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yszyz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6-6 16:55:59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嘿,我还等先生的下文呢,没了。
太白侠也太小气啦,又拿出一个框架来!(开个玩笑)
也好,中医学本来就是应对万千的,由大家自己填空。
中医学的发展需要“头脑风暴”,各位都把自己的绝活拿出来填填看,看看新的中医学3.0是个什么样子!
不是不象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


-=-=-=-=- 以下内容由 杏林小道2008年06月06日 04:59pm 时添加 -=-=-=-=-
纠正如下:
是不是象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
12
发表于 2008-6-6 19:55:42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8/06/06 07:57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8/06/03 09:39am 发表的内容:
  如果我们一味跟随西方的科学路径前进,中西医永远也不能融合,诸如:信息组学 虚拟建模 系统生物学 基因组学 蛋白组学 代谢组学这些概念,西方人也搞不清楚,我不反对学习这些新理论,但是,我反对根本不懂,或者一知半解者用此忽悠中医!
  [color=#0000FF]中西医融合的根本在于临床,临床症状与体征,这是古今中外相对稳定的参考系!
[color=#FF0000]不知其要,散漫无穷,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临床症状与体征,是古今中外相对稳定的参考系,临床症状与体征,是临床医学与临床医生诊治病症的出发点,某种程度上言,也是病症诊治的归宿。
13
发表于 2008-6-6 21:03:03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关键要把信息五行归类才有用。
信息研究方向是对的。
14
发表于 2008-6-6 22:15:28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疾病的外在表现是症状与体征,病人找医生看病,是因为出现了症状与体征!治疗效果的评定就是症状与体征是否消失!
    临床症状与体征,这是古今中外相对稳定的参考系!头痛,发热,咳嗽,咳痰,腹痛,腹泻,脓血便,压痛,红肿热痛等,这些客观指标如同日月一样,古今中外的认识是一样的!欧洲古代与今天,中国古代与今天对于头痛,发热,咳嗽的认识没有变化!
    一组相等稳定的症状与体征的组合也是相对稳定的!中医称为证,西医称为病理状态!
    如果症状与体征作为信息,一组相等稳定的症状与体征的组合称为信息组,那么,通过这个信息组,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理状态就能够实现融合!
15
发表于 2008-6-6 22:15:29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先生的思路很好的!
与先生探讨一下:
先生的信息组学是否可归结为“状态相关”?
状态相关根源于生物的“活态”,没有活态,事物之间的类比就难以建立起如同中医学般的对应关系,而只能建立起现代科学的对应关系!
这样看来,建模的关键还在于把握活态的支配规律。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6-7 11:34:35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给各位朋友的回帖
gonmai:信息组学,是以“自然存在的精神形式性,立体实体性,以拟化、喻化的非直接的代替表达的另类表达形式性等为特征的中医固有理论”指导不同层次组学扑捉信息及信息流动调控方式,而非用不同层次组学已经扑捉到的信息及信息流动调控方式来解读中医。另外,类比建模不等于等同建模,工业设计仅仅是虚拟建模的一种,物理学的建模并没有调控宇宙的运行,而只是认识宇宙的运行规律。如果,中医学不包涵这两种建模方式的话,那么,就无法解释治疗手段调控疾病的转归。
杏林小道:中医学,之所以像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伟大而富有朝气,就是因为在其框架内留下具体研究的空间,可以包容任何正确的理论。
中西医融合观、南京陈斌:临床症状与体征,这是古今中外相对稳定的参考系!在此向中西医融合观先生表示致谢,感谢您在这方面做的贡献,信息组学正是以这个稳定的参考系为基础的。
正像,吃饱了不饿是饮食的稳定的参考系一样,不过,这个参考系可以包容特一级厨师与家庭厨艺,还可以包容民俗、艺术、文化、经济、农业、工业、营养、养生等等。
知易子:不仅把信息进行五行归类,还将进行经络、全息、气化、阴阳等归类,朋友看看可行否?
9981:信息的本质是状态,也就是说信息是状态的表象,状态是信息的本质。信息组学,与其他科学不同的是即可包容此前,亦可包容此后的正确认识,包括认识的程度。
17
发表于 2008-6-7 18:09:48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好文章 ,支持研究深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6-8 12:20:01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下面引用由模型中医学2008/06/07 06:09pm 发表的内容:
好文章 ,支持研究深入!
谢了,王博士。
19
发表于 2008-6-8 12:50:49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信息组学研究是有远见的!
1抓住了中医无形之灵魂_____信息
2 高端领会到无形之信息递变之群落规律______组变律
3 在另类层次上,将中医理论解释了,非常好!
4 尤其高度重视“模型”!
个从希望:
1 从线性、面线、三维性,反映组学的数学模型特点,由泛说到量化
2. 研究在无形信息层、有形信息层,它们的组学规律是否可用同样的数学表证!
20
发表于 2008-6-8 13:47:38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下面引用由模型中医学2008/06/08 00:50pm 发表的内容:
信息组学研究是有远见的!
1抓住了中医无形之灵魂_____信息
2 高端领会到无形之信息递变之群落规律______组变律
3 在另类层次上,将中医理论解释了,非常好!
...
谁能看懂如下东方数学天书系统:
0  1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000000  000001  000010  000011  000100  000101  000110  000111
001000  001001  001010  001011  001100  001101  001110  001111
010000  010001  010010  010011  010100  010101  010110  010111
......
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1 0000000000010000000 000000000001000001
000001000000000000 000001000000000001 000001000001000000 000001000001000001
000010000010000010 000010000010000011 000010000110000010 000010000011000011
000011000010000010 000011000010000011 000011000011000010 000011000011000011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 21:14 , Processed in 0.07770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