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wangmengy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傅景华:中医现代发展的战略目标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7-16 14:12:2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傅景华:中医现代发展的战略目标

下面引用由tjwj2009/07/16 01:43pm 发表的内容:
这不能说明《道医讲义》就是真道!
嘿嘿,有“文化”就发几个批判性的学术帖子————老在论坛随地“方便”————成何体统?
12
发表于 2009-7-16 14:20:5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傅景华:中医现代发展的战略目标

何发何展?尊能用能!!!
阳奉阴违,害人伤己!!!
13
发表于 2009-7-16 14:22:4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傅景华:中医现代发展的战略目标

听说《道医学》作者具有“找回三魂七魄的技能和方法”,请问什么是“三魂七魄”?请不要缩回去,拉出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7-16 15:08:2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傅景华:中医现代发展的战略目标

下面引用由tjwj2009/07/16 02:22pm 发表的内容:
听说《道医学》作者具有“找回三魂七魄的技能和方法”,请问什么是“三魂七魄”?请不要缩回去,拉出来!
看来卖‘膜膏药’的“李半仙”有如下脑*症状————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9年07月16日 03:08pm 时添加 -=-=-=-=-
“。。。。。。但有人还从网络的角度,列举了网络脑残的症状:即在博客、论坛看到一篇新帖子的第一个反应是抢沙发占板凳;没有耐心去阅读完一篇文章,便急于去发表自己看法;对不管是否能阅读明白的文字都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凡是不符合自己看法的文字都容易暴怒;对参与的事情往往处于无意识状态;喜欢排队、只有支持和反对两种反应;从来都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没有羞耻感,这是童年不健全在成年的表现;缺乏对事物细节的连贯分析和判断;当对一件事情无力做出判断时,表达语无伦次,但坚决要表达;不会换位思考和反省自己;对一件事情不表达自己看法会感到很难受;容易盲目崇拜一个人,但却给自己找到无数理性的理由。  。。。。。。”
15
发表于 2009-7-16 15:27:3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傅景华:中医现代发展的战略目标

妖语者,妖怪也。妖怪者,妖语也。降妖伏魔孙大圣,金棒一挥定乾坤。笑看世界多妖怪,不打天下难太平。
为善者,善气至;为恶者,恶气至。此太上垂惩劝之旨也!过无大小,天皆知之。其恶不止,便见鬼门。为恶于明显者,人得而诛之;为恶于幽暗者,鬼得而诛之。
16
发表于 2009-7-16 15:39:0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傅景华:中医现代发展的战略目标

    1   【非典型性肺炎是以西医病理命名的疾病,目前尚未阐明其病因病理的实质,亦无特异性的防治方法。就中医病因病机而言,其属于温病的范畴。温病与温病不同,更与流行感冒大异,用温病、流感的理论与实践进行"非典"的防治,包括所谓"辨证论治"、"卫气营血",以及统一使用健脾益气、发表祛湿、清热解毒之法等,均非所宜。】
     2    【类似这种气运周期中出现的疾病流行不胜枚举。如1956年为农历丙申年,该岁六气所属司天之气为少阳相火,三之气少阳相火主气,少阳相火客临,其时乙型脑炎流行,病者多高热抽搐,著名中医蒲辅周老先生用白虎汤加减治愈多人。】
===========================================================================
     该付景华系夸夸其谈、哗众取宠、、之类!
     以上两段就是证明!
     1   【用温病、流感的理论与实践进行"非典"的防治,包括所谓"辨证论治"、"卫气营血",以及统一使用健脾益气、发表祛湿、清热解毒之法等,均非所宜。】
     他付景华拿出什么办法了?红口白牙说别人是妖怪容易,怎么证明自己不是妖怪?付景华自己拿出个办法来,再说别人不行!
     2   请付景华运用五运六气推论一下H1N1流感在中国流行的趋势!他敢吗?!
我敢断言他没有能力!
     口号式的呼叫,没有任何实际内容!自欺欺人尔!
     他推崇的道医或者医道也一定是自欺欺人!哗众取宠、空洞无物!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7-17 00:49:5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傅景华:中医现代发展的战略目标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7/16 03:39pm 发表的内容:
1   【非典型性肺炎是以西医病理命名的疾病,目前尚未阐明其病因病理的实质,亦无特异性的防治方法。就中医病因病机而言,其属于温病的范畴。温病与温病不同,更与流行感冒大异,用温病、流感的理论与实践进行&q ...
傅景华如能被你“扳倒”————那你就是“国医太师”了,嘿嘿,试试看!
————————————————————
http://www.315jp.com/article.php?article_id=545
国宝级名老中医简介
--------------------------------------------------------------------------------




