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水德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直困惑我的问题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12-21 10:43:32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困惑我的问题

中国古代天文常识
上古人们认为宇宙有一位至高无上的主宰,称为“帝”或“上帝”。在上古文献里,天和帝常常成为同义词。自然现象各有它的人格化的主持者,如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屏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这些名字,主要用作古诗赋中的辞藻。出于农耕民族掌握四季变化的需要,古人观测天象是很勤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尔雅》等书有许多关于星宿的叙述和丰富的天象记录,史记有《天官书》,《汉书》有《天文志》。
古人的天文知识不仅丰富,而且也很普及。明末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
以下介绍七政五纬、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天文基本概念。
一、七政、五纬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称七政,也叫七曜。其中金木水火土合起来又称五纬。
金星古称明星,又名太白,这是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诗经》的“子兴视夜,明星有灿”
( 《郑风·女曰鸡鸣》),“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陈风·东门之杨》)都是指金星说的。
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木星常称为岁星,简称岁
水星又叫辰星。
火星古名荧惑。
土星又叫镇星或填星
需要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即室宿,在西方则为飞马坐的αβ两星。如《左传庄公十九年》 “水昏而正栽”。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火也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恒星中的大火,特指心宿二,在西方则天蝎座的α星,如《诗经》中的“七月流火”。

二、二十八宿、四象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因为恒星相互间的位置相对稳定不变,可以用它们来做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古人选取黄道赤道附近的十十八星宿作为坐标。下面先介绍一下黄道、赤道。
黄道是古人假想的太阳周年运行轨道。地球沿着自己的轨道绕太阳公转,从地球轨道不同的位置上看太阳,则太阳在天球(为研究天文而假想的,通常是以地球为中心,无限长为半径的球体)上的投影的位置也不尽相同。这种视位置的移动叫做太阳的视运动,太阳周年的视运动轨迹就是黄道。
赤道不是指地球的赤道,而是指天球赤道,就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星宿不是一颗星,而是邻近若干得的集合。古人把比较靠近的几颗恒星联系起来,东西南北各有七宿,每七宿,想象成一种动物,称为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亢音kang4, 氐音di1,箕音ji1,昴音mao3,觜音zi1,参shen1,轸zhen3)。苍龙、玄武、白虎和朱雀称为四象。玄武是一种龟蛇合体的动物。
古人以二十八宿来观测日月和五个行星的运行。了解了这一点,古书上的一些内容就不难懂了。《尚书》“月离于毕”指的是月亮附于毕宿(离通丽,附着的意思);《论衡》“荧惑守心”指的是火星位于心宿;《诗经》“太白食昴”指金星遮蔽了昴宿。
二十八宿不仅用于观测日月五星,有的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古人认为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初昏时参宿在南方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方就是夏季五月等。另外,古人还按以上述二十八宿为主体,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28个不等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八宿就意味着28个不等分的星空区域了。

三、三垣
古代对星空的分区,除了二十八宿以外,还有所谓三垣。既然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它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
北斗七星在古代天文也占有重要地位。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像成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为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把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五倍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极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在于天空不同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斗,天下皆春;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叁 垣
◇紫微垣:一名紫宫垣或简称紫垣,(紫微宫,紫宫)。位北斗东北,有星十五,东西列,以北极为中枢,成屏藩之状,东蕃八星,由南起曰:左枢,上宰,少宰,上弼,少弼,上卫,少卫,少丞。西蕃七星,由南起曰:右枢,少尉,上辅,少辅,上卫,少卫,上丞。左右枢之间如开闭之象者曰闾阖门,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环之匡卫十二星,藩臣,皆曰紫宫。』晋书天文志:『北极五星,钩陈六星,皆在紫宫中,紫宫垣十五星,其西蕃七,东蕃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度也,一曰长垣,一曰天营,一曰旗星,为蕃卫备蕃臣也。』宋史天
文志: 『紫微垣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
◇天市垣:位於房心东北,有星二十二,以帝座为中枢,成屏藩之状,东蕃十一星,由南起曰 :宋,南海,燕,东海,徐,吴越,齐,中山,九河,赵,魏。西蕃十一星,由南起曰:韩楚,梁,巴,蜀,秦,周,郑,晋,河间,河中。史记天官书:『房心东北曲十二星曰旗,旗中四星曰天市,
中六星曰市楼。』正义曰:『天市垣二十二星,在房心东北,主国市聚交易之所,一曰天旗。』观象玩占:『天市垣,一曰天府,一曰长城,一曰天旗庭。』中。史记天官书:『房心东北曲十二星曰旗,旗中四星曰天市,中六星曰市楼。』正义曰:『天市垣二十二星,在房心东北,主国市聚交 易之所,一曰天旗。』观象玩占:『天市垣,一曰天府,一曰长城,一曰天旗庭。』
◇太微垣:位北斗之南,轸翼之北,有星十,以五帝座为中枢,成屏藩之状,东蕃四星由南起曰:上相,次相,次将,上将,西蕃四星由南起曰:上将,次将,次相,上相,南蕃二星东 曰左执法,西曰右执法,其间曰端门,右执法门西为右掖门,左执法东间为左掖门。史记天官书:『南宫,朱鸟,权衡,衡,太虚,叁光之庭。』宋均云:『太微,天帝南宫也。』广雅:『太微房谓之明堂。』晋书天文志:『太微,天子庭也,五帝座也,十二诸侯府也,其外蕃九卿也。』

