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梁常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位局外人看中医、西医、理论、临床...

[复制链接]
151
发表于 2015-5-14 20:34:58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5-1 16:32
拿青霉素试验和中医辨证论治比较,确实相近。咱们说的是一回事啊。

青霉素为什么要皮试?因为医师没有 ...

  先生是老师,竟问我这半瓶醋。我不懂【青霉素为什么要皮试?】却见到无以数计的因注射青霉素而致残的小儿麻痞患者,可见皮试也不科学。中医辩证求因,审因论治。定的是病性。比如发热,有外感发热,有伤食发热,有热伤于里发热,有邪入少阴发热,有元阳外越发热。中医辩证是辩明病因而治。你说中西能混淆吗?

点评

举青霉素皮试的例子,要说明医学和其他科学的不同,或者,正是为了说明医学的“不科学性”。先生是否误解了我的意思? 药理学研究了多年青霉素的药理和人体过敏的病理,但不敢取消皮试。为什么呢?因为药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14 22:03
152
发表于 2015-5-14 20:42:09 | 只看该作者
梁常兵 发表于 2015-5-1 17:27
吐兄,人体应该是十二经啊?咋又成了六经?
请吐兄赐教!
谢谢!

总版是考问吗?我不会连这也不知吧。手足各六经为十二经。足六经为干,手六经为支,支生于干。
153
发表于 2015-5-14 20:46:33 | 只看该作者
柴胡汤 发表于 2015-5-1 15:39
赞同。
中医是形质与气质的高度结合,不同于自然科学,气质性是无法通过试验来证明的。阴虚发热证,很好 ...

先生说得好,应给他们补补课。

点评

天为阳、地为阴,人处天地之间,接纳天地之气,人具有形体(形质)与功能(气质)两个方面的本质属性,二者是高度结合的,这一点,我们的祖先是认识得清楚明白的。现代自然科学者重形体(直观、机械思维)而轻(甚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15 10:48
154
发表于 2015-5-14 22:03: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5-5-14 23:00 编辑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5-5-14 20:34
先生是老师,竟问我这半瓶醋。我不懂【青霉素为什么要皮试?】却见到无以数计的因注射青霉素而致残的小 ...



举青霉素皮试的例子,要说明医学和其他科学的不同,或者,正是为了说明医学的“不科学性”。先生是否误解了我的意思?


药理学研究了多年青霉素的药理和人体过敏的病理,但不敢取消皮试。为什么呢?因为药理、病理研究的再清楚,当面对一个“新病人”的时候,现有的”科学理论“不能确定这位”新病“会不会过敏,所以不敢取消皮试。
药物治病,药物反应,不管是中药几千年的经验积累,还是西药几万例的临床观察,对一个”新病人“来说,永远有许多未知的东西。我们看看中西医期刊关于发现药物新反应、新功效的报道,就可以说明这个特性。


在中医古籍里,也能看出这个特点,比如,《伤寒论》里的”若一服利,则止后服”、“得汗后,止后服”、“阳明病,潮热……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肠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
这些用法,和青霉素皮试的药理、病理可能不同,但共同的是:已有的用药经验和理论,不能完全指导药物使用。

另外:小儿麻痹和青霉素没多少关系。分别用中西医的例子说明问题,不算混淆吧?您要嫌说青霉素了,您把他去掉看其他。


搜索
复制

155
发表于 2015-5-15 10:48:15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5-5-14 20:46
先生说得好,应给他们补补课。

天为阳、地为阴,人处天地之间,接纳天地之气,人具有形体(形质)与功能(气质)两个方面的本质属性,二者是高度结合的,这一点,我们的祖先是认识得清楚明白的。现代自然科学者重形体(直观、机械思维)而轻(甚至无视)功能,这就是很多“科学者”不能理解中医药理论与技术之原因。

点评

说得好!天为阳,以生天气;地为u阴,以生地气。人处天地气交之中,以六经接纳天地之气,此阴阳出入之道也。二气出入以立形,形者,脏腑也。脏腑各主一经,脏主三阴,腑主三阳,三阴三阳互为表里。脏腑通阴阳,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15 17:40
《阴阳应象大论》说得很明白,我的这段话不是发明创新,而是运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15 14:32
现在这段还没有具体内容,请继续。  发表于 2015-5-15 10:55
156
发表于 2015-5-15 14:32:30 | 只看该作者
柴胡汤 发表于 2015-5-15 10:48
天为阳、地为阴,人处天地之间,接纳天地之气,人具有形体(形质)与功能(气质)两个方面的本质属性,二 ...

《阴阳应象大论》说得很明白,我的这段话不是发明创新,而是运用。

点评

形质、气质各是什么意思,需说明白大家才能理解。  发表于 2015-5-15 14:35
157
发表于 2015-5-15 16:34:01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5-12 06:55
梁院长你知道你用药用到人体的那个地方了?伤寒论说的很清楚,知道用在那?

他用到西医的结构上了。
158
发表于 2015-5-15 16:40:41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5-5-12 08:16
烈士,你这一辈子都搞不明白了!!你很快就和某些人一样出名,例如龟壳+竹竿测量星星,马克思主义论证阴 ...

刘先生好,我不明白,中医的东西你们一点也不懂,为啥又那么神气?
159
发表于 2015-5-15 17:17:4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60
发表于 2015-5-15 17:40:23 | 只看该作者
柴胡汤 发表于 2015-5-15 10:48
天为阳、地为阴,人处天地之间,接纳天地之气,人具有形体(形质)与功能(气质)两个方面的本质属性,二 ...

  说得好!天为阳,以生天气;地为u阴,以生地气。人处天地气交之中,以六经接纳天地之气,此阴阳出入之道也。二气出入以立形,形者,脏腑也。脏腑各主一经,脏主三阴,腑主三阳,三阴三阳互为表里。脏腑通阴阳,阴阳生五行。六腑通泄,五脏藏神,五行以升降而神立。神者,命也;形者,体也。神以气化形,形以体载命。故,阴阳五行。升降出入。形与神俱,体合于命。

点评

先生重视《黄帝内经》的研究与运用,赞!其实形与气的关系,《内经》已有明示:阳化气,阴成形。可惜很多人视而不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16 11:4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3 03:35 , Processed in 0.07654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