邓铁涛





男,1916年10月生于广东开平县,从医69载。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广州中医药大学
终身
教授,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国务院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擅治心血管疾病,擅于运用中医脾胃学说论治疑难杂症,如重症肌无力、萎缩性胃炎、红斑狼疮等。1986年主持国家“七五”攻关项目-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课题,成果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朱良春





男,1917年生于江苏镇江,早年拜孟河御医世
家马惠卿
先生为师,后师事
章次公
先生,深得其传,从医69载。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擅治内科杂病,擅用虫类药治疗疾病,先后研制了“益肾蠲痹丸”、“复肝丸”、“痛风冲剂”等中药新药,获多项部、省级科技奖。










颜德馨





男,1920年生于江苏丹阳市,先贤亚圣颜渊之后裔,自幼从父江南名中医颜亦鲁学医。全国著名中医理论家、中医临床学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提出“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学术观点及调气活血为主的“衡法”治则,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路志正





男, 1923生于河北藁城,中医世家。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精通中医典籍,擅长中医内科 、针灸,对妇科、儿科等亦有很深造诣。擅长针药并用,同时特别重视食疗,圆机活法,因证而施。擅治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儿童多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脑瘫等疑难病,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临床经验。










任继学





男,1926年生,吉林扶余人,中共党员,全国著名中医学家,长春中医学院
终身
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是我国中医急诊学的开拓者之一,德艺双馨。承担了国家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医药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临床及实验研究”等重大攻关课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吉良晨





男,字晓春,满族,北京市人,1928年出生。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他把医、武、气三法融于一身,为买氏形意四代传人,露蝉门下五世弟子,汇通诸家,博采众长,师古而不泥古。他擅长运用补益肝肾、调理脾胃等方法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尤其是脾胃病、男性病等疾患。国家基本药物领导小组成员、卫生部药典委员、药品审评委员。










金世元





男,中共党员,北京市人,1926年出生。1940年到北京市复有药庄学徒。全国著名中药、中医学家,北京中医药学院客座教授,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中药鉴定、炮制、调剂及教学工作,对中药经典及中药临床药学有较深造诣,被中药界称作“国药泰斗”。





张学文





男,1935年出生于陕西汉中一医学世家,自幼跟父亲学习中医。陕西中医学院院长、教授,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是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专家,在中医急症、中医脑病、温病学、疑难病、活血化瘀等诸多研究领域均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获国家、省部、厅局各级奖励20余项。










靳  瑞





男,出身于广州中医药世家。全国著名中医针灸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

教授,211工程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岭南针灸新学派靳三针创治人。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待遇。发明了“颞三针”治疗中风后遣症,“智三针”治疗弱智儿童,“启闭针”治疗自闭症,“定神针”治疗多动症,“老呆针”治疗老年性痴呆等。1998 年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奖。










石学敏





男, 1938出生于天津市,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教授。在“醒脑开窍” 针刺法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了“中风单元”疗法,并先后发明“脑血栓片”、“丹芪偏瘫胶囊”针药并用,为治疗脑血管病开创了新的思路。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 年获何梁和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1 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奖。










