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讨论]白芍能否致泻?
--- 赵洪钧专栏 (http://www.gtcm.info/cgi-bin/forums.cgi?forum=65)
---- 亲服单味白芍煎剂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65&topic=214)
--------------------------------------------------------------------------------
-- 作者: 代肖言
-- 发布时间: 2008/01/06 11:48pm
亲服白芍煎剂
有朋友说:白芍有泻下作用。古人不很重视这一点——仅名医别录说它可以利膀胱大小肠。今中药药理学说它可以治便秘。
为此,我亲服白芍煎剂两次。
首次是单煎白芍30克,服下去不见泻下作用。今天单煎100克,煎了一次服下,至今仍不见动静,也不见肠鸣活跃。看来,白芍泻下作用很弱。
有的研究说:白芍的补益作用类似人参,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人参还强。
看来,即便很常用的中药,也有进一步认识的必要。
--------------------------------------------------------------------------------
-- 作者: 千秋雪
-- 发布时间: 2008/01/07 08:21am下面引用由代肖言在 2008/01/06 11:48pm 发表的内容:
亲服白芍煎剂
有朋友说:白芍有泻下作用。古人不很重视这一点——仅名医别录说它可以利膀胱大小肠。今中药药理学说它可以治便秘。
为此,我亲服白芍煎剂两次。
首次是单煎白芍30克,服下去不见泻下作用。今天单 ... 代肖言先生为了验证白芍的药理作用,不畏艰险亲自做了几次现代的神农,服用白芍煎剂量最多达一次100克。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绝无先例,但这种敢作第一次吃螃蟹的勇气和探索精神,确实感人至深! 中医界有这样的勇士和执著的人, 凭谁说中医的发展会没有光辉前途呢?
--------------------------------------------------------------------------------
-- 作者: 城里娃脑
-- 发布时间: 2008/01/07 11:09am
柯雪凡教授就主张中医药理要结合中药现代研究相结合。
关于白芍的写下作用,我在一位老中医的经验录中看到过,是老中医自己用来治自己的老年性便秘。
--------------------------------------------------------------------------------
-- 作者: 代肖言
-- 发布时间: 2008/01/07 00:01pm
服用生白芍100克单煎12小时后,果然有稀面酱样的大便一次。
看来,较大量使用生白芍,确有缓泻作用。
--------------------------------------------------------------------------------
-- 作者: 代肖言
-- 发布时间: 2008/01/12 07:52pm
又连续服用单味白芍煎剂(加了很小量的生甘草)3天,每天60克左右,大便仍如稀面酱,但出现了腹痛——像肚子着了凉那种腹痛。看来,即便是有便秘(我本来有点便秘)的人,多日大量服白芍煎剂也会矫枉过正。
--------------------------------------------------------------------------------
-- 作者: 千秋雪
-- 发布时间: 2008/01/12 09:52pm
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一而再,再而三的以身试药,中医界有这样牺牲精神和科学态度的人,是中医之福,是中华民族之福阿。向你们致敬!
--------------------------------------------------------------------------------
-- 作者: 代肖言
-- 发布时间: 2008/01/13 02:22pm
近来睡眠似乎略好,可能与较大量使用白芍有关。
写在这里供参考。
--------------------------------------------------------------------------------
-- 作者: 泰然居士
-- 发布时间: 2008/01/13 06:48pm
赵先生以身试药,其精神的确令人佩服!
--------------------------------------------------------------------------------
-- 作者: 秋鱼
-- 发布时间: 2008/01/15 09:21pm
我治疗 老年阴虚变秘 喜欢 用 小建中汤 加女贞子,一般白芍40 女贞子40g .严重的 加 点枳实。效果很理想,大家可以试试。
--------------------------------------------------------------------------------
-- 作者: 五积散
-- 发布时间: 2008/01/15 10:00pm
中药不能用西医的观点来验证.
对于脾虚之人,白芍就有泻下作用.
