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药现代化之 症状表述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在 2009/08/15 08:48am 发表的内容:
其中的关键是首先让中国的西医能够准确解读“证”!如果中国的西医不知道热实结胸证的准确含义,老百姓以及西方的医生、病人就根本搞不明白了!... 这个问题己经讨论过多次, 你去酒家点菜人家也没有要你先去厨房掌勺, 你上网发帖也没要你先修个微电子课程再修个数字逻辑然后写个C程式才让你"上岗", 为什么买个几元钱的药要准确解读你那个什么“证”? 30年前用电脑是个很艰难的事情, 那时候用电脑先要读那些操作手册, 应该比读内经容易吧, 但电脑行业很快就想通了: 那么难用永远都普及不了. 所以IT行业花了很大的气力使电脑很容易使用, 以至现在绝大部分人用电脑造什么操作手册也没看了. 所以我想IT行业在这方面或可给中医行业一个启示: 功能强大如果没有容易使用相匹配, 结果再强大的功能实际上也很难发挥出来. 要什么中国西医西方医生先学会你那个证, 为什么不能转个弯来想想: 如果病人都接受了中医药, 那西医生自然会来跟你学, "农村包围城市"嘛. 但要病人先于医生接受, 就要花大气力使它容易用. 西医的诊断标准中使用了:必有症、或有症、必无症之类名称,企图简化、规范诊断过程,实际上是行不通的,而且被淘汰了!... Well, 昨天做不到的不等于今天做不到, 今天做不到的不等于明天做不到, 创新嘛, 就是要突破过去所做不到的, 不然, 学习中医似乎就只是一代又一代地重复写内经/伤寒论的学习心得, 这有意思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