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cf吕承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致敬爱的温家宝总理的一封公开信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21:39:05 | 只看该作者

致敬爱的温家宝总理的一封公开信

回复第10楼
谢谢您能够理解我一片苦心.
12
发表于 2007-10-20 18:17:57 | 只看该作者

致敬爱的温家宝总理的一封公开信

也有道理,人的一切生命中枢都在大脑。
13
发表于 2007-10-20 21:53:14 | 只看该作者

致敬爱的温家宝总理的一封公开信

[这个贴子最后由gl0101在 2007/10/20 10:09pm 第 3 次编辑]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袁文德教授响应周总理的号召,自费利用业余时间,废寝忘食的默默研究着经络课题。经过一百余例经络敏感人的无数次实验之后,袁文德教授取得了如下成就:
    一,发现了经络循行于全身的规律,纠正了古经络图的错误,为经络图的修改提供了实验依据。
    二,发现经络应该存在于人脑内,经络在体表循行是人脑的错觉,其实循行过程是在人脑内。
    三,发现在人脑内存在前线、侧线、背线,左右对称,6条“皮节带”现象。”
    我认为西医解剖学可以弥补中医经络学说的不足,经络的解剖学基础就在已知的解剖知识里面,就在已知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里面。但是经络是天人相应的一种机制,这是一直以来西医发现不了、也解释不了经络现象的根本原因。以前的研究结论之所以似是而非,很可能就是由于没有考虑到大脑这个高级中枢的作用。袁、吕二位的研究旨在揭示经络的解剖基础,不仅是开创性的,也是极有价值的,对于解释经络现象、发现经络的解剖基础是有益的。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15:25:54 | 只看该作者

