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dongyanccc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维波教授研究经络的最新观点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22:32:30 | 只看该作者

经维波教授研究经络的最新观点

下面引用由求实2009/09/20 07:01pm 发表的内容:
张维波认为,气就是组织液。——气功师真气充足后能内气外放,恐怕不是放的组织液吧。没练过气功的人研究中医就是容易闹笑话。-=-=-=-=- 以下内容由 求实 在 2009年09月20日 07:45pm 时添加 -=-=-=-=-
中医有“ ...
气如果是"组织液",就不能解释气功师所发出的"外气",并且与中医联系不大.
12
发表于 2009-9-21 06:38:29 | 只看该作者

经维波教授研究经络的最新观点

     古人也喜好将经络比喻为江河湖泊,但是没有比喻为溶洞地下河的。为什么古人不承认地下水和天上的水就是人类生命本身了呢?因为云雾和盐湖里可能有鸟和鱼,但与人类生命生存条件距离太远。地表的水才最有益,人类直接获得食物并开展生产活动。辛弃疾甚至说:“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就是说“经络是水通道”的理论只会滋长无休止的输液、穴位注射等打边鼓行为,而很少有益于把握人类生命根本规律开辟出健康长寿的快车道。
   
13
发表于 2009-9-21 07:47:24 | 只看该作者

经维波教授研究经络的最新观点

       经络学说的核心是针灸引出气感                作者林中鸟袁文德首创
  经络学说起源于循经感传导,《黄帝内经》已有记录;没有经络的循经感传导,就没有经络学说。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治疗疾病的机理等都是以经络循经感传为依据的人为编制,与阴阳五行学说无关。气感指天与指地的争鸣,是指针灸引出的气感,指感受的循行方向,张说引出的气感指天,李说引出的气感指地,争鸣持续已达两千年,至今无统一的认识;气感循行方向是争鸣焦点,如今,这是落后于时代的争鸣,气感循行方向决定于针灸落点,双方自认为正确的针灸了曲垣穴,但引出的气感循行方向相背,指天,指引出气感循行在手阳明经,指地,指引出气感循行在手太阳和足少阳胆经上;查对现代解剖学,胚胎发生学,证实曲垣穴处正是胚胎发育颈-6与胸-2节段,超节段融合区,跨越了5个神经节段,这5个神经节段转移到上肢;针剌曲垣穴,落点上下方向稍有偏移,就出现错经,引出气感指天或指地;络穴是古书的记录,络穴明确了错穴不错经,重视针剌落点,在上肢,颈-5、颈-6神经节段与颈-8、胸-1神经节段在上肢伸侧超节段融合,针剌落点偏挠侧,引出气感循行在手阳明经上,针剌落点偏尺侧引出气感循行在手太阳经上,古人已体察到针剌落点与引出气感循行在那一条经上相关,古书记录气感指天或指地,这是忠于职守,忠于观察的优良品格,古人有功,古代科学落后,古人无能说清其因果,不能责难古人。结论:针灸落点偏移了多个神经节段,针灸信息由落点处的神经节段中的感觉神经末梢接收,转送到与之对应的脑中节段上,在脑中形成兴奋灶,气感沿着在脑中的手阳明经上或循行在手太阳、足少阳胆经上循行,这是推测,其根据是幻肢上的气感循行是证明气感循行在人脑中枢的强有力的证据。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9-21 12:37:38 | 只看该作者

经维波教授研究经络的最新观点

下面引用由xxx193204152009/09/21 07:47am 发表的内容:
经络学说的核心是针灸引出气感                作者林中鸟袁文德首创
  经络学说起源于循经感传导,《黄帝内经》已有记录;没有经络的循经感传导,就没有经络学说。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治疗疾病的机理等 ...
中枢兴奋扩散论的观点首由薛崇成教授提出来的,你不要贪天之功以为已知。但是,中枢兴奋扩散论的观点无法解释:循经感传具有慢速性、可阻断性和外周循经组织的效应性,,循经感传中的肌电发放和皮肤反应等经络现象。