--------------------------------------------------------------------------------
-- 作者: 代肖言
-- 发布时间: 2008/01/16 09:56am
在自己身上得出的结果最可靠——比一切中西医书上讲的更为真知。
古今中医也有人说白芍有泻下作用——不强。
没想到不知道前人怎么说的、自己也没有切身体验就想当然的人这么多。
--------------------------------------------------------------------------------
-- 作者: zhengyou
-- 发布时间: 2008/01/26 01:18pm
赵先生以身试药,乃医之楷模。
然一种状态下的体会,并不全面。本人第一次单味白芍10克。饱了三天,其时状态极虚,脾阳也虚极,但年龄还在盛期。整体阳气应该未衰,也就是心、肝的功能状态。
有二、三年不用白芍,阳气恢复以后,服白芍再无饱感,也无泻下。
赵先生连续大量试药,“大便仍如稀面酱,但出现了腹痛”。是整体阳气受伤的体现。
本来,白芍可以调腹痛。而先生反而腹痛。也说明只说腹痛,实有积阳之痛与积阴之痛的区别。
个人理解,中药的功效应该与阴阳应象相参,与西药的直接作用完全两回事。
仅供参考。
--------------------------------------------------------------------------------
-- 作者: 薄涛
-- 发布时间: 2008/01/26 02:06pm
"白芍有泻下作用。古人不很重视这一点"
有的
虞传:“白芍不惟治血虚,大能行气。古方治腹痛,用白芍四钱,甘草二钱,名芍药甘草汤。盖腹痛因营气不从,逆于皮里,白芍能行营气。。。。”
陈修园:"芍药气平下降,味苦下泄而走血,为攻下之品,非补养之物也。
等等
--------------------------------------------------------------------------------
-- 作者: 薄涛
-- 发布时间: 2008/01/26 02:08pm
《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注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
《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
--------------------------------------------------------------------------------
-- 作者: 丁和
-- 发布时间: 2008/01/26 08:11pm下面引用由薄涛在 2008/01/26 02:06pm 发表的内容:
"白芍有泻下作用。古人不很重视这一点"
有的
虞传:“白芍不惟治血虚,大能行气。古方治腹痛,用白芍四钱,甘草二钱,名芍药甘草汤。盖腹痛因营气不从,逆于皮里,白芍能行营气。。。。”
陈修园:&qu ... 白芍大能行气,还是通过补中和阳,行“阳独胜则止”之气,赵先生的腹痛就说明,白芍制阳太过,营气也逆于里。
“阳为气,阴为味,味厚则泄,薄则通”
老年人阴精亏损,阳气脆弱,故白芍、甘草易于调阴阳而通便。
--------------------------------------------------------------------------------
-- 作者: 代肖言
-- 发布时间: 2008/01/30 01:45am
白芍治腹痛,不等于大能行气。它适用于腹中急痛——即今所谓痉挛性疼痛——与木香、香附、乌药、五灵脂等(也能治腹痛)作用机理不同。
--------------------------------------------------------------------------------
-- 作者: bulma
-- 发布时间: 2008/02/08 01:10pm下面引用由五积散在 2008/01/15 10:00pm 发表的内容:
中药不能用西医的观点来验证.
对于脾虚之人,白芍就有泻下作用. 确实如此。我曾治一盛年男子,多怒嗜酸,腹痛即泻,日3-4次,面肌痉挛。脉弱。当时刚上临床,觉得这还不简单吗,径与痛泻要方,白芍用了30g,结果病人吃了就腹泻加重,日行5-6次,埋怨不止。当时想起“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真是名言啊
--------------------------------------------------------------------------------
-- 作者: 印东杰
-- 发布时间: 2008/02/09 04:55am
.《本草经疏》:"白芍药酸寒,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肠胃中觉冷等证忌之。"
急性毒性:芍药的甲醇提取物6g/kg腹腔注射,大鼠和小鼠自发运动抑制、竖毛、下痢、呼吸抑制后大鼠半数死亡,小鼠在2日内全部死亡。灌胃给药未见异常。芍药甙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为3.53g/kg,腹腔注射为9.53g/kg,灌胃不死。白芍总甙小鼠和大鼠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125mg/kg和301mg/kg。另报道小鼠静脉和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159mg/kg和230mG/kg,灌胃>2500mg/kg,无明显中毒症状,也无死亡。亚急性毒性:给大鼠灌胃芍药甲醇提取物每日1.5g/kg和3.0g/kg,连续21日。低剂量组可见尿蛋白升高。高剂量组体重明显减轻,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均显著下降,平均红细胞体积和红细胞分布幅有显著增加,提示可能为巨红细胞性贫血,两剂量组脾脏均肿大,其增重与剂量有关,可见脾窦扩张和充血。肺重量也显著增加。长期毒性:白芍总甙50mg/kg,1000mg/kg和2000mg/kg给大鼠灌胃,每日1次,连续90日,除血小板数升高外,未见明显异常。致突变试验:经鼠伤寒沙门菌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ICR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表明白芍总甙无致突变活性。
--------------------------------------------------------------------------------
-- 作者: luoyu520
-- 发布时间: 2008/02/09 10:29am
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得其环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