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胡来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问:怎样理解太阴病辩证论治?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4:28:44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怎样理解太阴病辩证论治?

学会分析:
本条是叙述脾阳恢复时所见到的两种不同病理变化。一种与阳明篇187条从首句起至不能发黄句止的病理变化相同,可相互联系体会。另一种病理变化所出现的症状是,当脾阳复振时,患者不但有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同时突然感觉心烦。心烦是阳气内复的一种自觉症状,表示正气有足够的力量抗邪。通过激烈的正邪斗争之后,继之便腹泻十多次,每腹泻一次,腹满的感觉随之而减轻。腹泻停止之后,一切症状乃随之而消失,这是因为脾阳巳恢复正常脾家实,肠中湿热秽浊的病邪巳被排除出去,腐秽当去的缘故。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4:35:29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怎样理解太阴病辩证论治?

二:治疗原则
227条原文: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4:35:58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怎样理解太阴病辩证论治?

提要
揭示太阴寒湿的治则当温化。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4:36:28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怎样理解太阴病辩证论治?

学会分析:
病人腹泻而口不渴的,吾认为不一定都属于太阴病,因为寒泻日久,津液受伤,或阳虚不能化生津液时,也有口渴的;热泻初起,津液未伤,也不一定口渴。谓属太阴,必有太阴的主证腹满,即自利而腹满者,才能称为属太阴。太阴病是由于寒邪入侵,使脾阳受伤,造成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而致寒湿相合而成,所以应当根据寒湿的轻重,选用理中,四逆等温药治疗。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4:37:22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怎样理解太阴病辩证论治?

276条
原文: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4:37:42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怎样理解太阴病辩证论治?

提要
为太阴感受风寒外症的治则。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4:38:03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怎样理解太阴病辩证论治?

学会分析:
本条举脉略症,详见278条。脉浮兼缓弱无力。据宜桂枝汤句推测,当有营卫失调之自汗。风寒留恋肌表,在里寒湿未盛,故无寒湿下注之自利。病机在外,故当解外。如失治将转为太阴下利之内症。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4:39:05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怎样理解太阴病辩证论治?

三:兼病治例
279条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6:05:44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怎样理解太阴病辩证论治?

提要
揭示太阴寒湿的治则当温化。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6:06:33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怎样理解太阴病辩证论治?

学会分析:
病人腹泻而口不渴的,吾认为不一定都属于太阴病,因为寒泻日久,津液受伤,或阳虚不能化生津液时,也有口渴的;热泻初起,津液未伤,也不一定口渴。谓属太阴,必有太阴的主证腹满,即自利而腹满者,才能称为属太阴。太阴病是由于寒邪入侵,使脾阳受伤,造成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而致寒湿相合而成,所以应当根据寒湿的轻重,选用理中,四逆等温药治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9 08:15 , Processed in 0.05383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