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张天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书 保留著作权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22:24:30 | 只看该作者

天书 保留著作权


小李:副神经能有什么作用?没听说过。
医生:副神经如图所示,作用相当大啦,它虽不是肾经胜于肾经。
小李:那您说说看,是怎么回事?
医生:副神经起于四、五趾骨间的根部向后一寸处,即,外踝骨的前边。在外踝骨的下边向后走,沿外踝骨向上至腓骨,络腓骨,再向上到股骨,沿股骨外侧向上到大腿根部,再向上到骶骨、腰椎、胸椎、颈椎,再往上到延髓到脑桥,交叉,经大脑脚分别到大脑两半球的正中央上部,即第二脑室。在缺盆穴处于手臂上来的副神经会合。一路上络骨、淋巴结和淋巴管、膀胱、肾脏、中枢神经里外的神经节、络气管和支气管、络咽喉、洛舌骨、络肝和心、洛下腹膜、脐部的下膈肌以及上膈肌等。   手臂副神经起于四、五指指叉,上一寸,向上,到腕关节,络腕关节,再向上到尺骨,一直向上,在弘骨的下面向上走,在缺盆穴处于下部上来的副神经会合,再向上到延髓到脑桥交叉,即,左边的副神经经过右边大脑脚到右侧大脑中央部位。
小李:看西医的副神经介绍,副神经没有那么长,没说到脚到手?
医生:您看到的,只是您看到的。没看到的是他的延伸。
小李:副神经炁脉的实质是什么?
医生:在脚下是筋;到腓骨是神经;到大腿是神经;大腿的斜立面是筋;到椎骨是神经;到延髓是神经。  手臂副神经的炁脉实质是:在四五指间的是神经,到手腕洛手腕是筋;到手臂是神经,在肱骨下面的是神经;在肩下面的也是神经。
副神经在大腿的根部行成一个外高内低的斜立面,病重时,立面几乎闭死阻碍上下经络通畅。在膝盖、脚脖子和脚面子,负责膝盖、脚脖子和脚面子的营养与健康。
副神经不是肾经胜于肾经,又不同于肾经:由上向下管理中枢神经里、外侧的神经节,开,还是不开;到脐,它主要负责脐的生长发育,副神经不行,脐就不行,严重时脐的炁脉就不通,即升任脉与降任脉不通。副神经负责淋巴结和淋巴管的开还是闭;副神经管骨的包膜;副神经管膀胱,副神经一通膀胱的问题就显露出来。下腹膜也是当副神经通後病灶就显露了;副神经通後,气管、喉和舌骨就能健康。副神经不通,不产生淋巴,淋巴液不上走。
副神经套管里的炁是向上走的而且炁流很大,炁流大的原因是因淋巴液有了、神经节析出炁来、膀胱输出的炁正常了、血液生成正常、各种膈肌及膜都通了,这些炁由副神经直接送到大脑半球的中部。副神经里的炁是向下走的,供给那些膜、神经节等的营养。其它神经里的炁也是向出走的,向下、向四肢、向脏腑流动,供给皮、肉、血、筋、骨和脏腑的营养。
小李:副神经通有什么现象 ?  
医生:好吧,谈谈副神经炁脉通的感受:大脑、脑桥、延髓、中枢神经的包膜,都充满炁。副神经通的感受:头脑发胀、发热,这是能量的表现;肾脏连通输尿管,副神经通后肾脏和输尿管都具有了活力。副神经就像开关,一开所有的“灯”都亮了。小脑也冲满了炁,小脑有病也显露出来。副神经通以后,很大一股炁流上到大脑半球的中部,因而,冲开了耳神经,耳朵发热。膀胱从膀胱尖处输出的“养水”增多了。全身感觉:后背象是火在燃烧;头部冒汗,随后浑身发烧、发烫、冒汗。肾脏的质地变得柔滑;输尿管变的富有弹力。大脑里的炁增多,把头部许多穴位鼓开。炁质变了:炁质变的“重了”,“好了”,由涩变滑:有的经络里的炁已经变滑;肠子也便滑了,滑了,就是分泌物增多。炁变重的原因是膀胱输出的“养水”增多了,血液增多。这样有利于身体的升清降浊。
小李:看来不能小看副神经。