致敬爱的温家宝总理的一封公开信

千里马的悲鸣——陆家羲悲传(转帖)
1935年6月10日出生。内蒙古包头九中物理教师,祖籍上海。1961年毕业于东北师大物理系,在组合论数学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因长期遭受社会打击,论文无处发表,积劳成疾,心脏病突发,不幸于1983年10月31日凌晨1时逝世,年仅48岁。
陆家羲在大学期间即对组合论感兴趣,业余潜心钻研"寇克曼系列问题"和"斯坦纳系列问题"。这是100多年来世界上无人能解的难题。他先后写出十多篇原创性论文,投诸中科院数学所及中国权威杂志《数学学报》和《数学通报》,一篇也没能发表。1971年国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而他在1961年就已解出此题。他的"斯坦纳系列"成果也在国内拖了三年,1983年3月和1984年9月才由权威刊物美国《组合论杂志》(1966年创立),分两次发表其六篇系列论文《关于不相交STEINER三元系大集》(1~6)。1984年,《数学学报》发表其遗作《可分解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的存在性理论》,也是国际领先。遗憾的是,他只看到了前三篇论文发表。
组合论是一门新兴的数学分支,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试验设计、管理科学、国防工业等20多个领域内都有重要应用。"斯坦纳系列问题"的整体解决,外国权威认为是“世界
20年来组合论方面最重大的成果之一”。一夜之间,这位被祖国藐视的普通中学教师,成了闻名西方数学界的英雄。1984年9月在呼和浩特召开陆家羲学术工作评审会议,肯定了其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11月1日,内蒙古政府在包头召开表彰大会,追认他为“特级教师”,授予特别奖5000元给其家属。1987年他独自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6年华罗庚、吴文俊曾获首届一等奖,苏步青获二等奖;1982年陈景润和王元、潘承洞共同荣获此一等奖,冯康等人的有限元研究获二等奖。一位普通中学教师,死后才被评为特级教师,屡遭社会打击,成果无处发表,只能靠洋伯乐去发现,独获上世纪国家最高科学奖,并且是在去世四年之后才获奖,去世时欠债400元。此事开古今中外科学界、教育界未有之先河,真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怆然而涕下!”也许是因为中国的土壤缺乏科学家成长元素,中国人亏欠科学家的东西真是太多了!
他出身贫苦,初中刚毕业,父亲就过世了。解放后去东北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每天下班还去很远的市区上夜校,1957年考上东北师大物理系。除了物理,他更喜欢数学,图书馆成了他最常去的地方。孙泽瀛写的中学生读物《数学方法趣引》(华罗庚审阅,现已出新世纪版),其中的"寇克曼女生问题"(1850)引起了他的兴趣。这是世界难题,陆家羲决心攻克它。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内蒙古包头钢铁学院,这时母亲也去世了。他潜心钻研,只有上课或吃饭时才离开房间,年仅26岁,就攻克了这一难题,但是屡遭退稿。为了数学,他36岁才结婚。他知道自己的成果一旦发表,其影响就是世界性的,但是为什么总是发表不了呢?对此他无言以对,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他。直到1979年4月,他托人从北京借来1974年的《组合论杂志》,才知"寇克曼系列问题"1971年在国外已经解决了,冠军本应属于中国,却落在意大利人手中,半生心血付之东流。擦干眼泪,他又向"斯坦纳系列"进军了。1979年他被调到包头九中。他患牙周病,一累就痛,一痛就是几天,一痛就去拔牙,没多久一口牙齿就拔光了。1980年终于完成了"斯坦纳系列"的6篇论文,几经周转,最后由苏州大学朱烈教授推荐给美国《组合论杂志》,仅
过了一个月就决定发表。不久,中国邀请审查陆家羲论文的加拿大组合数学专家门德尔松和郝迪教授来中国讲学,"请我去讲组合数学,你们中国不是有个陆家羲博士吗?"仅一句话,终于使陆家羲浮出水面。各地来信,雪片似飞来。1983年7月30日被邀参加大连全国首届组合数学会议;10月参加合肥会议和武汉中国数学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30日返回,全家人十分高兴,他却十分疲倦,晚上和孩子们玩了一会就睡下了,多年来他头一次睡得这么早。仅仅只有两个小时,就在一片凄苦和无人喝彩的孤寂中,悄然睡到了另一个世界上。
陆家羲的成就不在陈景润之下,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陈景润曾得益于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关照、华罗庚提携、毛泽东注意、徐迟宣传、邓小平多次关心,他在科学院能进图书馆看到最新学术刊物,有懂数论的同事,有王元、闵嗣鹤可以讨论交流和审阅论文,潘承桐等人也能看懂他的论文,生前身后,名声显赫,家喻户晓。陆家羲远离科学中心,不具备任何科研条件,地位卑微,对于这一切,他什么都没有。他的荣誉在天国。我至今不知道,在中国究竟有几个人能够看懂他的论文?!
陆家羲生前担任高三物理,讲课一丝不苟,除上课外,一天到晚难得开口,好像总觉得理亏。他代的课最多,却从未评上过先进,校领导总是拿他找差距。学生们说,“陆老师的课,我们学得扎实。”晚上学生找他补课他从不拒绝,“我只有晚上这一点时间了。可是我无法拒绝孩子们的愿望。看着他们的眼睛,铁石心肠也会熔化。我总想起自己这么大的时候,我常去夜校或到老师们的家里去”。参加大连会议,学校不支持,校长甚至在大会上说,“我们是中学,有人想当科学家,不如调到科学院去”。包头科协和内蒙古数学分会支持他,为他出一半差旅费,另一半只能举债。他生病不敢向领导请假,有一次腰痛,领导接过病假条说:“老婆当医生,开个病假还不容易?”一次老师们在学校刨土豆,夜里把陆家羲留下看守,分土豆时却没有他的。去世前半年,1983.4.26.九中开运动会,并不是每个老师都有事情,有事情的做完后也就可以回家;校长怕他呆在家里不务正业,就分给他一个一刻也离不开的差事在终点作记录,这一天北风呼啸,他冻得浑身打战,……这就是一位杰出数学家的世俗人生。
有人霸占学术杂志,靠山吃山,凡他们看不懂的论文,持学术异见者,交不起版面费,威胁到既得利益者的,一概不予刊登。希望“天地生人”成立《潜科学》那样的民科网络杂志,免费发表论文,兼容并包,学术自由,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不怕观点相反,均可立此存照。可活跃学术交流,经常浏览,对官科也有启发。公开各专业领域国内外及港澳台主要杂志名称及投稿方式、技巧和要求,并且公开版面费标准,不能暗箱操作,糊弄民科。避免重大民科成果被压制。
建议成立民科网络管理机构,对一些成果进行大体分类,邀请各领域行家里手及民间有同样兴趣者作出实名点评(必须说明自身学术背景),千万不要简单地扣伪科学帽子。发现可能有重大突破者,应予推荐。

