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不吐不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治未病”是中医特色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11-29 20:07:33 | 只看该作者

“治未病”是中医特色

聖人何時會治病了???
12
发表于 2009-11-29 20:10:00 | 只看该作者

“治未病”是中医特色

赞同10楼所言。
治未病是说中医对疾病的发展方向有预见的能力。决不是治未病就不会治已病。
楼主引经据典说明观点,值得称赞,这样更有说服里力。
13
发表于 2009-11-29 20:37:42 | 只看该作者

“治未病”是中医特色

下面引用由不吐不快2009/11/29 05:21pm 发表的内容:
唐先生丢下垃圾就走吗?请亮两招。
不是我丢下垃圾,因为你在一楼吐了一堆垃圾。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0 17:14:16 | 只看该作者

“治未病”是中医特色

唐小弟,这样斗嘴档次太低。你敢升级分高低吗?你说一楼是“垃圾”,你有清的本事吗?你评,我应,喜笑怒骂尽在其中。否则,你这个唐太宗只能是走娘娘的后路上去的。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0 18:22:50 | 只看该作者

“治未病”是中医特色

谢谢逸湘先生、非常道先生、001先生、有和先生、铁版主及众网友莅临讨论,学术认识不同,是绝对的,一致则是相对的。利用这个平台,探索、讨论、甚而争论都是正常的。目的应该是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眼下要抓黄鼠狼,过后回问。原谅。
16
发表于 2009-11-30 20:20:34 | 只看该作者

“治未病”是中医特色

下面引用由不吐不快2009/11/30 05:14pm 发表的内容:
唐小弟,这样斗嘴档次太低。你敢升级分高低吗?你说一楼是“垃圾”,你有清的本事吗?你评,我应,喜笑怒骂尽在其中。否则,你这个唐太宗只能是走娘娘的后路上去的。
不吐不快先生,不是我想斗嘴,是你先出言不逊,所以才有“斗嘴”,你一出口就骂人,档次太低,朕原谅你年幼无知,不予追究。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10:51:45 | 只看该作者

“治未病”是中医特色

  唐太宗先生:
   1,你上门闹事,出口伤人。“稍欠火候”即半生半熟,含骂人之意。说你丢下垃圾,错了吗?
   2,论坛是学术争鸣之地,不是聚众斗殴之所。你说帖文不对,就应指出错在哪里?你只定罪名,不出证据,这是典形地混迹江湖。
   3,论坛是虚拟平台,谁怕谁?要人服,压而不服。
   4,看过太宗外传吗······
18
发表于 2009-12-1 14:05:24 | 只看该作者

“治未病”是中医特色

下面引用由不吐不快2009/12/01 10:51am 发表的内容:
唐太宗先生:
   1,你上门闹事,出口伤人。“稍欠火候”即半生半熟,含骂人之意。说你丢下垃圾,错了吗?
   2,论坛是学术争鸣之地,不是聚众斗殴之所。你说帖文不对,就应指出错在哪里?你只定罪名,不出证据 ...
“稍欠火候”并无贬意,比如,师傅说徒弟的技术“稍欠火候”是很正常的,难道徒弟会说师傅骂他?我虽不是你师付,75岁的人了,也可算是你的长辈了,你怎能这样对长辈呢?说别人“丢下垃圾”则是恶意了,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5:28:13 | 只看该作者

“治未病”是中医特色

唐老先生:若真是75岁中医前辈,后学认失礼之错 ,并向你道歉。前辈以此高令,不 在家中纳福,写一些心得、案例、经方、验方集,以传后世。却到这风口浪尖上何为?兴亏早示真况,否则文词激烈,气出事来值得吗?
    论坛乃基层、民间中医人士相会之地。有心者,明理、集方用于临床提高自己。无心者发发帖子,抒抒胸意,增添兴致。或诉委屈、或提建议,或争论、或交友,就是不能解决问题。前辈重现江湖欲拯救中医 之论实在令人难解。
    中医需要拯救吗?物竟天择,自然法则何人能违?如果中医需拯救以维持,何人能拯救得了。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人类的需要。当前,中医存在的优势主要是为人类慢性病的恢复呈现无限的希望。
    拯救中医队伍就是拯救中医吗?十八路诸侯路路都是中医,传统中医、中西结合中医、现代中医、又有辩证论治,方证相应,药证相应,还有医院中医、民间中医······你拯救哪路中医?
    怎样拯救中医队伍?每人每月发个三千五千的,可以说是拯救。前辈能发吗?中医的问题还得自己解决,唯一的办法是提高临床疗效。向疗效好的同行学,学经得起验正的医学。为什么学郑钦安医书的人,能出 那么多名医?不服气可以,出效果难矣。因此,只怕前辈拯救中医的口号最后只能是无果而归吧。
   不当之处,请前辈指正。
            
20
发表于 2009-12-2 17:32:59 | 只看该作者

“治未病”是中医特色

下面引用由不吐不快2009/12/02 03:28pm 发表的内容:
唐老先生:若真是75岁中医前辈,后学认失礼之错 ,并向你道歉。前辈以此高令,不 在家中纳福,写一些心得、案例、经方、验方集,以传后世。却到这风口浪尖上何为?兴亏早示真况,否则文词激烈,气出事来值得吗? ...
“中医的问题还得自己解决,唯一的办法是提高临床疗效。”这句话说得不错,不管你愿不吧愿意,就凭这句话,我决定收你为徒,愿把平生所学传授与你,正式立你为四川唐氏中医第十八代传人,庙号唐中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6 00:54 , Processed in 0.05024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