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焦一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对辨证论治的思考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5-31 20:15:27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对辨证论治的思考

[ADMINOPE=南京陈斌|刘仲永中药师|威望由 0 增加至 1|积极参与学术交流。|1212300134]孔子曰:必也正其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为什么强调正名?因为名就是现代的概念,基本的概念不清,你能说得清什么事物,说不清基本概念,你能做成什么事?人类的思维是有逻辑性的。错误的思维都是违反逻辑规律的。逻辑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就是概念要明确,不能含糊不清。概念有它的内含与外延。辨证论治的证是什么?这几天郝万山教授在百家讲坛讲千年中医故事。他说证是疾病在一定阶段的体质,症状,体征等经过运用中医的思维方式的综合概括(基本是这个意思)。谁能知道这个“证”的内含与外延?由于这个最基本的概念不清,你怎么去运用这种中医思维?《内经》里没有证的说法,《伤寒论》里提出了“平脉辨证”的方法。这个证是指疾病的属性,不是疾病的标本。可以说《内经》强调疾病的标本,《伤寒论》强调疾病的证型。《伤寒论》之所以发展了《内经》,就在于提出了疾病的证型。但是,二者不可代替。在疾病的诊断中,知标本是第一的,辨证型是其次的。医生面对患者,首先寻思是什么使患者生病?这种情况属于哪种证型?而不是只去辨这是何种证?
12
发表于 2008-5-31 21:48:27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对辨证论治的思考

    辨证论治不能脱良辨病论治而存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证只是病程某一阶段的实质反应,而病则是贯穿始终的.离开了辩病而存在的辩证论治,是无根之木.比如痹病,其本质是肝肾亏虚.而病的各个阶段,可有寒热的不同,感邪的各异.但补肝肾是应始遵循的.
    首先对证,症,病,应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以何为本,以何为标,都说是以辩证为本,辨症为标,其实不然.在疾病没有明确诊断以前,不妨以辩证为本,并随症状加减用药.但疾病如果有了明确诊断,应考虑病的根本之所在,以病之本源为治疗的基础,然后配合辩证论治,也许可以提高疗效.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23:08:25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对辨证论治的思考

在肝脏疾病中,是功能性疾病还是器质性疾病?在同一种证型,不同的疾病中,其疗效并不相同:有的可以治愈;有的可以好转;有的无效。如:胁痛,他可以出现在:甲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癌等疾病中。如仅仅根据临床症状,假如都辨证为:肝胆湿热型,治疗一段时间后,甲型肝炎可以病、证痊愈;慢性乙型肝炎,其证可愈,病只能缓解;肝癌,则病、证均无效。这是什么原因?是在治疗无效的病、证中,临床治法、选方、用药有误吗?那么在同一个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指导下,在众多的以及几代中医临床医师长期的反复实践中,无论是谁,治法、选方、用药如何!其上述结果一概都是如此,这并不是个案案例,而是一个普遍现象。显然,不是临床实践有误,而只能是辨证论治理论系不完善所至,它没有完全认识到该病、证的实质,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经辨证施治后,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至于如何补充完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盼高手指教,谢谢!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23:15:06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对辨证论治的思考

焦一鸣说[[[ 但临床事实并不完全如此。我们都有这个体会,有些病证,经过辨证施治(调理阴阳)后,“阴阳失调”并没有改善,因此也没有出现预期的疗效,如:癌症、慢性肝炎中的病、证。其原因何在?是临床治疗用药有误!还是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不完善!如何解决?值得我们深思。]]]。是没弄明白阴阳的概念。中医调理阴阳要对有阴阳关系的对象来进行,我举个不好听的例子,面对一个尸体,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用药调理和改变他的阴阳平衡,是没办法的。对病体也是这样,当人体器官物质都发生了变化时,原来的正常人体的阴阳关系都不具备了,我们还怎么用阴阳关系来治疗。这也是中医治疗功能性病变是好的。当器质性兵变发生了,要西医手术削掉了。病提以没有功能了,只是坏肉一快。我们还调什么阴阳
  


