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和氏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0-1-4 20:23:13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下面引用由和氏璧2010/01/04 08:07pm 发表的内容:
这一点,只能通过对《道德经》整体合理(合理包括:字解;句解;段解;合常理等。这一切都要求作者自己的诚实求实心态与水平。)的解释,并不能产生矛盾,甚至延伸到其它经典著作。
所以,古人做学问,非常重视品德。智慧与品德的境界是相对应的。
    我很赞同。先生根据什么说先生说的这个“无、有”就是老子的“无、有”呢?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20:32:34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下面引用由gl01012010/01/04 08:23pm 发表的内容:
    我很赞同。先生根据什么说先生说的这个“无、有”就是老子的“无、有”呢?
上面不是说过印证的方法了吗。
再重复一次:
这一点,只能通过对《道德经》整体合理(合理包括:字解;句解;段解;合常理等。这一切都要求作者自己的诚实求实心态与水平。)的解释,并不能产生矛盾,甚至延伸到其它经典著作。
所以,有些知识最后,就是要根据某些时代的知识权威来认为确认。古代也是如此,但最后的权力是落到帝王身上。
13
发表于 2010-1-5 00:30:43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我对老子有无的理解。
“无”是宇宙的本始,“有”是“无”所生。就是“无”生“有”。
无有都是道。
也就是道包括无有。
14
发表于 2010-1-5 08:03:01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下面引用由在太空飞翔2010/01/04 10:12pm 发表的内容:
gl0101 兄,老子看到“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的情况后,得出的结论是:“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由此可知“无”是圣人的思想。
不仅圣人,就是普通气功师也可以用思维影响他人。
可见思维也是物质。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请教先生:
    一、什么是老子说的“天下之至柔”?
    二、什么是老子说的“天下之至坚”?
    三、什么是老子说的“无有”?
    四、什么是老子说的“无间”?
    五、什么是老子说的“无为”?
    六、什么是老子说的“有益”?
    七、什么是老子说的“不言之教”?
    八、什么是老子说的“无为之益”?
    九、什么是老子说的“天下希及之”?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5 09:29:13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当大家彼此在探讨“有”与“无”时。早有一个逻辑概念前提在等着每一个人。如果这一逻辑前提概念分不清楚彼此就很难思想交流下去。
《世界是“无、有”所构成的。正因为“无、有”才能构建形形色色“物”与其“特性与功能”。》
这是哲学“物”定义的开源。(这句话提示定义(或极限)了上面那句话“无、有”的外延与内涵。)
这里的“物”就是大家意识中的任何一个物体。比如笔、人、器官、组织、宇宙、分子等。
现在的问题是“在太空飞翔”:“无”是宇宙的本始,“有”是“无”所生。就是“无”生“有”。
这种观点似乎是来源于《道德经》。也可以从《道德经》中拿到证据,来作证。
现实大家都很清楚在一个随意的空间里,不可能变出任何一个“物”出来。哪么是《道德经》:“有无相生”的观点错误了?是“和氏璧”的观点与《道德经》观点矛盾吗?
其实都不是。《道德经》“有无相生”这句的“有、无”不是哲学“物”的定义,而是“事”的定义。
“事”是“有无相生”。“物”只能是不断转化(物质不灭、太极混然)。不能把“事”与“物”的概念混淆。
探讨到这里,大家可以各自的反思一下,如果能理解,就能发现意识思维逻辑的复杂与严密性(德行与境界的关系就是出自这里。思维的盲区也是出自这里。),也能发现《道德经》“有、无”的哲理多义性,只有深入全面的认识,才能正确解读经书的真实涵义,这样才能领悟到真知,才能运用现实中。
因此,《道德经》没错,也没有与和氏璧的观点相矛盾,而是一致的。
16
发表于 2010-1-5 09:38:08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除了《道德经》外,西方也有两部关于讨论“有”和“无”的专著,一本是黑格尔的《逻辑学》,一本是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可惜本人未能精研,愿闻哪位先生宏论。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5 10:08:00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下面引用由tuyuanzhi2010/01/05 09:38am 发表的内容:
除了《道德经》外,西方也有两部关于讨论“有”和“无”的专著,一本是黑格尔的《逻辑学》,一本是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可惜本人未能精研,愿闻哪位先生宏论。
这类书不止这些,大凡称得上文明的国家或民族都会有。
“tuyuanzhi”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
探讨
18
发表于 2010-1-5 10:35:53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这个问题很“哲学”,研习不深,未便擅言。
19
发表于 2010-1-5 10:48:26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下面引用由和氏璧2010/01/05 09:29am 发表的内容:
当大家彼此在探讨“有”与“无”时。早有一个逻辑概念前提在等着每一个人。如果这一逻辑前提概念分不清楚彼此就很难思想交流下去。
《世界是“无、有”所构成的。正因为“无、有”才能构建形形色色“物”与其“ ...
    先生可以翻译一下《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吗?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1-5 11:43:57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下面引用由gl01012010/01/05 10:48am 发表的内容:
    先生可以翻译一下《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吗?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可以
先说说你对“至柔”“至坚”“无为”“不言”的理解与看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8 14:15 , Processed in 0.36562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