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吴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科学还是玄学?(一)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19:28:3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科学还是玄学?(一)

[这个贴子最后由吴味在 2006/10/21 07:34pm 第 1 次编辑]

笼统地说“中医有疗效”也是中医的信奉者不懂疗效的科学评价方法的自以为是。中医是否有疗效要进行科学的评价,而中医根本就不懂疗效的科学评价方法,我们怎么能够随便相信“中医有疗效”呢?即说“中医有疗效”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另外即使中医个别药物或疗法确实有效(只能是个别),那也不能证明中医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因为“有效”和“对有效的解释(理论)”是两回事。
所以实际上,真正的极少数的“中医有效”与其相应的中医理论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针对中医的所谓“有效”问题,我的《中医玄学批判——中医方法论研究》一书有详细论述。请看我的博客:http://wuweibk.blog.hexun.com/
182
发表于 2009-2-1 11:26:5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科学还是玄学?(一)

《黄帝内径》曰:“黄帝坐名堂,召雷公问之曰:子知医道乎?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不能别,…… 帝曰:善!……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素问•著至教论篇第十五)。
   可见中医是道,是医道。
   何谓道?《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阴阳是中医的基础。“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
   何谓道?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二十五章)。还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岐伯曰:针石,道也。……。”(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明确针灸也是道。“夫九针者,……,恍惚无穷,流于无极,余知其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化。”(灵枢•外揣第四十五)。《内径》还说:“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道无鬼神,独来独往。”(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中医既然是医道,是玄,就只能用道的语言来解释、说明,用西学、用西医理论说不清楚。在科学的圈子里评论中医,难说清楚。
“道可道,非常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可见,中医是科学也不是,他在科学与非科学以及其它概念之间“恍惚”,也就是“名可名,非常名”
183
发表于 2009-2-1 12:18:3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科学还是玄学?(一)

“我并未排除社会科学,我只是在研究中医的“科学性”时,主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审视中医;在研究中医的“文化性”时,主要从现代文化的角度审视中医”
我认为:自然科学知识解释不了中医理论!因为前者是微观科学,后者则是宏观科学。因此用自然科学来认识中医理论的思路是错误的!
184
发表于 2009-2-1 18:11:3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科学还是玄学?(一)

下面引用由suluji2006/01/08 00:44am 发表的内容:
    吴味先生终于讲到点子了。临床治疗感冒品牌西药确实多。你学贯中西,请帮助学生用你的逻辑实证论分析一下品牌感冒西药中,白加黑感冒片、百服宁及息斯敏的药效评价与优点;同时也说说中成药桑菊感冒片、藿香 ...


有人不敢比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的医学擂台赛,那么就来一个中西医治疗感冒擂台赛,如何?
让实践疗效讲话!
185
发表于 2009-2-1 18:18:5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科学还是玄学?(一)

下面引用由吴味2006/10/21 07:28pm 发表的内容:
笼统地说“中医有疗效”也是中医的信奉者不懂疗效的科学评价方法的自以为是。中医是否有疗效要进行科学的评价,而中医根本就不懂疗效的科学评价方法,我们怎么能够随便相信“中医有疗效”呢?即说“中医有疗效” ...


批什么的批?
人的生命运动规律就是有存在着“玄”属性,这就是人体激素分泌产生的根源,
好好研究吧,把自己身体弄好了,才能更有说服力!
186
发表于 2009-2-1 18:22:2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科学还是玄学?(一)

  吴味显然是化名,比起张功耀、方舟子否定中医来说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没有和他讨论的必要。如有胆量,不妨亮出真实姓名来。
187
发表于 2009-2-1 18:38:1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科学还是玄学?(一)

下面引用由铁骨铮铮20022009/02/01 06:22pm 发表的内容:
吴味显然是化名,比起张功耀、方舟子否定中医来说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没有和他讨论的必要。如有胆量,不妨亮出真实姓名来。


说得好!
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
188
发表于 2009-2-1 19:48:5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科学还是玄学?(一)

下面引用由炎黄子孙2009/02/01 06:38pm 发表的内容:
说得好!
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
说得好!
若要发表反中医的言论,就应“站不更名,座不改姓”,报上真名又有何妨?也可顺便亮明你的学历、毕业学校与所学专业和现在的“学术”头衔。
189
发表于 2009-2-2 06:47:3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科学还是玄学?(一)

中医的气是个唯物主义的概念,是个科学概念,是个客观存在。由中医的气出发产生的中医的道、阴阳、五行,以及由中医的道、阴阳、五行出发产生的经络、藏府、血气、味气构成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中医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地理学和医学成就,完成于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中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有着科学的理论渊源和科学的理论基础,不仅是不容置疑的,也是不可动摇的。
   西医是科学,中医也是科学,但是直到目前中医的科学属性和科学定位还没有得到权威的认可,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一家之言。大家可以问一个为什么吗?
   长期以来,中医界纠缠于所谓的科学的定义而怀疑中医的科学属性,否定中医的科学属性,自觉不自觉地把中医定性为哲学,定性为文化,定性为玄学,或者与科学对立,定性为非科学。非科学就是不科学,不科学就是反科学,在当今科学昌明的时代,非科学的中医是没有出路的,不科学的中医是没有出路的,反科学的中医则只有死路一条。
   总结历史的经验,我认为,中医现代化是中医的需要,中医科学化是中医现代化的关键。中医不同于西医,西医不可能规范中医,但是,中医是科学,中医需要科学。
   从医学的目的出发,我认为,能够治疗和预防疾病就是科学,能够较好地治疗和预防疾病就是科学,否则就是不科学,就是不够科学。中医具有不可否认的简单、方便、有效、价廉的特点,中医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中医不仅是科学的,相对于西医来说也是比较科学的,而且是非常科学的。
   中医的经典著作是科学著作,我们要科学解读中医经典。我认为,用中医经典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理论观点,去解读《道德经》、《周易》等所谓的文化经典,一定会有科学的发现。所谓的玄学不是科学,但是玄学里面有科学;科学不是玄学,但是科学能够包含玄学。
   如果有一天,中医的科学属性和科学定位得到了权威的认可,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不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一家之言,中医的科学发展将会是一片光明,中医的前途将无可限量。
  




-=-=-=-=- 以下内容由 铁骨铮铮20022009年02月02日 06:52am 时添加 -=-=-=-=-
该段系转g10101文章,予吴味小丑当头棒喝。
190
发表于 2009-4-13 09:27:2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科学还是玄学?(一)

缤纷多彩,百花齐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3 11:51 , Processed in 0.05687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