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脏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行的数学描述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7-17 09:01:14 | 只看该作者

五行的数学描述

张先生实在是难得的大才啊!

-=-=-=-=- 以下内容由 司马南方人2007年07月17日 09:28am 时添加 -=-=-=-=-
可以说,张先生开创了“定量中医”之先河!
12
发表于 2007-7-17 09:35:02 | 只看该作者

五行的数学描述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7/07/10 06:27am 发表的内容:
是一离开本义离开实际的臆造!根本没有学术意义!
五行是行功能、相互关系的显示。相互关系是维持平行稳定。功能显示是为找出不平行的行服务。
这位gonmai先生在张先生的“定量中医”面前有点小儿科了,功能以量为表现,量以功能为代表,两者是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平衡与不平衡都是功能的过或者不及,可以用量来描述。“功能显示”=量
就你那点学术水平还是回去多学学再来发表意见!
13
发表于 2007-7-17 09:42:49 | 只看该作者

五行的数学描述

张先生的研究是建立在几个“公理”之基础上,因此,建议张先生把自己的理论定位于“定量中医”比较适合。这样可以直截了当地切入中医临床之中,对中医大夫处方用药有着极大的帮助。
然,如果对先生的这几个“公理”去进行探讨的话,则难免陷入无休止的中西医之争,所以,讲求实用更为适合。
请先生继续努力!
14
发表于 2007-7-17 10:16:09 | 只看该作者

五行的数学描述

[这个贴子最后由司马南方人在 2007/07/17 10:22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sunshaking2007/07/11 01:33pm 发表的内容:
驳《中医学只是一个实践的理论吗?》中的若干观点
Sun Shaking
时间有限,只能驳若干观点。
杨复青所说的中医的五行理论是一种符号化的数学里路,是用来反映自然界的运算的算符。这种观点反映了作者没有认识到数 ...
这位Sun ShaKing先生想说的就是“中医不是科学”。我赞成!
看这位先生的科学素养还不错。仔细阅读还是有不足,提出以下几点,希望先生补充、完善。
数学、逻辑学是建立在无矛盾的基础之上,这是公认的。但是,在数学和逻辑学中存在着许多不可避免的悖论又是事实。怎样排除数学和逻辑学中的矛盾,成了上个世纪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们的首要任务。最后,人们不得不重新对数学和逻辑学进行更加严谨的定义。但是,新的悖论又出现了……
诚如如先生所言,自然科学具有下列特点:
1,寻找自然界中的客观事实,作为研究的起点。这是寻找“第一因”的工作。
2,依靠数学家、逻辑学家所做出的成果,以观察到的客观事实为基础,做出推理、计算,得到理论论断。
那么,用一种自身包含缺陷的成果去推理、计算、得到理论论断就不可避免的也包含着缺陷。怎么克服这些缺陷呢?我们应当重新定义自然科学,还是重新定义数学、逻辑?
在没有得出更好的定义之前,我认为应当给予自然科学的推理、计算、论断以限制,否则,科学很容易变成不科学。
从上述可见,先生的结论是否成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面对自然时应当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去进行认识?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都还需要加以限制,将其方法和手段应用于人体是否就是一种不加限制的滥用呢?当前的情况确实如此。这样,面对人体,自然科学也就成了伪科学!
请先生排除这个“自然科学=伪科学”的结论!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23:23:39 | 只看该作者

