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翟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学术界的内幕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8:59:5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术界的内幕

求实说:
  “我所有的内容都是新发现及新观点,近7年,在报刊举办的栏目发表的新发现、新观点,竟然没有在报上发表。”
因为你的新发现、新观点基本都是在放屁。
回复:请不要把你的流氓习气带到论坛上来(用肮脏的话人身攻击)!
请问:我的观点是什么你知道吗?等用你的观点与我的观点对质后,你战胜了我,再显示你的本事。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9:14:1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术界的内幕

以毒攻毒
翟鉴   
虽然求实兄满嘴里都是臭话,但是,您说“ 我现在说出了一个阴阳的事理来”,所以我应该给您回复。
首先看看仁兄的阴阳事理:“表为阳里为阴是从它们的位置属性方面来说的,{内经阴阳学说(从方位属性方面)认为上为阳下为阴,表为阳里为阴,南为阳北为阴.....};若从温度属性方面比较则表为阴,里为阳,但内经在表里关系上一般都是从位置属性方面来讲的”。
回复:我只能勉强给您回一帖,以后,即使您骂我,我也不会还口的。仁兄可能不是学中医的,因为您自己把自己枪毙了,您不懂阴阳但敢胡说,胡说的结果是:表为阳,但一会表又为阴了(您的嘴只有一个舌头,但同样的一个“表”却出现了两种阴阳的定义,可笑)。
在此,我声明一点,我是拿仁兄当学术圈以外的人给您做回复的,如果学术界的人说出这样无知的话,即使骂我,我也不会给他回复一个字。2008/10/09 05:47pm 
求实  
世界上竞有这样无知的狡辩者,看来你真是无可救药了,你讲不出道理所以无法回复了,可怜!可悲!!可耻!!!可恨!2008/10/09 10:40pm 
翟鉴  
我在2008/06/28 07:13am的帖子说:匿名兄说:你只要敢像刘玉珍老师那样的承诺,我马上与你过招
回复:您还没有与我过招的资格,因为您不是真名。不用真名战败后就跑掉了。与刘玉珍老师挑战是因为我相信他有学问,并敢用真名。
————————————————————————
首先声名一点:今天的帖子不是给连自己都不知道姓字名谁的人看的。但是,这位不敢透露真名人的无知,值得我评论评论。
他说:我现在说出了一个阴阳的事理来:表为阳里为阴是从它们的位置属性方面来说的,{内经阴阳学说(从方位属性方面)认为上为阳下为阴,表为阳里为阴,南为阳北为阴.....};若从温度属性方面比较则表为阴,里为阳,但内经在表里关系上一般都是从位置属性方面来讲的。
评论:那么,这位匿名人说的真是阴阳的事理吗?四个字“不懂装懂”!
位置(上下里外)与阴阳之事理没有半点关系,比如:把一根铁筋竖立起来,它位置的上端既不是阴也不是阳,下端也如此。
古人根据“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又有错把太阳误以为天之嫌,得出的错误结论是:上为阳下为阴。表明古人在定义位置的阴阳时,是以阳热阴寒的属性为根据的。可笑的是:这位不懂装懂的人却用位置定义了上为阳下为阴,又用阴阳的属性(温度)胡乱的定义为“表为阴,里为阳”。请问:你的上为阳下为阴是抛弃阴阳之属性定义的吗?
不论上为阳还是为阴,它根本就不是阴阳的事理!阴阳是从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如果脱离开事物论阴阳,必然是无事生非。我把蒸汽为阳的事物,把雨为阴的事物,既蒸汽与雨为阴阳之事,蒸汽的“升”,雨的“降”为阴阳之理。
请问:你错把位置当阴阳的事理,你的位置能自然的升降吗?当然,以你无知的水平看,位置可能也能升降,用刀把你的双足割下来再顶在头顶上。2008/10/10 08:25am
————————————————————————
这个主连位置的概念和功能的概念还分不清呢,就指责别人,当然,也只是用他的流氓习气人身攻击罢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9:25:2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术界的内幕

