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翟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阴阳学说之谬,乃大千奇闻!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05-7-20 16:57:49 | 只看该作者

阴阳学说之谬,乃大千奇闻!

看了各位的妙论,很有收获,实在是不忍心此帖就此沉没。
首先感谢翟鉴朋友的高论,是他的话题是我获益良多。
最重要的是要感谢惊蛰先生,是他的答复让我能够更清楚地认识阴阳和更多的东西。
另外,也和翟鉴朋友商榷一下:您能否也回答在下一个问题,也就是你你能不能说出你平什么定义热为阳,寒为阴?
122
匿名  发表于 2005-7-20 17:38:34

阴阳学说之谬,乃大千奇闻!

一鸣先生说[[您能否也回答在下一个问题,也就是你你能不能说出你平什么定义热为阳,寒为阴?]],问的好,这样可能使翟鉴朋友转过弯来
123
匿名  发表于 2005-7-20 18:08:54

阴阳学说之谬,乃大千奇闻!

但我始终都认为,把表里和上下关系在中医的论治范围内,以阴阳来定性是不正确的,因为此划分会在用药上让人无法把握,因为中药的药性,多是针对一个器官提出的,一味药的药性,属阴,属阳都是针对一个部位。表为阳,里为阴,用何药是补里之阴的,里的范围太大。
124
发表于 2005-9-21 12:20:36 | 只看该作者

阴阳学说之谬,乃大千奇闻!

无知无惧。
125
 楼主| 发表于 2005-7-22 05:08:01 | 只看该作者

阴阳学说之谬,乃大千奇闻!

抚顺金峰     
  一鸣先生说[[您能否也回答在下一个问题,也就是你你能不能说出你平什么定义热为阳,寒为阴?]],问的好,这样可能使翟鉴朋友转过弯来  
答:就这个问题我对抚顺金峰、一鸣两位仁兄的答复是:
阴(寒)阳(热)不应该是中医所问的问题,因为没有寒热就没有阴阳。只要谈阴阳,就躲不开寒热,以古人阴阳定义为例:白天为阳(热),夜间为阴(寒);夏天为阳(热),冬天为阴(寒)等等。所以中医理论把寒热定为阴阳的八纲之内(热为阳纲,寒为阴纲),阴盛则寒,阳盛则热等等。寒热为阴阳之纲是谁也反对不了的!
寒热是阴阳的必然属性,如果阴阳没有属性,定义阴阳就没有尺度,就没有根据,上下表里的阴阳定义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假如:数学的公式,不论多么简单,还是多么复杂,都要以1、2……8、9、0为基础,如果说这个基数是有,其实什么都没有;如果说它是无,宇宙中的万物皆离不开它,即使你不计,照样在数中,如谁也不在意的人眨眼每分钟都离不开次数。
我们把阴阳作为推衍万物公式的基础,最基本的就是寒热。即使你口不说寒热,只要谈阴阳,寒热就在其中。如果脱离开寒热,公式就不能进行。
潘雨廷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易学大师,他用阴阳推衍了DNA的64个密码和4个碱基对的阴阳。由于他脱离开阴阳之纲领(寒热),最后导致与实际相反的错误,把嘌呤碱基为阴,嘧啶碱基为阳!请大家在我的另一个帖子《阴阳学说与DNA、细胞 》核对!
当然,如果仁兄不用寒热能定义阴阳,在下洗耳恭听!
126
发表于 2005-7-23 00:52:14 | 只看该作者

阴阳学说之谬,乃大千奇闻!

[这个贴子最后由soni在 2005/07/23 00:55am 第 1 次编辑]

“阴(寒)阳(热)不应该是中医所问的问题,因为没有寒热就没有阴阳。有了寒热就有了阴阳。而升降就由此而定义,清升而浊降,清者寒也,浊者热也,故阴升而阳降,故有气寒而血热,就是这一类的体质。内经云:浊阴在下,则生飧泄。其本意即是:浊阴在上,不生飧泄。”
气有寒而血有热;谷气有寒而浊秽有热。此大肠之机,简言之,此为无形之气与有形之屎的升降
127
发表于 2005-7-23 16:48:13 | 只看该作者

阴阳学说之谬,乃大千奇闻!

我记得阴阳八纲是: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表里也是八纲啊
阴阳来源于阳光的照射,光照到的为阳,照不到的为阴,所以有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的说法。
从这里引申演绎开来:光照到为明、为热、为升、为上、为动、为速、为表、为外
所以阴阳最基本的是明暗,而不是寒热,不可否认寒热是阴阳的重要属性,如果你不反对的话,应该是没有人反对的,哈哈
我发现翟鉴朋友很擅于偷换概念
128
发表于 2005-7-23 17:07:03 | 只看该作者

阴阳学说之谬,乃大千奇闻!

