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冰雪红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注意]致温总理的公开信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8-6 07:11:44 | 只看该作者

[注意]致温总理的公开信

[目前不是我们国家的中医药人才供大于求,应该说是:“国家政府没有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有力的措施”来安排这些人才,这样势必造成中医药人才出现一种假象“供大于求”,实则是调控失调造成人才群体严重流失。
  很多人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他们只是为了生存只好转移自己的专业方向。如果有合理的专业对口的渠道去就业他们何尝不愿意?]
哎,学医的,希望中医兴旺的心情,医患人同此心,但是若说中医不靠治疗效果的提高,而希望“政府以有力的措施”来安排这些人才,那时病人头上又多一座大山?目前政府对西医的强行扶持及一些强制措施已经让人头疼。
中医院大部分人员是中医院校毕业,又进修西医,变得猪头肉三不精,这种人员充于各种层面,,曾见抢救室一副主任,治疗老人中风卧床,血虚气弱,大便不行,也用大黄芒硝,至使老人气息越弱,幸亏家属要求将老人转入另一名主任医生治疗,逐有起色。
对于学业不精,既不专心又无恒心的,我看还是早早脱离人命是非之地,只怕当初也是无奈而把学中医当成跳板吧?
又何必把责任都推给政府呢?
12
发表于 2007-8-6 09:02:55 | 只看该作者

[注意]致温总理的公开信

下面引用由南风2007/08/05 09:51am 发表的内容:
是中医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也是政策的原因造成的。
中医最适合一人开一个诊所,可现实是诊所合并起来。
中医按自己的一套诊断用药,现实是中医制药是做假药。
中医的原因,可恨的是人人只会开汤药,赶走了病人。 ...



不要乱讲,不要以点代面!
13
发表于 2007-8-6 09:06:04 | 只看该作者

[注意]致温总理的公开信

下面引用由冰雪红梅2007/08/05 10:03am 发表的内容:
中医不仅仅是汤药,最近遇见的中医郎中、他不但医术很棒,而且用药也特别,他的药是“散剂”,使用起来特别方便,我问他为何不申请专利?他说申请不起,申请一个手续需要80万元,得不偿失划不来。



80万,有这么简单的事吗?
出了80 万得到一个专利,却不知开发起来还要几百万,所以如果专利者没有几百万的话,那么就得年年交专利费,而且,其他的人,仅仅只要改几个药名,就可以出厂中药新药了!
14
发表于 2007-8-6 09:08:44 | 只看该作者

[注意]致温总理的公开信

下面引用由冰雪红梅2007/08/05 10:05am 发表的内容:
人才群体流失谁之过?
    中医药人才原本匮乏可目前却在严重流失,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说:“…中医药人才供大于求,截至今年供是4万多,需求只有6000到1.1万….。”
    目前不是我们国家的中医药人才供大于求 ...



现在有太多的患者,因无钱治病,而被迫从医院抬回家等死,问题是,中医校院培养出来的考试学生,能懂得治病么?
15
发表于 2007-8-6 09:12:20 | 只看该作者

[注意]致温总理的公开信

下面引用由冰雪红梅2007/08/05 09:46pm 发表的内容:
中国医疗必走中西结合之路才能走出中国特色:
    众所周知在人类疾病治疗中,中西医各有优势,由于很多时候的西医治疗前诊断基本是依靠仪器设备按照经验指标值进行判断,机器及人体指标值判断病例是比较生硬的 ...



国内中医,也许是没什么指望了,如果说中国国内中医的处境不改变的话,那么海外的华人中医]包括从中国流离出去的]就一定会在世界医学领域里,把中华民族传统医学,发扬起来!!!
16
发表于 2007-8-6 09:45:46 | 只看该作者