15
发表于 2009-7-25 16:01:45 | 只看该作者

致敬爱的温家宝总理的一封公开信

您的研究是有道理的。但经络系统不只是神经系统,还有运行气血,包括了血液循环。还有很多系统,参照一下。另外,自主神经的控制也属于经络。以偏概全,不能解释所有经络现象,抓住一个现象,或许接近了真相?但你能用这个解释所有经络现象,才能算是完善。经筋运动系统,您能只用大脑解释吗?
16
发表于 2009-7-25 16:07:28 | 只看该作者

致敬爱的温家宝总理的一封公开信

把陈功老师1981年的研究“成果”转帖过来,以示对你们研究的支持。
第五章 经络论
(2007-09-18 13:50:32)标签:医学科学   分类:中医固有理论框架结构  

    经络,是《内经》构建的人体生理病理在空间上的联系机制。经络的生理功能,是调节人体各个部位阴阳的,使之维持在常规的平衡的状态。经络论,把人体分成几个空间区块,这些区块的差别在于它们的阴阳强度不同,即它们的阴阳比值不同。这些区块的命名采用了“三阴三阳”,《素问·天元纪大论》:“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

经络论,分为“六经说”、“十一经说”、“十二经说”,其基础是“六经说”。

第一节 六经说

    六经说,主要见于《素问·阴阳离合论、热论》、《灵枢·根结》等篇章。
六经所“行”的是先天之“气”,这里所说的“气”,就是对先天阴阳的调节,即无序化与秩序化的平衡状态;所说的“行”,就是说先天之气是运动着的。
因为,先天之气的运动是不循环的,就像植物生长由下而上那样,所以,《内经》阐述六经时用植物作比喻,而阐述十一经与十二经时则不用。六经说只讲足三阴和足三阳,左右各十二条经脉,皆起于足而上行至头。六经皆为阴,三阴经就像植物的根,是“未出地者”,为“阴中之阴”;三阳经就像植物的芽,是“则(才)出地者”,为“阴中之阳”。

    运动在六经之中的先天之气,联系方式有三:一是表里关系,即“外者为阳,内者为阴”;二是开、阖、枢的关系,刘衡如据《灵枢经》传本《九墟》校“开”为“关”,当从之;三是阴阳各自的量化关系,即太阳为三阳、阳明为二阳、少阳为一阳,太阴为三阴、少阴为二阴、厥阴为一阴。《素问·阴阳离合论》阐述的六经之间三种关系的相互组合,可以用一个正方形的六面体来表示。正方体的相对的两个角定为上下两极,在上的三个面依一阳、二阳、三阳旋转,在下的三个面与一阳相对的面为一阴,与在上的三个面反旋为二阴、三阴。这样,凡是上下相对的两个面即为三阴三阳经的表里关系;在三个维度(互成90°)上的两个折面分别为三阴三阳经的的关、枢、阖关系。

    六经的阴阳表里关系并不依一二三相对为表里,而是太阳为表、少阴为里,阳明为表、太阴为里,少阳为表、厥阴为里;六经的阴阳关、枢、阖关系,直接用于辨证,《灵枢·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合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六经的阴阳一二三关系,与“六经抗病机制”有关。此机制启动后,一日一经,六日一周,经数周而渐停。若受寒之人六经不虚,则在这个过程中,无任何症状表现而寒邪自去;若某一经虚,则在该日发病而出现该经脉证。《素问·热论》所谓:“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是一种根据受寒至发病天数来辨证的方法,十分准确。因六经所行的是先天之气,故此机制与先天阴阳有关。若从现代医学考虑,它有可能是“潜伏期”,正是“经络实质研究”的课题之一。“潜伏期”之说,仅仅是一种猜测,但无论结论如何,都不影响中医理论的自洽性。

第二节 十一经说

    十一经说,主要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臂足十一脉灸经》,《灵枢·经脉、阴阳系日月》等篇章中亦有所反映。

    十一经说,是由六经说发展而来,其发展方式有两种,一是合于“天五地六”之数;一是合于“五脏六腑”之数。前者,仍然是六经说,手经被看作是六经的络脉,所谓“六经络手”,其行走方向与六经一样不分阴阳顺逆而皆从末端向心而行;后者,重在脏腑,应看作是十二经说的肇端。

