?
從《氣的樂章》行文風格看,的確比較輕鬆。有不少生活中的咨詢蔣經國的雙胞胎兒子等等,這在大陸的學術著作中是看不到的。學術著作寫的比較輕鬆,這也許是兩岸文化的差異。
112
发表于 2006-6-1 12:10:42 | 只看该作者

海峽兩岸,共振-氣 對話 生命整合論

下面引用由约伯2006/06/01 11:35am 发表的内容:
牛老公开的其实就是病历,對於用藥書中也有提及,只是比郊曲折,在後面的物質結構部分。需要研讀方能有所悟。他不能公開的原因很多,與他的人生經歷有關。作爲大陸經理那些年的人來説,能夠理解。他的用藥與一啊?..
牛老的書如有太多顧慮
可能就不能作為學術論注
只是若他私底下能有詳細論注則或可有重見天日的一天
但作為學術論注可能還有一段路子要走
"氣的樂章"並不是一本學術論著
只是王博士把它的研究結果用較通俗的方式介紹給一般讀者
他的論文則分見專業期刊與研討會
及科委會的報告
113
 楼主| 发表于 2006-6-2 09:46:33 | 只看该作者

海峽兩岸,共振-氣 對話 生命整合論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6/06/01 00:10pm 发表的内容:
牛老的書如有太多顧慮
可能就不能作為學術論注
只是若他私底下能有詳細論注則或可有重見天日的一天
我知道,對於中醫來説,最關心的就是方子,其實,這也折射出中醫實用卻輕視理論的深層背景。
今年春節前,牛老先生與一位醫學院英文相當好的先生一起翻譯《生命整合論》的第一章,這位先生在美國生活相當的時間,又有醫學專業的背景,即便如此,他們一起工作,翻譯起來依然相當吃力,這位先生說,整合論的學科跨度太大,他說有16個學科之多。我們現在的大學教育大多是分科的,知識都給解構了。所以讀起牛老的書就比較費力。說實在的,我在第一遍讀的時候就是挑選我看得懂的,大約就是1/7-1/6。而且實在有了與牛老當面的交流後才去讀。基本上沒懂要說什麽。現在對於經常看的部分(前面兩章),才知道一些。
依在下愚見,對於前兩章要能回答這樣的問題才算入門:
1 細胞建立膜電位背後的推動因素是什麽?
2 細胞生化活動釋出電子的直接生化反應是什麽?
3 細胞收到壓縮後,膜電位提高的根據是什麽?
4 電子流在肌體内運動的方向如何?上升?下降?有升有降?如何升降?
牛老對於傳統中醫是有不同的,主要表現在對於“實徵”“虛徵”的理解,對於脈相的理解。武漢的樊玲大夫就覺得與現在中醫說得很不相同。誰的正確?只有通過實踐檢驗了。
114
发表于 2006-6-2 09:59:17 | 只看该作者

海峽兩岸,共振-氣 對話 生命整合論

牛老的理論牽涉到的範圍太廣
以單細胞現象而言
理論還需實驗驗證
以系統而言
理論還需實驗驗證
理論與用藥之間
並無聯繫論述
病例與藥方之間
完全無論述
要靠讀者想像
恐怕會是各自論述
如果牛老用意不在為中醫留下可傳之千古的論述便罷
如要傳之千古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15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9:25:12 | 只看该作者

海峽兩岸,共振-氣 對話 生命整合論

王博士的共振理论认为心脏的工作就是“气”的源泉,他的著作中也常提到“血液”的作用。按照“整合论”的观点,组织、体液中能量的充盈程度才是“气”的原本,祖先脉相中的“芤脉”,说的就是无形的“气”的作用(而不是血),许多中医认为“气”是多样的,“整合论”用一个“电子气”不能概括。但是,扫描我们现在的科学能够诠释的概念,只有“电子气”才是唯物的,可以落实的概念。当一个人在危机的关头,本臓會全速開動生化進程,超負荷地生産出電子氣,供應仁的行動之需,這時候,即使血流幹了也依然支持。請看我從網上收集的資訊:
0号阵地上,135团六连仅存16个人,在对四个子母堡的爆破中,三个爆破组都没能接近地堡,在途中伤亡殆尽了。还剩下营参谋长张广生、六连长万 福来、六连指导员冯玉庆、营讯员黄继光、连通讯员吴三羊和肖登良。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不过黄继光没喊后来那句让四亿五千万人热血沸腾的口号:让祖国人民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他们炸掉了三个地堡,付出的代价是吴三羊牺牲, 肖登良重伤,黄继光爬到最后一个地堡前的时候全身也已经七处负伤。他爬起 来,用力支起上身,向战友们说了句什么,只有指导员冯玉庆省悟了:“快,黄继光要堵枪眼。”牺牲后的黄继光全身伤口都没有流血,地堡前也没有血迹── 血都在路途上流尽了。
当时的目击者大都在后来的反击中牺牲,只有万福来重伤活了下来,在医院听到报上说黄继光仅仅追授“二级英雄”,大为不满,上书陈情。志愿军总部遂撤销黄继光“二级英雄”,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我军至今仅有杨根思和黄继光获得过这种级别的荣誉。
http://iask.news.sina.com.cn/b/4920689.html

