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绿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就道医学相关认识第二次与溪流版主交流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7-15 11:06:18 | 只看该作者

就道医学相关认识第二次与溪流版主交流

"<<黄帝内经》确实贯彻和渗透着《易经》和《道德经》的思想和理念,它毫无疑问是中医学的传统典籍"_____楼上朋友肯定了传统典籍是中医的源泉,已然不错.
某些版主居然提出中医不要文化,只要疗效的"论调",岂不悲乎!
12
发表于 2009-7-15 11:57:15 | 只看该作者

就道医学相关认识第二次与溪流版主交流

我认为要把什么"乘龙飞天,"“饮上池之水,隔垣而视人”等问题解释清楚,是相当重要的,如果解释不清楚,那就说明道医在愚弄百姓,愚弄全中国人民.......
13
发表于 2009-7-15 20:47:25 | 只看该作者

就道医学相关认识第二次与溪流版主交流

请教3楼:,("老子的原文是“道法自然”,这“道德文化”算是哪里的自然?)-_____这个道德文化是哪儿不自然了?
(道德”和“文化”必然是人类产生之后的产物,)______老子曰:有物昆成,先天地生.......吾未知其名,强名曰道.     看看你对老子的道德的理解.
没学过传统的经典,就不要下妄语,贻笑大方而硬充胖子,会为世人所诟的.
学术跟帖,是要学习的.
14
发表于 2009-7-15 21:22:05 | 只看该作者

就道医学相关认识第二次与溪流版主交流

[这个贴子最后由gl0101在 2009/07/15 09:24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绿柳2009/07/14 09:57pm 发表的内容:
2、道医学与黄帝内经在基本理论上是一脉相通的,都根源于中国的传统道德根文化体系,借用伤寒论坛上gl0101的原创文章或许能部分说明。
http://www.shanghan.com/bbs/thread-55580-1-1.html
河图、洛书、《周易》、《道德经》、《黄帝内经》的几个理论模型的对应关系
   河图                        河图
   洛书                                    洛书
   周易      太极  两仪  四象              八卦
   道德经    道    阴阳
   黄帝内经  道    阴阳  四时  五行  六经  九宫
《周易》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道德经》中说:一阴一阳之为道。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黄帝内经》中说:阴阳五行者,天地之道也。
   《黄帝内经》中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因此认为,《周易》中的太极与《道德经》和《黄帝内经》中的道有对应关系;《周易》中的两仪与《道德经》和《黄帝内经》中的阴阳有对应关系。
   因此认为,河图与《黄帝内经》中的五行有对应关系;洛书与《周易》中的八卦和《黄帝内经》中的九宫有对应关系。
   因此认为,《周易》中存在一个与《道德经》和《黄帝内经》中的道模型相对应的太极模型,存在一个与《道德经》和《黄帝内经》中的阴阳模型相对应的两仪模型,存在一个与洛书和《黄帝内经》中的九宫模型相对应的八卦模型。
   因此认为,《道德经》存在一个与《周易》的太极模型和《黄帝内经》的道模型相对应的道模型,存在一个与《周易》的两仪模型和《黄帝内经》的阴阳模型相对应的阴阳模型。
   因此认为,《黄帝内经》存在一个与《周易》的太极模型和《道德经》的道模型相对应的道模型,存在一个与《周易》的两仪模型和《道德经》的阴阳模型相对应的阴阳模型,存在一个与河图相对应的五行模型,存在一个与洛书和《周易》的八卦模型相对应的九宫模型。
   因此认为,《周易》的太极模型及《道德经》和《黄帝内经》中的道模型,同样有天、地、人之别,同样地人法地、地法天。
   因此认为,《周易》的两仪模型及《道德经》和《黄帝内经》中的阴阳模型,同样有天、地、人之别,同样地人法地、地法天。
   因此认为,河图和《黄帝内经》的五行模型,同样有天、地、人之别,同样地人法地、地法天。
   因此认为,洛书与《周易》的八卦模型和《黄帝内经》中的九宫模型,同样有天、地、人之别,同样地人法地、地法天。
   我相信,以上模型的确立或者恢复,有助于我们科学解读河图、洛书、《周易》、《道德经》、《黄帝内经》,有可能为我们科学解读河图、洛书、《周易》、《道德经》、《黄帝内经》进而破译中国密码打开一个缺口、铺平一条道路。
   我注意到绿柳先生关于“道医学与黄帝内经在基本理论上是一脉相通的,都根源于中国的传统道德根文化体系”的说法。请问先生:“道医学与黄帝内经在基本理论上是一脉相通的,都根源于中国的传统道德根文化体系”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是否可以理解为《道医学》与《黄帝内经》在基本理论上是一致的,都根源于《易经》、《黄帝四经》、《黄帝内经》、《老子德道经》?这么说的根据是什么?《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也根源于《黄帝内经》吗?请赐教,谢谢。
15
发表于 2009-7-15 21:54:10 | 只看该作者