肝脏疾病是功能性疾病还是器质性疾病?在同一种证型,不同的肝脏疾病中,其疗效并不相同:有的可以治愈;有的可以好转;有的无效。如:胁痛,他可以出现在:甲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癌等疾病中。如仅仅根据临床症状,假如都辨证为:肝胆湿热型,治疗一段时间后,甲型肝炎可以病、证痊愈;慢性乙型肝炎,其证可愈,病只能缓解;肝癌,则病、证均无效。这是什么原因?是在治疗无效的病、证中,临床治法、选方、用药有误吗?那么在同一个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指导下,在众多的以及几代中医临床医师长期的反复实践中,无论是谁,治法、选方、用药如何!其上述结果一概都是如此,这并不是个案案例,而是一个普遍现象。显然,不是临床实践有误,而只能是辨证论治理论系不完善所至,它没有完全认识到该病、证的实质,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经辨证施治后,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如何解决呢?盼高手指教!谢谢!
15
发表于 2008-6-1 09:22:14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对辨证论治的思考

    无论中医的辨证论治,还是西医的诊断治疗,至今都没有形成规范的程序,病人在盲目的寻找,医生只对自己的领域熟悉,许多病人寻找了许多天才找到了能够治疗自己病的医生,许多医生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诊断清楚病情!如何改变这种状态?
16
发表于 2008-6-1 17:52:57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对辨证论治的思考

     当今世界医学中,西医的优越性在现代病因病理之诊治,中医则长于(整体)状态应对(局部)诊治。两者的优点是互补关系,谁也取代不了对方。
    这正是楼主说:辨证论治不能区分局部的不同病痛的困惑。因为现代病因病理是中医之短。然而,不论病毒性、中毒性或其它多种肝病的治疗,又是西医的短处,恰恰又是中医状态应对医学之长,悉尼的西医专家都支持病人来我诊所。
    说到肝癌,西医亦无良策。
    所以,中医-状态应对医学,要知自已之长,明白所短,要取西医现代病因病理充实自已,以利中医优点的发扬,不要学那些中医教授,只讲养生保健(上工?),不再治病救人,让民众对中医失去信心。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09:54:52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对辨证论治的思考

中医-状态应对医学,要知自已之长,明白所短,要取西医现代病因病理充实自已,以利中医优点的发扬,不要学那些中医教授,只讲养生保健(上工?),不再治病救人,让民众对中医失去信心。
赞同。
18
发表于 2008-6-2 12:10:36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对辨证论治的思考

下面引用由焦一鸣2008/05/29 10:25pm 发表的内容:
我们知道:目前中医治疗疾病,主要是辨证论治,见“证”用药,通过“证”来认识疾病,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辨证论治理论对病、证进行施治,在同一种证型,不同的疾病中,其疗效并不相同:有的可以治愈;有的可以好转;有的无效。如:胁痛,他可以出现在:甲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癌等疾病中。如仅仅根据临床症状,假如都辨证为:肝胆湿热型,治疗一段时间后,甲型肝炎可以病、证痊愈;慢性乙型肝炎,其证可愈,病只能缓解;肝癌,则病、证均无效。这是什么原因?是在治疗无效的病、证中,临床治法、选方、用药有误吗?那么在同一个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指导下,在众多的以及几代中医临床医师长期的反复实践中,无论是谁,治法、选方、用药如何!其上述结果一概都是如此,这并不是个案案例,而是一个普遍现象。显然,不是临床实践有误,而只能是辨证论治理论系不完善所至,它没有完全认识到该病、证的实质,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经辨证施治后,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如何解决呢?这是目前中医界迫切希望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对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维护中医药声誉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目前对中医存亡的争论中就显得更为重要。
辨证论治,得出的诊断结果是“证”,而“证”的实质,是某种特定的生理病理状态,并且更多的是病理生理学的状态,而不是病理解剖学的状态,更不是某种特定的致病因素(某细菌、某病毒),所以,这个诊断体系,有其自身的先天的局限性。当遇到以功能改变为主的病人时,该体系就能取得较好的诊治效果,而当病人以器质改变或致病因素为主时,该体系即显示其不足之处。如肺结核的病人,应当以结核杆菌的诊断治疗为中心,而不是以结核杆菌引发的病人出现肺阴亏虚证为诊治中心。又如先天性心脏病(如房缺、室缺),其诊治的根本,在于认识到并处理其形态结构的异常改变,而不是由此形态结构改变继发出现的心功能不全(中医谓之心气虚、心阳虚等证)。
某些时候,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不能取代西医的现有的辨病论治体系,同样,西医现有的辨病体系亦不能完全取代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现阶段,二者有时可以互补之,随着时间的发展,对证的实质及病理内涵的逐步厘清,可以逐步融入至西医的辨病体系中。
19
发表于 2008-6-2 13:35:20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对辨证论治的思考

