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究竟什么是中西医融合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23-3-2 19:45:48 | 只看该作者
入云龙 发表于 2023-3-2 11:07
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 ...

入云龙你的一厢情愿想的,经文描述的规律是你认为的
142
发表于 2023-3-2 19:50:19 | 只看该作者
风卷云开 发表于 2023-3-2 09:57
不错,中医脉诊牵强附会信口开河,早就该废除这些伪科学了。

王八装的人模作样,脉诊刘亦之就不会。
143
发表于 2023-3-3 19:06:0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44
发表于 2023-3-4 06:46:42 | 只看该作者
入云龙 发表于 2023-3-3 11:06
本条所述气分病调营卫、转大气的治法,不仅适用于水肿病,其他如血痹、虚劳、胸痹等病,亦常采取这种治法。 ...

从文言文知识就知道古人说的气也不是入云龙理解的气体,入云龙说古人说的气是气体,说明古人有经验操作气体的,也说明入云龙也会经验操作,请入云龙说一说怎么用经验操作人体内气体的。
145
 楼主| 发表于 2023-3-5 07:20: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3-3-4 23:23 编辑

    我从1970年开始学习伤寒论。那是要一遍一遍反复的通读。反复的与西医的临床相对照才能够领会的。我到2003年才出版伤寒论现代解读。用了30年的时间,看了几乎我能夠找到的资料,反复与我见到的西医疾病对比,每一条要前后文联系,才能领会真正含义。在厥阴病中有十几条,没有方剂,一直到出版之前,我才弄明白,说的是西医的伤寒病!中医历代争论很大,都没有说出所以然来。张仲景一定见过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病。
      我已经出了四本书。寒论现代解读。中西医融合观。中西医融合观续。融合观中西融合观之三。下半年,伤寒杂病论现代解读,能够正式出版。       要沉下心来做学问。只有在退休之后。退休前你要养家糊口的。我们那时候儿,那是要给共产党干的。你不干够60岁,那就不行。在临床上,你就不可能沉下心来搞理论,病情千变万化,一不小心,就会出错,人命关天啊。
       中医理论有没有标准。答案是,当然有。它的标准就是经典。经过几千年的使用证明伤寒论的方剂是有用的。而且现在还在使用。怎么没标准的。那是你们不懂。你们就没有钻进去!热实结胸证,《伤寒论》,以及之后的历代医家都有标准!余类推。
146
 楼主| 发表于 2023-3-5 07:21:49 | 只看该作者
   至于伤寒论。是不是张仲景写的?或者说其中哪些有错简?哪些是别人篡入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是他的方剂和他所描述的临床表现,是不是被实践所证明了?如果被实践所证明是正确的,病人治愈了。你怎么看伤寒论?认为是伪造的,被篡改的,不是张仲景写的等,作为学术考证可以探究,不影响它的正确性。
147
 楼主| 发表于 2023-3-5 08:28:35 | 只看该作者
         肾气丸
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共有五处应用肾气丸,虚劳腰痛、消渴、痰饮、脚气、转胞。凡肾气不足所致的腰痛、肢冷、水肿、小便不利或频 、消渴、咳喘、心悸、眩晕等病,皆可随症选用。因此金匮肾气丸主要是在肾阳虚的时候,服用效果最好。
          1、“中风历节脉证并治篇治”附方4“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脚气是指维生素B6缺乏引起的心力衰竭,水肿。肾气丸具有利尿作用。
          2、“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15条“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沈自伊:肾阳虚-垂体功能下降。
          3、“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17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夫短气有微饮”是指轻度的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轻度皮下水肿、隐性水肿等病理状态。
         4、“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篇”3条,“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亦一斗,肾气丸主之”。本条论述下消的证治。消渴病,与糖尿病基本一致,尿崩症也属于中医的消渴。肾气丸治疗。
         5、"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19条,“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当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妊娠时子宫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尿少。即胞系了戾引起的转胞不得溺。即西医学之妊娠尿潴留,由膀胱内有尿液不能排出而致,常见于妊娠中晚期。
          本条,不在妊娠期间,是指妇女尿储留。


148
 楼主| 发表于 2023-3-5 09:18:54 | 只看该作者
       金匮肾气丸,又叫八味肾气丸。到了宋朝的时候,銭乙把桂枝和附子去掉就形成了六味地黄丸。他先用于治疗小儿的佝偻病,或者是方颅。方颅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佝偻病,再一个是脑积水。我分析的话,它主要是治疗佝偻病,可能对这个脑积水作用不大,六味地黄丸没有利尿作用,主要你疗阴虚。
      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一个治疗肾阳虚,一个治疗肾阴虚。肾阴虚自从钱乙提出来之后才比较重视。中医的发展也是不断完善的。嗯宋朝之前主要讲肾气虚。宋朝以后,就有了肾阴虚、肾阳虚之分。所以滋阴派也是从钱乙开始的。
       金匮肾气丸与六味地黄丸。在治疗上有很多是重叠的。因为他们都是补肾气的。主要区别就是金匮肾气丸它有桂枝和附子。用于畏寒和小便不利的。他们在治疗上有很多是重叠的。例如对醣尿病,虚劳等。
       关于肾阳虚和肾阴虚。我在融和观这本书有专门的论证。我可供参考
149
 楼主| 发表于 2023-3-5 09:54:07 | 只看该作者
       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你学习中医的时候。如果搞理论的话那你必须把整个中医,从哲学到临床搞一遍。如果你搞临床的话就不必要了,你从一方一证搞起来就可以了。
        任何理论都是为一部分人服务的。也就是说他有他的范式。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任何理论都不能包罗万象。都有缺陷都有例外。要求中医完全按公式操作,一点儿例外情况,一点儿错误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否则理论怎么能夠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呢。
        马克思理论是为穷人服务的。按他的说法,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啊,向共产主义前进。马云。郭台铭。拜登。这些资产阶级资本家那是不会承认马克思主义的,他们研究马克思是为了消灭它!中医理论是为中医治病服务的,有它的范式。余类推。
        我得先把《温病条辨现代解读》写完,把整个中医临床经典弄清楚了,自己没有矛盾了再考虑。办班儿这个问题。只要西方精英们掌握着中国的政权。中国西化不彻底改变,上层就不同意我的观点。福兮祸之伏,是福是褐还不知道呢。
        看看现在的社会舆论。老百姓在下边儿的议论。在手机上的微信。拥护毛泽东的占80%以上。可见一斑。
150
发表于 2023-3-8 15:09:32 | 只看该作者
所谓的中西医结合,不过是机会主义者借着结合的幌子贩卖糟粕奋力图存罢了。

点评

满嘴色彩,口出搞派系斗争  发表于 2023-3-8 16:2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0 07:16 , Processed in 0.0539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