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杨金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中医】之一 什么是新中医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10:03: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4-2-3 10:05 编辑

   为什么说,中医是中国式的哲学医学。因为,中医的诊断方法是哲学式的。
       先看中医诊断方法的四诊。望闻问切得出的诊断结论,不是病毒,也不是病理的微观病灶。是通过四诊来揣外知内。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是哲学式的。中医的八纲辨证,表里,阴阳,寒热,虚实。阴阳,寒热,虚实是在给生理和病理定性、定向,定性认识和定向的宏观认识,即是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认识。哲学认知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握本质。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认识过程,这也是哲学的认识方法。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10:09:28 | 只看该作者
   通过对生理和病理的外显的认识,来判断和认识人体内在的生理和病理本质,这也是因果联系观的哲学思想方法的具体体现。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因此说,中医的诊断方法是哲学的式的。无论是中医望闻问切的四诊,还是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的中医八纲的辨证的诊断方法,都是,哲学思想方法在中医的诊断学里在应用。所以说,中医是哲学医学。这是其一。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10:11: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4-2-3 10:13 编辑

   其二,中医的治疗方法也是哲学思想方法的具体应用。什么是中医的治疗方法那?以五行联系观指导下的,整体论治,就是哲学的普遍联系观在中医学的具体应用。寒则热之,热则寒之,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就是阴阳对立哲学思想在中医学里的具体应用。
   
   诊断上从现象上入手,由表知里、来揣外知内的因果哲学关系。治疗上从改变本质现象为法,通过改变本质现象,达到改变内在生理和病理。整体论治,而不是孤立的看待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关系。中医的哲学思想无处不在。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10:16:48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五行,是中国的古典哲学,是中国古典式的哲学语言,所以,我说中医是中国式的哲学医学。
   
   阴阳五行作为中国式的古典哲学,虽然对中医的建立、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古典式哲学本身在哲学理论上和现代哲学相比,有很多的不足和错误,所以,【新中医】,第一个要改进的,就是中医的哲学思想。用现代哲学的辨证法思想,取代古典阴阳五行的辨证法。
115
发表于 2014-2-5 08:52:38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1-30 08:25
地黃其赤入心,其黑入腎。
人蔘其白入肺。
甘草則重在調合

紅蔘是加了幾十位中藥去浸煮出來的
已非本來藥性

点评

紅蔘是加了幾十位中藥去浸煮出來的 已非本來藥性 --------------------------------------- 是吗?谁家的红参是用几十种药浸煮过?有这么个炮制法? 编故事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5 09:47
116
发表于 2014-2-5 08:53:11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1-30 08:27
是吗?您讲讲。官能基是个什么东东?和官能团是什么关系?

這就請您去看看有機化學吧!

点评

有机化学我前几十年学过,没有提到中草药的颜色问题。您学过不妨介绍一下。如果您不愿意介绍,不敢勉强。可是,既然提出一个观点,应该有相应的论证,都推给别人或书籍,就不是讨论了。 另外,在我学过的有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5 09:53
117
发表于 2014-2-5 08:54:04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1-30 08:25
地黃其赤入心,其黑入腎。
人蔘其白入肺。
甘草則重在調合

你去看看本草吧!

点评

看哪一本本草,请明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5 09:54
118
发表于 2014-2-5 09:47:11 | 只看该作者
逸湘 发表于 2014-2-5 08:52
紅蔘是加了幾十位中藥去浸煮出來的
已非本來藥性

紅蔘是加了幾十位中藥去浸煮出來的
已非本來藥性

---------------------------------------

是吗?谁家的红参是用几十种药浸煮过?有这么个炮制法?

编故事吗?

点评

你不知紅蔘是這麼炮製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5 11:05
119
发表于 2014-2-5 09:53:23 | 只看该作者
逸湘 发表于 2014-2-5 08:53
這就請您去看看有機化學吧!

有机化学我前几十年学过,没有提到中草药的颜色问题。您学过不妨介绍一下。如果您不愿意介绍,不敢勉强。可是,既然提出一个观点,应该有相应的论证,都推给别人或书籍,就不是讨论了。


另外,在我学过的有机化学里,没有官能基这个词。网上查了一下,才知道,台湾等一些地区,把官能团叫做官能基。各地名词略有不同,可以理解。
我想请教逸湘先生,您真的懂有机化学吗?如果懂有机化学和中药的关系,欢迎介绍。

点评

有機化學和中藥的關係是現在各機構研究中的東西。課本當然沒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5 11:07
120
发表于 2014-2-5 09:54:16 | 只看该作者
逸湘 发表于 2014-2-5 08:54
你去看看本草吧!

看哪一本本草,请明示。

点评

本草能有幾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5 11:0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1 08:07 , Processed in 0.18872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