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周现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拯救中医学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09:42: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周现强 于 2020-3-9 10:34 编辑

孙正聿是马克思主义大学的校长,他说: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世界观.有如下三大特征:

      一是:世界是物质统一性的;

      二是:事物的矛盾运动原理;

      三是:认识的能动反映原理.

      还要坚定不移的走马克思主义基本路线?!

什么才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世界观呢?!我答曰:地球绕着太阳的椭圆形轨道周而复始,循环不断,往来运转[玄]的规则原理,才是整个生命存在的普遍规律的世界观!因其"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李约瑟和他的学生们在说:"最小的原子的运行轨迹与太阳系星球的运行原理相一致.正负差异性[阴阳]的电子围绕着原子核的引斥力场的守度[太极]走穴与跃迁的协同交易[相互作用]互补承制运动,是电子两性的"差异"偶联才自主启发的协同交易[相互作用]互补承制运动!所以,"差异"才是启动事物之间产生协同交易[相互作用]互补承制运动的控制中心!从这,由始到终,从来也没有什么的"对立,矛盾,斗争,平衡的恶作剧,而是然,社会,思维的立体网络层次多维的自然生态逻辑[周而复始,循环不断运化]和系统的稳态秩序,是个大一统[太极之道]的程序系统,其中才没见到有:冲突,抵抗,矛盾,悖论的情况的发生与出现,而是自主化,自约束,自标度,自回馈,自调控,自修正等自动化的规则和原理.



     以上,才是当政哲学与自然生命哲学的根本不同之处,可以明鉴.
112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11:02:57 | 只看该作者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世界观。有如下三大特征:

      一是:世界是物质统一性的;

      二是:事物的矛盾运动原理;

      三是:认识的能动反映原理。

      还要坚定不移的走马克思主义基本路线?!

什么才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世界观呢?!我答曰:地球绕着太阳的椭圆形轨道周而复始、循环不断、往来运转【玄】的规则原理,才是整个生命存在的普遍规律的世界观!因其“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李约瑟和他的学生们在说:"最小的原子的运行轨迹与太阳系星球的运行原理相一致”。正负差异性【阴阳】的电子围绕着原子核的引斥力场的守度【太极】走穴与跃迁的协同交易【相互作用】互补承制运动,是电子两性的"差异"偶联才自主启发的协同交易【相互作用】互补承制运动!所以,"差异"才是启动事物之间产生协同交易【相互作用】互补承制运动的控制中心!从这,由始到终从来也没有什么的"对立、矛盾、斗争、平衡“的恶作剧,而是自然、社会、人体、思维的立体网络层次多维的自然生态逻辑【周而复始,循环不断运化】和系统的稳态生命秩序,是个大一统【太极之道】的程序系统,其中才没见到有:冲突、抵抗、矛盾、悖论的情况的发生与出现,而是自主化、自约束、自标度、自回馈、自调控、自修正等自动化的规则和原理。


     以上,才是当政哲学与自然生命哲学的根本不同之处。可以历史明鉴。

备注:修正楼上前述.
113
发表于 2020-3-9 11:24: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20-3-9 11:26 编辑
周现强 发表于 2020-3-9 09:38
内因:让人们走在自然生态和系统的意识观念上而前行,先期开展返璞归真,找准这个正字,才能达到守正 ...

您的话让人疑惑。1、中医理论到底是不是让人们走在自然生态和系统的意识观念上面的理论?2、中医理论是不是守正创新的理论?
若答案否定的话,就说明您的道物协同论高于中医;若答案肯定的话,就说明道物协同论与中医平起平坐的理论。到底是哪一种情况呢?若是后者的话,中医哪个概念属于道物协同的范畴?到底是什么?