[注意]致温总理的公开信

我有不同看法如下:
建议书:1..向全社会无条件开放中医学历和中医资格考试,以解决中医事业乏人乏术.城乡基层急需}z
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问题;中药种植.收购加工和中成药制造由国家专营,统一定价.定点生产.专营出售,纠正把中药材当农产品来生产经营的错误作法;中医药治疗费纳入全民医保体系全报 (极少数贵重中药和中成药限于急救报销),看病挂号费自费, 并适当提高中医治疗费,以体现中医技术的真实价值,解决中医亏损经营问题.此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应当载入((中医药法)),使全体人民的健康得到法律的保障.中药材由国家掌控价格,全民医保费用,国力可承,综合国力必将增强.eW
2.请求把主张”中西医结合”_即用西医限制中医独立发展的人请出即将成立的中医部,让他们在西医部的中西医结合局和西医医院的中西结合科去研究中医,10年为限,拿不出象样成果的,取消研究和行医资格.m6
3.中医必须在中医部的领导下.((中医药法))的保障下,独立自主的谋求中医事业的发展,国家投入资金与西医拉平,10年为限,拿不出重大科研成果,不能解决9亿以上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取消研究和行医资格.{ziZn
事实与理由:ai0:
1.9亿以上中国人民在西医医院里看不起病,他们需要中医。]C>92
2.((中医战略—中医传承与发展的认识和思考))贾谦等著。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uK
3.((名老中医之路))合订本,周凤梧等主编,山东科技出版社2005年版。?f(K';
4.((中医沉思录))崔月犁主编,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Xku&
5.((中医复兴论),李致重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t';^:F?
6.((邓铁涛寄语青年中医)),邓中光等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R|
7.((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李可著,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u
8((中医肿瘤验治)),杨静伟 孟海生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Ey !,MfgK6
17
发表于 2007-8-6 11:24:15 | 只看该作者

[注意]致温总理的公开信

下面引用由wangmengyin2007/08/06 09:45am 发表的内容:
我有不同看法如下:
建议书:1..向全社会无条件开放中医学历和中医资格考试,以解决中医事业乏人乏术.城乡基层急需}z
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问题;中药种植.收购加工和中成药制造由国家专营,统一定价.定点生产.专 ...
3.中医必须在中医部的领导下.((中医药法))的保障下,独立自主的谋求中医事业的发展,国家投入资金与西医拉平,10年为限,拿不出重大科研成果,不能解决9亿以上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取消研究和行医资格.{ziZn



何须10年?
有3 年作为疗效跟踪证明,就已足足够够了!!!!!!!!!!!!!!!!!!!!!!!!!!!
18
发表于 2007-8-6 13:36:03 | 只看该作者

[注意]致温总理的公开信

中医的发展,不在自己的学术创新方面不足找原因,动不动向政府求救,向总理求情,让中医界蒙羞!!
中医如果如同一个没落的封建社会一样完蛋,是好事不是坏事。如果没完蛋,他肯定与时具进,折磨出更新的思想与学术!!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8-6 15:12:56 | 只看该作者

[注意]致温总理的公开信

[这个贴子最后由冰雪红梅在 2007/08/06 03:45pm 第 2 次编辑]


第16楼的建议很有启发性,您主要是从学术界出发。

以下主要是对国家政策性的想法,希望家建立健全中医药事业方面的优厚、倾斜、补偿制度:
1 希望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建设政策倾斜、优厚、或补偿如同对高新科技产业一样对待;
2 从县级市开始,建立民间特色中医院作为公共性服务设施,其目的为有特色的民间土中医郎中提供一个聚齐办公场所,便于交流学习切磋,更便于民众得病知道那里可以找到自己的廉价医药民族医生;
3 对于新建设的中医特色机构免收有关税费三年到五年,优惠降低有关税费10年到20年;
4 对于特殊人群投资或投身建设中医药机构的给于适当补偿扶持;
5 对于一些土郎中有特殊发明或有特色的治疗方案或药剂的给于适当放宽条件,让其行医可不摊销有关费用,同时创造条件让其发扬光大;
6 对于一些土郎中行医不宜用那些复杂的行医执照等手续卡、压、撵等手段阻止他们行医;
7 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每年一次或每季度一次或每阶段时间一次中医药交流论坛;
8 对于一些中医药机构,国家可建立部分特殊政策以提供更具有吸引力的条件,从而吸引各种资金进行大城市的社区中医药公共设施建设,小城市的普及型聚集中医药公共设施建设;
9 既然中国的祖传秘方常常也被老外看中,因此最好把对老外来看病的条件提供的更便利,但对老外收费绝不宜低廉,因为他们的收入高,就是在我们国内他们也高很多的。
.....待续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8-6 15:18:08 | 只看该作者

[注意]致温总理的公开信

下面引用由wangmengyin2007/08/06 09:45am 发表的内容:
我有不同看法如下:
建议书:1..向全社会无条件开放中医学历和中医资格考试,以解决中医事业乏人乏术.城乡基层急需}z
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问题;中药种植.收购加工和中成药制造由国家专营,统一定价.定点生产.专 ...
您的建议很好,基本总结、收集了前辈们的学术观点;希望能到更多的类似观点。
是的  非常希望国家创造一个良好机遇为我国9亿农民看病解决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7 15:41 , Processed in 0.05722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