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22:27:21 | 只看该作者

天书 保留著作权

小周:人体有多少块骨头?
医生:人体内有206块骨头。
小周:骨头也有炁脉?
医生:人体内有206块骨头,每一块骨头都是活得,都需要进行新陈代谢。骨骼支撑着身体,骨骼的连接需有筋;骨骼保护内脏,进行运动。神经、筋经、肾经和副神经主要负责骨骼的健康。保护骨骼的健康,是人人必须注意的。
小周:骨脉是怎样走的?
医生:骨炁脉是由下向上走的:由趾骨、拓骨、跗骨、跟骨、胫骨和腓骨、髌骨、股骨,再向上走,髋骨、骶骨、腰骨、胸骨、颈椎、头骨。 手臂:由指骨、掌骨、腕骨、橈骨和尺骨、肱骨、锁骨和肩胛骨,最后都上到头骨。
小周:骨脉的实质是什么?
医生:骨炁脉的实质:在脚是骨,在小腿是骨,在大腿是骨,在髋骨、耻骨是骨,在尾骨、骶骨、腰椎骨、胸骨、肋骨、肩甲骨、锁骨、颈椎骨及头骨是骨,骨的连接是筋、肌腱。
在手是骨、在小臂是骨,在肱骨是骨,连接骨的是筋。骨的连接是筋、肌腱和软骨。
小周:骨骼是从哪里获得营养的?
医生:骨营养来源于:除谜走神经外,其它所有神经和筋都附在骨上,是这些神经、筋和血管输送营养给骨骼。大量的炁进入骨里,滋润和濡养骨和肉,使其不至于枯萎。
小周:骨脉重要吗?
医生:骨的炁脉是人体中最大的一股炁流,如果忽视了骨炁脉的话,就忽视了治病的根本。肾炁脉和副神经通了之后就有了骨炁脉,肾经和副神经畅通以后骨脉才能畅通。骨炁脉畅通实状为:浑身发冷,先从脚下冷,逐渐向上,一直冷到头顶;有时冷到一半,到大腿根就不向上走了;有时全身冷;就这样冷法,得有个几个回合。这种现象是从骨骼里向外出浊气。然后逐渐发热,热到全身。这就是肾经和副神经畅通后骨炁脉畅通时的身体感受。
小周:骨气脉起于何处,如何走法?
医生:骨炁脉起于地门穴(在外侧楔骨和中间楔骨前边。地门穴是我起得名),地门穴汇聚趾骨溢出的真炁,沿跟骨、胫骨、腓骨向上走到膝盖,在骨与骨的连接处易出问题,骨的本身因多年不畅通积累病浊炁,在膝盖处中间平骨易出问题。胫骨刚通的时候,膝盖正面发黑发黄;腓骨刚通的时候膝盖外侧发黑发黄,畅通以后就好了。再向上进入股骨,股骨里的骨髓充盈向外发散,长腿部的肌肉,如果股骨头关节软骨不溢出真炁,此人股骨头处有病,久了就变成股骨头坏死,所以治疗股骨头坏死首先要治疗肾经、副神经,再治疗骨炁脉。股骨头处正常情况下能放出大量的真炁。
髋骨和耻骨真炁主要来源于尾骨、骶骨、股骨颈、股骨窝和股骨头等。髋骨和耻骨获得了炁又散发给肌肉。股骨头散发出得真炁一大部分在下腹膜下部,润直肠、肛门、下腹膜,一部分进入胃的升炁脉;还有一部分通过下腹膜进入膀胱下部,由左侧淋巴吸收和右侧奇静脉吸收。
骶骨后面的骶管裂孔,很多神经套管由此而进,同时也带进了大量真炁进入骶骨。骶骨里的真炁由骶管和骶孔上升到腰椎,由腰椎两侧,即,前后中枢神经节中间而上,到胸椎,由颈椎两侧神经节中间上升到枕大孔。每一条肋骨里的炁都流到此脉上升到颈椎;每根肋神经、淋巴管、血管分泌出的真炁汇集到肋软骨和胸骨,在由胸锁乳头肌上到头顶。

小周:这是颅底外面,它也有炁脉?
医生:胃经升脉和其它到枕大孔的炁进到枕大孔内沿,开始向颅骨各处散去:行走在颅骨与硬膜间的炁:由枕大孔进的真炁经斜坡骨向前、向后、向左右分去。向前到前额向上向后返回到头顶;向左右走的,经眶上裂和乙状沟窦向外、向上走到头顶;眶上裂走的炁到颞部,再向后、向下走,走到横窦。枕大孔进的真炁向后部分:由枕大孔边缘向后进入矢状窦、枕窦、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通过枕内隆起向上到头顶。再说在斜坡骨下部的炁:经下部骨骼到蝶骨进入蝶窦,由蝶窦前部孔中到攒竹穴出,由攒竹穴向下到降任脉,一部分由眉弓骨向两侧出。蝶窦向上通筛孔,向下到鼻腔参与呼吸。大脑里的炁向下到筛骨进入鼻甲,到鼻腔参与呼吸。由斜坡骨两侧,在乙状沟窦处向后,到横窦,向后到风池、天柱等穴,经过风池、天柱等穴的筛选好炁进入头皮,病浊炁排出体外。在眶上裂处,炁是向外,向后,向上的,向上走到颞部,颞部的炁是向后走的,由翳风穴、完骨等穴进行筛选,好炁到头皮,病浊炁排出体外。颞部骨里的炁还有肾经的炁,通过耳骨到颞部和横窦。眼眶外部的骨横条,在耳上部向后走到横窦。眼眶外部竖条骨里的炁,是由额两侧和眉弓骨部分向下经颧骨到腮。额前部的炁大部分是通过鼻道、鼻窦、泪囊等向下流,流入任脉。下颌骨里的炁流入任脉。下颌的淋巴液也流入任脉。
大脑后部,在视神经下部的大脑细胞就是全身骨骼神经大脑细胞控制区;牙脑神经细胞在丘脑底部。
全身的骨骼都是活的,骨中之炁是不断运动的。骨能健运,长在骨上的肌肉就健运,行走在肌肉里的神经、淋巴管、血管、筋、经络都活跃起来,所以此处大脑细胞营养必需充足。对全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周:这是手骨,它的炁是怎么走的?
医生:劳宫穴汇集了从指骨、掌骨释放出来的真炁,如图四,又散发给肌肉。腕骨、尺骨、挠骨、肱骨的真炁都是向上走的,同时散发出真炁给肌肉。肱骨头能散发出大量得真炁,一部分供给肌肉,一部分通过经脉上到头顶。锁骨的真炁来源于肱骨头,由胸锁乳头肌送到头顶。肩甲骨真炁来源于肱骨头,一部分由肩甲骨散发到四周肌肉,另一部分经斜方肌上到头顶。
肱骨炁脉仅次于股骨上来炁,炁流也是很大的。臂骨炁脉不通首先表现臂动脉不通,臂沉重。易出问题的是肱骨头、肱骨滑车以及腕骨。

