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xyx05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光不会倒流——中医科学、中医文化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4-3 22:33:51 | 只看该作者

时光不会倒流——中医科学、中医文化

好文章!
中医之所以萎缩,一言一蔽之,就是整个中医界守旧的缘故.
现在中医的萎缩,并不能说单单是现代中医人的错.而应该是上朔到西医诊疗技术已经有高于中医之处\但尚未进入中国时,那才叫未雨绸缪。可笑的是,中医萎缩到再也经不起萎缩的地步了,却还有相当的一部分中医,仍然在坚持固守原有中医框框,而不愿放下架子,去学习西医的能够补中医之短的诊疗技术。试问,缺少了与西医的竞争力,中医能不萎缩吗?
中医的振兴,又要依赖什么呢?那就是要有扎实的中医功底,再用西医武装起来,那时中医就会真正的振兴。
12
发表于 2008-4-3 22:39:22 | 只看该作者

时光不会倒流——中医科学、中医文化

尊古而不泥于古,师西而不拘于西。
——这就是中医振兴所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3
发表于 2008-4-3 22:47:04 | 只看该作者

时光不会倒流——中医科学、中医文化

[这个贴子最后由仁海中西医在 2008/04/03 11:01pm 第 3 次编辑]

中医理论改革也势在必行。中医界内部都不统一,以致思想混乱,做为外行的民众又如何相信、适从?事实上,中医一点也不神秘,只是中医界有些人自己在故弄玄虚、自欺欺人罢了:科学并不神秘。
14
发表于 2008-4-4 04:23:49 | 只看该作者

时光不会倒流——中医科学、中医文化

    “古代人类的科学文化水平形成了古代人类的生活、生产的认识和实践。只有在那个历史环境中它才是真实的,离开那段历史,它只能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记忆”。
    “是古代科学为现代科学注入了新内涵!!是古代文化为现代文化注入了新内涵!!!”。
    究竟“只能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记忆”,还是还能“为现代注入新内涵”?汉语中的“只能”也“与时俱进”地创新了吗?
    几千年前的认识成为现代的“新内涵”,你是否在“厚古非今”,宣扬“今不如昔的思想、堕落文化”呢?
    如此混乱、自相矛盾的思维,带着如此糟糕的汉语,尽然用如此豪迈、绚丽的口号长篇大论,真令人为你汗颜哪。
    用“时间不会倒流”,来拒绝拨乱反正,实在用心“良苦”。
    “物质本身的多样性,使人类对同一个事物可产生出不同的认识和实践,……”,这是“结构功能说”的唯物论教条的展现,他不知“同样的物质在不同的方法下,也会产生出不同的认识和实践”。不用自己的脑袋思维验证,只知用教条空喊口号,不可能有什么新意。你确实应该思考一下却波渔翁先生的问题:“不通中国古代文化的人,能接受到先生乐道的“太极”“阴阳”的光辉照耀吗?先生是咋学习到古文化的精粹的呢?”。这也正是你思维混乱之处。
    对物质第一性的批判,在《器官的功能不是由器官物质产生的》49楼,中西医融合观已经阐述,他是用进化论扇了唯物论一个耳光。论点、论据、论证清晰有序,这种独立严谨的思考,不人言也言,不迷信教条的研究态度,才可能推动人们认识的进步。
15
发表于 2008-4-4 06:05:06 | 只看该作者

时光不会倒流——中医科学、中医文化

      中医今天的危机和萎缩,根源在于:中医学在现代社会和科技洪流中迷失了自我。中医教授搞不清中医是一门什么自然科学,中了西医错误疾病定义之毒,说证候不是病(这等于说,辨证论治不是医疗行为),把张仲景、叶天士的医生牌子也砸掉;老百姓不知道中医还能治病。
    那些把中医当文化的人,难到80%的中国人看病首选西医,是他/她们不爱中国文化吗?那些以为守旧就可以保住中医的所谓权威、教授,是中医危机的最大罪犯。
    只有用现代语言和思维,重新表述中医学的学科性质、内在规律临床实践价值,医学界(含中医)才能对中医有合乎客观事实的认识,民众才会从根本上看病时乐于选择中医。
16
发表于 2008-4-4 06:45:12 | 只看该作者

时光不会倒流——中医科学、中医文化

在全世界有识之士注目东方文明,在全球善良人类渴望“回归自然”的今天,你(每个人)反思过人类发展的主宰者们犯了什么错误吗?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4月04日 06:50am 时添加 -=-=-=-=-
“时光不会倒流”----??路!
17
发表于 2008-4-4 09:11:36 | 只看该作者

时光不会倒流——中医科学、中医文化

 中医学在今天的遭遇,不能去指责某个人,这是历史造成的。我们每个人一出世就生活在西化的氛围中,新文化运动的全面西化至今已90余年,西化在中国已经渗透到各个角落,中国人现在已不懂得用中国哲学方法思考问题,而全是在用西方哲学方法思考问题,这必然会使中国文化遭到灭顶之灾。中医学在今天的遭遇,是对此最好的证明。
                    ---------吕嘉戈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4月04日 09:14am 时添加 -=-=-=-=-
   (在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学会举办的“深切怀念吕炳奎同志”纪念会上的发言)摘录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12:21:40 | 只看该作者

时光不会倒流——中医科学、中医文化

   很高兴在这里和张有和先生、胡来元先生、自然奥秘先生、初学者先生、仁海中医先生达成共识。更欢迎持不同观点的学者的质疑和讨论。这更有利于将这个问题讨论引向深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13:04:37 | 只看该作者

时光不会倒流——中医科学、中医文化

[这个贴子最后由xyx0535在 2008/04/04 01:07pm 第 1 次编辑]

    这个题目的核心是当前中医应如何定位,如何发展。
    在中医学的发展历史进程中,造就了许多法垂千古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理论,他们建立起来的病证方药混然一体的辨证论治的模型,成为中医殿堂的永恒,并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的放射出时代的光辉。他们的功绩不是封杀了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顶峰,而是开启了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天路。
    《内经》从生命的源头开创了结构医学、功能医学之先河。在功能医学方面形成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孙思邈的《千金方》、金元四大家、明清温病学等中医内外妇儿等临床学科。结构医学方面,内经中对人体在宏观水平上的结构内容已全部囊括。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作了进一步的修正和补充。而西医学的兴起大大的丰富了结构医学的内容,由宏观进入微观。
    纵观今天中西医学的全部内容,都是《内径》学术思想的历史发展。华陀开颅术是中医的骄傲,而西医今天精湛外科手术为什么排斥为另类。今天的中医在何方?
    厚古薄今,厚今薄古,都是不公正的。应该历史的评价古人,历史的定位今天。
   
20
发表于 2008-4-4 13:05:18 | 只看该作者

时光不会倒流——中医科学、中医文化

只要有扎实的中医理论于临床,以后不论他学的是哪类学科的知识,只要有助于提高临证诊治水平,我们都可以学。于十几年前,我有一位中医老师曾对我:“临证只要能减少误诊失治就是好医生。”我们做到了吗?故过份的强调所谓复古的“纯中医”,现实中更会被众人所疏远。我们应是身处地去取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2 23:38 , Processed in 0.08997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