点评

既往的传统中医是在大同文化指导下产生的,从的:"形与神俱,道器同体,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宏微并建"来看待,本来就是"道物协同承制自然论".也是"自然生态和系统的意识观念上面的理论".可是,在当代的人们不识其是真货,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9 12:50
114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12:50: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周现强 于 2020-3-9 12:57 编辑
高智海 发表于 2020-3-9 11:24
您的话让人疑惑。1、中医理论到底是不是让人们走在自然生态和系统的意识观念上面的理论?2、中医理论是不 ...

       既往的传统中医是在大同文化指导下产生的,从<黄帝内经>的:"形与神俱,道器同体,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宏微并建"来看待,本来就是"道物协同承制自然论".也是"自然生态和系统的意识观念上面的理论".可是,在当代的人们不识其是真货,都在把其当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开展分离,脱节,致残,歪曲,绑架,架空,把的有无互运丢到了九霄云外.己经不是原义上的传统中医大同文化了,也根本不是<黄帝内经>的:"形与神俱,道器同体,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宏微并建"来看待的"道物协同承制自然论".从根本上也不是既往存在的"自然生态和系统的意识观念上面的理论".而是严重异化,损毁"自然生态,打断系统"体系的"唯物论"的残疾文化[对立,矛盾,斗争,平衡]的抵抗思维在作怪.

点评

道物协同论中的道到底是指什么?是指无极还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中的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0 08:41
115
发表于 2020-3-9 13:24:03 | 只看该作者
可是如何拯救呢?
116
发表于 2020-3-9 13:24:3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药研究现在还只能建立假说。
117
发表于 2020-3-10 08:41:25 | 只看该作者
周现强 发表于 2020-3-9 12:50
既往的传统中医是在大同文化指导下产生的,从的:"形与神俱,道器同体,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宏微并建" ...

道物协同论中的到底是指什么?是指无极还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中的

点评

道是守度规运,德是物之矩,有道之规、物才按其矩的轨道正态输布,为太极之整体承制作为。 一阴一阳之谓道,没有动运不成其道,是句未放油盐的废话。阴阳交易运化才有道,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应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0 12:00
118
发表于 2020-3-10 10:2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3-10 02:40 编辑

          既往的传统中医是在大同文化指导下产生的,
================================================
         什么是大同文化?自己创造的!
       【  既往的传统中医是在大同文化指导下产生的,】根据是什么?自说自话,强加于中医!

点评

中华五千年的大同文化,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知道,孙中山在其办公室中作为座佑铭挂在非常显眼的墙上:“大同文化、天下为公”。由于半殖民半封建的势力把其入坑,搞些不伦不类,为了彰显自己个人的思想,至今为了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0 12:13
119
发表于 2020-3-10 10:38:57 | 只看该作者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是山西省地级市,
        文化
        截至2018年末,大同市共有文化艺术馆11个,艺术表演团体10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12个,档案馆13个。全市共有广播电视台11个,中波发射台1座,微波站8座,有线电视网10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9.13%,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57%,有线电视用户34.4万户。古都灯会、第四届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成功举办。 [27]
==============================================
       这就是百度里能够查到的大同文化!
       请你在百度里再查查:大同文化。谢谢。
       自己制作出了大同文化,道物协同……与中医无关。

点评

请问?那本书,那个议题,都是人作的呵!难道,只能当政的作、草根就不能作?!做人,总不能活在他人的裤裆中弊气,要有独立自信的品格,自古真学在民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0 12:24
120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2:00:22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20-3-10 08:41
道物协同论中的道到底是指什么?是指无极还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中的道?

道是守度规运,德是物之矩,有道之规、物才按其矩的轨道正态输布,为太极之整体承制作为。

       一阴一阳之谓道,没有动运不成其道,是句未放油盐的废话。阴阳交易运化才有道,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应是:阴阳交易之谓道。

点评

就算您用阴阳交易之谓道否定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对的。那么,道物协同论中的道到底是指无极还是指阴阳交易之谓道的道?须知,无极没有阴阳,而您说的阴阳交易之谓道是有阴阳的。所以,这两个道物协同论应该是有区别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0 19:2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6 12:30 , Processed in 0.10092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