小周:这是脚骨,脚骨炁脉是怎样走的?
医生:其实我已经讲了:就是各个趾骨析出的炁汇集于外侧楔骨和内侧楔骨后边处,即,地门穴(我自己起的名)处。此处的炁经跗骨和跟骨到腓骨和胫骨向上。
小周:趾骨和指骨在末梢,即趾、指的根处,是怎样参与环流的?
医生:骨炁在手和脚的回流:在脚通过脚趾根部的韧带由小脚趾向大趾走;在手是通过手指根部的韧带由小指向大指走。
在手和脚部位,有一个指、趾不通就将此炁路堵死,所以,看指趾的情况就可断定其脉路是否通畅。
在手和脚部位韧带的炁畅通后,骨骼炁脉开始运行,肾脏和副神经的炁脉开始运行,脾脏、肝脏、胰脏等的经络也开始运行,这时会有大量的病浊炁向上运动,腿脚开始由下向上凉起来;大量的病浊炁涌到里脊、脊椎、头部,会造成腰痛、腿痛、背痛、头痛等症状。这些病浊炁是轻阳之炁,应该从头部出去的,所以这时的病人应作些动作,可将病浊炁从头部排除体外,这是正确的方法。重浊之炁向下涌,要开通向下走的炁脉和打通手指和脚趾的炁脉。  
小周:骨炁脉在眼部是怎样走的?
医生:眼眶是骨,眼眶上部的炁,经过眼角膜流入阴脉,到大趾里侧。眼框左右侧的骨炁分别流入任脉和骨窦里,眼眶下部进入窦里。
茎突骨炁脉:是肾炁下走炁脉其中之一,经过茎突下颌韧带与下颌骨相连,精炁由韧带、下颌到阴囊。
小周:牙炁脉是怎样走的?
医生:牙齿的炁脉:上牙齿的容养是由三叉神经中间那股供给;下牙齿的容养是由三叉神经后边那股供给,牙齿的好坏取决于三叉神经。
下颌骨的炁脉:肾炁通过外侧韧带传导到下颌骨;下颌里侧淋巴液是通过任脉流出的,任脉还必须有它,不然任脉发涩。
有的肉是长在骨头上的,骨脉不好,肌肉不发达,行走在肌肉里的神经、血管、淋巴、经络等就要受阻,所以肌肉一定要好,肌肉好,骨炁脉也好。
很多肉长在骨头上,骨头能散发出营养炁来,滋润和营养骨和长在骨上的肌肉。骨又是支撑人的骨架不可以受损。很多神经、筋经、血管、淋巴管等都行走在肌肉里,所以肌肉不能萎缩。要想肌肉不萎缩就得骨炁脉要好。
   当肾炁脉和副神经开通后骨脉就开,淋巴液开始运动。
小周:最爱出问题的骨是那些?
医生:最爱出问题的是股骨、锁骨和肩胛骨以及第一和第二肋骨:
当骨炁脉不通时,既是肾经不通时,锁骨和肩胛骨在任督二脉处形成一个闭合横向炁场,使任督二脉不通。(这个任督二脉是指中枢神经畅通时、中脉畅通时形成宏的任督二脉。原本没有任督二脉,只有中脉畅通时、中枢神经畅通时才有的任督二脉。)股骨在平时有病是因股骨头处堵塞造成的。
 骨炁脉达到宏的程度,就会出现返老还童的现象:因为人是以骨头为骨干,骨头健壮了身体就健康。
骨炁脉不通说明肾经、副神经等不通,肾炁脉是通过贴附在骨上的膜传导神经及筋和血管给予营养,凡是骨都有骨膜,凡是骨膜都有神经,神经和血管是骨生长的重要因素。
骨髓是人的重要精炁;骨髓是运动的,是向上走的;如果它不走就要得股骨头坏死,各关节作痛、咔咔作响,腰脊酸痛等,严重者死亡。
胰脏(脾脏)的真炁从脚底地门穴(在外侧楔骨和中间楔骨前边。地门穴是我起得名字)起入骨所以胰脏的真炁是取之骨。
淋巴液出于骨膜,是神经输出的营养。只要有骨炁脉动,才有淋巴液动,淋巴液足才能上升。
小周:看来骨炁脉是很复杂的。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22:32:30 | 只看该作者

天书 保留著作权


小吴:这是什么?
医生:这是人体侧面示意图:人体所有部件的安置都是后高前低,这就意味炁是由后部上,前部下的这一趋势。无论是最上边的膈还是肋骨、肋神经、上膈肌、下部的神经、下膈肌和下腹膜等都是后高前低,就连内脏也都是如此安排。这就是说所有的炁是由后部向上的,这是人体内炁大体的走向,这一点是毫无疑问。