国医馆主人先生说:刚搜了先生在本站发的一些见解,您的精神、和勇气可嘉,可您的某些观点,恕我直言的确幼稚了一些,我的建议您还是应该沉下心来,认真的研习一下中医,再来发表见解,
回复:请问,我哪些观点幼稚?您敢把我的观点的原话拿到这里来,和你的观点碰撞一下吗?你应该了解我的观点后“再来发表见解”!免得丢面子。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9:33:4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术界的内幕

悉尼张有和先生说: 邓铁涛以五千万人民血汗钱,炮制了「五脏相关」的〝伟大〞成果,连他的弟子都说没用。邓老还把中医学治病救人科技的传承,往文化传承上宣扬,自以为得意,被少数人捧为旗手。中医学就是被这些〝完人〞葬送的。
回复:先生的话我们可以深思……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9:40:3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术界的内幕

中医老不死  
   如果梦呓也是发明,发昏胡扯也是学术,那么中医实在是该死了!
回复:有这些发昏胡扯不懂学术的人维护中医,中医不死才怪呢?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9:50:5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术界的内幕

caoxibai说:这样的认证会员,真是论坛尤物啊
回复:有理讲理,请您少说其他。
17
发表于 2009-8-18 12:34:2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术界的内幕

我的实名:翟桂利,网名:翟鉴,

哈哈,原来“翟鉴”也不是真名哦?
18
发表于 2009-8-18 12:44:1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术界的内幕

这样的认证会员,真是论坛尤物啊
很欣赏翟鉴先生的精神和学术风格,实名实姓,敢于叫号,敢于辩论,敢作敢当。
19
发表于 2009-8-18 13:12:4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术界的内幕

