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翟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向tjwj先生挑战五行学说

[复制链接]
161
 楼主| 发表于 2009-4-13 17:37:19 | 只看该作者

向tjwj先生挑战五行学说

丁和兄说:只是有一个最基础的问题未落实:“水火运动(升降)交融属于物质循环的抽象表现,”
其实翟鉴先生所有对于河图、八卦的推翻,也正是基于落实到“物质循环”吧?
答:是的。因为理论的东西没有根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您说:那么,在人体,到底是心属火还是肾属火,我想不是您说了算,也不是我说了算;古人说的也要思考才能心中明了。
答:至少我能拿出根据,而您拿不出根据。
您说:既然:“水火运动(升降)交融属于物质循环,就该落实水火的具体物质,“水”不难理解,饮食水谷,再深入,就如翟鉴先生说的心脏流的血液。那么“火”呢?不该用“抽象表现”想当然吧?
答:请您在《中医理论争鸣》看一下《对传统心肾相交批判性的吸收》。
您说:“火”在人体的存在形式是怎样的?来源在哪儿?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多年,翟鉴先生考虑过“火”在人体的存在形式与来源吗?
答:请看《对传统心肾相交批判性的吸收》。
仁兄的两个死角什么时候解释?我期待着
162
 楼主| 发表于 2009-4-13 17:45:22 | 只看该作者

向tjwj先生挑战五行学说

大道开窍先生是否知道我问 tjwj先生的问题是什么吗?您又谈了些什么?这是学术论坛,不是你们凑热闹的场所!
163
发表于 2009-4-14 07:32:21 | 只看该作者

向tjwj先生挑战五行学说

《中医理论争鸣》在那个栏目下呀
《对传统心肾相交批判性的吸收》这篇也没有啊
164
发表于 2009-4-14 08:00:21 | 只看该作者

向tjwj先生挑战五行学说

心属水,肾属火?
其实你这么认为也可以,但金木又是什么呢?心在巅顶,肾在足底?要不按你的理论根本就没法让心水滋养头上,肾火滋养脚底啊。
按你的理解,所有的经络都得重新规划,经络的走向要反过来,少阴心要从手到胸,少阴肾要从腹走脚了,呃,这样也不对,肾已经分配到脚了啊,真是乱了。
尤其是六腑经络的走向,胃不能降了,应该升,大肠不能升了,应该降。可这似乎和常识相反。
人体是有限封闭空间,心火不能无限上升,表皮自是其界。肾水不能无限降,自有心火之压力使之升。
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常识上,水得温则上,这和你的理论也是有些冲突的。
创新很好,不过,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完善的理论,如果是半成品,是不能应对复杂的人体疾病的。
165
发表于 2009-4-14 09:05:18 | 只看该作者

向tjwj先生挑战五行学说

   辽东狂生兄,丁和兄:
如果我们期待一个 科学的脑袋 来理解 阴阳五行,那就是我们不对了。科学的脑袋,以翟鉴先生 最为典型。在中医界,竟然有这样标准的脑袋,那不能不说是 一种悲哀。

-=-=-=-=- 以下内容由 大道开窍2009年04月14日 09:08am 时添加 -=-=-=-=-
他所能看到的,最多也就是 家里煤气炉 如何 水火。这跟上帝创造的生灵 能 同日而语吗?

-=-=-=-=- 以下内容由 大道开窍2009年04月14日 09:09am 时添加 -=-=-=-=-
请求原谅我这样 表达。感谢
166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19:18:33 | 只看该作者

向tjwj先生挑战五行学说

丁和兄:您好!
  《中医理论争鸣》在那个栏目下呀
《对传统心肾相交批判性的吸收》这篇也没有啊
回复:《中医理论争鸣》在百度搜索一下即查到。
167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19:23:55 | 只看该作者

向tjwj先生挑战五行学说

辽东狂生先生问?心属水,肾属火?其实你这么认为也可以,但金木又是什么呢?心在巅顶,肾在足底?要不按你的理论根本就没法让心水滋养头上,肾火滋养脚底啊。
回复:搜索《中医理论争鸣》等您看看我的一些帖子再问吧。
168
发表于 2009-4-14 19:46:21 | 只看该作者

向tjwj先生挑战五行学说

下面引用由翟鉴2009/04/14 07:18pm 发表的内容:
丁和兄:您好!
  《中医理论争鸣》在那个栏目下呀
《对传统心肾相交批判性的吸收》这篇也没有啊
回复:《中医理论争鸣》在百度搜索一下即查到。
谢谢翟先生指点

169
发表于 2009-4-14 20:03:26 | 只看该作者

向tjwj先生挑战五行学说

[这个贴子最后由丁和在 2009/04/14 08:06pm 第 2 次编辑]

(1)心通于夏气的“通”应该作“同”或“旺”才能相吻合。因为,心为火,夏天也是火,所以是同。两火必旺,所以作旺。夏天热(火象)无可质疑,但“心”功能为火的证据在哪?——古人有“血多热自平”之说。
(2)既然前面把心为火,后就不该有其味苦。因为,火是热的,苦味是凉的,两者不是同类。表明古人提供的相关证据也是自相矛盾的。————如果我们按肾为水在下,心为火在上给它配一个方剂让心肾相交,恐怕所有的中医也不会找到一味使水向上升的;一味使火降的药物。

心脏的动就属于停顿(舒缩的动)。心的舒张属阳之动,收缩属阴之动。每一个心动周期平均为0.8秒,两心房收缩约占0.1秒,而心房舒张占0.7秒,心室收缩占0.3秒,心室舒张占0.5秒。表明心脏的收缩(阴)之动,比舒张(阳)之动快的多。这样就避免有人把心的跳动为阳了。
中医理论有“七节之旁乃有小心,此处动全身皆动”(指肾命门之火动,全身皆动)之说。                    =
                     
              
————-——————---
详细,辛苦,不过有点一厢情愿,思虑欠周。
170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20:50:33 | 只看该作者

向tjwj先生挑战五行学说

翟鉴的观点:(1)心通于夏气的“通”应该作“同”或“旺”才能相吻合。因为,心为火,夏天也是火,所以是同。两火必旺,所以作旺。夏天热(火象)无可质疑,但“心”功能为火的证据在哪?——古人有“血多热自平”之说。
(2)既然前面把心为火,后就不该有其味苦。因为,火是热的,苦味是凉的,两者不是同类。表明古人提供的相关证据也是自相矛盾的。————如果我们按肾为水在下,心为火在上给它配一个方剂让心肾相交,恐怕所有的中医也不会找到一味使水向上升的;一味使火降的药物。
心脏的动就属于停顿(舒缩的动)。心的舒张属阳之动,收缩属阴之动。每一个心动周期平均为0.8秒,两心房收缩约占0.1秒,而心房舒张占0.7秒,心室收缩占0.3秒,心室舒张占0.5秒。表明心脏的收缩(阴)之动,比舒张(阳)之动快的多。这样就避免有人把心的跳动为阳了。
中医理论有“七节之旁乃有小心,此处动全身皆动”(指肾命门之火动,全身皆动)之说。                  
——————————————————————
丁和兄说:详细,辛苦,不过有点一厢情愿,思虑欠周。
回复:把您的理由拿到桌面上来,我们公平对质,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8 20:34 , Processed in 0.09035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