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1831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 20:33:13 | 只看该作者
   今晚8点(2022年1月11日),相约燕赵中医书院直播间,《曹东义带你一起学内经》第114讲《本输第二(1)》。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燕赵中医书院执行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创会副会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出版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今日讲座内容
本输第二(1)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俞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
  岐伯曰:请言其次也。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荥;注于太渊,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俞;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
  心出于中冲,中冲,手中指之端也,为井木;流于劳宫,劳宫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间也,为荥;注于大陵,大陵掌后两骨之间方下者也,为俞;行于间使,间使之道,两筋之间,三寸之中也,有过则至,无过则止,为经;入于曲泽,曲泽,肘内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为合。手少阴也。
  肝出于大敦,大敦者,足大趾之端,及三毛之中也,为井木;溜于行间,行间足大趾间也,为荥;注于太冲,太冲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为俞;行于中封,中封内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则宛,使和则通,摇足而得之,为经;入于曲泉,曲泉辅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厥阴也。

脾出于隐白,隐白者,足大趾之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大都,大都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也,为荥;注于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为俞;行于商丘,商丘内踝之下陷者之中也,为经;入于阴之陵泉,阴之陵泉,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为合。足太阴也。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溜于然谷,然谷,然骨之下者也,为荥;注于太溪,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中者也,为俞;行于复溜,复溜,上内踝二寸,动而不休,为经;入于阴谷,阴谷,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也,按之应手,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少阴经也。
  膀胱出于至阴,至阴者,足小趾之端也,为井金;溜于通谷,通谷,本节之前外侧也,为荥;注于束骨,束骨,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俞;过于京骨,京骨,足外侧大骨之下,为原;行于昆仑,昆仑,在外踝之后,跟骨之上,为经;入于委中,委中,腘中央,为合,委而取之。足太阳也。

胆出于窍阴,窍阴者,足小趾次趾之端也,为井金;溜于侠溪,侠溪,足小趾次趾之间也,为荥;注于临泣,临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为俞;过于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为原。行于阳辅,阳辅外踝之上辅骨之前及绝骨之端也,为经;入于阳之陵泉,阳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为合,伸而得之。足少阳也。
  胃出于厉兑,厉兑者,足大趾内次趾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内庭,内庭,次趾外间也,为荥;注于陷谷,陷谷者,上中指内间上行二寸陷者中也,为俞;过于冲阳,冲阳,足跗上五寸陷者中也,为原,摇足而得之;行于解溪,解溪,上冲阳一寸半陷者中也,为经;入于下陵,下陵,膝下三寸胻骨外三里也,为合;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也;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

1832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 21:20:03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2年1月11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朱胜君继续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用药心悟卷》关于朱老临床用药经验总结,讲述肺系病证药对和胃肠病证药对。
   请大家关注收听朱胜君的讲述。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朱胜君主任讲座成功!她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用药心悟卷》朱老临床用药,肺系病证药对和胃肠病证药对的有关内容。
          牛蒡子  山药
【用量】牛蒡子10g,山药30g。
【功效】滑痰益肺。
【主治】外感咳嗽已久,咳痰不畅,肺虚体弱者。
【按语】近代医家张锡纯谓:“牛蒡子与山药并用,最善止嗽。”因山药“能补肺补肾兼补脾胃”,“牛蒡子体滑气香,能润肺又能利肺”,并能“降肺气之逆”,二味同用,补散相济,肺脏自安。
地龙  僵蚕
【用量】地龙15g,僵蚕10g。
【功效】化痰,通络,平喘。
【主治】痰热咳嗽,过敏性哮喘。
【按语】风痰阻络之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肢体麻木者亦效。
地龙  海螵蛸
【用量】地龙、海螵蛸各15g。
【功效】化痰通络平喘,制酸止痛。
【主治】①支气管哮喘日久不愈者。②胃溃疡脘痛泛酸,日久不愈者。
【按语】地龙清络化痰平喘,海螵蛸止血敛酸止痛,二药合用,通敛并施,对消化性溃疡具有良效,虚寒性溃疡者忌用。
  感谢听朱胜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1833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20:21:46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三(2022年1月12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秀民和大家一起掀开学习曹东义老师作为执行主编的《河北中医五千年》。脾胃派奠基人李东垣,金元四大家补土派--李杲(李东垣)。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是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他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公元11他家世居真定(今河北石家庄市,因战国之东垣城在今市区东古城村,与赵佗同里,所以李杲晚年自号东垣老人),富甲一方。代表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和《医学发明》等。李杲医书,唯《内外伤辨惑论》,为其生前手定,余皆由门人校定或据其有关资料所整理。李杲师承张元素,后又历经战乱,对饥劳失调、情志所伤而致内伤疾患的诊治颇有心得,又深感当时医界诊治有误,故晚年集多年体会,著成此书以正时误,书成后束之高阁达16年,经人劝说,始于1247年拿出刊行。可见李杲治学是相当严谨的,唯恐贻误后人。敬请期待王秀民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王秀民主任在石家庄市中医院讲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河北中医五千年》关于脾胃派奠基人李东垣的事迹。
金元时期,北方动荡,异族入主中原,生民备受战乱与疾病的困扰。国破山河在,中医为民生。
在大众啼饥号寒,民不聊生的时代,四大家补土派大师李杲(李东垣)应运而生。他家世居真定(今河北石家庄市),富甲一方。又历经战乱,因母亲有病误治而发奋学医,对饥劳失调、内伤疾患的诊治颇有心得,故晚年重视学术传承,有罗天益传其道。著述颇丰,影响深远。
他主张脾胃一虚百病由生,九窍不通,肺气先绝,因此,创立升阳散火、补中益气治法,影响深远,流誉后世,造福当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感谢王秀民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1834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20:24:00 | 只看该作者
群公告