15
发表于 2009-9-21 15:44:41 | 只看该作者

经维波教授研究经络的最新观点

贪天之功以为已知      作者:林中鸟袁文德
    dongyanccc指桑骂槐,恶意攻击,贪天之功以为已知,中枢兴奋扩散论由薛崇成教授提出来的。
    学术交流各说各的观点,本人不争谁首先提出来的,你想污蔑,你就应提出中枢兴奋扩散论的论点出现在何时何地,你应当指明我抄袭的时间、出现在那一篇文章,我建议你有脸更要爱脸,处处胡诌不爱自家的脸,有损形象。中枢兴奋扩散论是网上通用名词,我只提了针灸信悉,信悉经穴位处的感觉神经,传送人脑对应点,在此点形成兴奋灶,引出了气感,气感沿着脑中的14经和奇经八脉循行,循行的线路感觉在体表实质在人脑,古中医据此记录在书,定名为经络,从气通血通,气到感病除捻语捉摸,古书把经络定位在体表,我是一名真心实意的经络研者,必然要研究气感循行在人体何处,我研究了络穴,研究了针剌落点,研究了气感起步循行与针剌落点处的神经节段的密切联系,研究了针剌一点,引出气感有规律的循行了全身,研究了气感循行去幻肢,仔细听取患者主诉,气感再由幻肢循行到健在肢体,研究了针灸高位截瘫无感觉的下肢,瘫痪处不能引出气感,但从健处肢体引出的气感,能循行到无感觉的下肢,绑在此处的高压止血带压力为600MMHG,不能阴断气感循行,这些研究早在1973年前后开始,这些结果迫使我自然而然的走向中枢扩散论,我同意中枢扩散论正确,由谁发现的我不争,我向发现者祝贺,向发现者之一薛崇成教授祝贺(包括吕承福、庄鼎、胡祥龙、和福建省中医研究院其他三人)。
   


-=-=-=-=- 以下内容由 xxx193204152009年09月21日 05:10pm 时添加 -=-=-=-=-
纠错:“阴”应改为“阻”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9-21 17:39:29 | 只看该作者

经维波教授研究经络的最新观点

下面引用由xxx193204152009/09/21 03:44pm 发表的内容:
贪天之功以为已知      作者:林中鸟袁文德
    dongyanccc指桑骂槐,恶意攻击,贪天之功以为已知,中枢兴奋扩散论由薛崇成教授提出来的。
    学术交流各说各的观点,本人不争谁首先提出来的,你想污蔑,你就应 ...
哈哈哈!指出你的不是,就叫攻击。是否要别人支持你的不是,才不叫攻击。谁喜欢自以为是,动不动就攻击他人,明眼人一看便知。
中枢兴奋扩散论由薛崇成教授首先提出的,这是公认的,还需要证明吗?
再说:胡翔龙提出PSC 的外周动因说,也倾向于经络在外周有实在结构,其观点与你所说的中枢兴奋扩散的观点有所区别。


-=-=-=-=- 以下内容由 dongyanccc2009年09月21日 05:43pm 时添加 -=-=-=-=-
注意:林中鸟袁文德把胡翔龙误认为胡祥龙。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9-21 17:54:25 | 只看该作者

经维波教授研究经络的最新观点

下面引用由xxx193204152009/09/21 03:44pm 发表的内容:
贪天之功以为已知      作者:林中鸟袁文德
    dongyanccc指桑骂槐,恶意攻击,贪天之功以为已知,中枢兴奋扩散论由薛崇成教授提出来的。
    学术交流各说各的观点,本人不争谁首先提出来的,你想污蔑,你就应 ...
胡翔龙不是胡祥龙。名字都搞错了,还说你跟他合作过。呵呵!你的话不知是真是假?
18
发表于 2009-9-22 06:10:05 | 只看该作者

经维波教授研究经络的最新观点

[这个贴子最后由xxx19320415在 2009/09/22 06:48am 第 2 次编辑]

