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五积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脉学研讨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12-22 09:14:28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脉学研讨

挺有意思的,从对气的了解,尝试分析,请五积散先生公布谜底,这可又是教材的不足之处哦。
个人理解桂枝汤证是营气被郁,生气受阻,当右手出现浮缓脉?麻黄汤证是卫气阳盛,中外邪伤气,当左手出现浮紧脉?身体段好象没有交错反映?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2 22:36:50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脉学研讨

下面引用由丁和2007/12/22 09:14am 发表的内容:
挺有意思的,从对气的了解,尝试分析,请五积散先生公布谜底,这可又是教材的不足之处哦。
即便是大饼套在你的脖子上,可能你一样会饿死,因为你还是有理由:他没喂我。
13
发表于 2007-12-23 11:23:56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脉学研讨

我来与五先生 解闷。
浮、紧現於右;浮、缓见於左。
浮为风,紧为寒。邪侵卫,肺主卫,故现於右。
浮为风,缓为虛。邪伤营,心主营,故见於左。
脉之要,虛、实而巳,五先生 早已了然。
虛、实为纲,以握其要;浮、沉、迟、数等为目,以助其情。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3 22:25:51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脉学研讨

下面引用由神农侍者2007/12/23 11:23am 发表的内容:
虛、实为纲,以握其要;浮、沉、迟、数等为目,以助其情。
神农先生说的很对。
脉理,医理,药理,其实全都是一脉多支而已。
15
发表于 2007-12-25 20:07:08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脉学研讨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7/12/22 10:36pm 发表的内容:
即便是大饼套在你的脖子上,可能你一样会饿死,因为你还是有理由:他没喂我。
啊,如果是老大不小饿死,那一定是有福之人;如果是医生,一定是混世魔王。

神农侍者  

  我来与五先生 解闷。浮、紧現於右;浮、缓见於左
浮为风,紧为寒。邪侵卫,肺主卫,故现於右。浮为风,缓为虛。邪伤营,心主营,故见於
脉之要,虛、实而巳,五先生 早已了然虛、实为纲,以握其要;浮、沉、迟、数等为目,以助其情。

“缓见於左”好象在那里见过,应该是书上的统一调门,但本人近二月恰巧在试桂枝汤加减
一系列方剂,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外则指甲角空半个米大小,是气从那儿出的原因。人体精神力气良好。
以前活血、行血中气的药,反应在下肢大趾,活血药趾甲见薄,先左脚后右脚;行血中气的药,趾甲见空,象灰甲,但养阴复原后,趾甲也平滑。能请帮助解释一下吗?
又“缓为虛”。《伤寒论》有“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脉经序“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则“虚”不象“缓”的主要意思?
16
发表于 2007-12-26 10:47:14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脉学研讨

下面引用由丁和2007/12/25 08:07pm 发表的内容:
啊,如果是老大不小饿死,那一定是有福之人;如果是医生,一定是混世魔王。
神农侍者  
  我来与五先生 解闷。浮、紧現於右;浮、缓见於左
浮为风,紧为寒。邪侵卫,肺主卫,故现於右。浮为风,缓为虛。邪伤营!?..
丁和先生:
    因外?数天,回港再与先生 研讨。
17
发表于 2007-12-26 10:51:04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脉学研讨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7/12/23 10:25pm 发表的内容:
神农先生说的很对。
脉理,医理,药理,其实全都是一脉多支而已。
五先生:
得其要者,一言以终。好!
18
发表于 2007-12-29 17:55:34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脉学研讨

下面引用由神农侍者2007/12/23 11:23am 发表的内容:
我来与五先生 解闷。
浮、紧現於右;浮、缓见於左。
浮为风,紧为寒。邪侵卫,肺主卫,故现於右。
浮为风,缓为虛。邪伤营,心主营,故见於左。
...
虽然左右不差,但个人以为此解已离伤寒本意,因为用营卫脏腑解伤寒总难痛快凌厉。
19
发表于 2008-1-1 18:39:15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脉学研讨

[这个贴子最后由神农侍者在 2008/01/01 06:52pm 第 2 次编辑]

丁和先生:
    〝行血中气的药,趾甲见空,象灰甲,〞此是肝阴不足。
     缓脉所主有二 :一为虛;一为常。
     《伤寒论》:〝脉缓者,名曰中风。〞〝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此言其虚也。
     愚去年所遇桂枝汤症约拾数例,或两寸浮,左大,右缓;或左右缓而左寸浮;或右缓左细而寸浮,皆以汗出为主症,治以桂枝汤法,或加人参而愈。
     诊症之难,难在其整体辩證,以定其虚、实。
   
20
发表于 2008-1-1 19:12:33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脉学研讨

下面引用由古水流2007/12/29 05:55pm 发表的内容:
虽然左右不差,但个人以为此解已离伤寒本意,因为用营卫脏腑解伤寒总难痛快凌厉。
古水流先生:
   
    虽〝左右不差〞,但与愚临床所见:缓多见於右脉,有所不符,先生 可知其义?
    点到即止之解说,当然难已痛快凌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8-3 16:48 , Processed in 0.08230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