五行的数学描述

    首先得感谢司马南方人的褒奖和参与。虽然难免俗套,我还是要说一声这厢有理了!我会记住您的忠告。并借此祈望所有有兴趣者的挑剔。
   先生所说的“开创了‘定量中医’之先河”,可折杀老夫了。我等何德何能创理论?“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只要你有心,无论用什么方法、站什么角度,都可以从这个宝库中得到你想要的。我现在的东西就是用现代的工具筛淘出来的,充其量一个流派而已;所谓‘越人非能生死人,此自当生也,越人能使之起尔’。
   关于“切入中医临床之中,帮助中医大夫处方用药的问题”,文章中是有这个意思。如果有心人看过复帖,方法差不多也就明了。对于老中医而言,这是多此一举;他们的知识经验老到,随心所欲、应手就是:可供小医生们效法的五行方剂。计算方剂组成和中药用量?谁搞那劳什子!
   老中医的本领,既有经年累月的蓄积,也有出世就有的悟性,一般人是难学的。‘铁杆中医’天生就是他们的专利,这大概也是当今中医萎缩的原因之一。嫉妒者要取消中医,科学津贴你拿,说说你的科学道理!后学者要背离中医,当前知识爆炸,谁还慢慢悟那劳什子!
   如何计算方剂中的药物和剂量,就如同如何走围棋一样;凭感觉是随手之事,若计算则人脑难及。算,是很复杂的过程,但道理却是清晰透明的;我们可以半算、半感觉,并不需要什么悟性。如果你的诊断准确,我想方剂这块是没问题的。但鉴于‘铁杆中医’们专利的保护,暂时还是不在此无遮拦的公众场所演示为好。见谅!
   再次祈望,对文章基本框架理论的挑剔!
16
发表于 2007-7-19 09:19:19 | 只看该作者

五行的数学描述

下面引用由脏腑2007/07/18 11:23pm 发表的内容:
首先得感谢司马南方人的褒奖和参与。虽然难免俗套,我还是要说一声这厢有理了!我会记住您的忠告。并借此祈望所有有兴趣者的挑剔。
   先生所说的“开创了‘定量中医’之先河”,可折杀老夫了。我等何德何能创 ...
谢谢您的邀请。不过,我初看以后只是有个概念,还需要仔细的去领会先生文理的脉络。等到有所会意后,再向先生求得指点一二不迟。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7-22 00:31:57 | 只看该作者

五行的数学描述

  论坛寂静。看来文章的味道不太适合大家的胃口。是否现代喜欢进口有味的人多?喜欢甜食的人多?喜欢苦味的人少?是!
  加药引子一。
  如果您不是医生,可能有一天要成为医生的上帝。那么您读懂了这篇文章,她将会为您选择一个服务得更好的臣子。
  因为,您可以问他:您病在何脏?属阴属阳?治疗用何法?用何方剂?
  在方剂中随便点出几味药问:药物归何经?甲脏病,为什么用乙脏药?阴性病,为什么用阴(同)性药?等等。
  十个问题,能回答六个,这医生也就不错了。否则您得换个臣子。
  如此这般,您有收获了。得挑点毛病作为对我的回报。















18
发表于 2007-7-22 02:58:51 | 只看该作者

五行的数学描述

厉害  继续   革命一定成功    公之于众     造福人类

-=-=-=-=- 以下内容由 bygzpf2007年07月22日 03:00am 时添加 -=-=-=-=-
如果您不是医生,可能有一天要成为医生的上帝。那么您读懂了这篇文章,她将会为您选择一个服务得更好的臣子。
因为,您可以问他:您病在何脏?属阴属阳?治疗用何法?用何方剂?
在方剂中随便点出几味药问:药物归何经?甲脏病,为什么用乙脏药?阴性病,为什么用阴(同)性药?等等。
十个问题,能回答六个,这医生也就不错了。否则您得换个臣子。

-=-=-=-=- 以下内容由 bygzpf2007年07月22日 03:05am 时添加 -=-=-=-=-
张先生开创了“定量中医”之先河!
19
发表于 2007-7-22 03:04:59 | 只看该作者

五行的数学描述

张先生开创了“定量中医”之先河!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00:49:08 | 只看该作者

五行的数学描述

药引子二:
    如果您是出学门或出国门不久的中医师,且跨过了颤抖处方、进入到治疗效果时好时坏的阶段。
    读懂了该文,您治病的疗效可能会增加25%。
    因为您可以把中药知识再复习一遍,用EXCEL的排序功能,将归经、气血、功能、寒热等排出来,每次处方的时候瞄一眼,检查处方是否符合文章的标准,再根据药物表格稍作配制。如此大概不会要很长的时间,您就会对中药、对方法熟练了。顺便说一声,知名医生甚嚣尘上的原因,有一半要得益于对某些药物的独特理解,这可是他(她)们终其一生的经验。
    这样您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很少的付出,就得到了很多名医的一半经验,该知足了。
    如果您不能对以上文章提出挑剔的话,来日方长!应该把这方面的心得告诉我。医者,德为先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2 22:52 , Processed in 0.06192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