就道医学相关认识第二次与溪流版主交流

中国中医药报,从前是我的最爱,订了好长时间。但看到现在的论坛版主们,最好不是报社的人,不然就太令人失望了,对于不同意见,删除帖子,删除人家的注册名,没有谩骂,没有攻击,只是不同意你们的意见而已,何必呢!如果真是报社的人做的版主,请您说明,我会让我认识的所有的人不再订医药报,人格决定了企业,人格如此,它的东西不看也罢。
16
发表于 2009-7-15 22:01:16 | 只看该作者

就道医学相关认识第二次与溪流版主交流

下面引用由绿柳2009/07/14 09:57pm 发表的内容:
回复溪流版主:您质询一词用的妙,我本来想就您的观点做些交流,但您似乎将此做为一种挑战,观您字里行间颇有几分的火药味儿,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从您的话中猜测您研究中医也数十年了,对于医学事业的发展想必 ...
[[德具有品格性和能量性,可分为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分别对应于人体的肝肺心肾和脾五大系统]],你说:[[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分别对应于人体的肝肺心肾和脾五大系统]],你的根据在哪???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9年07月15日 10:02pm 时添加 -=-=-=-=-
你把医学当什么了???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7-15 22:04:13 | 只看该作者

就道医学相关认识第二次与溪流版主交流

回复溪流版主:您即然如此穷追,而且如此坚决,我只好说的再明白一些了。
1.黄帝乘龙飞升和扁鹊“饮上池之水,隔垣而视人。是历史上记载的,不是任何的的杜撰,是真是假,您问历史好了!
2、对于巫的态度和认识,我已经在文中直接回答您了。您将我的话解读为“扁鹊的隔墙识人是属于巫道修身慧观的高人”,不知从何而解?!!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7-15 22:24:47 | 只看该作者

就道医学相关认识第二次与溪流版主交流

回复g10101先生,首先我引用的文章作者是否与您是同一人,尚不能确定。暂且当作同一人称谓。非常偑服您有如此研究和见解!正如您文中所列的以应关系,从中不难看出河图、洛书、《周易》、《道德经》、《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是有统一性的,是一个大系统。
中华道德根文化体系,是指的伏羲的易道文化,黄帝的法道文化,老子的德道文化,其代表作分别为《易经》《黄帝内经》《黄帝四经》《德道经》。 《道医学》之道,即指道德根文化体系中的道。
《黄帝内经》的作者是否为黄帝本人,暂无法考证。如果按现在的定论,其成书年代应晚于根文化体系时代。从其内容上看,《内经》的理论也是来源于道德根文化体系的,这一点我在文已经列举了《内经》中的部分原文以资佐证。
19
发表于 2009-7-15 22:31:47 | 只看该作者

就道医学相关认识第二次与溪流版主交流

   道德的离失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这就是楼主作为道医的基本观点!
   动物也会生病,它们也是因为道德的离失?
   如此信口雌黄,还称与溪流先生一样,为中医药事业探索不懈的中医药工作者?
   建议溪流先生保重身体,不与这类“学者”辩论!太没意思了!
20
发表于 2009-7-16 07:19:01 | 只看该作者

就道医学相关认识第二次与溪流版主交流

呵呵,太令人伤感了,争论的如此辛苦。
谢谢溪流先生和绿柳先生的辩论,至少令我大开眼界。
送给两位一段视频看看,没其他意思,休闲娱乐放松一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nPRY_ZSlD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4 11:15 , Processed in 0.08139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