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仁海中西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上签名大讨论:建议将现行“中国医学科学院”更改成“中国西医科学院”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12-12 21:23:20 | 只看该作者

网上签名大讨论:建议将现行“中国医学科学院”更改成“中国西医科学院”

既然是讨论,我就提点儿反对意见
1 难道你要通过各种手段让人家改名字?
2 这是个会让人笑掉大牙的馊主意。
3 这本身是自己不自信的表现。
4 你要不要不使用中医中药的国家的医学机构都改名字?
5 我看把“中医科学院”归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就能把问题解决了。
6 问题是这就像俩人谈恋爱,得看对眼,就现在这情况,没准儿是双方都不乐意。

12
发表于 2009-12-12 21:23:53 | 只看该作者

网上签名大讨论:建议将现行“中国医学科学院”更改成“中国西医科学院”

下面引用由哲学家2009/12/12 09:02pm 发表的内容:
哈哈  不管你说的对和错,这么说话多好,不要把自己搞的和出土文物似的。-=-=-=-=-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 在 2009年12月12日 09:05pm 时添加 -=-=-=-=-
有学问不在你不说现代语言,什么叫故弄玄虚,阴阳五行本不玄 ...
    我很赞同。
13
发表于 2009-12-13 20:10:15 | 只看该作者

网上签名大讨论:建议将现行“中国医学科学院”更改成“中国西医科学院”

支持楼主的建议!
中医科学院应该撤销。因为中医是医道,难为科学。可以成立中医经验交流院。
14
发表于 2009-12-13 20:14:40 | 只看该作者

网上签名大讨论:建议将现行“中国医学科学院”更改成“中国西医科学院”

下面引用由非常道2009/12/13 08:10pm 发表的内容:
支持楼主的建议!
中医科学院应该撤销。因为中医是医道,难为科学。可以成立中医经验交流院。
    请教一下:先生为什么说“医道难为科学”?
15
发表于 2009-12-14 09:35:46 | 只看该作者

网上签名大讨论:建议将现行“中国医学科学院”更改成“中国西医科学院”

握槌不见鼓,有矢难觅弩。生旦净末丑,一群二百五。
“阴阳五行”如果不是神秘的,就不会被歪解成今天的样子,更不会无人知晓!
为善者,善气至;为恶者,恶气至。此太上垂惩劝之旨也!过无大小,天皆知之。其恶不止,便见鬼门。为恶于明显者,人得而诛之;为恶于幽暗者,鬼得而诛之。
玄学亦是科学!众人不懂,所以谓玄。
今之儒者,名利熏心。专格虚文,以干禄位。偶有厌世离尘者,出乎其间,不思明德新民是何物?知止能得是何事?往往悖儒而求仙佛,不知吾儒之所谓圣,即玄释之所谓仙佛也。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12:57:37 | 只看该作者

网上签名大讨论:建议将现行“中国医学科学院”更改成“中国西医科学院”

[这个贴子最后由仁海中西医在 2009/12/14 01:01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铁骨铮铮20022009/12/12 07:35pm 发表的内容:
仁海多此一举,中国医学科学院 不只是传授西医知识,也开设中医课程,如果改为中国西医科学院就是纯西医了,就犹如现在的县人民医院一样实质上综合医院,内设有中医科室,改为西医院就必须取消中医科室。将中国医学科学院改为中国西医科学院实质上是把中、西医对立起来。亏你想得出馊主意。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北京协和医学院直属所院:

http://www.pumc.edu.cn/zhishuyuansuo/zhishu_ys.htm
【研究所】
临床医学研究所 基础医学研究所
心血管病研究所 整形外科研究所
药物研究所  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医学信息研究所  药物植物研究所
皮肤病研究所  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输血研究所  肿瘤研究所
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微循环研究所  
放射医学研究所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神经科学研究所  血液学研究所  
图书馆 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院校医疗工作目标
http://www.pumc.edu.cn/yiliaoguanli/yiliao_gl.htm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努力把所属各医院建成国内医疗水平最高、医 疗服务质量最好、医疗管理水平先进、医疗成本较低的国家级医疗保健基地与全国疑难重症的诊治和指导中心;同时在国家改革、发展的大环境下,以建立新体制、新机制的医疗机构为契机,凝聚协和资源,传承历史优势,开拓创新,为国家城镇医疗体制改革探索经验。
   院校医院事务处职能
  院校医院事务处是院校机关对所属6家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肿瘤医院、整形外科医院、血液病医院、皮肤病医院)实行管理、规划、组织、协调、督促、监督的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医院事务处将围绕实现院校医疗工作目标而在以下几方面发挥医疗管理职能:
贯彻执行国家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
研究国家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定各时期医院发展规划,指导医院改革;促进医院发展;
监督、检查、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服务质量;
推进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促进医、护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协调各种资源,规划好、建设好新的医疗服务发展平台;