晁恩祥





男,1935年生于河北唐山,1962年首届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被北京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学院聘为教授,著名中医专家。参与了2003年非典的会诊、防治方案制订、人禽流感的诊疗方案的工作及肺系病新药开发和研究,是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的学术牵头人之一,对肺系病及脾胃肝胆病有较丰富经验。曾四次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










孙树椿





男,1939年生于河北,著名骨伤病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新药审评委员。创立了一整套对颈椎病诊断和治疗的独特方法,并开发研究出了一系列治疗各型颈椎病的中药方剂和中药新药,其中“颈痛颗粒”已获新药生产证书。1993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曰庆





男,1946生于山东省章丘,1970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泌尿男科学专家,长期从事泌尿外科、男性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能熟练应用中医理论诊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先后获得了北京市高等院校优秀教学成果1等奖和2等奖各1项,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2等奖1项,1994年度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焦树德





男,1922年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早年向外祖父学习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中日友好医院教授,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高热性疾病,肝、肾、胃、肠重病和各种疑难病。擅治危急疑难重病,创立了“尫痹”、“大偻”等新病名及诊治规律,创制了“尫痹冲剂”、“尫痹康复1号”、“尫痹康复2号”等新药。曾获部级科研成果奖1项。










张琪





男,1922年生于河北乐亭县。全国著名中医学家,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精于仲景学说,尤以对温病学研究精深,擅治多种疑难病症,如肾病、心病、痹病、消渴、肝病等,是我国中医肾病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曾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多项。










周仲瑛





男,1928年生于江苏如东县,家世业医,幼承庭训。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南京中医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擅长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优势,治疗各种急难病症。创建了“中医内科急症学”分支学科,主编教材、参考配套用书,为振兴中医急症医学奠定了基础。成果曾获省级奖8项。










何任





男,1921年生于浙江杭州,中医世家。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浙江中医学院
终身
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被誉为“中国研究《金匮要略》的第一人”,擅于经方辨治,研究和治疗经验誉满国内外。数十年来,撰写学术论文200多篇,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李乾构





男,1937年生于江西吉安县,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全国著名中医脾胃病专家,北京中医医院教授。精通中医基础理论,擅长治疗肝胆疾病、胃肠疾病和男科病,治病主张健脾和胃、调理气血、平衡阴阳,主编有《中医胃肠病学》、《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急症胃痛证治》等专著,获省部级、市局级科研成果奖10余项。










王永炎





男,1938年生于天津市。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及神经内科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脑病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先后主持与承担部局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是“清开灵注射液”的主要研制者之一。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主编和参编著作15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张伯礼





男,1948年出生于天津市,198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中医内科专家。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中医心脑血管疾病和中医药基础研究,提出益肾化浊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系统研究,创立脑脊液药理学方法,揭示了中药对神经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二等奖20项。授权专利16项。发表论文120余篇。










刘炳凡





男,1910年-2000年,湖南省汨罗市人。我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从医70余载。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刘老在脏腑辨证中形成了首重脾胃的诊疗体系,确立了“柔剂养阳”的治疗大法在临床应用之重要地位。刘老不仅医术精湛,治学严谨,而且医德高尚、廉洁奉公,永为后世尊崇。










李今庸





男,1925年生于湖北省枣阳市,幼承家业,在家乡行医。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学家。湖北中医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通晓中医内、外、妇、儿各科,尤以治疗中医内、妇科见长。被誉为全国中医药界“经典王”、“内经王”、“活字典”他教书育人,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的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治学严谨,医德高尚,深受人们的爱戴和尊敬。










陆广莘





男,1927年生,江苏人,先后从师上海陆渊雷,丹徒章次公,武进徐衡之。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他归结中医药学的学术思想为:“循生生之道,助生生之气,用生生之具,谋生生之效”。 提出的“肝血风瘀”和“脾津痰湿”两大课题,为探索中医基础理论和发展中医实验科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先后获卫生部和“七五”中标课题,其成果获部级一、二、三等奖。










