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三七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姜桂附养阴之理

[复制链接]
171
发表于 2005-1-27 20:46:4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姜桂附养阴之理

呵呵,冬季最容易发生火灾了.
17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7 21:05:3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姜桂附养阴之理

下面引用由学海无涯2005/01/27 08:46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冬季最容易发生火灾了.
其实可能是秋末吧?按道理燥金主气容易起火,寒水主气就不容易起火了。
173
匿名  发表于 2005-1-27 21:45:04

[原创]姜桂附养阴之理

2、          森林火灾季节分布规律
图二所示:我州夏季(6—8月)和冬季(12—2月)出现森林火灾机率较少,夏季基本上无火灾,出现机率3%,冬季出现机率19%。火灾高峰期出现在3—5月,机率达57%,秋季(9—11月)稍次之(24%)。
http://www.0743.com.cn/shownews.asp?newsid=944
174
发表于 2005-1-27 21:46:3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姜桂附养阴之理

我国冬季多数地区降温是来自西伯利亚的空气,寒冷而干燥,且树木凋零,枝干枯槁,所以此时火灾多发。防火历来以此时段为重点。
175
匿名  发表于 2005-1-27 22:28:07

[原创]姜桂附养阴之理

下面引用由whitecoat2005/01/27 09:46pm 发表的内容:
我国冬季多数地区降温是来自西伯利亚的空气,寒冷而干燥,且树木凋零,枝干枯槁,所以此时火灾多发。防火历来以此时段为重点。
   :)
   人家三七先生从运气角度推测冬季森林不易发生火灾,你真的好可爱,运气不懂,好歹也由流行病流行发生需用的三个基本条件来推测考虑,森林无火源易发,来什么灾啊?
  呵呵 知道你又要傻笑了,看来你的西医学得不怎么样,还够骗老百姓的。

“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与火源、可燃物和天气气候条件三大要素密切相关,又称“森林的燃烧三角”,亦受地形、地面雪覆盖等因素的影响,林火有明显 的季节性特点。一般来说,在有利于森林燃烧的天气气候条件下,火源是林火发生的主导因素,可燃物的类型与特性又与林火的性质、大小及其蔓延速度紧密相联,是林火发生的物质基础,大气的温度、相对湿度、风则是林火发生与发展的环境条件。湿度和大气降水直接影响着可燃物的水分含量,进而决定了可燃物的易燃程度。风能给林火提供充足的氧气,促使林火蔓延,气温高,湿度小,和适当的风速是造成林火的气候条件。”

176
发表于 2005-1-27 22:56:1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姜桂附养阴之理

呵呵,你何必强不知以为知呢,装个专家的样子,果然有趣的紧啊。找有利于自己的证据谁不会呢,嘿嘿……
http://cache.baidu.com/c?word=%B6%AC%BC%BE%2C%CF%C4%BC%BE%2C%BB%F0%D4%D6&url=http%3A//www%2Ezynw%2Egov%2Ecn/lznw/qixiang/read%2Easp%3FNewsID%3D112%26BigClassID%3D8%26SmallClassID%3D22%26SpecialID%3D0&b=5&user=baidu
风高物燥 注意防火

上载时间:[2003-12-26]信息来源:作者:[]阅读:11次
--------------------------------------------------------------------------------