小吴: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也是效率最高的信息处理系统。您对此有什么说法?
医生:人的大脑存储量大得惊人,在慢长的一生中,理论上我们的大脑能够记录下从小到大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事情。
小吴:这是大脑半球外侧面,能看出什么问题?
医生:单纯地研究它什么也研究不出来,那大脑的秘密说起来就难了。其实大脑秘密说易也易:您单纯看它很难,您从整体上看就易:看这个大脑时要想到与它相连的是什么?它的周边都是什么?这样就很容易解开它的谜底了。
小吴:是的,看问题要全面的看。
医生:研究人就得整体看:人体炁脉是个整体、各个脏腑都是互相影响的、肢体和脏腑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协调的。
小吴:现在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有分科,您对分科有什么看法?
医生:我知道有的中医和一些中医院,按西医医院分科方法分科,我认为这个医院和中医院的院长,不是搞中医的,起码对中医是一知半解的。我为什么这样讲?请看:中医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份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个宇宙也是一个大的整体。中医从这一观念出发,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结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人体的各种功能互相协调,彼此为用,在患病时,体内的各个部份亦相互影响。整体观念是中医的一种思想方法,它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和治疗等所有的领域中。
中医在诊断疾病时,亦从整体出发,察外知内,这是中医诊病的思想方法之一。中医治疗疾病亦从整体观念出发,既注意,脏、腑、形、窍之间的联系,也注意五脏系统之间的联系。同时,中医很注重五脏之间的关系和传变规律,如《难经·七十七难》说:“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这种根据五脏关系推断病情发展,以确定治疗法则的做法,就是整体观念在中医治疗中的具体运用。
总之,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整体;同时认为人和自然界以及社会有密切的联系,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整体观念,贯串于中医的所有领域,因而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
小吴:说得很好!
医生:不是我说得好,是中医讲得好。不过我要说的就是以骨为中心,以五脏六腑、五官九窍为补助,我这是从经络和治病角度来讲得。
小吴:既然中医是从人的整体看问题,中医应不应该分科?
医生:中医不应该学习西医将人体分成很多块块来研究来治疗。中医医生必须是全科医生。
小吴:很好!我赞成您的说法。
医生: 分科是误人误己的做法:中医的整体论在分科上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这种分科对中医的发展、对中医的研究、对中医医生理解中医理论、对病人都是个错误。真可谓有百害无一利。
小吴:请您讲一讲大脑里的炁是怎么走的?
医生:要说大脑里的炁是怎么走的,事先要看都有哪些炁进入脑里:中枢神经里的炁进入大脑、胃升脉的炁进入大脑、淋巴液进入大脑、四肢回流的真炁进入大脑,这包括肾经主脉和脾、肝、肺、胰等的炁进入大脑。这些炁进入大、小脑里基本是混合的:如淋巴液到处都是,如胃的升脉到脑里哪个脑细胞不需要?哪一个脑细胞不需要淋巴液的保护?这些炁到脑里不是不动的,是经常的、一时不停的在动。大脑里的炁动是有规律的:大脑里的炁是向前、向外;小脑里的炁由脑桥进来向后走,小脑里的炁是脑里比较低级的炁;肝胆之炁,从大脑后部的炁向前通过视神经到达眼里,眼神经里有一个水管(其实是真炁管)由大脑后部输送精炁到眼;大脑上部向上、向前到额窦;由延骨管进入的肾炁,进耳。
上到脑里的炁:一部分由脑桥到小脑;小脑里的炁,大部分经颅底输出到脑后的督脉两侧的大筋;多余部分由风府穴和风池穴输出。
上到脑里的肝炁,在大脑的后部,第四脑室,向前走进入眼眶、眼的玻璃体,从瞳人射出,这就是眼炁也是神炁。上到大脑里的炁,由大脑后部到前额叶,由前额叶向下输出,入任脉。大脑向上出的炁到阴阳脉。
小吴:经脉到底有什么作用?
医生:中医讲:“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它是由脏腑、经络、形体和官窍所构成的。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如脏腑之间就是以经络为联系通道,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情况下,使各脏腑组织形成了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
小吴:中医是怎样讲的经络作用?
医生:中医讲:《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里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其所以能决定人的生和死,是因其具有联系人体内外,起着运行气血的基本作用;处理百病,是因其具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的作用,调整虚实,是因其具有传导感应,起补虚泻实的作用。
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器官和组织,虽然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是互相联系,使全身内外、上下、前后、左右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这种相互联系,有机配合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作用来实现。经络系统的循行和分布纵横交错、出表入里、通达上下,联系着脏腑器官
小吴:您不同意分科,可是现在中、西医都在分科,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医生:分科是因为西医独特的医学理念决定的,西医将人体分成9大系统,每一个系统又分为多个部分;西医认为病在那里,那里就是病源。西医分科是个错误。看看全世界西医的力量是多么“强大”,我有何能为搬倒它?!我写文章,写书,让全世界人民看到,这更需要中医界仁人志士的大力帮助,这是我们共同事业。
一些错误的论调如:“病人看到与自己病症相同的科室,就“对号入座”了—病人不用打听,自己就可以找到能看自己病的医生,方便了病人(病人知道自己的病在何处?);医生也因为只攻一科,能更深刻地掌握本科医技,对治病是很有利的(中医必须是全科医生);中医分科并不是学习西医把人体分成很多块来研究,而是专心于一个病;想成为全科医生,必然不能精于某一方面;分科是让病人有的放矢,心里更有谱了(病人也不是医生怎么有的放矢?)。现代中医应该适应现代需要,因为如果患者已经习惯了西医的分科,所以这样的分法也是方便了患者(方便不等于治病);学习西医……也是为了留人治病吗;中医的整体观是指在辨证时候的整体观。”
就上边的观点谈谈个人的看法:就拿良性瘤来说:就说子宫良性瘤它是怎样生成的?子宫的升脉、降脉于神经、血管形成交叉,在子宫降脉不通时就形成良性瘤;假设良性瘤是长在肝上,那么肝脏下走脉不通造成的;如果是恶性瘤,就是局部神经供养不足,需要治脑,治神经,通上下经脉;如果一个人得了尿毒症,不但要治肾的经脉还要治疗肝和脾,解决血液中病毒问题,肝和脾是什么原因不能解毒呢?是神经?是血液?是淋巴?是肝、脾没有炁机?这些都要考虑。
中医讲:“上病下求,左病右治”就是经络决定的。如果一个病人得了肝病,您光是治肝是治不好肝病的,您还要治疗肝的升脉和肝的降脉才能治好肝病。
小吴:嗷!是这样。
14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22:34:44 | 只看该作者