四、十二次
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等分,称为十二次。每次中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由于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广狭不一,所以十二次各次的起止界限不能宿与宿之间的界限一致,有些宿是跨属于相邻的两个次的。
列表如下:
十二次       二十八宿
01.星纪      斗牛女
02.玄枵      女虚危
03.诹訾      危室壁奎
04.降娄      奎娄胃
05.大梁      胃昴毕
06.实沈      毕觜参井
07.鹑首      井鬼柳
08.鹑火      柳星张
09.鹑尾      张翼轸
10.寿星      轸角亢氐
11.大火      氐房心尾
12.析木      尾箕斗
枵音xiao1, 诹訾音zou1 zi1
外国古代把黄道南北各八度以内的空间称为黄道带,也自西向东分为十二等分。起止界限与中国的十二次略有差异,大致对照如下:
十二次       黄道十二宫
01.星纪      摩羯宫
02.玄枵      宝瓶宫
03.诹訾      双鱼宫
04.降娄      白羊宫
05.大梁      金牛宫
06.实沈      双子宫
07.鹑首      巨蟹宫
08.鹑火      狮子宫
09.鹑尾      室女宫
10.寿星      天秤宫
11.大火      天蝎宫
12.析木      人马宫
古人创立十二次主要有两个用途:第一:用来指示太阳所在的位置,以说明节气的变换,例如太阳在星纪中交冬至,在玄枵中交大寒。第二,用来说明岁星(木星)每年运行所到的位置,并拒以纪年,例如说某年“岁在星纪”,次年在“岁在玄枵”等。
十二次的名称,多和各自所属的星宿有关。例如大火是次名,同时又是心宿的星名。鹑首、鹑火、鹑尾,其所以名鹑,显然又和南方朱雀有关,朱雀七宿也正属于这天宿内。

五、分野
古人是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的。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
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图,使它们相互对应。说某星是某国的分星,某某星宿是某某州国的分野,这种看法,即是“分野”的概念。
1.星宿与国的对应
宿         国
角亢        郑
氐房心       宋
尾箕        燕
斗牛        越
女         吴
虚危        齐
室壁        卫
奎娄        鲁
胃昴毕       魏
觜参        赵
井鬼        秦
柳星张       周
翼轸        楚
2.星宿与州的对应
宿         州
角亢氐       兖州
房心        豫州
尾箕        幽州
斗         江湖
牛女        扬州
虚危        青州
室壁        并州
奎娄胃       徐州
昴毕        冀州
觜参        益州
井鬼        雍州
柳星张       三河
翼轸        荆州

星宿的分野也有以十二次为纲,配以列国的。如下图所示:
十二次       国
星纪        吴越
玄枵        齐
诹訾        卫
降娄        鲁
大梁        赵
实沈        晋
鹑首        秦
鹑火        周
鹑尾        楚
寿星        郑
大火        宋
析木        燕
古人的建立分野的目的在观察天象,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论衡》中谈到荧惑守心时就说:“荧惑,天罚也;心,宋分野也。视当君。”对野有了了解,就可以知道古代作家在写到某地区时会连写到这个地区相配的星宿。如庚信《衷哀江南赋》: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王勃《滕王阁序》,“星分翼轸”,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指的就是所描绘的地方的星宿分野。
古代是把天象的变化和人事的吉凶联系到一起的。如日食是上帝对当政者的警告,彗星的出现象征关兵灾。岁星正常运行到某某星宿,则地上与之相配的州国就会五谷丰登,而荧惑运行到某一星配,这个地区就会有灾祸等。古人还认为,一些天象的变化还是水旱、饥馑、疾疫、盗贼等自然、社会现象的预兆。