每年冬季火灾多,经济损失大,占全年火灾的比例也比较大。如北京市从1980年到1990年的10年间冬季发生的火灾。平均占全年火灾次数的47.6%,占经济损失总额的42.4%,均居四季之冠。那么,冬季火灾为什么多呢?当然,有诸方面的原因,但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气象条件。
气象与火灾有密切的关系。有些气象现象为火灾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雷击,能直接引起火灾。与冬季火灾关系最密切的气象因素有:降水量、相对湿度、风和气温。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冬季火灾多归因于“天干物燥”。每年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少于其它季节。有些地区冬季甚至基本无雨雪。而空气湿度与降水量是密切相关的,一般说来,降水量多,空气湿度大;降水量少,空气湿度小。我国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在冬季常刮西北风,空气湿度就比较小,相对湿度在50%以下,北京地区一般在39%,有时甚至在30%以下,这时的天气是非常干燥的。
风对火灾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使火焰向远处伸展。在无风或风力在3级以下的情况下火焰主要是热辐射;而在大风天气火焰则向下风方向倾斜,风力越大,倾斜角越大,越能引燃下风向的可燃物。二是供氧充足,对流加快,大风可使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入火灾燃烧区,其氧充足,火势更加猛烈;烟气、热气流出燃烧区,加热附近的可燃物,引起燃烧,形成扩大蔓延之势。三是出现飞火。风速在4米/秒以上,就有可能出现飞火。特别是当火场燃烧温度达1000℃以上。建筑物倒塌或物质发生爆炸,空气强烈对流,产生涡流,形成旋风,使带着火焰的木材、油毡、草灰等可燃物碎片升腾到天空,随风飞向远方,引起新的着火点。除此之外,还可以使工业、民用锅炉烟囱火花、焊接飞溅的熔融火花以及燃放鞭炮烟花形成飞火。由于飞火,常形成跳跃式燃烧,出现多处火场,这对于冬季火灾的扑救极为不利。
风,一年四季都有,北京地区的大风天主要在冬春两季。此时,平均风速可达3.5—4米/秒,大风日数平均为20天左右,局部地区为30—35天,这是冬季火灾多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气温对火灾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讲,气温高的季节,湿度也大;气温低的季节,湿度也小。所以,气温高的夏季,火灾并不是很多。但是,在降水量少的时候气温升高,会加速水分的蒸发,使物质的含水量降低。所以,在冬季,如果某些日子气温过高,那么就会成为火灾的诱发因素。对某些物质来讲,气温低反而比气温高还容易着火,
例如汽油这类物品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在冬季要比夏季大得多。汽油的爆炸浓度极限为1.6%—6%,间距比较窄,数值低。夏季,汽油容易散发,其浓度往往超过6%,所以,不易发生爆炸;冬季气温低,汽油蒸发得少,就容易达到爆炸浓度下限1.6%,所以,危险性要比夏季大得多。
此外,冬季天寒地冻,消防水源容易冻结;人们衣着臃肿,灭火行动受到影响;这也是造成冬季火灾比较严重的一个重要因素。
气象与消防的关系,正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森林、草原地区的防火期,就是根据气象条件而定的;火险预报也是根据几个气象因素综合而确定危险等级。在我国北方一些省市,规定风力5级以上要停止生活用火。大多数地区都十分重视冬季防火工作;夏季,注意对化学危险物品的防暑降温。在我国一些消防法规中也考虑了气象因素。例如,在建筑防火的有关规定中。对甲类生产厂房和库房的布局,要考虑常年盛行风向,一般应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两侧。在《城镇消防站布局和技术装备标准》中也规定,对年平均风力在3级以上或相对湿度在50%以下的城市,要增强消防力量。这些事实说明,人们在消防工作中已越来越多地考虑气象因素。
177
匿名  发表于 2005-1-27 23:37:59

[原创]姜桂附养阴之理

下面引用由whitecoat2005/01/27 10:56pm 发表的内容:
每年冬季火灾多,经济损失大,占全年火灾的比例也比较大。如北京市从1980年到1990年的10年间冬季发生的火灾。平均占全年火灾次数的47.6%,占经济损失总额的42.4%,均居四季之冠。那么,冬季火灾为什么多呢?当然,有诸方面的原因,但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气象条件。
在讨论的是森林火灾,你说的是居民区火灾。
你思维那么差劲,还不虚心,还只懂傻笑,你无可救药了,呵呵。
178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00:05:0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姜桂附养阴之理

下面引用由文殊2005/01/27 09:45pm 发表的内容:
2、          森林火灾季节分布规律
图二所示:我州夏季(6—8月)和冬季(12—2月)出现森林火灾机率较少,夏季基本上无火灾,出现机率3%,冬季出现机率19%。火灾高峰期出现在3—5月,机率达57%,秋季(9—11月 ...
由此可见,火灾的真正原因是冬失收藏水不涵木引起的。冬季寒水司天,正好克制火势,怎么可能火灾盛行呢?
179
匿名  发表于 2005-1-28 00:11:11

[原创]姜桂附养阴之理

下面引用由三七生2005/01/28 00:05am 发表的内容:
由此可见,火灾的真正原因是冬失收藏水不涵木引起的。冬季寒水司天,正好克制火势,怎么可能火灾盛行呢?
不是天灾,是人祸。
180
发表于 2005-1-28 00:22:1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姜桂附养阴之理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诉,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
     冬三月,人体之阴气从天地之气而内收、闭藏(天地之气为寒,属阴,以使人体之阴气内收,闭藏);阳气偏盛于外(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故阳气偏盛于外---放之于自然则,阳盛于外而无阴以涵之则易于起火也!)。
     ——当无扰乎阳也,扰则泄!所以必待阳光,所以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以免受阴寒伤阳!因为阴气闭藏——阴者,藏精而亟气也——无以化气,故阳气偏盛于外而无援也,所以我们对阳气要——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要好好保藏而不可随便施舍、给予、浪费也。此谓——不可扰阳也,非为养也!!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逆冬之气(不待阳光、不去寒就温、泄皮肤),则阳气耗散,而阴气无阳以制也,无阳以固也,故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秋冬养阴者,使精藏也,使阴藏也,不要使阴精不从天地之气而不内藏!不内藏包括阴精的外泄,也包括温阳而使阴精不能藏,弥留于外!
    故秋冬不宜温阳!!当使阳气勿耗,勿散!
    故秋冬当养阴 !!!使阴精得藏,而勿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6 00:57 , Processed in 0.05374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