第三节 十二经说

   十二经说,主要见于《灵枢·经脉》。该篇详细地阐述了十二经的循行路线及病症,是经络论中最完整最系统的论述,所以,常常被视为经络学说的全部内容,“经络实质”研究者也将其作为研究的标的。其实,它只是经络论中的一个部分,若用孤立、简单、直观的思维去认识它,把“经络”当成西医理论中的一个系统,就很自然了。

   十二经说是由十一经说发展而来的,其发展的方式是,手少阴心经中的一条支脉分出,称为手心主经,以后又把它称为手厥阴心包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因为经络的功能是调节各个部位阴阳的,而阴阳本身有一种对称性,分出这一经与足厥阴肝经上下对称,就更便于掌握它们的阴阳关系。那么,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呢?这不是任意而为的,客观上只能从手少阴心经分出这一支。六经用三阴三阳命名,就是因为它的阴阳强度不同,每条经脉虽然是在阴阳相同的一个区块内,但这种“相同”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其它区块而言的。在同一个区块中的不同部位,其阴阳强度还是有差异的。例如,同是太阳经,手太阳因其在上,上为阳,相对就比足太阳的“阳”要强一些。因为,手五经中只有手太阴与手少阴两个阴经,手少阴的“阴”要比手太阴的“阴”弱,而足厥阴在足三阴中其“阴”是最弱的,所以,就可以从手少阴中分出一支与足厥阴相对应。

    十二经与六经不同,是调节后天阴阳的,它起于中焦循环而行,伴行营卫,内行气血。这个“气血”概念须与形器论中的“宗气”、“血”的概念加以分辨,经络中的“气血”只是阴阳的代称,是流动的阴阳。因为,经络是调节阴阳的,而阴阳又无流动之义,故用可流动的“气血”代之。关于《灵枢·五音五味、九针论》《素问·血气形态》中三阴经与三阳经血气多少是“天之常数”即自然状态之意的论述,在针刺时,多气者出气,多血者出血;少血者恶出血,少气者恶出气,从《灵枢·骨度》“是故视其经脉之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也”,可知气血多少之论,是为针刺而设,即刺某经时因其所经之处血管浮大易出血是正常的,刺某经时因其所经之处血管细小不易出血可强刺。这里所说的“气血”,既不是经络论亦非形器论中“气血”的概念,只是针刺时所出现的现象,不要因此气血多少的论述而使理论框架的概念模糊。

    至于“奇经八脉”,则是十二经的重要支络,贯穿于几条经脉之间,调节各经阴阳,有其“调水渠”的特殊重要性。

    十二经经络论还包括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二经别。十二经调控形器论中的经筋与皮部,经别只贯通表里二经,又称“六合”。经络是人体生理病理在空间上的联系机制,其生理作用与病理表现还是通过形器论中的形体、器官表现出来,如,十二经筋的“筋”还是形器论中的代表运动功能的筋,只是不同部位的筋分别受十二经的调控,经络本身的功能也只是一个“通”字,通与不通则生理与病理表现则不同。经络与藏象的联系则是厥阴为木、少阴与少阳为君相火、太阴为土、阳明为金、太阳为水。

    十二经与十一经、六经所行的路线是相同的,只是行走的方向不同,也就是说,同一经脉既调先天阴阳也调后天阴阳。

第四节 经络实质探讨

    针刺的临床疗效有目共睹,其经络现象也被现代科学所证实,说明经络是客观存在的。然而,虽然对“经络实质”进行了大规模研究,但是其各种假说尚难自恰,说服于人。

    通过对经络现象的观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经络具有随季节浮沉的特点,这对任何有形质的组织器官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它不可能具有现代解剖学意义;二是,手三阴经与足三阳经各自具有先后天两种相反的走向,因此,经络也不可能是某种流动的物质,也就是说在现有的西医理论框架中找到它是不可能的;三是,经络具有幻肢痛的现象,因此,被截断的肢体也不会再具有物质和能量,也就是说在现代物理学中找到“场”类存在也是不可能的。

