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哲学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中医是中国式的哲学医学

[复制链接]
171
发表于 2008-9-30 18:38:3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是中国式的哲学医学

[这个贴子最后由丁和在 2008/09/30 06:40pm 第 1 次编辑]

,哲学教材书上说的哲学是世界观是方法论  我不这么认识  我认为哲学是一个从特殊角度认识世界的一个方法, 这是,我更倾向于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有别于科学家的[[认知方法]]。我举个例子,化学家认知的水是什么哪?是H2O.哲学家认知的水是在一个对立的关系中来看待水的,当我们需要从温度上去认识水的时候,他是由具有寒和热两种对立属性的物质组成的,当我们研究水的动能的时候,他是由静和动的两种属性的物质构成的,因此 ,我说哲学是用一个新的,不同于其他认知世界的方法。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 在 2008年09月30日 04:31pm 时添加 -=-=-=-=-
哲学是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世界的方法,他是一个不同于化学的物理的认知方法

——————————————————————————————————————————
怎么说呢,从不同于现代医学的视角认识中医的观点,完全同意。
用哲理思考的方法去观察中医,也完全赞同。
但是中医的气化理论。究其实质,也就是化学物理的综合变化,。围绕气化为中心,古人把所有体内外相关事物归类为阴、阳两大类,如果离开气化这个核心,就很难理解阴阳五行。
172
发表于 2008-10-1 10:43:4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是中国式的哲学医学

[这个贴子最后由神农侍者在 2008/10/01 10:51am 第 1 次编辑]

〝他们又有了不同的阴阳物质来组成。〞
阴阳是抽象,物质是具体。
《坛经》曰:〝明镜亦非台。〞
明镜是抽象,明镜台是具体。
明镜非是明镜台;阴阳非是物质。
与先生 共研。
173
发表于 2008-10-1 10:48:2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是中国式的哲学医学

下面引用由神农侍者2008/10/01 10:43am 发表的内容:
〝他们又有了不同的阴阳物质来组成。〞
阴阳是抽象,物质是具体。
《坛经》曰:〝明镜亦非台。〞
明镜是抽象,明镜台是具体。
...
真知灼见。并祝神农侍者先生国庆愉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74
发表于 2008-10-1 10:55: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是中国式的哲学医学

为国庆欢乎!
祝 先生 身心康健!
175
发表于 2008-10-1 11:43:4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是中国式的哲学医学

下面引用由哲学家2008/09/26 05:55pm 发表的内容:
在中医的治疗上 ,我们都承认,中医是整体论治。怎么个整体法。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什么意思?是联系观,是五行思想的体现。
可能分歧由这里开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不是“五行思想联系观”,而是对五脏间气动力通道实际存在的认识和应用。
其次,《伤寒论》的文字编辑远不如《内经》精确,实际应用存在这么一种因果关系,但在理论表达出现偏误。
176
发表于 2008-10-1 11:49:3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是中国式的哲学医学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8/09/26 05:56pm 发表的内容:
可五行之精髓卻在"平衡';
五行之精髓不是平衡';,而是“通”。是“承乃制,制乃生化。”生化之气有通道并顺行。,是《内经》多角度叙说的要点。
177
发表于 2008-10-1 11:59:1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是中国式的哲学医学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8/09/26 06:05pm 发表的内容:
五行不用平衡嗎?-=-=-=-=- 以下内容由 逸湘 在 2008年09月26日 06:06pm 时添加 -=-=-=-=-
若按你先前說陰是物質
陽是功能
這陰陽如何平衡
陰是物質,既是阳化气的基础,也是收聚阳气生成的结果。
陰陽平衡,也就是功能与需求的平衡,比如锅里有多少米和水,锅下得配多少柴禾,刚好煮熟饭
而又不焦,这就是陰陽平衡。



-=-=-=-=- 以下内容由 丁和2008年10月01日 00:07pm 时添加 -=-=-=-=-
另外,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又存在另一种平衡,即锅中米和水的比例恰当,即是平衡,绝不是一样多叫平衡。
锅下柴禾在人体气化中也是气,古人称为“阳气”,也存在热量与水谷的适当比例当某种适当比例遭到破坏,就是阴阳失衡。
178
发表于 2008-10-1 12:30:1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是中国式的哲学医学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8/09/26 06:12pm 发表的内容:
生克之前不是平衡嗎?
生克說只是病理分析的機械論
生克說應用在治法後
目的不是在"恢復平衡"嗎?
生克說,其实是五脏间的协作功能,只有当太过不及时才是病因。
就比如轧米吧,稻子在上面漏斗里,在漏斗与下面滚刀的中间,有一块板子卡在中间,稻子轧第一遍与轧第二遍时,板子抽动的幅度不同,,也就保证疗漏下去的稻子刚好轧干净粗细二层糠片,如果板子卡得太松太紧,都会使米的质量受损。
人体气化也就是水谷物质与气化能力及输送能力的相对平衡,当某一方太过或不及时,就是有病,医生也就是太过者抑之,不及者助之。
其次高下、寒热、虚实 只是辨明该助谁,该抑谁。
179
发表于 2008-10-1 23:31:3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是中国式的哲学医学

关注哲学家继续发表真知灼见的观点。
http://www.baixing123.com.cn
180
发表于 2008-10-2 07:40:1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是中国式的哲学医学

下面引用由江米条2008/10/01 11:31pm 发表的内容:
关注哲学家继续发表真知灼见的观点。
http://www.baixing123.com.cn
是神奇苗医那篇吗?地点好像不对?
那也是真经验,条条江河汇大海,大道至一。理一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11 08:50 , Processed in 0.05797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