天书 保留著作权


小吴:颅底进炁图,请讲讲怎么个进炁法?
医生:颅底进炁是很复杂的:锥体和中枢神经的炁进入枕骨大孔,其中也有一部分胃炁,胃炁在颈椎一二节进入椎骨与锥体和中枢神经的炁混合进入脑桥、进入大脑。枕大孔进炁很足时,能把延髓、脑桥及大脑“吹起来”。淋巴液通过圆孔进入大脑。
中枢神经、锥体炁流不畅会造成严重后果:脏腑要得病、四肢要得病、头部要得病,甚至死亡。
意守下丹田、吸炁入脐下,目的是把头部的炁,特别是将脑前额叶的炁,经迷走神经吸入下丹田的神经丛和肝脏后部的神经丛里,使这两个地方的神经丛要干净、要真、炁要足,这些炁要经过锥体又回到大脑里。神经丛里的炁很足对膀胱、阴囊、前列腺等炁化有帮助。这些炁就是能量,就是营养,就是信息,就是造化,就是变化。
肾炁经过咽鼓管、内耳门及其它的骨裂等处进入第二脑室。第二脑室还有副神经的炁也进入第二脑室,第二脑室,是居两大脑半球的中心,这很重要,中心部位出问题整个大脑都要有问题!所以肾经、副神经是很重要的。
斜坡骨、卵圆孔是胃炁的主要进炁孔。胃的升脉经过肛门、直肠、已型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回肠、空肠、十二指肠、胃、食道、口腔、鼻腔后部,然后进入大脑。胃经总共有十米长,大脑中的中央水管才有一米,中央水管的炁是向下走的。
小吴:等等,中枢神经里的炁不都是向上走的吗?这么又向下走呢?
医生:中枢神经、椎体的炁都是向上走的,唯独中央水管是向下走的。
小吴:为什么?
医生:中央水管走到长强穴处,出,到肛门,入胃经的升脉,它的吸力比是1/10:胃的升脉有10M长,中央水管有1M长。中央水管与肛门相通,肛门属于胃的升脉起点,所以中央水管,即,大脑里的炁被胃的升脉吸进。这一条路必通,不通人就死。人老了,胃的升脉逐渐减弱,脑子里营养逐渐降低,一些神经、筋经逐渐失去营养,神经缺乏营养,就要发生变异,要得各种癌症。
小吴:肝炁是怎样入脑的?
医生:肝炁入脑是从斜坡骨和破裂孔等处,进入第四脑室,进入大脑半球的后部,向前进入眼窠,由眼射出。肝炁是由大趾里侧向上、靠大腿的内侧向上,到尾骨,进入尾骨,再由锥体里走到肝,出锥体,络肝,由肝再回到锥体上升入脑,这是一路,另一路是由肝直接穿过上膈肌,上升到头。肝炁在大脑里占很大一部分,所有的炁在大脑里几乎都是混合的。
小吴:胰脏炁是怎样进入的?
医生:胰脏炁的进入:胰脏炁脉,是由胫骨下部起,下部走骨里,到胫骨1/3处,出骨,沿腿里侧上升进入尾骨,进入锥体,到胰脏出,洛胰脏,绕胰脏又回到锥体,进入大脑第三脑室。因为胰脏是骨炁,是黄色的,消化力很强,杀菌能力很强,杀毒能力很强,所以大脑不能少它。
小吴:淋巴液是怎样进入大脑的?
医生:淋巴液由圆孔进入大脑,散布在大脑里,淋巴液是免疫系统,它也有骨炁、肠炁和输精管壶腹及精囊腺的炁,是骨、神经、筋经、肠子等析出的炁为淋巴液。淋巴液进入第一脑室后布入大小脑。老年人的淋巴液不再生成,所以不进入脑。
小吴:为什么老年人的淋巴液不进脑?
医生:我记得已经讲过这个问题,好吧!再讲讲:老年人,他的骨脉不开,神经、筋经、血管,都已经衰竭,骨脉不开,淋巴液逐渐干枯,不再流动,它又如何能上到头顶?
小吴:颅骨里的炁是怎么走的?
医生:这个问题,我在骨脉当中讲过:肝炁在脑里是向前走的,由视交叉神经输出到眼;颅骨的炁,由枕大孔和脊椎两侧在神经节中间的炁上到枕大孔,再由枕大孔,向前后左右散去:向前经斜坡骨到额,反上来到额顶,到头顶,向下到任脉;从斜坡骨向颞部的炁,从斜坡骨向后反从翳风等穴和三焦经出;向后经枕大孔的边源,矢状窦到横窦由后边风府穴、风池等穴输出。
眼炁的走向:眼眶外边是向下的,向后的,炁是向后走的、向头顶上走的,头顶上的炁是向前走的,走到前额再向下。