院校医院事务处工作任务
  院校医院事务处在院校长领导下负责院校所属医院事务工作的研究、协调、管理、服务和指导工作,发挥院校医疗技术的整体优势。为此医院事务处所承担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政策与理论支持
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国家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研究国家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医院管理制度,收集整理现代医疗机构发展信息,探索医院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改革;
为院校长决策提供依据,为医院提供咨询服务,指导医院改革,促进医院发展,推进医院管理体制、内部运行制度等各项改革进程;
依据医院工作的客观规律和卫生改革的有关精神,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协助审定各附属医院的发展规划和改革方案;
参与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定,并提供可行性意见;
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适时提出有关医院的改革发展建议;
机构与人员管理
参与和协调上级主管部门对各附属医院的等级评审和规范化建设;
审批与管理所属医院开设分支机构(包括分院、门诊部、与其他机构合资合作建立的医疗机构)、现有医疗机构增减临床服务床位数量、所属医院与外部机构建立固定长期业务联系等活动;
负责院校系统临床执业医师和相关医护人员的注册、考核、准入、执业管理;
参与院校系统住院医师培训与考核;
质量管理与绩效监督
组织临床医疗质量管理(检查、监督、评价、指导、反馈包括医、护、技、药等可分若干子项任务)和相关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的制定、修改、监督、检查和落实;
组织所属医院对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医疗安全、医疗缺陷的反馈与整改,进行互相监督、检查;
开展医疗绩效的评价,医院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的监测评比;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组织临床与管理专家对院校所属医院的临床学科发展规划进行研究并制定发展计划;
组织院校范围内临床学科项目(目前是: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院校临床医疗成就奖等)的申报、评审、奖励,促进医、护、技及医疗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组织跨学科、跨医院、跨国际的医疗合作、技术交流,促进临床医疗和护理新技术、新概念的推广和应用;
根据需要,参与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的管理,药品临床验证(GCP)的管理;
    组织所属医院加大对临床人才的培养力度,协助各医院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组织“协和名医”的培养、选拔与评审工作;
管理机构建设与管理干部培养
建立和完善相关专业委员会组织(院校医院管理委员会与护理管理委员会),加强学术研究、交流,提供政策咨询,推进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组织医务管理学术交流,参与医疗管理干部、临床医护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
建立院校所属医务管理干部培训制度,参与所属医院医务管理干部的考核工作;
承担卫生部等机构的医院管理和卫生管理课题研究工作;
参与组织医疗机构医德医风和行业作风的监督、教育、检查;
参与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卫生法学会、北京医院管理学会等有关专业团体的活动;
医疗改革探索与新医疗机构建设
研究国家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的政策,提出院校医疗机构发展战略
负责“北京协和医学中心”与院校所属医院关系的协调处理;
参与“北京协和医学中心”论证、规划、设计、建设、引资、对外合作、运行管理模式设计、人才吸引等工作;
协助参与“北京和睦家医院”的管理;研究特需医疗服务的需求及供给形式;研究医疗保险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
医疗队管理与特殊医疗工作协调
负责卫生扶贫、卫生援藏、卫生下乡、国内国际紧急灾害医疗队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高干、外宾、特殊人群的医疗保健管理;
对各种重大突发医疗事件的组织协调;
完成各级领导交办的临时性任务;参与机关内部事务管理
院校医院事务处工作性质
政策性强:除涉及各种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政策外,还涉及民事及刑事法律;
除技术问题外,还涉及政治问题。
专业性强:医疗管理有其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的自身规律,有其与医院运做密切相关的自身规律,有其与卫生政策密切相关的自身规律。
复杂性强:医疗管理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要求对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思考,其工作内容纷繁复杂。
服务性强:医院管理工作的服务性是突出特点,作为医院管理部门实际上就是服务型管理部门,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法律、政策和医院的工作制度,服务对象就是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和患者。
接触面广:岗位交流渠道多,人际接触广,需要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与各种医疗机构、新闻媒体、医药企业、医疗卫生相关机构以及医务人员和患者等进行交流。
应急性强:医疗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故随时可能有不同层面的应急性任务需要医院事务处参与或主持完成。
移动性强:深入基层医院是本处的基本工作方式,只有深入一线才能够掌握医院管理面对复杂和变化的环境。另,加强与相关机构及其他医科大学医院管理方面的沟通也是增加信息来源的有效渠道。
院校医院事务处人员及岗位分工
   岗位1:副处长—王海涛
研究国家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政策法规,尤其是卫生改革的动向及其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影响,为院校长决策提供支持性、参谋性意见;
为院校所属各医院提供指导性、咨询性意见及政策性管理服务;
负责处室全面工作,制定发展方向和目标、规划阶段重点;组织、指导、督促、协调工作计划的实施;
主抓医疗机构建设与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机构名称变更、床位编制增减、医疗合作、重大医疗活动的管理;各项医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医疗指标的确立与调整;重点学科建设与人才梯队培养;)
负责组织所属医院对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医疗安全、医疗缺陷的反馈与整改,进行互相监督、检查;
   负责院校医院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协调工作,组织医院间管理学术
交流、沟通信息、反馈情况;
主持医院管理队伍的建设,包括干部培训,人才交流和继续教育管理;
负责参与“北京协和医学中心”的筹建和组织工作;
参与国家及北京市有关专业学会委员会工作。
参与卫生管理软课题研究及学术活动;
分工负责各医院医务处、医疗保险办管理工作的协调;
分工负责联系协和医院、肿瘤医院和“北京协和医学中心”;
协助各医院处理处理重大医疗事件;
完成临时性工作;
  岗位2:职员--俞桑丽
负责临床医疗、医技质量(包括临床医疗、影像、检验、病理、药事、临床验证、输血、营养、病案等),建立完善医疗制度和指标,随时跟踪、了解、反馈有关信息;
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管理;
执业医师注册管理;
住院医师教育与考核;
医师继续教育的管理;
医疗管理干部的培训;
组织、参与有关学术活动和课题研究;
收集整理医疗统计信息,各种统计报表上报工作;
承担相关专业委员会(院校医院管理委员会)秘书工作;
医疗投诉的接待与政策咨询;
参与“北京协和医学中心”的筹建和组织工作;
参与临床药理基地管理;
分工负责各医院门诊部、病案室管理工作的协调;
分工负责联系阜外心血管病、皮肤病和“北京和睦家医院”;
完成临时性任务;
   岗位3:职员2—赵红
负责护理管理工作,包括护理管理与质量方面的制度完善、质量检查;
执业护师注册管理及继续教育;
护理管理人员的培训;
护理学术交流及护理科研的开展与协作;
护理队伍的组织建设与梯队建设调研;
院校医疗成就奖的管理;
管理临床技术交流及推广工作;
卫生对口支援(援藏、卫生下乡、紧急医疗队)的管理;
组织、参与有关学术活动和课题研究;
承担相关专业委员会(院校护理管理委员会)秘书工作;
高干、外宾、特殊人群的医疗保健管理;
处理人民来信;
处室办公经费及内勤管理包括文件收发、处理、保管、归档,办公用品领取;
参与“北京协和医学中心”的筹建和组织工作;
分工负责各医院护理部、感染办管理工作的协调;
分工负责联系整形外科医院、血液病医院;
完成临时性任务。
院校医院管理的组织机构图

————————————————————————————————————————
请问,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内部结构,在哪里包含中医内容了?