王绵之





男,1923年生,江苏南通人。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方剂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
终身
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首部方剂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创建方剂学科。在辨证(病)论治,特别注重患者的社会性和寓防于治,曾治愈脑干肿瘤、小脑肿瘤、垂体瘤、格林巴利氏症、Ⅰ型糖尿病、先天性免疫功能低下等疑难病证。主编与参编著作9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










张灿玾





男,1928年生于山东省荣成。我国著名中医文献学家。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
终身
教授。从事临床、教学和中医文献研究60余年,在各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对中医文献研究机构创建、中医文献整理研究、学科理论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多项,其中《针灸甲乙经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释》分别获得国家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










史常永





男,1931年生于河北大名。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文献学家,辽宁省中医研究院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医内科,临床治疗推崇平衡阴阳、着重脾胃,久病调络,甘温化瘀。主编和编写出版《中国医学史讲义》、《实用中医内科学》、《史常永医学论文集》等,发表论文近百篇。










张镜人





男,1923年生,名存鉴,上海市人。我国著名中医理论家、中医临床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着丰富独到的经验与用药特色,颇多创新,如对急性感染性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冠心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均有深入的研究,疗效卓著,成果颇丰。医术日趋精湛的同时,对古典诗词的修养甚深,著有《张镜人诗集》,巨构佳篇,优美隽永。










朱南孙





女,1921年生于江苏南通,出身于沪上著名的中医妇科世家。我国著名中医妇科学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
阳医院
教授。行医六十余载,临床辨治倡“从、合、守、变”四法。善治妇科经、带、胎、产、杂各种疑难杂症,尤其在治疗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不调、闭经等疾病方面有显著疗效。“加味没竭汤对原发痛经中前列腺素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会基金奖课题,并通过鉴定,获1993年上海市科学进步二等奖。










胡建华





男,1924年生于浙江鄞县,194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师承中国著名中医学家丁济民、程门雪、黄文东。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擅治癫痫、帕金森氏病、血管性头痛、小舞蹈病、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症、精神分裂症、溃疡病、胃炎、结肠炎。在中医膏方进补方面造诣精深。获得上海市卫生局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三等奖、科技成果三等奖、临床医疗成果三等奖。










凌耀星





女,1919年生,浙江归安人,明代御医凌云十六世嫡传。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擅长中医内科,常针药并用,对癌症、肝硬化、慢性肾炎、垂体微腺瘤、儿童多动症等疑难病症尤有研究。膏方辨证施治的过程中,尤重脾胃,从《内经》理论出发证实了“脾胃”在“秋冬养阴”中占有主导地位。《难经》整理研究课题成果获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进步二等奖。










裘沛然





男,1916年出生于浙江省慈溪。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针灸学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长期从事中医教育和中医理论、临床研究,在中医基础理论、各家学说、经络、伤寒温病、养生诸领域颇多见解,对内科疑难病的治疗亦颇具心得。为培养中医人才做出了贡献。裘老不仅在医学上造诣高深,而且是一个通晓文史的学者和诗人。所主编和拟定的医学与诗文书籍达36部,从事《辞海》编辑工作逾50年。










黄保中





男,1931年生于陕西省长安县,为家传第三代中医。我国著名中医学家,西安市中医医院教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 和科研工作,擅长外感热性病、肝胆疾病的诊治,尤其对对流行性出血热、脑病高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的治疗,建树甚丰。










郭诚杰





男,1920年生于陕西省富平县。我国著名针灸学家,中医学家,陕西中医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从事针灸教学、临床数十年,被誉为“针灸治疗乳腺病专家”,在国内率先将乳腺增生病分为肝火、肝郁、肝肾阴虚、气血双虚四型辨证论治,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










傅景华





男,1945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著名中医专家、中医文献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中医理论研究、主持中医古籍整理、编辑、出版工作,抢救了大量中医古籍的珍本、善本。主编、参编出版了《中医临床大全》、《中医学原理》等50余部中医著作,发表论文100余篇,擅治各种外感热病、心脑血管病、肝胆病、脾胃病、糖尿病、肿瘤等疑难杂病,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谢海洲