翟鉴:
按你的理论,人体表面寒为阴,那人到夏日骄阳下一晒,表面有热了,是不是又变为阳了?再到空调房间又变为阴了?
我理解的阴阳:对于人体,在表里关系上:表为阳,里为阴;头足相对,头为阳足为阴;虚实:虚为因实为阳;寒热:寒为阴热为阳;动静:动为阳静为阴。
表里、寒热、虚实、动静是成对出现的,没有第二个人会说表为阴、热为阳,以及动为阴(或阳)里为阳(或阴)的
129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05:33:29 | 只看该作者

阴阳学说之谬,乃大千奇闻!

翟鉴说“阴(寒)阳(热)不应该是中医所问的问题,因为没有寒热就没有阴阳”。
  soni  兄说: “有了寒热就有了阴阳。而升降就由此而定义,清升而浊降,清者寒也,浊者热也,故阴升而阳降,故有气寒而血热,就是这一类的体质。内经云:浊阴在下,则生飧泄。其本意即是:浊阴在上,不生飧泄。”
答:“有了寒热就有了阴阳”与我的观点一致。
但是,您的下文出现了矛盾,因为“阴升而阳降”与自然相反。“气寒而血热”,气与血是相对而言的,故气为阳血为阴。您承认“有了寒热就有了阴阳”,就等于承认了“阳则热阴则寒”,这样与下文“气寒而血热”是自相矛盾的。
您跑题跑的很厉害,表达的观点也不明确,您用的证据也是错误的“清升而浊降,清者寒也,浊者热也,故阴升而阳降”!此说来自《内经》的“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大家注意:既然清阳天在上,就没有“升”可言,而是在上者必降!天为阳是古天文盖天派的错误定义!如果您必须以这个为证据来说明问题,就应该拿出天为阳的证据。如果您连天为阳的证据都找不到,那么,您以后这些说法皆是盲目的了!
建议您以后用经文时,先核实一下有无此事、此理,然后再作为我们讨论的证据。
一鸣兄说:     
最重要的是要感谢惊蛰先生,是他的答复让我能够更清楚地认识阴阳和更多的东西。
答:惊蛰兄是一个合格的保守派,辩才属于一流!但是,惊蛰兄辩论的失败是有目共睹的!他失败的原因是:没有根据的辩护。如他说的“难道表为阳就不能寒了吗。外感畏寒,是因为表阳伤,或者说表阳被遏”
我们可以按这个话题辩论,首先惊蛰兄知道八纲中热为阳纲,寒为阴纲即阳则热,阴则寒,他这个问和答“难道表为阳就不能寒了吗?外感畏寒”就等于否认了八纲。他用病理拿出了表为阴的证据“外感畏寒”。但是,他没有用病理拿出表热为阳的证据,一个为表为阳辩护者拿出的是表为阴(寒)的证据,那么,到底他为谁所辩护呢?
“或者说表阳被遏”
不应该是或者说,而是根本不能说!因为只有在内才能被遏,一个在外之表被谁遏,是被内所遏吗?
惊蛰兄如果用事实反驳了八纲的热为阳纲,再说表为阳可以寒才有说服力。但是,从数十贴的辩论看,他又没有能力反驳八纲。一个为表为阳辩护者,最后连表为阳的根据是什么都没有找到,也不可能找得到。因为只要谈表里阴阳必须在古人的天地阴阳找根据,事实表明,不论易学大师还是中医泰斗,连天地对待的范围有多大,天指什么而言都说不出来,所以,表为阳的证据是永远找不到的。
一鸣兄从一个辩论失败者那里“更清楚地认识阴阳和更多的东西”,也许我没有看到惊蛰兄的这个高见,还请一鸣兄具体的指出,惊蛰兄哪个地方让您对阴阳这么清晰?谢谢!
130
匿名  发表于 2005-7-24 18:26:02

阴阳学说之谬,乃大千奇闻!

[这个贴子最后由青山隐隐在 2005/07/24 06:28pm 第 1 次编辑]

翟鉴兄,“没有寒热就没有阴阳”,对阴阳这样的理解,恐怕是错的,进不了中医的殿堂。因为,阴阳是总纲,寒热仅是阴阳的表现之一。寒是阴的表现,热是阳的表现。且问你一个问题。假设在一个所有的物理条件完全恒定、均匀的环境里(光照、湿度、温度等等)有两本书,一本是打开的,一本是合上的,何者为阴,何者为阳?有两只碗,一只是碗口向上的,一只是碗口向下的,何者为阴,何者为阳?各位也不妨回答看,对阴阳的理解,起码要达到这种程度。如果答不出来,是要补课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2 09:31 , Processed in 0.07223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