中医五千年,都在故事中,有道、有术、有文化!

今晚(2022年1月13日,周四)8点,相约燕赵中医书院《曹东义漫谈中医五千年》系列讲座第9讲——《诗经》与先秦诸子百家的医药生活,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带你穿越时空,走进中医五千年。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燕赵中医书院执行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创会副会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出版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1835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21:32:34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

        今晚(2022年1月13日)我们将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来共同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神农本草经》。今天要分享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远志”“龙胆”“细辛”三味药。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将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分享了《神农本草经》中的“远志”“龙胆”“细辛”三味药。

        远志,益精补阴气,止虚损梦泄(《别录》)。



「发明」好古曰∶远志,肾经气分药也。

时珍曰∶远志,入足少阴肾经,非心经药也。其功专于强志益精,治善忘。盖精与志, 皆肾经之所藏也。肾经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灵枢经》云∶肾藏 精,精合志。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

又云∶人之善忘者,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 以时上,故善忘也。陈言《三因方》远志酒,治痈疽,云有奇功,盖亦补肾之力尔。

     龙胆主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本经》)。除胃中伏热,时 气温热,热泄下痢,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久服益智不忘,轻身耐老(《别录》)

。治小儿壮热骨热,惊痫入心,时疾热黄,痈肿口疮(甄权)。客忤疳气,热病狂语,明目 止烦,治疮疥(大明)。去目中黄及睛赤肿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元素)。退肝经邪热, 除下焦湿热之肿,泻膀胱火(李杲)。疗咽喉痛,风热盗汗(时珍)。

细辛别名小辛(《本经》)、少辛。

颂曰∶华州真细辛,根细而味极辛,故名之曰细辛。

时珍曰∶小辛、少辛,皆此义也。按《山海经》云,浮戏之山多少辛。《管子》云,五 沃之土,群药生少辛,是矣。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183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8 20:08:32 | 只看该作者
     各位中医同道,中医爱好者:
        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五(2022年1月14日)讲课组成员雷宝淳跟大家一起学习《医学要数》

     本书作者从一到十五,撷取与数字有关的中医立论,末附十九问答,论述中医相关理论。收录在明胡文焕编的《寿养丛书全集》里。

      今天分享的内容是“四肢,四海,四失,五脏虚实,五脏主病,五脏脉气”等术语。
      期待雷宝淳分享,欢迎批评指正
   祝贺河北中医雷宝淳在医大讲座成功!他跟大家一起学习《医学要数》

     本书作者从一到十五,类列中医药知识。中医主张整体观,也有很多独特的名词术语。
      四肢百骸都内连五脏,四海有气血水谷脑髓,四失背离四季养生,五脏虚实是诊病的关键,五脏主病所以需要脏腑辨证,五脏脉气都有相应的证候,说来复杂只有分别掌握中医药这些术语,就能登堂入室,得心应手。传承不容易,需要勤努力。


      感谢雷宝淳的讲述和分享!

1837
 楼主| 发表于 2022-1-18 20:09:28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2年1月15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回归中医》这本书的内容。
        第十四章:病人的主观感觉是医生的客观依据。
      中医西医对于疾病的认识不同,深入分析它们的不同点,有助于我们对中医特色的理解,可以进一步展现中医特色,扬长避短,衷中纳西,体系完整地发展中医。
      第一节:中医紧抓症候西医逐渐放弃。
       第二节:病灶之下还有微观的复杂变化。
       第三节:证侯是肌体最高层次的整合。
       第四节:攻其一点与“一揽子解决”。
       第五节:“体系完整”地衷中纳西。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回归中医》 第十四章:病人的主观感觉是医生的客观依据。
      中医西医对于疾病的认识不同,中医如何扬长避短,地发展中医,首先必须弄清楚中医的特色。
      中医紧抓的证候,不是西医病灶的简单表层呈现,而是内在微观变化更全面的反应。
       病灶不是白箱,不是“本质”,这是历史的疤痕,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它之下还有微观的复杂变化。
       生命组织分层次,最少可以分十层,每一层都有自己的规律与表现,证侯是肌体最高层次的整合。
       化学合成药,单分子对应单靶点,往往攻其一点,中医药成分复杂,属于“集团作战”的“一揽子解决”。
       中医的诊治体系必须覆盖天地万物,与整个时空机密联系,因此绝对不是局限于皮肤之内,中医视野宽阔,可以“体系完整”地衷中纳西。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座和分享。