18楼南京陈斌的观点非常正确,支持!!!!!
20
发表于 2008-6-3 09:17:54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对辨证论治的思考

    1   我认为:中医"证"所代表的病理状态与现代病因、病理有着必然的联系!
    太阳表实证(麻黄汤证)与感冒,流行性感冒的典型期是一个"证态".就是说:太阳表实证(麻黄汤证)这个病理状态所代表的就是感冒,流行性感冒的典型期!太阳表实证(麻黄汤证)的病原体就是引起感冒,流行性感冒的鼻病毒或者流行性感冒病毒,其病理变化就是上呼吸道黏膜层的病毒感染!麻黄汤的适应症就是身体健壮,没有出汗,发热的感冒,流行性感冒患者!
     诸如此类:阳明经证(气分证,白虎汤证)与SIRS是一个证态;阳明腑实证与肠梗阻是一个证态;热实结胸证与急性腹膜炎是一个证态等.
     2    我认为:中医的"证"可以用"理化数据来表达"
      例如:阳明经证(气分证,白虎汤证)与SIRS是一个证态,所以,阳明经证(气分证,白虎汤证)的诊断标准可以用SIRS的"理化数据来表达"!
      论述如下:
      中医  气分证中白虎汤证的特点是“四大”即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洪大,中医的高热一般是指39℃以上,脉数指100次/分以上。从在病程中的位置来看,白虎汤证已是气分热证,说明病邪比较强大,已经入里,还伴有许多里证的表现,这与表证发热有着本质区别.
    西医  SIRS诊断标准(符合其中二项或二项以上)
    体温>38℃或<36℃
    心率>90次/分
    呼吸>20次/分或PaCO2<4.3kPa(32mmHg)
    血象:白细胞>12×109/L或<4×109/L,或不成熟白细胞>10%
    气分证中的阳明热证(白虎汤证)的临床表现至少有两项:壮热(高热)、脉滑数(每分钟100次以上)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所以白虎汤证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同一的。
    结论:凡符合西医SIRS诊断标准者,皆可诊断为气分证中的阳明热证(白虎汤证),使用白虎汤治疗.体温<36℃者例外.
    3   证与病理解剖状态具有必然联系:
     阳明腑实证与肠梗阻是一个证态;热实结胸证与急性腹膜炎是一个证态等.阳明腑实证具有肠梗阻的一切病理解剖学改变;热实结胸证具有急性腹膜炎的所有病理学改变等.
   
    4   证态诊断与证态治疗:
    阳明腑实证与肠梗阻证态;能够使用内科保守治疗者可以用大承气汤联合西医保守方法治疗;需要手术治疗者进行手术.
    热实结胸证与急性腹膜炎证态;能够使用内科保守治疗者可以用大陷胸汤联合西医保守方法治疗;需要手术治疗者进行手术,例如脏器大穿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9 10:39 , Processed in 0.07469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