男,1921年-2005年。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资深研究员、主

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从事中医工作60年,不仅深谙本草、娴熟医经,多年来他创制的方剂很多,如治疗血证的补肾生髓汤对再障、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等效果满意,且对治疗脊髓空洞症、老年性痴呆、脑血管硬化等也有良效。谢老一生治学谦虚严谨,溯本求源,精益求精,才能有今天的累累硕果,桃李芬菲,他的精神值得后来者共勉。










石仰山





男,1931年生于江苏无锡,为上海“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我国著名中医伤科、针灸学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以“十三科一理贯通”的辨证施治之古训,把中医各派的长处融汇应用于伤科临床,总结整理“石氏伤科”的理论体系、经验秘方、诊断手法以及外敷药剂型的改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课题四项,两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著有《中华名中医治病秘本-石筱山、石仰山卷》一书。










干祖望





男,1912年生于上海金山县。我国著名中医耳鼻喉科学家,中医现代耳鼻喉学科奠基人之一,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干老学验俱丰,擅治耳鼻喉科、口腔科等疑难杂病,第一个人发现、关注、报道了“喉源性咳嗽”、“多涕症”两个新病,现已为全国同行所承认与采用。撰有《尤氏喉科》、《中医喉科学》、《孙思邈评传》、《干祖望医话》、《干氏耳鼻咽喉科学》和《干祖望耳鼻喉科医案选粹》等著作。










罗金官





男,1935年生,是著名骨伤科专
家罗有明
女士的内侄和传人,北京罗有明中医正骨医院教授,著名中医伤科专家。认为中医伤科手法是以拿捏对位为准则,顺气行血、疏通经络为原则,即“顺行者气血通,逆行者气血阻”;提出“骨当正、筋当顺、瘀血散、气血通,正骨理筋手法灵,手到病除见奇功”等论点;指出骨伤临床不仅要手法娴熟,而且再结合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专著有《罗氏正骨心法秘诀》等。










何炎燊





男,1922年生,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名誉院长、主

医师,广州中医学院兼职教授。证精思明审,运用古方以治今病,常有得心应手之妙。何氏钻研伤寒、温病数十年,主张“寒温合流”,对外感热性病的理、法、方、药都有所创新。又专于杂病,对内、妇、儿疾病均有独到的经验,救治顽症痼疾,数不胜数。他勤于笔耕,著述甚丰,专著有《常用方歌阐释》和《竹头木屑集》等。










禤国维





男,1937年生,我国著名中医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首

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医50年,在中医外科、皮肤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诊治皮肤科疑难杂病,主编6部专著,发表论文50余篇,今年来主持7项部省级科研课题,多次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励。










林琳





女,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主

医师、教授,中共党员,是院最年轻的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2003年SARS肆虐期间,始终战斗在抗击SARS临床第一线,组织或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治疗方案”的制定。拥有国家级、局级科研课题近20项,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3部,参编专著多部。她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杨志敏





女,中共党员。1988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师承著名中医药专家颜德馨、邓铁涛。此后十多年间,一直从事中医脑病学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现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主

医师,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是一个在病人心目中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中青年专家。在"非典"肆虐期间,担任广东省中医院非典型肺炎隔离治领导小组的成员和专家组副组长,成绩卓著。










韩景献





男,1946年生,河北省深县人。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教授、主

医师。为中国的老化实验研究开辟了新路。他在国内首次应用小白鼠进行了针刺防治痴呆的实验研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2等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在
石学敏
教授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各项研究中贡献突出,获部、市级科技进步奖7项,1995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










盖国忠





男,1962年3月出生,1980年考入长春中医学院中医系学习,中医内科博士研究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医内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协助主编
任继学
教授完成国家第一部规划教材《中医急诊学》。已获内针器等十一项中国专利并有四项获奖,有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电教一、三等奖各一项,一项国家级中药新药,厅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荣获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铜奖。