2009-9-21日,还说你跟他合作过。呵呵!你的话不知是真是假?林中鸟袁文德声讨谎话,林中鸟没有与胡翔龙合作过。请dongyanccc 纠正。
    止血带高压力必须通过神经传送人脑,在脑中阻滞气感循行,气感循行在人脑中枢,经络是气感循行的轨迹。
                          作者:林中鸟袁文德2009年1月21日
    胡翔龙;吴宝华;许金森;张福强的实验:目的:应用脑诱发电位地形图技术,观察模拟感传时大脑皮层第一体觉区(SI)功能活动的变化,探讨循经感传的形成机理。(资料在福建省中医药大学,网上可查)
    方法:观察对象为26名健康的成年无感传志愿者,以脑电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自颅外记录SI的体觉诱发反应地形图。以柔软的画笔沿胆经的路线轻轻刷动,模拟循经感传。以脑电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自颅外记录SI的体觉诱发反应地形图。
    结果:对11名无感传健康志愿者进行模拟胆经感传的观察,在SI的下肢和面部代表区出现了诱发反应,与循经感传过程中SI的诱发反应的分布一致;对15名受试者进行了模拟胆经感传并绕行上肢的观察,发现除了在SI的下肢和面部代表区以外,上肢代表区也出现了诱发反应,形成了一条与模拟感传路线经过的体区一致的高电位反应带。结论:沿经脉路线施与的外加刺激可以改变刺激穴位时SI诱发反应的分布,为“外周动因激发”是产生循经感传的决定因素的设想,提供了一定的实验根据。
    评说这样的操作,林中鸟袁文德以微分概念理解,柔软的画笔描刷皮肤,实质代表无数个针剌落点作用在皮肤上,在脑中引出无数个针灸兴奋点,这与针灸一点,由此引出气感循行(14经中的任何一条)不能相比,从而不能得出经络在体表循行的结论。但由此可以得出针灸信悉必须进入人脑才能诱导出气感和气感循行。证明“外周动因激发”是产生循经感传的决定因素的设想正确,但只能证明外周动因(针灸一点)是诱导出脑中兴奋灶,感受到气感,气感沿着脑中的线路(皮节带)双向扩散,才能重演气感沿14经和奇经八脉循行。
    胡翔龙和其他三人的另一项实验报导,用机械压迫阻滞感传时,皮层体觉诱发电位地形图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验证和证实了林中鸟袁文德在36年前首次用高压止血带对气感循行全身过程中出现的高压力阻滞气感循行的影响;林中鸟袁文德的结论明确:在有感觉的上肢高压力短暂影了气感循行,在无感觉的截瘫下肢,虽有高压力作用于下肢,但高压力信悉不能通过神经传送人脑,不能影响气感循行。读了许金森;吴宝华;杨广印;胡翔龙的实验报导,证明了林中鸟袁文德的思维正确、方法合理,止血带的高压力信悉,必须通过神经传送人脑,在脑中阻滞气感循行,从而证明气感循行在人脑中枢,证明经络是气感循行轨迹,经络作为名词记录在古书上,人体上没有经络。
19
发表于 2009-9-22 06:41:39 | 只看该作者

经维波教授研究经络的最新观点

液晶态组织液与打针输液的水性质不同
20
发表于 2009-9-22 17:28:29 | 只看该作者

经维波教授研究经络的最新观点

胡翔龙先生已成老者,但思虑敏锐,听得进对立面意见,1980年烟台经络脏腑座谈会后一年,在中医杂志写文,用足少阳胆经气感不经上肢直去头面(古书描述)否定林中鸟袁文德在会上的报告——针剌一点引出气感循行了全身的发现,表明他的立足点是守节古书,现在读到他与另外三人合作,用脑电地形图证明气感循行在人脑中枢S-1区,这是立场转变,认识的转变,在我的心中留下了美感,他是一个以事实为根据的科学工作者,请读者向这种精神学有所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5 08:45 , Processed in 0.05568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