1838
 楼主| 发表于 2022-1-18 20:10:18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周日晚上(2022年1月16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他将讲述“张仲景评传”。
今天晚上要讲的内容是:仲景学说的整体观念。
请大家一起期待和收听。
        祝贺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成功!他将讲述“张仲景评传”,介绍了仲景学说的整体观念。
        张仲景治病不是空穴来风,他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独特的体系,他依靠《内经》理论,《汤液经》的方剂,加以改造,创新。
《汤液经》按照“六合辨证”,《内经》的六经分类,没有阴寒证,张仲景有继承有创新,并且把外感病与内伤杂病糅合在一起,
外感突出“随证治之”的六经辨证,不再用《汤液经》的“六合辨证”;
杂病用病名为纲目,不再用《汤液经》的脏腑虚实分证法。
张仲景六经辨证在《内经》基础上,不但补充出里虚寒的“三阴证”,而且有了半表半里的新观点。
因病致虚,因虚致病,也在《伤寒论》里有很多论述,因此才有“太阳六传”等复杂情况,看得后人眼花缭乱,至今仍然众说纷纭。
很多人学习他,但是,只把他当做神来看、来拜。
不知源流,不懂体系,只说“妙用”。
造成“一人一个仲景,一家一本《伤寒》”的局面。

感谢曹传龙的讲述与分享。

1839
 楼主| 发表于 2022-1-18 20:10:48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2年1月17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医师继续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卷》第五章“医话随谈”中的部分内容。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问斋医案·诸血》阐发
蒋宝素治疗血症,入则取诸家之长,出则有独到之见,他深识脏腑的功能和特性,明辨阴阳之偏盛偏衰,用药或通或补,或温或清,无不合法度。
观其治火之虚实从心肾二脏论治为多:实火侧重泻心,因心为火之源,而泻心必兼泻胃,泻胃则火有下行之路,可降冲而宁血海也;虚火侧重滋肾,因肾主五液而藏真阴,滋肾即壮水以制火也。
其治气之虚实从肝脾二脏论治为多:气实常需疏理肝气,盖气顺血亦顺,气郁则化火;气虚往往脾失统摄,故宜守中以摄血。明辨气火虚实之理,区别标本主次,治分轻重缓急,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是也。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医师讲座成功!他继续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卷》朱老关于《问斋医案·诸血》的研究,朱老的论述精辟独到,为大家学习前人经验树立了榜样。朱老从
蒋宝素治疗血症重视脏腑入手尤其是心火与肾水,肝木与脾土。
这就是《汤液经》所谓交互金木,既济水火,升降阴阳。
也是《难经》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的具体体现。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确有大智慧存于此。

感谢霍立轩医师的讲座和分享!

1840
 楼主| 发表于 2022-1-18 20:12:27 | 只看该作者
群公告
今晚8点(2022年1月18日),相约燕赵中医书院直播间,《曹东义带你一起学内经》第115讲《本输第二(2)》。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燕赵中医书院执行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创会副会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出版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今日讲座内容
本输第二(2)
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于关冲,关冲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液门,液门,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注于中渚,中渚,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俞;过于阳池,阳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为原;行于支沟,支沟,上腕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为合,屈肘而得之;三焦下腧在于足大趾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腘中外廉,名曰委阳,是太阳络也,手少阳经也。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腨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
  手太阳小肠者,上合手太阳,出于少泽,少泽,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节前陷者中也,为荥;注于后溪,后溪者,在手外侧本节之后也,为俞;过于腕骨,腕骨,在手外侧腕骨之前,为原;行于阳谷,阳谷,在锐骨之下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小海,小海,在肘内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为合。手太阳经也。
  大肠上合手阳明,出于商阳,商阳,大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本节之前二间,为荥;注于本节之后三间,为俞;过于合谷,合谷,在大指岐骨之间,为原;行于阳溪,阳溪,在两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为合。手阳明也。
  是谓五脏六腑之俞,五五二十五俞,六六三十六俞也。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
  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呿。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刺两关者,伸不能屈。
  足阳明,侠喉之动脉也,其俞在膺中。手阳明,次在其俞外,不至曲颊一寸。手太阳当曲颊。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足太阳侠项大筋之中,发际。
  阴尺动脉,在五里,五俞之禁也。
  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夏取诸俞孙络肌肉皮肤之上。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冬取诸井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时之序,气之所处,病之所舍,脏之所宜。转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8-28 14:01 , Processed in 0.07904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