    咋一看标题,以为真有什么新的内幕。细一看内容恰恰相反,是欲将中医的水搞浑。大学生就业它不探讨,郑筱萸、胡士泰浪费国家那么多个亿,它不去揭内幕帮纠正。转引两篇短文,似乎这些才是真的内幕。
     1、人民网强国论坛  关于中国的医学毕业生[ 我很想说实话 ] 于2009-08-18 11:39:55   每年都有很多医学类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其中大概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你家没有很厉害的人根本安排不进去,二是找到用人单位看你是刚毕业的没医师证,说到这我就想问了,我们刚毕业谁给我们医师证,国家让考么,其实弄的就部合理,学医的本来就多上一年学,反倒回来等我们上班的时候还要考医师证,没医师证就不让上岗,我倒想问了,没医师证就不会看病了么,有医师证的就一定能看好病么,那每年那么多医疗事故都是有医生正的人出的还是没有医师证的人出的,那学医的没医师证家里没人没背景的就该没工作么,第一年不让我们考,那就没工作,等你考完了你没有人你还是上不了,真的我就纳闷了,以前不考医师证的那些老师们现在就不会看病么,为什么上了五年的大学反倒回来要让我们失业,医师证在我们看来真的那么重要吗?其实我到感觉医德证才是重要的。
    2、网易新闻论坛  别妖魔化中医,行吗?   王铭三
  中国的近代革命有一个特点,每当历史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头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人以“彻底革命”的名义,把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说得一无是处,对中华文化进行全盘否定。而对西方文明却又夸得毫无错处,即使是有人指出哪里有一点点瑕疵,他也会像末庄老乡(阿Q的邻居)那样:“鲁四老爷是对的,人家的地就有几十亩呢!”
  看了网易评论第76期《可笑的中医“偏方”》,感到作者也是一个末庄老乡,那种拿着无知当充分理由,用装懂给自己提虚劲的小资调,实在是令人感到滑稽得的可笑。
  我们看看下面三个例子:   (原文1)
  谁敢吃“人中黄”
  元朝李杲(东垣老人)著《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卷四)有使用人粪入药的例子。他写道:“热病乃阳毒发狂,当求人粪汁”,“人粪,一名‘人中黄’,性寒,无毒,专治天下行大热”,“治热病发狂,绞粪汁饮之”。人中黄进入药房,要经过一番制造:将甘草粉碎为末,装入直径约4~6厘米的竹筒内,竹筒口用布片塞紧并用松香封口(注意一定要将竹筒外皮和竹青刮去,以利渗透)。将竹筒浸入清水粪坑中2~3个月(一般是于冬季浸入,翌年春季取出),用清水漂洗20天左右,每日换水1次,至无臭味为度。待阴干后将竹筒劈开,取出圆柱形的粉甘草,晒干即得。中医认为,服用人中黄可以“清热,解毒,凉血”。
  除了人中黄还有“人中白”,铲取年久的尿壶、便桶等内面沉结的尿垢,除去杂质,晒干即得。据说是治劳热、肺痿、衄血、吐血、喉痹、牙疳、口舌生疮。
   中医,准确的称呼应该是“汉医”,“汉医”与“蒙医”、“藏医”共同组成了中华医学的瑰宝。
  “汉医”是汉族人民几千年的医学积累,包括汉诊、汉药、针灸、按摩、推拿、刮痧、拔罐……
  浏览过汉医药的典籍,或者是听过爷爷奶奶讲古,就会知道“汉医”的特点是万物皆可入药。作为万物之一的人屎,当然也是可以入药的。
  现代的城市都改成冲水厕所了,但是你如果有机会下乡,还可以看到一些露天的化粪池,那时你就会发现,聚集在粪池忙碌采摘的,不仅有肮脏的苍蝇,也有可爱的蜜蜂,因为人粪是酿蜜的关键材料,没有“人中黄”作引子,单纯的花粉是酿不成蜜的。所以,无论是蜂蜜还是蜂王浆,其中都包含微量的人粪这种元素。
  养蜂人明知蜂蜜中有人粪的成分,为什么还照吃不误?因为养蜂人还知道,河水里、田地里到处都有人粪,大米、白面、蔬菜、瓜果梨桃,都是人粪浇灌出来的,谁不吃?不但吃,而且还夸它是绿色食品呢。
  人粪作为药材,只有在具备三个先决条件下,才可以直接灌入人嘴。第一是病人服用了毒药,而且毒药已经进入肠胃;第二是毒性已经开始发作,病人已经昏迷;第三是征得了家属同意。为了挽救垂危,郎中才不得不在粪池里舀取一些“粪清”(浮在粪便上面的水),用它催呕。
  在医疗条件优越的地方,可以立即开刀冲洗肠胃,在医疗条件很差的偏远地区,请问你有什么办法让昏迷的病人把毒药吐出来?再者说,“人中黄”不是敢不敢“吃”的问题,而是该不该“灌”的问题。
  (原文2)   童子尿治病很多年了
  近日有新闻报道,一位老人杨先生采用了童子尿做药引的中药偏方治疗老胃病,结果因剧烈腹痛被送进医院,经医生检查后认定,是饮尿引发铅中毒而造成危险。另据报道,一位陕西的老人相宝印坚持喝自己的尿十几年,“支气管炎的老毛病得到控制”。媒体还称西安市有个远近闻名的“尿疗村”,当地村民在上世纪30年代开始饮尿治病至今……
  在中医理论当中,尿是一味药,《本草纲目》称人尿为轮回酒、还元汤,童男者尤良。童子尿清热、性偏凉,主治寒热头痛、症积满腹,润肌肤、利大肠,去咳嗽肺痨,止劳渴、润心肺以及一些妇科疾病、跌打损伤和眼部疾病等。其实尿当中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尿激酶等物质含量极低,不可能产生任何药理作用。
  
  入药的人尿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的尿,称为“回龙汤”;一种是童子尿,称为“童溺”。童子尿以10岁以下男孩的尿为最佳。10岁以上的男孩,因已有可能开始分泌精液,尿液的成分可能不纯,就不再视为童子了。这两种尿都是选用清晨醒后第一次排尿的“中段”,与西医验尿的尿样要求相同。
  童子尿具有清热去火的作用,我一个朋友的父亲,每日起床后嚼食7粒用童子尿泡7天以上的生蚕豆,一直坚持十多年,后来因为找不到童子尿为止。
  其实,人尿入药不独“汉医”,西医也用人尿做药。
  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公共男厕所的小便池上,摆满了广口的大塑料桶,那就是制药厂收集尿液用的。
  制药厂从新鲜人尿中提取一种能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的酶——尿激酶,制成治疗血栓的针剂,注射进病人的血管里。  中西医都用尿入药,偏偏只拿中医说事,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了。
  
