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气虚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07:37:2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心与经脉、经络什么关系?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08:30:33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我们讨论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心血虚只在心主血脉上打转转,好像他们与心主神明没有关系?!
      心主神明与心主血脉是两个系统还是一个系统?二者是什么关系?能不能分割开来,各自独立?二者的关系是不是像心血管系统与神经系统那样?

点评

探讨主血液运行和神的关系,没有头绪,大家在等您呢。  发表于 2015-2-9 10:36
113
发表于 2015-2-9 10:34:41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5-2-9 07:15
中医的血与西医不相同,西医的血是指液态的具体物质, 中医的血则是指营气和具体的红色物质(当然那个时 ...

我前面这一条,是为了探讨中医“血虚”这个概念是如何产生的。以前我发过一个帖,为什么血虚只有心血虚、肝血虚?

按说,血液运行周身,所有的脏器,不管是解剖学的器官还是藏象学说的脏腑,都必须有血液供应,中医讲就是都必须有血液滋养。
现在血虚了,为什么临床辨证论治,只有辨心血虚、肝血虚的,却没有肾血虚、膀胱血虚、小肠血虚的说法?
不论是中医理论,还是现代生理学,都无法解释这个问题。

要合理解释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心血虚、肝血虚这两个概念的产生,和血液无关。您说归脾汤治心血虚,肯定没错,肯定能治疗,这么有名的方子,学中医的都知道。咱们要明白的是,归脾汤治心血虚,不是靠补血,因为心血虚也不是缺血了。

点评

中医的血虚,阴虚就是指物质这部分的相对的缺乏较多,在脉象上以细脉为表现;先生说心血虚不是缺血了,那么它缺了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9 13:31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12:42:32 | 只看该作者
      虚劳病中见血虚证,临床表现每以心、肝血虚症状为主:
     其他藏也有血虚:脾血虚、肾血虚、肺血虚都有人讨论。
115
发表于 2015-2-9 13:31:05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2-9 10:34
我前面这一条,是为了探讨中医“血虚”这个概念是如何产生的。以前我发过一个帖,为什么血虚只有心血虚、 ...

中医的血虚,阴虚就是指物质这部分的相对的缺乏较多,在脉象上以细脉为表现;先生说心血虚不是缺血了,那么它缺了什么?
116
发表于 2015-2-9 14:21:22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5-2-9 13:31
中医的血虚,阴虚就是指物质这部分的相对的缺乏较多,在脉象上以细脉为表现;先生说心血虚不是缺血了,那 ...

细脉,主血虚,也主阴虚,还主其他病症。歌诀(记不得什么歌诀了):细脉萦萦血气衰,诸虚劳损七情乖。若非湿气侵腰肾,即是伤精汗泄来。……。
这里面是以血虚为多见,但还有许多病变。如果把血虚和血液物质减少直接对应起来,就成“西化”思维了。

呵呵,西化倒也不怕,主要是咱们把中医认识问题的方法讲清楚,需要或者可以的时候,参入西化概念也可以。
中医的血虚,实际是指神和筋、目、甲、妇女病的一系列病变,也就是把这一系列病变的原因,归为一类。称为血虚。
这个来源知道了,是不是西医的贫血,是不是血液总量少了,都可以明确。比如,西医的贫血,和中医的血虚,很明显看出,是有交集关系。就是:一部分血虚证,符合西医贫血诊断。反过来也一样,一部分西医贫血病,用中医辨证,属于血虚。


117
发表于 2015-2-9 16:16:26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2-9 14:21
细脉,主血虚,也主阴虚,还主其他病症。歌诀(记不得什么歌诀了):细脉萦萦血气衰,诸虚劳损七情乖。若 ...

血虚,阴虚一定是细脉; 细脉却不一定是血虚,阴虚;

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这三个问题,值得好好探讨一下。

118
发表于 2015-2-9 16:20:45 | 只看该作者
肝血虚:甲爪错落,筋腱无力,睡中易醒,两胁不舒,略有畏冷。   左关脉略细,无力。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18:47:38 | 只看该作者
      [一部分血虚证,符合西医贫血诊断。反过来也一样,一部分西医贫血病,用中医辨证,属于血虚。]
===================================
      回复:
    个人认为, 这个认识非常正确。
120
发表于 2015-2-9 19:01:5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2-8 17:03
[能否由此探讨心主神与心气推动血液之间的关系?]
============================================ ...

中医的病因是由先天禀赋、心神志意和天地之气共同组成的,中枢神经和循环系统之间肯定有联系,是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内啡呔、苯基乙胺、脑下垂体后叶荷尔蒙,抑或其它物质作用,或由电脉冲形成的不占空间的数字结构作用,都有可能。能给人以启迪也是善莫大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5 05:55 , Processed in 0.06700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