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须弥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该置顶的帖子(转帖白先生的帖子)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4-3-2 11:08:39 | 只看该作者

最该置顶的帖子(转帖白先生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4/03/01 10:48pm 发表的内容:
我补充一句话:
没有使用权,就没有发言权。
中药很多的毒药,我都是亲自尝过的,附子在我的感觉里,没有毒,我这个体质100克我都吃过,炖汤喝,不过就是感觉浑身燥热罢了。
只能说明那时那可对你没有多大毒副反应。
12
发表于 2004-3-2 11:13:19 | 只看该作者

最该置顶的帖子(转帖白先生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4/03/02 00:26am 发表的内容:
我认为你没有发言权,你认为呢?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何必滥竽充数,不懂装懂?
你就是抢救过1000个附子中毒的又如何?说明你什么问题?
这是中医论坛,先生!
事关人命,不能以中医压人
13
发表于 2004-3-2 11:22:24 | 只看该作者

最该置顶的帖子(转帖白先生的帖子)

中医首先是医。
14
发表于 2004-3-2 11:53:01 | 只看该作者

最该置顶的帖子(转帖白先生的帖子)

嗨,中医和西医在这里有点鸡同鸭讲的味道了。我这个外行插一句。谈到用药的安全性,西医求的是一个与特定患者无关的普遍安全性。所以老白才有那样的言论。在西医框架里应该就是那样的,各位中医了解就行了,何必与他争执呐。反过来说中医则是没有偏性不为药,一种药吃下去不引起反应那就不是药而是饭了。而中药的使用前提是辩证论治,没有非处方药一说。附子也好,木通也好,善用者,运斤成风,误用者,砸破脚,没有本事,骂斧头干什么!
15
发表于 2004-3-2 12:03:17 | 只看该作者

最该置顶的帖子(转帖白先生的帖子)

楼上发的有礼,呵呵,一笑。
其实我觉得这是用药的方法问题,附子有毒大家都知道,用量应谨慎肯定没错——我没让大家不用啊。但是,起始剂量就超过药典就未免有点孤注一掷的味道了,中病则已,不中又如何?首先应该自问一下,这样值得吗?
记得张锡纯乃是用石膏的行家,于一7岁小儿初用石膏时,尚且一两、二两至三两逐渐增加,何况诸位用附子?
16
发表于 2004-3-2 12:45:26 | 只看该作者

最该置顶的帖子(转帖白先生的帖子)

对于用药,每一位医生都有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对症.
就是甘草,也有用三克,也有用三十克.但也有的方子中不用.多用,少用和不用.都有他的理由.
同样,我们要注意一个不能"滥用"的规距.小心无大错.
但是,我们也不要陷进那种不问原委,一概否定的态度.这种态度也不是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尤其是,隔行如隔山.同是医道,两种体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
治病用药,不能一概地认为有把握.只有命中病情,才算数.我们也要有精神准备,万一出了差错如何处理?
记得,有一个笑话:有一个医生,误治一个病人,半夜病家要打医生,医生跑到河边,前边无路可走,好在医生会游泳.就跳下水去逃生.
回家后,看到儿子在读医书.他立即把儿子手中的医书扯下来,说,"不忙读医书,先把游泳学熟再说."
这就是,"要会游泳,就要跳下水去".
17
发表于 2004-3-2 13:01:51 | 只看该作者

最该置顶的帖子(转帖白先生的帖子)

同意此帖置頂﹐當年楊醫亞先生主持編寫“附子研究”﹐在當時已屬全面﹐為總結之作。如今論壇上有關附子之爭論﹐不但毫無新意﹐若再鬧出附子無毒之謬論﹐就更屬無知。不過上文解救處理之法皆為西醫之法﹐中醫大概有貳拾幾種解救方法﹐十幾個方子可用﹐因中毒程度及發展變化而用法不同﹐基本都是從控制症狀﹐增強肌體自身解毒功能﹐消除毒性在體內之停留入手﹐建議也貼在這裡﹐讓大家多了解一下。
18
发表于 2004-3-2 19:33:08 | 只看该作者

最该置顶的帖子(转帖白先生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whitecoat2004/03/01 11:10pm 发表的内容:
所以,附子的机体反映有着极大的个体差异。既然如此,还是小心为好——比如,如果首剂处方就给数十或者上百克,风险实在太大!
这话说的还算公正。
我临床使用附子,就 第一次先煎,三剂之后,病家反应不大,就不先煎了。
我至今为止,还没有听说有什么嘴麻.....虽然每次都问,一例都没有。生南星到是嘴麻。
就四川生产的附子(白附片)我抓一把熬水喝(大概就30克)基本没有什么反应,不然你也尝尝
19
发表于 2004-3-2 19:50:57 | 只看该作者

最该置顶的帖子(转帖白先生的帖子)

唬我 !
20
发表于 2004-3-2 19:56:02 | 只看该作者

最该置顶的帖子(转帖白先生的帖子)

实情,川中做菜很多有附子的,我尝过的,好像也没有什么反应。不过有人出鼻血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4 14:24 , Processed in 0.06117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