  (原文3)   鸡血疗法   若论偏方中最危险的,也许还数上世纪六十年代流行于世的“打鸡血”。1950年代初,中国各地学习、推行苏联偏方——“组织疗法”,把人体的某些组织,如皮肤、肝、脑、胎盘等作为注射液,或将埋入病人皮下以治病。当时安徽一个叫俞昌时的医生觉得“鸡的体温如此之高,当然是其神经中枢的调节作用,和血液的发热机能特别高的原故”,而且在中医传统文献里,也有很多内服或涂敷鸡血以治病的记载,于是他直接抽了一管鸡血注射进自己体内,顿觉“精神舒适、食欲增加”,三四天后,“脚癣和皮屑病等痼疾同时痊愈了”。在俞的自述中,“鸡血疗法”当时也得到了“医务界许多正直而前进的人士”一致“公认”。尤其在中医界,一些有名望的中医,认为它是祖国医学的固有遗产,应发扬光大,作为创造我国新医药学派的重要项目之一。   “鸡血疗法”风靡全国十余年,由此还衍生出静脉注射鸡血,注射中药汤剂等等,直到70年代末,鸡血疗法才逐渐销声匿迹。不过,鸡血疗法刚刚消停,甩手疗法,红茶菌治病等偏方紧接着就来,再之后,还有各种“气功”兴风作浪。
 
  苏联的医学属于西医,苏联的“组织疗法”是西医的一种疗法,与“放血疗法”是一个祖宗。
  “组织疗法”是把人体的某些组织作为注射液或埋入皮下,“汉医”传统文献里记载的是用鸡血内服或涂敷于皮外。中西医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中医没有“注射”,因此,“打鸡血”是西医疗法,而不是中医疗法。
  “鸡血疗法”的创造者俞昌时医生,1903年生于安徽南陵,19岁时,在上海医科大学读书。俞昌时19岁时是1922年,那时的中医还停留在师傅带徒弟阶段,全国没有一所传授中医的学校,哪怕是中专甚至是培训班,只有西医才有医学院,因此,俞昌时学习的是西医,而不是中医,俞昌时是西医师,而不是中医师。
  西医师用西医的方法“打鸡血”与“中医”何干?不要说打鸡血的罪过落不到中医的头上,就是成功的桂冠也不应该戴到中医的头上。
  气功是习武人健身的一种方式,跟中医根本就搭不上边,硬把气功和中医拉扯在一起,只能暴露自己的无知。
  你可以不相信中医,你可以抵制中医,你也可以反对中医,那是你的言论自由,但是你不该对中医妖魔化。
  先把中医妖魔化,再用已经妖魔化了的中医作靶子,理直气壮地指斥中医,只能算是阴谋诡计了。   (2009-8-18)
20
发表于 2009-8-18 13:42:3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术界的内幕

[这个贴子最后由xxx19320415在 2009/08/18 01:49pm 第 1 次编辑]

                   寒热是现象,阴阳是概念,现象为古中医结累了经验,
                     阴阳是行医疗效的推测、推理、推脱的行业用词
                               作者:林中鸟袁文德(2009-5-26日)
古代不知有细菌、病毒、疟原虫,只能针对现象诊治,这就有了寒病、热病,在概念上纠葛阴阳,治疗用草药上也纠葛阴阳,治疗疗效上也纠葛阴阳,这就成了古中医的文化,进入科学发达的今天,回顾两千年前古人说的阴阳,说成是胡诌,说者没有历史观,两千年前的中医是用概念总结经验?时代决定了古人的认识,古人站在历史阶梯上,现代人无能责怪;现代人继续保茯阴阳五行,处处宣扬阴阳五行,这是现代人自欺欺人的误诌,伤害读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7 00:03 , Processed in 0.07840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