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4-11-26 22:11 编辑
中医理论古代的概念不统一,是正常的,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如果统一了,反倒不正常。在五十年代编中医教材是初步进行概念统一的工作,但后来一直没有进步。
不进步不说,还带来一个毛病,就是傍西医。最典型的就是对心主血和肾主水的解读。教材里这种现象不少,以至于许多中医用转移了、混淆了的概念来讨论中医问题,所以越说越乱。
就如肝硬化的例子,如果讲中医理论,肝硬化和肝实在没有多大关系。还有,心衰和心主血,肾炎和肾主水,中医治疗心衰,治疗肾炎水肿,都不是从心主血、肾主水论治的,还有前两天您举出的杜教授治紫癜肾的例子,也和肾主水没有多少关系。讲中医概念本身就出来了混淆,再要以之支持五行生克理论,就更乱了。
教材“傍西医”的事例,有时候到了让读者脸红的地步,比如中医儿科学里现在(大约是八十年代后期的教材)出现了一个病名,叫“肺炎喘嗽”。我每次看见这个病名,都感到脸红。
==========================================
回复: 中西医概念直接对接,造成了极大地概念混乱,而且比比皆是,人人都可以毫不费力、轻而易举的实现,并且认为是真理。 【傍西医。最典型的就是对心主血和肾主水的解读。教材里这种现象不少,以至于许多中医用转移了、混淆了的概念来讨论中医问题,所以越说越乱。】【如果讲中医理论,肝硬化和肝实在没有多大关系。还有,心衰和心主血,肾炎和肾主水,中医治疗心衰,治疗肾炎水肿,都不是从心主血、肾主水论治的,】 讲中医概念本身就比较难理解,再要以混乱的西医概念支持五行生克理论,就更乱了。当然有千千万万的依据、理由废除五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