小吴:心和心包在脑里起什么作用?
医生:心、心包和肺在脑里的作用:肺脏主腠理,就是皮毛,如果肺不宣发,头发就黑不了;肺脏的浊炁主要靠肺脏的宣发在皮表。肺脏管脑硬膜的外层;心包管脑硬膜的第二层;心管第三层,同样肺脏也管中枢神经的外膜,中枢神经外膜也分三层,它与脑硬膜连通。这些炁都是在脑硬膜于颅骨中间运行的。
小吴:开天目是怎回事?
医生:开天目,就是开穴位,也没什么,只不过天目穴位置特殊,因而就有了特殊的作用:天目穴位于两眉中间印堂穴,里边位于两大脑半球正中的前端,正好在两大脑半球的缝隙中间。开天目穴,首先要开鼻中间软骨,在天目穴处里边有一老阴炁,一般人此炁不动,一般人也就靠此炁来维持生命。人老时此炁不行了,所以人老时先从前额老:看片子:老年人60岁以上,得过脑血栓的,大脑脚先从前端萎缩,
小吴:为什么先从前边萎缩?
医生:就是这股炁不中用了!刚开天目穴时,您会看到在眼前出现一个竖着的大眼睛,以后就没有了,因为老阴炁没有了。以后因为老阴炁动了,走了,下边的浊炁上来了浊气就再也看不见了,除非全身的炁都是好的。
小吴:天目穴开有什么好处?
医生:因为肺脏、心脏、大肠、小肠、迷走神经等的神经脑细胞都出于前额叶,开天目穴对它们都有好处。
小吴:天目为什么能看物?
医生:我记的以前我看过一本叫《全息论》的一本书,书中说:您把全息照片撕得粉碎,拿一个碎片也能反映出全部的影象,这就是全息。天目穴开,能吸收宇宙间所有的信息。信息不一定您能看见的,信息不是很大的、您能触摸到的,它是个看不见的很微小的微粒。大脑有前立面、后立面,前立面就是连在臭球后边的膜,后立面就是立于大脑与丘脑之间的膜。人吸入信息后入松果体,由松果体破译结果,松果体把信息送给后立面也就是后天镜,再反射到前立面,也就是前天幕,由前天幕在您脑前一尺远映出图像。
小吴:天目穴开有什么现象?
医生:天目穴开的一种现象:天目穴开有一种现象能证明开还是没开,我自己认为有这种现象就是开了,没这种现象就是没开:方法是两眼闭上,用食指和大拇指分别按压左右眼球,会出现先是1/4的月牙,后又1/2的月牙,再后来是满月,园园的,这时把手松开天目穴就象是个手电筒似的发出光来,您睁眼也能看见,可能别人看不见。这种现象足有1-2分钟,其光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减
小吴:大脑脚有什么作用?
医生:大脑脚,分前角、后角、中央部位和下角。前角,管前额叶,后角管大脑后边;下角管丘脑。大脑脚主要由肾经、骨脉、胃等的升脉供给脑细胞营养的。
小吴:前穿孔和后穿孔有什么作用?
医生:前穿孔和后穿孔是自动调整脑压的。
小吴:我随便问问,孙悟空的金箍咒是怎回事?
医生:《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野性不改,为了使他归顺唐曾,观世音菩萨授予唐曾金箍咒,给孙悟空戴上,不老实就念动咒语,孙悟空不得不规顺唐曾。这是神话故事,不过人确实有一层类似的“金箍咒”:在大脑前额至脑户穴有一个平面,很薄,这个薄膜就是延髓上部平膜的延伸,延伸到脑桥就是脑桥的平膈。再延伸到大脑里。西医大脑片子有时能显露出这层膜,据西医说这层膜有病对人无有大碍!是的,当时是无有大碍,可是此人必死!
小吴:为什么此人必死?
医生:看看这层膜是什么经脉控制的-它就是中枢神经里的“十”字筋脉,心肺控制的中枢神经外膜、心肺不好、中脉不好此人必死无疑。
小吴:是这样啊!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22:36:04 | 只看该作者

