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陈鑫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论《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五行”应将被先进方法替代》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7-2 10:37:28 | 只看该作者

试论《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五行”应将被先进方法替代》

下面引用由古墓厉影2006/07/01 11:43pm 发表的内容:
你这个还仅仅是在理上、在象上说事
还没有达到数的程度
更别说自己新建一套体系
因为你连自己正在用什么数学体系都不知道
...
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在中医基础理论上减轻初学中医学子们的学习难度,以尽量使他们能在毕业时就具备实战能力而避开“不老不能成名医”的路!所以,不论你说我是《在理上、在象上说事》还是《连自己正在用什么数学体系都不知道》,都应以{我理论是否对实现《减轻初学中医学子们的学习难度,以尽量使他们能在毕业时就具备实战能力而避开“不老不能成名医”的路》具有推动力}为判定对错的标准。你说呢?





12
发表于 2006-7-2 12:30:42 | 只看该作者

试论《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五行”应将被先进方法替代》

再怎么耍嘴皮子也没用,还是要看疗效。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7-2 12:42:40 | 只看该作者

试论《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五行”应将被先进方法替代》

下面引用由万法归一2006/07/02 00:30pm 发表的内容:
再怎么耍嘴皮子也没用,还是要看疗效。
非常赞同!
14
发表于 2006-7-2 23:07:59 | 只看该作者

试论《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五行”应将被先进方法替代》

下面引用由陈鑫剑2006/07/02 10:37am 发表的内容:
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在中医基础理论上减轻初学中医学子们的学习难度,以尽量使他们能在毕业时就具备实战能力而避开“不老不能成名医”的路!所以,不论你说我是《在理上、在象上说事》还是《连自己正在用什么数学体系都不知道》,都应以{我理论是否对实现《减轻初学中医学子们的学习难度,以尽量使他们能在毕业时就具备实战能力而避开“不老不能成名医”的路》具有推动力}为判定对错的标准。你说呢?

任何理论的构筑,均有其规范,其自有的一些逻辑结构是不能轻易去改变的。同时也不是你想改变就可改变的。
如果仅仅是要快速培养一些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临床庸医,那肯定是越轻松简易越好。
中医之所以难,从数学角度说,就是因为它所需要把握的“数”都是相对的、都是动态的,很难象西医那样落实都一些绝对值中去,因此,很多都要靠经验的积累才好把握,故此才有“不老不成名医”的错觉。
其实,很多名医都是很年轻的。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7-3 09:45:57 | 只看该作者

试论《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五行”应将被先进方法替代》

[这个贴子最后由陈鑫剑在 2006/07/03 09:57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古墓厉影2006/07/02 11:07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之所以难,从数学角度说,就是因为它所需要把握的“数”都是相对的、都是动态的,很难象西医那样落实都一些绝对值中去,因此,很多都要靠经验的积累才好把握,故此才有“不老不成名医”的错觉。
其实,很多名医都是很年轻的。
一、
版主这后句话,并不能为前句作证!“不老不成名医”并不是错觉,而是人们发现这个现实后对这个现实的概括。
二、
至于版主《任何理论的构筑,------同时也不是你想改变就可改变的。》的说法,我认为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某一理论的构筑经改变后能对人类产生更大的好处,并且这个问题被人们认识到了,那某一理论的构筑就必将随时间推移而获得改变------中医基础理论也是这样。



16
发表于 2006-7-3 10:33:57 | 只看该作者

试论《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五行”应将被先进方法替代》

下面引用由陈鑫剑2006/07/02 10:37am 发表的内容:
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在中医基础理论上减轻初学中医学子们的学习难度,以尽量使他们能在毕业时就具备实战能力而避开“不老不能成名医”的路!所以,不论你说我是《在理上、在象上说事》还是《连自己正在用什 ...
我很理解和同情,请问你还能用什么方式进一步表达展示你的‘新五行’,比如:是用你的点穴办法还是用药物,用于升温降温、升湿降湿呢?
17
发表于 2006-7-3 11:17:02 | 只看该作者

