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安宁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治未病论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4-3-24 19:57:59 | 只看该作者

治未病论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4/03/24 07:01pm 发表的内容:
就先生这等理论和见解,愚以为,最多是个三流的赤脚医生水平而已,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愚还以为,先生适合点评他人之作·不适合发贴,不知此等建议,先生可否接受?
尊敬的五积散院士,你还是别看安先生的文章,否则--简直“对牛弹琴”--也不公平,因为那样既糟蹋了琴又侮辱了牛。
12
发表于 2004-3-24 22:33:20 | 只看该作者

治未病论

下面引用由安宁客2004/03/24 02:54pm 发表的内容:
什么是“未病”呢。在现代看来,如中风未发作之前,心胶痛未发作之前,乃至肝炎病毒携带者,癌症未发现确诊时。这些病症中医往往通过四诊不能确诊病与未病,却有某些先兆性症状可以消息之,是谓未病也。
然而在 ...
观先生之论,相信先生於中醫臨床經驗尚淺。
13
发表于 2004-3-24 22:43:34 | 只看该作者

治未病论

下面引用由神农侍者2004/03/24 10:33pm 发表的内容:
观先生之论,相信先生於中醫臨床經驗尚淺。
神农先生的水平,我实在不敢恭维。怎么成+4了?
14
发表于 2004-3-24 23:30:37 | 只看该作者

治未病论

下面引用由江满月圆2004/03/24 10:43pm 发表的内容:
神农先生的水平,我实在不敢恭维。怎么成+4了?
“仁者见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仁耶?智耶?
威望,名也。於余,身外物也。亦謝贵壇据实厚賜。
15
发表于 2004-3-25 01:07:11 | 只看该作者

治未病论

下面引用由老狼2004/03/24 03:30pm 发表的内容:
我越来越欣赏现在的安宁客了,明白、理性、大胆、犀利、直言不讳。 好!
正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16
发表于 2004-3-25 08:36:31 | 只看该作者

治未病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caoxibai在 2004/03/25 08:37am 第 1 次编辑]

   安宁客先生确实是一个目光锐敏,心直口快,又常不失幽默的评论家。但这次的评论我认为却是有所偏颇。愿与之讨论。安宁客常来论坛,可见对中医还是颇感兴趣的,有时发言也很中肯,实在。颇令人敬佩。但这次却是对中医大有微词,大有揶揄之意。颇令人不敢恭维。
   (老狼目光也很锐敏,但对中医颇失恭敬,一旦发现中医的不足或缺点,常常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幸灾乐祸心态,颇令人感到是异类的出现,另样的心肠。)
   书归正传。讨论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清楚中医“治未病”的真正含义和内容。治未病,有两种含义:一是防病于未然,也就是防止疾病的发生,其主要内容是“摄生”。一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也就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其主要内容是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演变。《内经》所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敌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说的就是治未病的事。
    由此可见,安宁客先生所说的“亚健康”,与此并不完全相同。亚健康状态的人是一种阴阳俱虚的低水平的机体平衡态,虽不具体表现出某种病状,但实际上也属于一种不健康的状态。至于安宁客先生所说“如中风未发作之前,心胶痛未发作之前,乃至肝炎病毒携带者,癌症未发现确诊时。”这些情况,实际上已进入病态,只是处在先兆期,轻微期,不典型期等,并不是绝对的“未病”。这个时期的患者并不是毫无征兆,毫无表现。中医凭着丰富的经验和足够的知识,见微知著,防微杜渐,还是有案可查,有迹可侦的。当然,如安宁客所说:“西医却有手段可以诊查。比如大三阳,小三阳;比如高血压;又比如说高脂血症;还有高血糖之类。对于未有发作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异常,血血象异常,脏器异常,微循环异常,都有现代诊查仪器可以先行发现。”不错,西医确实有许多的手段和仪器可以利用,可以凭借。但这些手段和仪器,并不是西医的专利,显微镜和X线等并不是专用于医学的,也不是哪个西医发明和创造的,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西医可以利用,为什么中医就不可以利用呢?至于说到对一种疾病的“确认”,如果西医没有仪器可以凭借,但凭个人经验和技能,西医对疾病的确认能力,要比中医差的多得多了!
     安宁客先生说:“ 这里说确认不仅是指认为无病,而且在于十个中医可以说出十种道理来。”这实在对中医是一种误解,或者说是误会。一个伤寒病,张仲景就罗列出398法,113方来,令人眼花缭乱,倾毕生精力还常常捉摸不尽。临床上,一个疾病,不同时期,不同医生,常有不同的认识和处理办法,令人莫测高深,如坠入五里雾中。哪象西医一化验血糖高,天下西医都说是糖尿病,一见是糖尿病,天下西医都说用二甲双胍,多么的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岂不知并非如此,对同一患者,同一疾病,同一时期,中医也应具有统一的认识,同一的治疗原则。认为中医认识问题无统一标准,处理问题无公认原则的看法,是错误的。是对中医缺乏深入认识的局外人的误解。

17
发表于 2004-3-25 08:38:23 | 只看该作者

治未病论

下面引用由老狼2004/03/24 06:40pm 发表的内容:
我认为食医没有读懂安宁客的简单文章,不过她看来知道什么是中医的“未病”和西医的“未病”,有请食医谈谈。呵呵!
有的人,一言不发还好,绝对不能够开口,只要一开口就知道她是什么货色,说得越多,爆得越出 ...
    说话一点也不文明,给西医丢人,也给中国人丢人
18
发表于 2004-3-25 13:31:42 | 只看该作者

治未病论


     中医的问题实际上是:十种说法中至少有九种是错误的,性质是背道而驰,并非殊途同归,这确实是个需要统一认识的问题。明明是麻黄汤证,偏要辛凉解表,清热凉血,苦寒泻下,滋阴润燥。说法虽然不同,但同样都是错误。做中医首先就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不断地改正错误。当然,这种错误是相对于正确的中医理论来说的,而并非像有的无知者所认为的中医理论本身就是错的。不能正确运用正确的理论,这才是造成当今中医普遍在错误中打转的根本原因。
19
发表于 2004-3-25 18:17:44 | 只看该作者

治未病论

我认为:
中医谈论“治未病”还是未实现中的理想。而现代医学建立的病毒疫苗预防技术已经迈向了“治未病”的事实。
高下之分,可为一例证。
20
发表于 2004-3-25 18:31:32 | 只看该作者

治未病论

中医的病和西医所谈的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诸如:风水,皮水,痰饮.....这是中医的病。
但是本为痰饮,咳嗽.....这类中医的病,在西医那里就成了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9 01:00 , Processed in 0.05307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