天书 保留著作权


小吴:这是什么啊?
医生:这是在脑硬膜下部、颅底上部走的炁脉图:由椎骨前后神经节中间上来的炁和胃炁等,上到枕大孔于脑硬膜之间,然后在脑硬膜于颅骨间行走:向后走进入上矢状窦和横窦,进入脑骨的上部;由乙状窦进入横窦,进入上矢状窦。横窦和斜坡骨两侧的骨炁也是向后走的进入横窦。
斜坡骨炁是向上和向前走的:从基底丛和岩下窦向前一直到前额。脑硬膜于颅骨中间到处都是炁,只不过炁多炁少的问题,在基底丛、岩下窦、横窦、上矢状窦、海面窦、海绵间窦等流的炁多罢了。所有的炁向百会穴集中,与中枢神经上来的炁汇合,炁足时在头顶形成一个功注。
小吴:功注是什么意思?
医生:功注就是中枢神经炁脉于骨炁脉、肾炁脉、胃经升脉等炁脉的炁汇集百会,冲出头部。这个功注越高表明功力越大。输出的也是神炁,如果让眼睛也能放出这个炁,眼睛就变得有神通了。
小吴:视神经是到后脑的吧?
医生:视交叉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和三叉神经的一部分进入眼窠,从这里可以看出《黄帝内经》对眼的描述是如何正确!是这些神经输送炁和营养给眼窠。再说视交叉神经有一个强大的炁流进入玻璃体,人们经常是用眼看物的,这要消耗多少神炁,每一天都要消耗,这就是每一天都吃饭的原因之一。
小吴:就是因为要看物,消耗神炁就要吃饭吗?
医生:不光是看物消耗神炁,还有嗅、闻、感觉、思维、消化食物等都要消耗神炁。
小吴:还有什么?
医生:再向前到达筛孔,筛孔是臭球通过它与鼻腔相通,筛孔的下边是臭球的神经,这样就使臭球与鼻腔直接相通,掺于呼吸。鼻腔是综合炁化室,炁到达这里膨胀、挥发掺于空气进入肺脏。
小吴:漏斗是做什么用的?
医生:漏斗是脑的出炁孔。漏斗的下部是脑垂体,脑垂体的炁到鼻中间软骨后半部分(平常人),也参与呼吸。


16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22:37:13 | 只看该作者

天书 保留著作权



小吴:这个图是什么意思?
医生:从这个图中可看到鼻腔的作用:人为什么只用鼻腔进行呼吸?这是有原因的,人在呼吸过程中要参入精炁的:因为空气当中有很多细菌,呼吸过程中参与真炁能把细菌消灭掉,变废为宝。
小吴:怎么个参与呼吸?怎么个变废为宝?
医生:上颌窦于下鼻道、中鼻道以及蝶窦于脑、于鼻腔相通,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都是开放的,都能释放出真炁参与呼吸;筛窦参与呼吸;眼眶里的炁下行也参与呼吸,尤其是漏斗,漏斗的下面就是脑垂体,是开放的,它的炁到鼻中间软骨;人觉得鼻不通气,不是肺脏不通气,是脑部的炁不通肺了。平时人呼吸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其实呼吸就有这么多地方都参与呼吸,呼吸过程中把空气当中的细菌也同时吸到鼻腔中,被真炁杀死,吸入肺里,消化吸收了。
小吴:人呼吸进入肺,不洁净空气吸入肺里,尤其是微粒状的灰尘到肺里怎么处理掉的?
医生:这些微粒状、以及血中的毒素进入肺脏都要进行清洗,就是用空气当中氧气把这些废物清理掉:没听说过清理污泥的方法吗?就是用氧气参与污泥水中,把水与污泥分开,污泥沉底,水变得清了。肺脏也一样污血变得清了,污物沉入肺的下部,由胃的降脉五输出体外。如果肺脏没有炁机,这些废物就不下走,就在肺中停留,时间久了人必死。
小吴:鼻中间软骨有什么作用?
医生:鼻中间软骨前部是修炼者的事:修炼的人需要把鼻中间软骨前部打开,这样脑前额叶中间的老阴炁才能释放出来,人才有灵炁。上腭中间一条缝您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小吴:不知道。
医生:这条逢对应的是鼻中间软骨,脑子里的炁可通过鼻中间软骨下到上腭,流到口腔,从后部软腭下到悬庸穴,入任脉。
小吴:嗷,我看过您写过这方面的事。请您介绍一下它是怎样掺于呼吸?
医生:从鼻腔中软骨可看出,炁从鼻中隔软骨流出来,同时散到鼻腔当中帮助呼吸;上颌窦里的炁,也到鼻腔里去。上颌窦里的炁是平常人用的,平常人就是用此炁;像鼻窦、泪囊,上牙床里的窦也都流入鼻腔帮助呼吸。
小吴:我听您说过,鼻腔也能炁化,鼻腔炁化是怎么进行的?
医生:是的,我说过:鼻腔是把液体炁炁化成炁体炁。鼻腔炁化过程是:脑中的液体炁、流入各个窦里,到鼻腔中就变成炁体炁,是上行到脑前额的,由于您的吸气需要力量就把它吸到肺里。
小吴:具体地讲一讲?
医生:脑中的液体炁,从嗅球通过筛孔到鼻腔、经过脑垂体到鼻腔,就变成了炁体炁;从筛窦出来的液体炁,一吸气也变成炁体炁;从蝶窦出来的液体炁到鼻腔中也变成炁体炁;如果不变成炁体炁,人就流鼻涕,鼻中流清水,这就表明炁化能力降低。
小吴:鼻出血是怎回事?
医生:鼻出血,是因为身体精炁即是真炁减少,或者精炁不能上到头部。
小吴:牙病是怎么回事?
医生:牙病分为牙痛、齿龈出血、牙齿脱落等。牙痛和牙齿脱落是牙神经供养不足,牙神经有病;牙齿脱落是因为长时间牙神经不供养给牙齿,牙齿坏掉了。牙龈出血是因炁不含血,是因精炁少的原因。人到老年牙齿脱落,咀嚼能力降低消化功能逐渐降低。
小吴:您说鼻腔炁化时,炁是向上走,您能谈谈吗?是怎么个向上法?
医生:在额窦里的液体炁,一吸气脑额的液体炁就被吸下,变成炁体炁,是从眼框、山根穴处、从眼框底下等都要动。一呼这里的炁体炁就要向上走、向脑顶走。
小吴:是这样。

