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0灿烂阳光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5-19 13:19:0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这灌水机制,不知谁捉摸出来的?变相堵嘴,可谓是又一新发明。论坛若千口一词的话,还设它干啥?
不知是不是变相“逼良为娼”
12
发表于 2009-5-19 13:31:0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周潜川先生内证功夫与中医相融合,此方向,本当是"大中医"的终极目标,可惜,不易实践.
    道家养生与中医关系密切,且很多东西领悟犹深.但易是学术无底洞.还当有所取舍.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14:29:5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岐黄源于道。《周易》《黄帝内经》  老子《德道经》是中国的根文化。医道相通,医易相通。
14
发表于 2009-5-19 16:34:2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医立道才存,无医不言道!鄙人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喋喋不休,这正是医有否封建迷信色彩,它是不是要让这“人生堪怜的世界”在由“鬼神大仙们”一个劲信马由缰的搅弄得“一沓糊涂”?!
楼上那位朋友说的对,周潜川前辈的足迹,痛涉心肺。如何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而让医道文化造福社会,“医道”决不退避三舍。无论是被“強暴”还是“劝奸”,或是引邪上路,纯正中医之道,必为中医的新生崛起无惜得罪天下诸公。
今世不让干明白,那就豁出命去,先把它说明白。万不可谬种流传贻害良人……
15
发表于 2009-5-19 16:54:5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周潜川先生是披露中华“导引按跷医术”第一人。绰号“假老道”,外号“口不二价”,医界诸多前辈也均称他为“小神仙”在当时“气功界”堪称“一绝”……。由此可见他的医术……
潜川先生一生的失误,即在不明是实兑实,错把医当仙,而犯了“虚妄”代实里的“糊涂”……
血的惨痛教训,后辈自当深省。切不可以一时浮臊去求“急功近利”,到头来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众生……
16
发表于 2009-5-19 17:48:1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甚为正确,问题是,有谁能大道至简的告诉我,如何把易转化成太医?
17
发表于 2009-5-20 07:35:4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对别人不大了解,但对“峩眉”传人周老爷子来说,俺还见过,也听师辈们介绍过……。我作为昆仑医道的关门弟子,今天面对历史里的陈迹往事,还周前辈一个“公道”,这不仅是为中医正名、正身、正言以正行,其中更涉猎到中医到底是什么与为什么……
武当以武功扬天下,武当传人也曾与官府合作扬“道”。但那个“道”不是以医为主,而是“兼习”……
峩眉以,白云禅师分系,禅师未入佛门之前据说是宋朝御医(详见《黄帝歧伯按摩十卷》)……
眼下讨论旧时的派系分宗,没有什么价值;至于那派有否代表也没有什么实用性。关键是谁能把中医里的“道”,说清楚,讲明有关“医道”里的“道理之道义,以及道德、道法之道行”甚为重要。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5-20 09:26:2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中国的根文化是道德文化,老子《道德经》是春秋时期写的,是对最早的中国文化《易经》,《黄帝内经》的高度总结,而中国的道教建立于汉朝,可见《道德经》比中国的道教早多了。《道医学》未必就是和宗教有关,也许是追本溯源,是中国最朴素的医学的再现。物极必反,现在中医的发展步履维艰,也许《道医学》可以引领中医再次走向世界医学的巅峰!
19
发表于 2009-5-20 12:25:1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不论谁说,谁说都只是在阐明道理。辩论辩论吗!
谁脸最急,只有“假装正经”之人。论医有道,反论道里有医,这原本不矛盾。但事有先后,物有轻重缓急。本主题讨论的是中医以“医道”为是,还是遵循“道医”,两者自它的理是理非。中医振兴不能糊了巴涂的去搞“虚热”。自古医家与道家,系学同源,但未必一个是以“医疗救渡”为主,另一个则以“修恃全为”。
在追索历史足迹过程里,会让我们有其足以为借鉴用。至于攀亲槭的亊,本与“医道”、“道医”无关。20楼的朋友,愿拿自己的名头说事,那就讲两句,“法于阴阳,合于数术”,在你的那个“门”是如何体现的可好?
草民必当洗耳恭听
20
发表于 2009-5-20 12:36:5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把本以简单的问题无需要搞烦琐化,中医与宗教实有其“不解之缘”。在今天的“盛世和谐”社会,传统文化己成为“和谐”中凝聚国人的中流砥柱。
既然我们谈和谐,那就离不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当是如何!
这里的答案,我们老祖宗早己做过明示:在“天人合乛”“人天合一”中求取互为返证。
它就是以实而论“医道”---中华传统文化的龙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0 03:44 , Processed in 0.12010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