116
发表于 2006-6-3 21:19:30 | 只看该作者

海峽兩岸,共振-氣 對話 生命整合論

[这个贴子最后由老山羊在 2006/06/03 09:20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约伯2006/06/03 07:25pm 发表的内容:
王博士的共振理论认为心脏的工作就是“气”的源泉,他的著作中也常提到“血液”的作用。按照“整合论”的观点,组织、体液中能量的充盈程度才是“气”的原本,祖先脉相中的“芤脉”,说的就是无形的“气”的作用 ...
我个人对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的了解实在是有限,看了先生的贴子,我想起一个现象:在菜市场里杀乌龟,摊主把乌龟用热水烫过后分割成两半,除掉心、肝、肠子等内脏,大概一个小时后,顾客拿回家后处理,这时候乌龟的四肢还可以动而且有力!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117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22:15:49 | 只看该作者

海峽兩岸,共振-氣 對話 生命整合論

下面引用由老山羊2006/06/03 09:19pm 发表的内容:
我个人对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的了解实在是有限,看了先生的贴子,我想起一个现象:在菜市场里杀乌龟,摊主把乌龟用热水烫过后分割成两半,除掉心、肝、肠子等内脏,大概一个小时后,顾客拿回家后处理,这时候乌龟的四肢还可以动而且有力!
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不只是本臓,所有器官均以超負荷方式運作,輸出熱能、電能,以供給神經細胞,維持其細胞電位。比較低等的生命,這種功能逾強。你層聽説一只煮熟的龍蝦竟然伸出大螯挾住食客鼻子的故事?就是這個道理。這説明,並不只是本臓,普通的專職細胞,在必要的時候也能支持神經細胞的工作。我們看到的有病的人“身體僵硬”就是專職細胞(肌肉)高度緊張——支持神經細胞的情形。
依照這個原理,我們在普通細胞上進行物理的擠壓、加熱就可以讓這些細胞產生輔助的電子流,通過經絡回歸本臓或神經組織或直接到達病竈,緩解病痛。但如果本臓產生電子流的數量不足,依然不能解決消除病竈的目的。故曰,治標也。
118
发表于 2006-6-3 22:25:08 | 只看该作者

海峽兩岸,共振-氣 對話 生命整合論

  牛老的书我有幸在北京听牛老课时得赠.牛老有确实花费不少心血,也有不少创见.但是,书中存在不少错误.最重要而突出的恐怕是"细胞自建电场"的产生.我一直纳闷,除了细胞色素P450和线粒体呼吸链有射电子与氧气外,未闻血色素能够提取组氨酸的H,更没有听过其他细胞色素将电子射在细胞液中!而对孤电子对的认识更加不符合实际!
119
发表于 2006-6-3 22:34:52 | 只看该作者

海峽兩岸,共振-氣 對話 生命整合論

事實上以現有科技解釋
人體真正提供能量的是ATP
相對於電能ATP能量要高的多
要採用電能說還得解決一個問題
電機在哪裡
人體細胞並無將電能轉為動能的能力
而且細胞壓縮說還得解釋一個問題
壓縮細胞由於滲透壓改變會將水由細胞內擠出
而且電能的運輸必將耗電
這些都必須有解釋
沒血還能動只是因為存在細胞內的ATP
沒血只是無法持續供應養份與排泄廢物
"氣"的更深意義在"訊息"面而非物質面
這方面牛老還未觸及
120
发表于 2006-6-3 23:40:29 | 只看该作者

海峽兩岸,共振-氣 對話 生命整合論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6/06/03 10:34pm 发表的内容:
事實上以現有科技解釋
人體真正提供能量的是ATP
相對於電能ATP能量要高的多
要採用電能說還得解決一個問題
...
“電機在哪裡”这点确实是关键
“"氣"的更深意義在"訊息"面而非物質面”
赞成先生这个说法
《素问》:心藏神。
口头语也有“你真神气”等说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9 09:20 , Processed in 0.05125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