试论《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五行”应将被先进方法替代》

下面引用由陈鑫剑2006/07/03 09:45am 发表的内容:
一、
版主这后句话,并不能为前句作证!“不老不成名医”并不是错觉,而是人们发现这个现实后对这个现实的概括。
不要再叫版主,已经不是了。
任何行业,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即使是西医也不例外。只是这个过程中医的难度较大,时间较长罢了。但这个过程还是因人而异的,没有必然。正确的基础和方法会使这个过程大大缩短,所以师徒方式才显得重要,但师徒制有个缺陷就是过于着重经验而理论的传承缺乏系统。
下面引用由陈鑫剑2006/07/03 09:45am 发表的内容:
二、
至于版主《任何理论的构筑,------同时也不是你想改变就可改变的。》的说法,我认为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某一理论的构筑经改变后能对人类产生更大的好处,并且这个问题被人们认识到了,那某一理论的构筑就必将随时间推移而获得改变------中医基础理论也是这样。
请不要整天幻想着什么变、变、变!
1+1=2 所建立起来的数理体系你能改变吗?
万变不离其宗!要变之前先得搞清楚什么是宗!
18
发表于 2006-7-3 12:17:47 | 只看该作者

试论《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五行”应将被先进方法替代》

传统文化你不懂,现代科学你不明,你凭什么改?
就传统文化来讲,什么是五行,什么是六气?它们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是如何应用的,在那些领域得到了应用,取得了那些成就,有那些不足,当代科学是怎么应用的,最新的研究成果有那些,你知道多少?你以为改个名字,就叫新发明,新创造?会放风筝,就能上月球??会放炮,就能把太阳打下来???
经络,嘿嘿,花了半天时间看你的东西,建议你分清医学、武术与气功,佛家、道家与儒家内景的不同,再谈。
你倒是有句实话,是个小学水平。
还是吹吹疗效吧,总有人上当的。
19
 楼主| 发表于 2006-7-3 21:24:48 | 只看该作者

试论《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五行”应将被先进方法替代》

下面引用由wangerhong2006/07/03 10:33am 发表的内容:
我很理解和同情,请问你还能用什么方式进一步表达展示你的‘新五行’,比如:是用你的点穴办法还是用药物,用于升温降温、升湿降湿呢?
谢谢!
1、我是按“不破不立”的逻辑,取先生所冠‘新五行’的通俗易懂来起《破》作用,并非认为此‘新五行’可替代《五行》。因事实上,用五个不同性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来指导“治内脏疾病”的临床,很多时侯是不通达和脱节的,而‘新五行’还是五个不同性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
中医界运用《五行》现实中,有几位医家能“补肝以实现强心”(补母壮子之理)?又有几位医家能“泻肾以实现救心”(降克制得活之理)?诸如此类“理在临床上行不通”的情况,是司空见惯的。尤其是《五行》的中医运用,常常难以避免地陷入“宿命论”的境地,就更是体现出了《五行》应被破除的必要性。
2、无所该立则不破!自内经以后至今的千多年来所用认识方法中,是否有比《阴阳五行》更易学、易懂、易操作的内容没有被重视和广泛应用?比如古代的解剖观察法、口尝体验法、经络推导法------现代的机器检测法等,是否就具有“比《阴阳五行》更易学、易懂、易操作”的特征呢?
(愿能抛砖引玉!)
20
 楼主| 发表于 2006-7-3 21:47:04 | 只看该作者

试论《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五行”应将被先进方法替代》

下面引用由古墓厉影2006/07/03 11:17am 发表的内容:
不要再叫版主,已经不是了。
任何行业,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即使是西医也不例外。只是这个过程中医的难度较大,时间较长罢了。但这个过程还是因人而异的,没有必然。正确的基础和方法会使这个过程大大缩短,所以师徒方式才显得重要,但师徒制有个缺陷就是过于着重经验而理论的传承缺乏系统。

请不要整天幻想着什么变、变、变!
1+1=2 所建立起来的数理体系你能改变吗?
万变不离其宗!要变之前先得搞清楚什么是宗!
1、《但师徒制有个缺陷就是过于着重经验而理论的传承缺乏系统。》
答:正是因此,才使中医学成了“以经验为主题、理论与临床大多脱节”的知识体系!而只有从教材上改变中医学的“以经验为主题、理论与临床大多脱节”,才能真正改变“不老不能成明医”的态势。
2、《请不要整天幻想着什么变、变、变!》
答:“变”是《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必然结果,这是国策。
3、《1+1=2 所建立起来的数理体系你能改变吗?》
答:你总该讲讲你认为它怎么、因什不能改变吧?
4、《万变不离其宗!要变之前先得搞清楚什么是宗!》
答:我认为“能使中医学子更易学、易懂、易操作”是宗!你认为的宗是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0 18:46 , Processed in 0.11816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