中医院与西医院的根本不同,在于二者偏重于中医与偏重于西医的不同,而不是将二都隔阂开来,互相不采用对方的方法与药物。如此,才能向对方渗透,才有利于二者的沟通、结合、直至融合。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13:21:03 | 只看该作者

网上签名大讨论:建议将现行“中国医学科学院”更改成“中国西医科学院”

下面引用由再来2009/12/12 09:23pm 发表的内容:
既然是讨论,我就提点儿反对意见
1 难道你要通过各种手段让人家改名字?
2 这是个会让人笑掉大牙的馊主意。
3 这本身是自己不自信的表现。
4 你要不要不使用中医中药的国家的医学机构都改名字?
5 我看把“中医科学院”归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就能把问题解决了。
6 问题是这就像俩人谈恋爱,得看对眼,就现在这情况,没准儿是双方都不乐意。

  

“1 难道你要通过各种手段让人家改名字? ”
——需要改的,就应该改。
“2 这是个会让人笑掉大牙的馊主意。”
——虽然能笑掉大牙,但这主意不馊。因为是新提出来的建议,哪儿能馊呢?
“3 这本身是自己不自信的表现。”
——这只是一个方面。而事实上,在中国没有中医的参与,哪一个西医敢称能代表中国医学?
“4 你要不要不使用中医中药的国家的医学机构都改名字?”
——中国是中国,外国是外国。外国没有中医,或即使有,但不是重要部份,当然可是将西医学称之为他们的医学了。可在中国,单纯西医而没中医的参与,无论哪一个西医大师,都不能、也不敢代表中国医学。
“5 我看把“中医科学院”归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就能把问题解决了。”
——这条理由正确。
中国医学科学院,就没有任何理由将中医科学孤立于外。
不懂可以去学习,识少可以认真地研究。在中国,任何医学,都不能丢掉中医,而自称“中国医学”。
“6 问题是这就像俩人谈恋爱,得看对眼,就现在这情况,没准儿是双方都不乐意。”
——作为中国医学的发展战略,就是要从整个国家层面上来考虑问题,而不能从中医、或西医局部“小利益”上,褒一方,贬一方。
18
发表于 2009-12-14 13:22:05 | 只看该作者

网上签名大讨论:建议将现行“中国医学科学院”更改成“中国西医科学院”

奈释道二教弟子,各执一端,纷纷聚讼。究之,总因太极之理并未深明,是以性命之源裂成两片。遂至释门崇性学,道家重命功。分门别户,如道冠僧帽之不同,殊令大彻大悟者喷饭。吁!胡不取此篇而玩索之?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13:26:45 | 只看该作者

网上签名大讨论:建议将现行“中国医学科学院”更改成“中国西医科学院”

下面引用由非常道2009/12/13 08:10pm 发表的内容:
支持楼主的建议!
中医科学院应该撤销。因为中医是医道,难为科学。可以成立中医经验交流院。
我与先生的意见可是大相径庭了。——咱们在中医是否科学的问题上,是“质”的分歧。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13:32:15 | 只看该作者

网上签名大讨论:建议将现行“中国医学科学院”更改成“中国西医科学院”

下面引用由tjwj2009/12/14 01:22pm 发表的内容:
奈释道二教弟子,各执一端,纷纷聚讼。究之,总因太极之理并未深明,是以性命之源裂成两片。遂至释门崇性学,道家重命功。分门别户,如道冠僧帽之不同,殊令大彻大悟者喷饭。吁!胡不取此篇而玩索之?
俗人有事不明,敢问先生,“神仙”也有语言、文字?再请问,“神仙”是哪个朝代产生的?他(她)们应该用甲骨文、古文,还是现在通行的白话文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6 23:04 , Processed in 0.05723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