李遇春





男,1941年9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宁夏医学院中医系中医教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带徒指导老师。临床治病常针药并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脱发,小儿咳喘,美尼尔氏综合症,疗效显著,利用蜥蜴为主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癫痫等亦取得可喜成果。论文著作共40余万字。其中《毒药本草》在1998年获银川市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李淑英

女,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宁夏医学院临床教研室主任,全国儿科学会理事,银川市中医学会理事,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带徒指导老师。对脾胃病及内科疑难杂症有独特见解。
李淑英
教授采用活血化瘀、补益肝肾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取得了较好疗效。







卢化平





男,1944年出生。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带徒指导老师。主要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兼从事教学及科研,曾给宁夏医学院中医系带课,带教陕西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及宁夏医学院实习及外地外院来院进修。参与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斑块消退药物及机理研究”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1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三;“冠心病证治与现代研究”编委。










王琦





男,1943年出生于江苏高邮。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体质学》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医男科系统专著《中医男科学》,将男科分化成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对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前列腺疾病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获各种奖项16项,专著4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










周平安





男,周平安,1939年生,河南人。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
东方医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大内科主任。擅治:哮喘、气管炎、呼吸系统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病毒性肝炎等中医疑难病症。他坚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唯效是从,充分借鉴现代医学提供的与疾病有关的生理、病理知识,在全面掌握疾病特点和规律的前提下因人而异、随证治之,更好地发挥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







陈日新

男,1956年生。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康部主任,教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独立完成了省级鉴定的“阻抗式胃运动检测仪的研制”科研课题、提出了灸疗学的腧穴热敏化新理论,创新了一系列灸疗新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灸疗临床疗效。深入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9年07月17日 00:53am 时添加 -=-=-=-=-
“。。。。。。傅景华

男,1945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著名中医专家、中医文献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中医理论研究、主持中医古籍整理、编辑、出版工作,抢救了大量中医古籍的珍本、善本。主编、参编出版了《中医临床大全》、《中医学原理》等50余部中医著作,发表论文100余篇,擅治各种外感热病、心脑血管病、肝胆病、脾胃病、糖尿病、肿瘤等疑难杂病,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
学术成就必须别人承认-自吹自擂那是不行滴!

18
发表于 2009-7-17 09:54:1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傅景华:中医现代发展的战略目标

     以上众多大师,各有所长,大多见过面,他们与道医何干?付景华可是推崇道医的!
    【学术成就必须别人承认-自吹自擂那是不行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科学院里的假冒伪劣产品不少,拿钱买的、走后门的、凭关系的院士、研究员大有人在,何止一人?!学术腐败啊!
     倒不倒完全是他个人的事,无需别人去板他!如果我提出的问题你能够回答,请你扶他一把!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7-17 11:11:2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傅景华:中医现代发展的战略目标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7/17 09:54am 发表的内容:
以上众多大师,各有所长,大多见过面,他们与道医何干?付景华可是推崇道医的!
    【学术成就必须别人承认-自吹自擂那是不行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科学院里的假冒伪劣产品不少,拿钱买的、走后 ...
嘿嘿,笔者仅仅是无名小辈-又不是什么“国师”诸葛孔明什么的-哪有资格去扶助什么“社稷人才”————谁爱倒就让他倒吧————笔者可不想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的“伟业”————孙思邈的境界才是小辈我的学习方向!————不过对当今的中医界风云人物关注一下动态,似乎可以开阔思路,不至于偏偶一方,孤陋寡闻,落后于时代尔!
20
发表于 2009-7-17 11:49:1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傅景华:中医现代发展的战略目标

[这个贴子最后由溪流在 2009/07/17 11:50am 第 1 次编辑]

傅大师敢用真名站在这个论坛上说几句维护道医的话吗?
量他没这个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3 23:14 , Processed in 0.08782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