17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22:38:23 | 只看该作者

天书 保留著作权


小吴:这个于不练功时的只差一点,对吧?
医生:是的,只差一点:人在练功时,能把鼻中隔软骨前部打开,在把两嗅球中间的盲孔打开就出现图中所示的情况。这时印堂穴中的老阴炁开始流动,印堂穴开。为了让从鼻中隔软骨下走的炁脉顺畅,舌抵上腭天池穴,炁就从舌流入任脉。舌炁也动了:舌有心经、肺经、胃经、肝经、肾经等也通了。
小吴:不练功的时候,盲孔不通吗?不练功的时候舌的经脉也不通?
医生:不练功的时候盲孔确实是不通的,只有炼炁功它才能开;不练炁功的时候鼻中间软骨前部也不开。不练炁功的时候舌的经脉有可能开通,但开的不好。
小吴:只有练炁功情况下盲孔、鼻中隔软骨前部才能开吗?
医生:自己开的情况极少!极少!极特殊请况下有可能自己开的。
小吴:在什么情况下任督二脉全能开呢?
医生:您说的是不练功的时候任督二脉?还是练功时的任督二脉?
小吴:两者都有。
医生:不练功时,也就是平常人的任督二脉如何开呢?正常情况下都开;有病时任督二脉是不开的,要想开,首先要打开中脉,依次是:胃的升脉、肾经、副神经、骨脉等;练功的时候除了要打开这些经脉还要打开盲孔和鼻中间软骨,这些地方一动其他地方自然都动起来。
小吴:不练功时是怎样的?
医生:这是不练功时,也就是人在正常情况下,任督二脉在脸部流动路线:正常情况下,督脉是从头部下来,前额窦、眉弓骨、眉骨里的炁都从鼻两侧流下到嘴角、到承浆穴流入任脉。另一路是从漏斗下到脑垂体,再到鼻中间软骨到鼻腔和软腭,到降任脉。
小吴:眉弓骨、眉骨、前额窦您没有画啊?
医生:是的没有画出。眼眶里的炁也流入督脉,我也没有画出。
18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22:39:30 | 只看该作者

天书 保留著作权


小吴:这是两条什么?
医生:不是两条是四条,只画了一半,这是从头上下来的四条经脉,一条是从四白穴出到阴囊;一条是从鬓角上方顺眼框外侧向下到阴囊。
小吴:它们的实质是什么?
医生:从四白穴出的,实际是从左侧丘脑脑细胞出到左侧大脑脚、到脑桥,由脑桥出到右侧鼻腔的右侧骨出到四白穴,这一段是神经,从四白穴到乳根穴里侧是神经和肌肉,从乳根穴到耻骨是皮肤内侧的腹直机鞘,耻骨到阴囊是肌肉,到阴囊的包皮里层。  另一条起于鬓角里侧上方,顺外眼眶的竖条骨向下到下颌骨拐弯处,这一段实质是头皮、外眼眶竖条骨和肌肉,实际上这一段还有茎突骨输出的肾炁。到乳根穴里侧这一段的实质是筋和肌肉,到阴囊这一段实质是皮肤里边的腹直肌鞘,在阴毛部位为肌肉,到阴囊外边包层。
小吴:此二脉的作用是什么?
医生:当人大脑满时,就是充满了炁时,才有此二脉。此二脉就是保护精子不遭外部因素的侵害。
此两脉都管阴囊的开放,阴囊有了炁以后,浊炁外放,好炁留用。


19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22:40:23 | 只看该作者

天书 保留著作权


小吴:耳朵炁脉很重要吧?
医生:当然重要了,耳朵听不到声音就是聋子,听不到声音就不能说话了!
小吴:耳朵炁脉是由哪到哪?
医生:就是从大脚趾上来,络肾脏,经咽骨管到内耳门、进入耳蜗。人有时吃西药致耳聋就是一股炁进入耳蜗里堵塞耳蜗变成聋子,也听不到声音使其与人隔绝。
小吴:您能治吗?
医生:我治过一例这样的病人:把炁脉通开就听到了,不一小时。
小吴:我听说‘顺风耳’是怎回事?
医生:顺风耳、千里眼就是耳炁脉大开:耳是开放的,就是向外放炁的,当炁功练到一定程度时,耳朵向外发炁,就成了顺风耳。千里眼就是天目穴。
20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0 07:25:48 | 只看该作者

天书 保留著作权

膀胱气脉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7 00:28 , Processed in 0.05471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