    笔者提出一个假说:经络应该是一种“影子”,是大脑中某个“事件”通过神经为媒介,投放到全身的一种“影子”。这个事件,并非大脑中的某种组织结构或某种功能,而是个体进化(发育)过程在大脑中的“存档记录”。也就是说,经络论中的六经(十一经)应当是个体进化(发育)的路线图,保存在大脑中,需要时就调用。因此,笔者倾向于把《内经》固有理论与信息学、脑科学及组织胚胎学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笔者不是专门从事经络专项研究的,也没有财力从事这项研究。提出这个假说,只是一种猜测,但愿不会给研究者以误导。

小结

    经络论,是从空间的角度观察人体,经络,是人体阴阳属性不同的各个空间区块,用三阴三阳命其名。

    经络的作用是调节各部位之间的阴阳状态,而阴阳概念又不含流通之意,所以以“气血”代之,“气血”就是在经络中流动的阴阳,经络论中除经络、气血外无其它概念,其功能也只是一个“通”字。经络论分六经说与十二经说(十一经说是过渡阶段),二者走向不同,作用也不同,六经调先天之气,十二经调后天之气。至于“奇经八脉”则是经络之间的“调水渠”。

    经络实质研究长期未果,其原因就在于未明经络学说的本意,不顾“学说”径取“经络”,研究目标模糊。若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经络很可能是大脑中无形态的信息影像结构,就像windows 一样。探讨经络实质似乎应当从组织胚胎学、脑科学与信息学入手。

    经络的“六经抗病机制”是确实存在的,此机制调节六经所行的先天之气,即先天阴阳。

    若用现代医学解释,它就像“潜伏期”。如何理解经络的空间机制与“潜伏期”的时间机制,这就要充分认识空间与时间的关系。现代科学认为时间是空间的一种表现形式,或称时间是空间的一种运动方式。这样就不难理解,经络的空间是做时间运动的。
17
发表于 2009-7-25 17:24:10 | 只看该作者

致敬爱的温家宝总理的一封公开信

下面引用由shiyuzhu2007/10/15 04:02pm 发表的内容:
这就是西医研究中医的结果,又有新发现了,又有新体会了,又要申请项目资金了.....
实话告诉楼主,类似这种经络方面研究的资金,国家每年拨给中医学院的接近上亿元,但是“新的学说”在不断的被发现,实际根本是 ...
[[[因为中医针灸根本就不靠这些理论来验证和取效!]]]最支持这句话,因为,现在搞针灸有疗效的都是靠经验,前人的和自己的经验。但当针灸把理论搞出来了,那是了不得的。
18
发表于 2009-7-25 17:35:55 | 只看该作者

致敬爱的温家宝总理的一封公开信

下面引用由lcf吕承福2009/07/25 03:25pm 发表的内容:
千里马的悲鸣——陆家羲悲传(转帖)
1935年6月10日出生。内蒙古包头九中物理教师,祖籍上海。1961年毕业于东北师大物理系,在组合论数学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因长期遭受社会打击,论文无处发表,积劳成 ...
中医的现状是放着真实的人体不去研究,而非要研究那些古人靠经验弄出的似是而非的东西,他们是在对人体不了解的情况下,借用一种现象和外在表现建立了可以被比较广泛来应用的群体症状,来为医疗服务的,是没办法的办法。经络也好,三焦也罢,六经也同样,还有表里,都是建立的现象模式,目的是为了方症对应,便于后来套用,其实,他们都是几个器官和不同脏腑的共同作用的表现。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9年07月25日 05:38pm 时添加 -=-=-=-=-
找他们的具体物质构成是徒劳的,他们至少不是一个物质和一个器官。方向错了,几辈子去研究也没用。
19
发表于 2009-7-25 17:41:25 | 只看该作者

致敬爱的温家宝总理的一封公开信

本论坛有个“栽了衙内”——是个“达达‘英雄’”————它“老儿家”一时兴“起”————是会找楼主麻烦滴————楼主在论坛发帖子————得有这个思想准备应对!
20
发表于 2009-7-25 18:03:26 | 只看该作者

致敬爱的温家宝总理的一封公开信

下面引用由wangmengyin2009/07/25 05:41pm 发表的内容:
本论坛有个“栽了衙内”——是个“达达‘英雄’”————它“老儿家”一时兴“起”————是会找楼主麻烦滴————楼主在论坛发帖子————得有这个思想准备应对!
哈哈  可以具体点说。有谁在故意找麻烦吗??我帮你批评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4 06:20 , Processed in 0.09554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