12
发表于 2009-12-21 11:03:33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困惑我的问题

     现代天文学知识告诉我们,在太阳系里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共八大行星围绕着太阳。按照各自的轨道和速度运行着。——其实,我们的祖先,古人凭肉眼观测,以地球为中心,早就认识了五犬行星(金、木、水、火、土)并了解到它们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掌握了它们的运行规律。请读一下《西游记》,那里有许多古天文的知识。
13
发表于 2009-12-21 11:05:35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困惑我的问题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12/21 09:33am 发表的内容:
中国最早是明朝时知道地球是圆的. 中国知道地球是圆的是麦哲伦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之后,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介绍给中国人知道的。
中国最早是明朝时知道地球是圆的? 是吗? 当然, 我也是听人说的:

张是唐人.
14
发表于 2009-12-21 11:34:45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困惑我的问题

[这个贴子最后由caoxibai在 2009/12/21 11:36am 第 2 次编辑]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域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钓棒,王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15
发表于 2009-12-21 12:04:15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困惑我的问题

却波总版主、caoxibai 先生也通天文,看来中医诊室人才辈出啊。
16
发表于 2009-12-21 12:17:16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困惑我的问题

1 东西方各自都记载了相同的行星,中国人用五行命名了,与西方用古罗马神话命名的行星是相同的星,因此翻译时就直接对用了,不是“会用中国的五行”,而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用五行命名的,就像我们关阴茎叫玉茎, 而西人把它叫做penis一样,一种客观存在,不同语言有着不同的名字,对应和存在于同样的客观实在上。
2 要说星期的说法倒是有点意思,日本语把日月火水木金土对应到了英文的 Sun Moon Tiu(火星) Woden Thor(雷神) Frigedaeg Saturn(土星) 上。

3 我一直感到困惑的是,当年我们的老祖宗屠夫都知道的心肝脾肺肾到了20世纪居然变得不是屠夫挖出来的那些脏器了。到底是谁数典忘祖?? 到底是谁干的??
17
发表于 2009-12-21 13:18:48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困惑我的问题

我一直感到困惑的是,当年我们的老祖宗屠夫都知道的心肝脾肺肾到了20世纪居然变得不是屠夫挖出来的那些脏器了。到底是谁数典忘祖?? 到底是谁干的??
君不闻似是而非么?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5:42:24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困惑我的问题

[这个贴子最后由水德居士在 2009/12/21 03:56pm 第 2 次编辑]

谢谢楼上各位的热情跟帖 尤其是渔翁,萧铁和caoxibai先生的资料很有价值
再来先生关于日本人把星期对应到七耀的说法好象有错误 星期对应到七耀的说法 最先应该起源于古代两河流域 他们把七耀应用到了历法中 而那时候的中国人 却是把日月木火土金水七耀分成了阴阳和五行应用到了医疗领域

星期对应到七耀的相关链接
http://www.ajedu.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0527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5:50:11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困惑我的问题

下面引用由再来2009/12/21 00:17pm 发表的内容:
1 东西方各自都记载了相同的行星,中国人用五行命名了,与西方用古罗马神话命名的行星是相同的星,因此翻译时就直接对用了,不是“会用中国的五行”,而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用五行命名的.
同意再来的这个说法 这样就又产生了一个问题 是用五行之名为五星命名的? 还是用五星之名为五行命名的呢?
20
发表于 2009-12-21 15:56:15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困惑我的问题

下面引用由萧铁2009/12/21 09:17am 发表的内容:
金木水火土星在古代分别称为太白/岁/辰/荧惑/填星. 但"古代"这个说法太模糊了, 阴阳五行大盛于战国秦汉间, 用五行名称此五星应是在此之后, 其根据应是五星亮度对应五色. 在此之前, 火另有所指, 如《诗 ...
呵呵,我有江著用古天文研“武王伐纣”时间的一本。早年还在小书店淘到一本《星象解码》----(引领进入神秘的星座世界)书中对全天肉眼所能见的主要星座的位置、大小形态特点作了系统介绍,并配有近百幅插图。书中对中国星名的含义和来历作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包含与星名有关的近百个神话故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9 10:02 , Processed in 0.05787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